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2个人次参与评价】

[择校] 实验游记(下)- 无奈的博弈 – 谨献给2010和2011年实验考生家长(全)

实验游记(下)- 无奈的博弈 – 谨献给2010和2011年实验考生家长(全)

(—)引子
连接实验游记(上)希望本贴可以给2010年实验考试的大幕拉下一个句号。实验论坛圈子将交付给2010的60位幸运儿家长,和2011的家长。希望所有这个实验考试游戏的参与者都可以在下面找到自己的同感,自己的曾今,对2010年发生的变化有个基本的认识。由于本人能力有限,剖析不清楚,请大家见谅,没有任何功利性,算是做个借花献佛的善事。

今天又有朋友问起实验的考试,因为明年要准备。我向他介绍了大概的情况,这个博士学历朋友,听完一脸苦笑,到底是学经济管理的,互相一讨论,一下子就明白了整个2010的局。他恳请我写一下整个局的分析,剖析整个过程,就像我们做任何项目都要做总体的回顾总结,一来总结经验教训,一来为后来者指明方向。

本来我觉得大幕已经落下,should forget it all. 但是不少2011的家长又要开始重复同样的经历,同样的局中人又要开始参加猫鼠游戏,又要在茫茫中四处打听,度过惶惶的April and May of 2011. 作为过来人, 就像旅游者写攻略一样,到此一游后总应该给后来者一些指引和启示。

对比2009年和之前的几年, 2010年的实验考试是个大震荡,参加的各方最后的经历和结局相比前几年都有了巨大的不同,和07年530股市的2-8切换有相当类似。很多人没通过机考后是相当茫然的,也有很多对整个游戏一知半解的家长感到新考题很科学,很公平,还是让我们仔细回味吧。

这终归是一场游戏,但确是所有各参与方无奈的博弈。下面来慢慢拨开云雾,

(二)博弈和考试
实验的考试和大多数考试一样,是不会提早几个月告诉大家考试形式和具体内容的,虽然这次有了改进,提早一周公布了模拟题。但是由于对2100名家长来说,公布之前完全处于一个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和中国股市中的散户处于基本类似的地位。既然是消息不对称市场,那就会形成一个典型的博弈(Game Theory)局面。如果对博弈理论不了解的,电影美丽心灵中所描述的那个获诺贝尔奖的主脚- 纳什就是博弈理论的奠基人之一,囚徒困境和纳什均衡可以在这次实验考试中找到一些端倪。、

信息不对称市场的典型特点和参与各方的最后博弈取舍等特点,有兴趣的读者可以GOOGLE一下,这里不做展开。下面对本次参与各方会有进一步的分析。

首先,大家要明白,所有中国的考试和中国教育体制的目前核心内在逻辑,不是要选拔人才,而是要淘汰那些所谓的不是人才的学生。也就是说,不是为了淘金而是为了去掉所谓的沙子。所有的升学考,都是为了去掉那些掉队的,就像中考为了去掉那些他们认为不适合读高中的,高考就是去掉那些所谓的应该落榜的。所以中国大多数考试,考中的都不一定是学校正真想要的,只不过是过了考试这个游戏的。这是整个教育体系的悲哀,虽然他延续了上千年了,造成的后果就是典型的考试结束,学生把书就都扔了,所有东西都不要了,也造成了大量落榜学生的悲剧。

这个观点可惜不是我原创的,是看一期郎咸平和某校长的谈话节目看来的,但当时看完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身边很多教授中学就把孩子放到国外,和他们交流几乎都很赞同这个观点。典型的是陈丹青愤然从清华辞职,因为他认为目前的考试体制根本招不到他要招的学生,他要招的学生都不可能通过那个研究生考试的。

如果各位读者对上述观点表示认同,或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后面的分析应该对你们是有借鉴意义的,否则可能就道不同,不相为谋了。

