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3个人次参与评价】

[房产金融] 楼市,新政大家谈 ( 在线聊天版)

个人诚意出售:出售德平路较新装修二室一厅,赠送维修基金,49万元

个人诚意出售:出售德平路较新装修二室一厅,赠送维修基金,49万元
63.9平方米,6层6耧,德平路100弄某号603室,博山路口。
得房率极高,90%以上,更有两个已经封好的阳台,两间卧室都朝南,全明。卧室都是13平方米,客厅12平方米(西)。
1989年底竣工。装修5年,罗山六村,菜场迟尺,有家得利、联华等大超市,也有肯德基等,
更有博山路餐厅一条街,灯火通明。步行5分钟。
公交线路30多条,814到徐家汇,隧道6线、584到人民广场、新客站。
还有130、638、774、772、大桥3线、申孙线等。
地铁M6在建,2007年开通。
附近学校:建平中学、建平实验学校、世纪星幼儿园、小螺号幼儿园、六师附小、罗山小学、罗山中学、洋泾实验学校等。
装修140元每平方米的实木地板,林内热水器,奥柯玛空调(只用了1年多)
电话联系:27821438、13042110346王小姐.

TOP

引用:
原帖由 lilymarlyn 于 2006-11-29 12:40 发表
蜜元妈,请教,地杰国际城的房子如何?想买房自住,请给点意见。
听说宜家快要开在那里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Rosamonde 于 2006-12-31 13:27 发表
请教蜜元妈,最近出台的物权法是否对楼市长远有影响?是否会征收物业税?
我对这个问题也疑惑,问了专家洪曦,他说,如果出台这政策,肯定是先跌,然后长期涨。原因不知道。.

TOP

多年看空的蔡为民,预告2008年起上海楼市将上涨

昨天台湾地产评论家蔡为民在上海科学会堂开讲座,他说,2005年笫4季度、2006年笫1季度,曾经是上海最好的购房时机。
2007年是僵持阶段,这段时间将有很多楼盘交房,可能也是房产官司最多的一年。
2008年开始上海楼市将上涨,因为前几年的泡沫已经挤得差不多了。

上海楼市上涨的有潜力的地段都是地铁沿线(1号线至10号线),将来地铁多了,市中心的优势将减弱。

长期看空的蔡为民如今的看法令人有点意外。

而另一位过去曾经看多的经济学专家洪曦,最近在网聊中对我说,物业税出台后,房价可能会回落一段时间,但长期将上涨。.

TOP

下面的言论是我从最近安家论坛摘录的,网友们的看法很实际——

网友一:但是,时间证明多军仿佛真的对了,因为从05年3月盼到现在,除了康桥之类的外环房子全上海真的很难找到跌价的楼盘啊!一二手房全算在内...而且貌似都有小幅上涨...

拿我当时租的房子为例,我自己05年7月1号开始租了"虹桥上海城"的中紫小区19楼的一套房子,租金2500/月(后来房东老爷爷看我还算干净,居然主动降到2400元/月,看来人品好,就是有优势),那时候那套67平米的房子只卖65万左右.等到我06年7月再问价格的时候,已经要价75万了,估计72,3万应该能买的下来.我当时换了工作,所以想搬了...结果房东老爷爷后来打电话跟我说他把房子2700块/月借出去了..我KAO,租金也涨?

俺曾经是个坚定的空军(空了3年,唉),尤其是看了安家那位每月写个预测的帖子的老大的文章后...俺当时坚定的认为俺们空军会摧枯拉朽一样消灭多军,解放战争已经百万雄师过大江了....就等着蒋家王朝覆灭了....在06年春节前后,貌似也真出现了这样的迹象....但,机会转瞬即逝.....俺又踏空了...房价又抬头了

直到06年7月,有一次跟几个朋友去虹口的麒麟KTV去唱歌,我去的比较早,所以就在临平路那中介一条街转了一圈,留下了几个电话....结果在20%营业税的大限前...有个中介带我看了套房子(本来不想去看的,只是那天闲死了),房子是一眼就看中了(算个准景观房吧)..

