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4个人次参与评价】

面子胜于里子,展馆优于展品

面子胜于里子,展馆优于展品

走马观花一个白天,逛了C,E,A,B四个区域,进了8个排队不超过半小时的馆。
许多展馆外观很漂亮,园区整洁,厕所充裕干净,吃饭排队远没有20号那样可怕,买水十分方便,垃圾桶随处可用,需要休息时能找到空椅子。入园出园的轨道交通也比想象的空许多(早晨8点半左右,晚上5点半左右)。

最大的意外,是展示的内容太少,几个展馆几乎全依赖各类影像效果,缺乏实物,尤其缺乏真人,有种隔阂的感觉。如果没有与世界各地的人面对面交流的氛围,还不如在家看Discovery算了。
比如,非洲联合馆,本以为会有各国的文艺表演,工艺展示,但从头转到尾,只见参观者不见展览者,看布置与摆设,也不像以后会有类似show的样子。国际组织馆,更是只有文字展板了。
又比如中国船舶馆,硕大的展馆内,居然只有几个至多少科站水准的船模。根本没有好好利用江南厂旧址的内涵,来讲述中国船舶业的历史故事,展示当今中国造船业的规模(不说技术吧,至少规模世界一流)。不客气地说,这个展馆的内容设计是完全不负责任的。
另外,除了捷克馆,没看到其他馆提供本馆指南,有限的展品的文字说明也过于简略,甚至完全没有(比如匈牙利馆),令人摸不着头脑。

与内容的匮乏相比,更遗憾的,是设计与组织者的理念。无论是园区与展馆设计,还是营运组织,其实压根没有结合本次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放在本次博览会,我想,无非就是“让观展更方便,更有收获”。可中外方似乎鲜有规划。
拿大家最为诟病的排队来说,其实现在的信息技术,完全有多种手段来实现“预约”,根本不需要到现场来排队。尽可以利用网络,在家就预约几个备选的入园时间,想去的展馆和参观时间段。由计算机进行排队,给出总体的最优方案,提前一天或几个小时,将各人建议的行程表和入某馆限定时间段,反馈到大家的手机上。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入园和入馆的排队时间。没有或不会网上预约的,入园走非预约通道,利用排队的时间,由工作人员用移动预约机来实现行程安排,反馈到各人手机上。如果当日所有想去的场馆和备选时间段都已经预约满额,应允许调换以后非指定日的门票;当然也可以只逛园区,不进展馆。
因为多数人有了预约,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把相关的展馆内容发送给参观者(手机或邮箱),让大家事先有所准备,参观的时候就能了解得更透彻了。当然,现场准备足够的资料供取用或下载到U盘或手机,也是十分必要的。

而现在的排队设计,必然导致1,2个小时的队伍,这想必也是组织者可以预想到的。但是,又有几个场馆,考虑到观众排队的辛苦呢?接下来的5个月,上海不是酷暑天,就是梅雨或暴雨日子,露天站着排队,即便成年人也不是件好玩的事情,更何况孩童与老人?多数人是带着喜悦的期盼来观看世博会的,可不是来参加吃苦夏令营的哟。何况,蜿蜒曲折的队伍时刻存在安全隐患,我们昨天就误入日本馆排队的迷魂阵,晕头转向两圈才找到出路。
要表扬一下以色列馆。他们设置了带遮阳雨棚的排队区域,虽然也只能排百来人,但聊胜于无。

当真正以人为本的时候,生活才更美好,无论城市还是乡村。.

TOP

引用:
原帖由 家有考王 于 2010-4-27 22:28 发表
不会吧。世博会法国馆将展出7件艺术珍品,包括塞尚、梵高、米勒、马奈、高更等大师的6幅油画以及罗丹的雕塑名作。我宁可相信吕贝妮为**总统生了个赝品
考爸八卦得厉害的.

TOP

回复 33#家有考王 的帖子

估计是来跟您决斗的.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