(三) 回到实验的考试游戏。

如果你问实验10个老师,到底他们要找什么样的学生,10个老师至少会给你11个答案,因为他们自己不会有统一的答案的。所有中国公办学校做这个测试都是这个结果。当然,我们要找乐观向上,聪明努力,好好学习乐于助人的学生等等答案,都是搪塞的推辞而已,全世界所有老师都会这么说的,除了工读学校和残疾学儿童校的老师。公办学校是个典型的企业组织,当然向实验这样的学校就更是典型的垄断企业组织了。学过组织行为学的应该明白,垄断企业里的员工是不会为企业品牌或形象在意的,因为没必要,只需要维护垄断的地位就行了。所以是不会有很多人仔细研究究竟需要招什么样的学生来提高这个组织的质量和品牌的。 所以在考试过程中就是2100个孩子中最好的都漏网了,也不会在乎的,只要完成考试流程,招到一定能招到的60个人名额,就完成任务了,因为那是所谓去掉沙子的游戏,至于留下的是金子还是沙子,没有老师会在乎的。剩者为王。

实验的网筛,无论计算机用设么参数筛选,最后基本都和抽签一样,唯一不同的是有很多家长会在介绍中赌关键字,做过HR招人和找大学生工作的都知道咋玩的。从这一点,应该明白上面所说的道理了吧,实验不是在找他们要找的60个孩子,只是在走程序去掉所谓的不走运的沙子。就是那真正要找的60个在网筛中都淘汰了,实验是不会在乎的。

机考在上集已经描述过了,不再展开。面试,除了少数表达能力差一点的孩子,其他的孩子基本属于被抽签了一次。考察6岁孩子的组织和交往能力,基本属于企业到初中去用所谓科学的方法来招聘未来CEO接班人一样,基本属于抽奖。题外话,本次通过机考的孩子应该女生大大超过以往几年,面试6岁孩子女生比男生通过的概率大很多,所以瞎猜猜,2010年60人中女生应该比前几年大比例提高。我们的教育体系多年来都是对女生有利,男生受迫害,现在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是这样,又是题外话。

如果看明白了以上所有的观点,就会明白,“实验看来只是找他们合适的”,“和实验没有缘分”,“也许实验只找中等的”“也许我家孩子确实有差距”“应该问问考上的家长有啥教育高招”等等家长不切实际的看法和判断是多么的天真。特别是“实验看来只是找他们合适的”的这个看法,正是让人联想到了鲁迅笔下的阿Q精神了, 因为招考方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是合适的, 所以这只能当做大家给自己的安慰了。 当然这里没有任何贬低实验的意思,只不过给落选的家长找到背后的真相,给他们舒舒脉络。

(四)博弈各方

既然这个考试的局是个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下产生的多方博弈,现在就来分析博弈的各方了。

博弈方一: 招考方(相当于证监会和社保基金,股市的绝对主力,股市基本是他们家开的)
招考方实验学校,当然是以王老师为领衔的出题队伍是本次分析的主要对象。

实验考试历史很长,每年也是上海春天的一景。过去很多年都以考思维,图形,算式见长,当然在家长圈中也形成了一定的预期,不好好准备数学,思维,记忆方面的培训,考入的概率基本为零。由此产生的指挥棒效应,仔细研究过历年论坛上的发言应该熟知一二了。同时实验暑假也开培训班,主要招的就是下一年的考生,论坛上说2009年暑假就有,本来2009年末和2010年初也要开,但是好像给教育局停了,这个辅导班估计学费2万还是挤破头的。

由于王老师傲骨群峰的个性,一直对产生这种固定的考前准备和产生的预期估计颇有看法,所以乘着2010年股市融资融券和指数期货的上马,股市进入的新的游戏规则的春风,毅然准备改变考试内容和形式,实验学校嘛,当然要多试验试验了。同时王老师或者是工作原因,或者是个人对专业的热爱,对实验学校的招生考试的设计是高度兴趣和充满了热情的。同时王老师也许和本人一样,在任何博弈中追求尽可能的公平公正,所以2010年的论坛,看来笔者和王老师算是神交了。

外面培训机构培训实验学校以前相关类似的思维题,估计也惹恼了王老师,要给他们颜色看看了。

王老师决定改变笔试游戏规则和内容,第一次机考,第一次给出考题的例题和模拟题,第一次只考思维中的图形变化一个分支,应该自我感觉做了一件很公平的大好事。让准备过的和没准备过的都在一个起跑线上。

但是。。。

在博弈的局中,任何一方的战略大挪移,由于信息不对称,都会带来博弈各方的巨大震动。就像股指期货推出后的股市一样,游戏规则的改变使所有人的命运都移动了。更何况POWER最强的博弈方改变出牌玩法了。