但当时我还是不想买....老爸的一句:"我只看见全国都在大涨"..老妈的一句:"成天说跌,跌了你也不会死,咱也不炒房"....终于帮我下了决心....可以说我是半被迫的买了房子....就买房后的这半年看,可能我老爸老妈又说对了...因为当时买的那套12000元单价的内环内,地铁一分钟,景观很好的20层以上的房子,现在很少在市面上出现了......可能现在的价格至少至少要12500了吧....我昨天在周围的中介一问,挂13000以下的基本没有...

买房以后,我依然看空,因为房子怎么涨我也不能买...而且我想过几年再在附近买一套,父母过几年退休后春节/春天和秋天来看我的时候也好有个地方住...所以我还是看空....

到现在,,,我真是动摇了...随时准备投诚到多军阵营中.....(看多却没钱买..属于假多)..

有和我情况类似的TX吗????一起来818这几年的心路历程........

网友二:单价政策的连续出台冰封了上海楼市,

这里用冰封来形容颇为合适。

其实这个局面也非常出乎空方的预料。

他们认为上海的楼市是一个巨大的泡泡,

那么在泡泡破裂的时候将是什么呢?

假使1.6万的单价,以泡泡形容的话,

那么泡泡破碎的时候,价格应该是4千甚至更低,

但空军在谈论的往往是我一定要等到1万才下手,

或者我要等到8千再下手。

曾经8千,1万之类的数字在空军眼里和老百姓的购买力

是那么得不相称,甚至夸张。

但转眼,变成了空军眼里盼望着的,理想中的价格。

这一次的楼市冰封期,更加大了我对上海楼市后市的看好。

重拳之下屹立不倒,本身就说明了,支撑力够强。

只有实质的支撑力才会不倒。

如果是泡沫那么往往一点风吹草动,一点人心涣散

就会一泻千里。

但上海楼市并没有出现这样的局面。

所以这应当很出乎看空市场的人士,他们的疑问在于,

怎么真的有如此强大的支撑力呢?难道投资客的退场,

不意味着釜底抽薪么?


对于这个我有这样的理解。

上海的楼市上升本身没有泡沫,但投资客的频繁抛售套利

使得楼市增长速度过快。

也就是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上海楼市是持续上扬的。

但投资客疯狂做多市场,将原本8月份才上涨到的价格,

提前到5月份就达到,原本明年上涨到的水准,

今年就上涨到。

所以这一阶段的冰封期可以说是在消化本不该过早到达的价格

而等到消化完毕之后,上扬的趋势仍将无法改变。

但之后,由于政策限制投资客的介入,所以将不再出现跳跃式的疯涨局面,

而是比较平滑的上扬。

    观点补充:假设一个数据模型,有100间房,又有100个自住的需求点,那么就不存在泡沫,
但如果又加入了20个以投资为目的的需求点,就成了120个需求点,这时泡沫求产生了。这看似没有问题。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个100自住的需求点都介入了么?会不会只有80个人介入呢?还有20个人踏空了呢?
而这个20个的空挡正好由投资者填上了,那么需求点还是100个,并没有泡沫。
换句话说,也就是踏空的自住者所损失的部分刚好被投资者检了便宜,虽然这对于百姓是一种遗憾,但也的确是一种平衡
所以虽然投资者很多,但踏空的自住客也很多,因此并不一定就有泡沫)

05年下跌的时候,我当时比较关心市场的,成交量也一直关心着.

我知道这波下跌行情,就意味着买入的机会,

我觉得应当选择在稍有一丝回暖的迹象就立即下手,

因为要是等普遍都感觉到了,那就等于晚了.

所以我一直在关注哪怕一丝的回暖迹象.

8月左右,成交量开始放大,但价格没有明显上涨,

但我觉得这就是一丝回暖的迹象.

所以开始看房,但因为就周末有时间看房的缘故,而且一时很难看到自己中意的,

我记得当时去了好几次东园附近的中介,回答我的都是:没有抛出,根本没有.

所以一直到10月才看到中意的,这时的房东已经开始有些牛了,虽然价格是当时的市场价

但毫不让价,但我还是坚信自己的判断,不下手会后悔.

中介让我交2万的定金,我却付了5万定金,是因为怕房东反悔..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