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择校] 现在的孩子太累了!

回复 9#欣宝 的帖子

不知道您的孩子多大,只是建议您不要简单地批评人家家长单纯为了面子.每个家长的价值取向会有所不同,我不认为有什么正确或错误.在您,也许您真的不介意孩子的成绩,健康平安就好.可是大多数家长是会希望孩子在平安健康的基础上学业进步,前程似锦.在孩子的小学阶段,其他方面还不能看出孩子是否成材的时候,大多数家长会选择目前唯一的也是将来社会上人材选拔体系的标准--成绩.
同时,在目前阶段,孩子自己的价值标准也是以老师的标准为准的,这不可避免地造成孩子在班级里的地位是以成绩为依据的现实状况.大人当然可以忽略这个,但是天天在学校的孩子真的在心理上一点不会受这种现状的影响吗?没有心理压力吗?.

TOP

回复 14#damaoer 的帖子

这是目前最让我困惑的,为什么现在一提素质教育似乎就一定要忽略学习成绩呢?对素质教育中的人格健全,宽容仁爱的部分我觉得这是对每个孩子的家庭教育的最基本的部分,在此基础上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忽略对孩子的学习成绩的要求呢?学习成绩与人格培养并不矛盾啊.(我完全同意针对孩子不同的个体对学习成绩有不同的目标,我对自己的孩子就从不要求第一,只是要求孩子永远目标她的前一名去追赶)
算了,不谈了.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这个圈子不是用来吵架的..

TOP

回复 21#时间草原 的帖子

我是家长,职业也不是老师.对有贴子断言,老师看中成绩只是因为和收入挂钩---我觉得这个结论太武断,太偏执了点.站在家长的立场上,我看到了我们学校的老师对每个孩子的兢兢业业,一个都不放弃,学校从校长到老师,具体执行的信念就是让每个孩子在自己的基础上一直有进步(学校老师从不用统一的尺子去衡量每个孩子,追求的是每个孩子的CONSISTANT IMPROVEMENT).
我的分析是,如果单纯因为收入原因,老师会拼命抓住两头,这个方法效果最快最好.现在学校和老师的工作,让我相信老师不单纯为了自己的收入,她们是对孩子负责的..

TOP

收藏这个贴子,在幻想若干年后,我们再聚一次,谈谈在大家各自坚持的信念下执行后的结果和结论.把聚的时间定为一年以后(走过了幼小衔接进入小学阶段),五年以后(面临小升初的残酷),十年以后(即将中考),十五年以后(经历过了高考,进入大学以后),二十年以后(孩子完成了大学教育,要么工作了,要么继续硕士,博士的攻读).
大家都要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