实验是明白自己处于证监会的位子,制定游戏规则,所以王老师经常在论坛中提醒落榜者,愿考服输。听上去有点刺耳,有点像愿赌服输的味道,其实王老师是说了实话的,这个博弈的局就是一个和赌局类似的游戏。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另一个博弈方
博弈方二: 考生家长 (大多基本属于股市中的散户,当然最后结果1赚2平7输的结果和本次考试博弈有点相通味道)

由于孩子基本都是家长支配的,所以博弈中孩子不是博弈的参与者,而家长才是博弈的正真参与者。

每年的考生家长在有意无意的选择后,一般会在博弈中自动站队分为三类

A组家长:
主要特点:较早时间关注实验招生,注册号大都1500号以前。花了时间上网收集信息,根据以往的经验,知道孩子不做思维培训基本属于陪考。参加各种思维培训班,或家中自己教,开始训练孩子做选择题,训练做题的时间。经常上网看其他家长的发言,特别是以前家长的帖子。

根据以往的入取率(相当于投资回报率),A类家长长期得到稳定的回报,用K线图表示,基本长期在高位平台整理。每年笔试的900个孩子中60%属于这类,只不过对孩子的培训开始时间不同,有的提前一年,有的提前一个月。

相当部分家长让孩子学思维训练,是为了考试,是研究了以前实验的考试被逼的选择,否则根据以前的经验,不培训都是来陪考的。

2010年注定是最复杂的一年,也是A组家长最失落的一年。因为入取率(投资回报率)基本复制了中石油的走势,跳水式下跌,惨不忍睹。估计,腰斩是应该有的。因为博弈方一,改变了游戏玩法了,越受过训练的孩子对图形规律反应快,因为脑子里的图形思维给开发过了,又授到一定的误导,因为实验提醒速度是来不及做的,所以普遍速度会快。但是本次考试是历届对孩子速度最没有要求的一年,可能出题的老师自己也没想到,否则也不会给大家这么明显的误导了。 而且,今年题目难度系数下降很多,考题覆盖面很窄,普遍受过训练的孩子出来都说不难,本来拿70%准确率就可以过了,现在变成像我们的中考一样了,主要看仔细程度了,要80%以上准确度了。(我们的初中考高中题目是相当不难的,主要看仔细,所以一般都是女生中考容易考好,20多年了,一直没变。题外话)

收到空方打压的A组家长,估计很多会很茫然,(论坛上看到很多孩子,如果让他们参加2009年的及以前的考试估计都有不错表现,但是2010年的实验考试不属于你们了)不知道发生啥事了,希望我的分析可以为你排忧解难,满足你“死也要知道则么死”的愿望了,原因就是上面分析的那么简单。

B 组家长
主要特点: 很晚知道实验学校,没有具体研究实验的考试方式,或本来就没抱希望,就是来玩玩。基本不做准备,或4月27号拿到模拟题后才开始准备。

根据以往的经验,B组每次都是基本属于来撑场面陪考加拿大运的,录取率长期在0以上的位子徘徊,属于长期低位筑底平台整理。

2010年,这个组的家长终于扬眉吐气了,入取率,像年初区域概念板块的罗顿发展一样,连拉涨停,估计这组的家长给2011年的家长传授经验时,是一定不会建议他们去参加思维辅导班的。有些家长像在梦里一样,咋走到最后的自己也没搞明白。


其实,实验学校也没搞明白,毕竟是一次重大考题变化的尝试,所以王老师也在做60个家长的调查了,你们到底是咋整到最后的呢。其实,答案很简单,概率。 超女等比赛都是这个样子,多次概率后,总有人留到最后,因为那是运气。就像所有赌世界杯的人里面,一定有人最后会赢得赌局的,那是理论上1/32的概率。

C组家长
主要特点: 基本属于像上市公司高管或证监会家属,题目等啥都知道,论坛上看到有人8号考试,9号就知道自己考进了的,就可能属于这类家长。

这个组的入取率,基本年年拉涨停,但是由于人数较少,对整个博弈局面没有影响。

博弈方三 培训机构
实验以前的考题确实带动了培训机构的产业发展,因为大多数家长还是要争取加入A组家长群的。但这次估计对他们打击很大,大多数培训机构以往的高录取率估计今年都吃鸭蛋了。行业受到巨大冲击。

