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个人次参与评价】

[其他] 现在已经好多了,谢谢大家跟贴!

这种情况很普遍的,不过罚抄我还不知道,我们是别的学校..

TOP

我给女儿说,下课了就出去玩一会儿,不要奔跑就行了,上上卫生间,喝喝水之类的.老是在桌子前面坐也不行的.
如果自己的孩子能量比较大,那么每天放学后,让她/他尽情的玩上半个小时左右再做作业.
另外也要给老师沟通一下,看是否改变一下教育方式,不做危险动作,不奔跑,是不是可以让孩子在课间活动一下..

TOP

引用:
原帖由 fafe 于 2008-12-18 12:02 发表
我也想过放学后陪他去运动,结果人家积极性不高。再说建平实验的作业也是很多的,回来基本上一直都催着他抓紧时间做作业,就这样还没法在八点钟之前完成,钢琴经常没有时间弹。
挫折教育也是不错的,我说过如果是个 ...
只有家里人是顺孩子心意的,所以我老公说,如果在家不批评教育的话,那么到外面就会有人替你批评教育的,我觉得很有道理的.当然我们自己在家教育的时候,可以用温和的方式..

TOP

引用:
原帖由 fafe 于 2008-12-18 12:44 发表
我儿子是个非常喜欢玩的人,喜欢到什么程度呢?出去旅游的话,不管多累,相机上记录着都是一张张非常灿烂的笑脸。小的时候带他和单位同事一起出去旅游,结果获得高度好评,说从没有看到这样享受旅游的孩子,不管是不是 ...
其实到了那个学校都差不多的,呵呵,所以除非到国外吧.
没办法,人只能适应环境,环境不可能适应你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波妞 于 2008-12-18 13:03 发表
老师担心孩子多活动会出事,所以喜欢安静的孩子,我家的也老被罚,老师说他情商太低。
也不能全怪学校,如果一个孩子被碰伤了,怎么着了,老师和学校无法负担后果的,所以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唉,总之,这个问题不是一个学校的事情,也就这么过吧.
老师们,尤其是低年级的班主任,大多数时间是在教室的,要看着孩子,有什么办法呢.

TOP

转帖:爱得恰当才能够有效地教育孩子

--------------------------------------------------------------------------------

     2008年12月18日  
    关心物质,忽略心灵

    有些家长常常向老师抱怨,我在孩子身上够细心了,他的衣食住行样样操碎了心,喜欢什么买什么……可孩子和父母的距离却越来越远。
    其实,在孩子成长的最初期,妈妈们在生活上细心呵护,是给与了孩子良好的成长环境,但孩子的身体在成长,心灵也在成长,他们的肚子会饿,心灵也会饥渴,如果只关注孩子的温饱,而忽视他们的精神世界,孩子就很难获得健全的生命品质。

    爱训斥打骂,不能耐心等待

    多数家长面对孩子的过失往往是训斥和打骂,其实爱是需要理解和等待的。面对孩子的错误,家长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善待孩子,帮助孩子找到原因,改正错误。
    有一件真实的事,曾有一位母亲去开家长会,老师对孩子的学习提出了批评,但她回家却对孩子说老师认为他很有潜力,只要努力一定能学好。终于,在母亲一如既往的鼓励下,这个孩子考上了大学。

    嘴上关心,却很少行动

    对孩子的爱不能只停留在嘴上,而是要表现在行动上。专家说,有些家长谈起孩子的教育忧心忡忡,可他们是“提起来千斤,放下来二两”,工作生活一忙起来,就什么都忘了;一旦孩子出了事,就口不择言地乱发脾气,时间长了,孩子摸准了大人的脾气,就不以为然了。

    呵护备至,不愿放手

    有位哲人说过:“从不让孩子摔跤,等他长大了,摔一跤就爬不起来了。”
    有些家长凡事都替孩子包办,担心孩子吃苦受累,以为这就是爱。专家提醒说:“或许孩子当时很感激你,可是等他长大了进入社会时,就会怪你。因此,适当地引导孩子自立自强是很重要的。”
         (严枫).

TOP

转帖:智慧的妈妈是用脑来爱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8日 08:09  大河健康报
  这个妈妈的做法中有几点非常值得大家学习。

    第一,她在家中做到了“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能事先约定,并坚持原则。

    第二,她知道孩子的能力是历练出来的,也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她能下得了“狠心”。

    第三,教育孩子也得斗智斗勇,不能简单粗暴。尤其是苦肉计,也称示弱法,对于年龄大些的孩子是很好的方法。

    第四,她知道孩子必须有控制自己的能力。我们要让孩子知道:他想做的事未必能做,他不想做的事未必不做。不能自控的孩子将很难适应这个社会。

    第五,她知道勇敢的孩子首先是自信的,自信的孩子必须先有成就感,成就感来源于孩子知道自己会做事。

    第六,她信任孩子,她知道孩子有能力克服很多困难。

  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必然是很多家长所期盼的省心、自信、自制、独立、同情和关心他人、抗挫能力强。

  建议家长时刻提醒自己对孩子做到以下五个“一下”:信任一下、为难一下、疏远一下、鼓励一下、向前推一下(设置目标)。

  但要注意:

    第一,“狠心”的同时要严而不厉,要“温和坚定”;

    第二,目标要让孩子跳一跳能够得着;

    第三,要随时注意孩子的进步或优秀的地方,及时表扬和欣赏孩子。.

TOP

引用:
原帖由 maggie20088 于 2008-12-19 17:23 发表
真奇怪
难道老师希望每个小孩都没有童趣 而成为木头人?
这就是他们的教育宗旨?
不是的,我们老师说,喜欢看到孩子们写的有童趣的文章,二年级不在于字数多少,可见老师也是希望学生们有童趣的.
女儿刚入学的时候,开家长会的时候,校长说,是一定约束下的自由(大意),说到了校训,我觉得她有些话很有道理的.如果家长碰到问题,首先要找班主任老师寻求帮助,如果认为还是无效,那就找到校长,但是校长再找到老师,还是要在老师的层面解决.所以先找班主任,认为解决的不理想,再可以找校长的..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