但是,没关系,以新东方对付托福雅思的干劲,培训机构很快就会拿今年的考试和思路培训2011的孩子,明年说不定又探底反弹了。

以上对博弈各方的分析,只希望给大家解个局,2010年的家长知道咋回事了,2011的家长有基本概念了。博弈的各方其实都是为了自己的目标,都没有对错,但是博弈的残酷性就是这样,总有人莫名的得利,总有人莫名的失去。

2010年的3轮考试,如果再重新走一遍,根据概率的原理,走到最后的可能大部分人都换了。所以这60个人一定不是2100个里最优秀的,但确一定是最幸运的。

祝福他们!


(五) 寄语

给A组最终入选的家长: 你们捍卫了蓝筹股的特性,努力加运气,名至实归。大多数企业和学校都还是最愿意招精心准备加努力和运气的人才的,坚持这个态度,同时表示祝贺

给A组最终没入选的家长:你们碰到了倒霉的2010年了,发生啥事,上面都分析了。但是不用失落,你们是负责任的家长的,在以后的历练中精心准备永远是正确的。请你们不要埋怨王老师,在他的立场求新有时是需要理解的。虽然你们是本次博弈的最大受害方,但一定有新的一扇门已经打开了,安慰并祝福你们。

给B组最终入选的家长:你们是今年最大的幸运儿,运气在人的一身中是相当重要的,恭喜你们。但希望你们对2011年家长传授经验的时候要三思,不要让他们变成明年的倒霉蛋,下面会分析2011的博弈。

给B组最终没入选的家长:你们应该是心态最好的,和前几年结果一样,无怨无悔

给C组的家长: 你牛,算你牛

给电脑DOWN机的A组家长: 想想2008年的刘翔吧,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六)给2011 的家长
首先表示同情,因为你们面临2011更复杂的博弈。如果实验学校还是不能确定长期的考试方向,离散型的变动,以做实验的心态来出考题,还是保持垄断企业莫名的神秘感,你们站队到A组或B组都有大的博弈风险。

那个博士学历家长问我,明年咋准备,我回答,你是学经管的,对付信息不对称市场的博弈应该如何建立比较优势还用我教吗?

看过上面分析的人,只能自己决策了。我的能力和道德底线只能帮你们到这个程度了。

GOOD  LUCK


(七)尾声
2010年实验的大幕拉下了,所有的家长只有一次博弈机会,除了有二胎的。王老师还有的是博弈的机会。不过,王老师应该比较喜欢这个博弈游戏的,祝王老师玩的开心。

由于实验游记的上下集可能成为2010年家长的总结回顾,和2011年家长的贴身红宝书,再次希望大家如果不感谢我,至少不要打击谩骂。本人还是以做好事的态度来完成这篇文字的。

笔者属于机考DOWN机的A组家长,没郁闷过是骗大家。孩子是最可爱的,我们的博弈赌局,不应该让他知道或者参与。

记得机考临出门前15分钟,孩子吃完早饭,人不见了。最后发现在我书房座位上静静的看书,走过去居然发现是在翻读研的书,他应该看不懂,没有打搅他,但是当时我已豁然。。。

这一幕对家长来说,才是这次实验游戏中最有价值的一幕




献给所有实验考生的家长
2010年5月14日

[ 本帖最后由 读书为了考试? 于 2010-5-15 18:10 编辑 ].

TOP

回复 24#好奇猫 的帖子

那是运气和概率问题.

TOP

回复 38#艾米丽娃娃 的帖子

本楼主的文字是给大家思考的,同意不同意的都没关系的。

艾米丽娃娃网友作为实验09级学生孩子的家长,维护实验是可以理解的。 但来拍10年考生家长的砖,应该把帖子看明白再来拍。LZ没有批评实验,是批评了现有的教育制度。整个帖子是个旅游后的游记,是给2010和2011年考生家长看的,实在希望没有误伤实验在校学生家长的玻璃心。大周六的不要随便给人生攻击的语言,都不是80后90后的小孩子了,原谅你敏感而善意的冲动。

[ 本帖最后由 读书为了考试? 于 2010-5-15 21:17 编辑 ].

TOP

回复 45#奶油小核桃 的帖子

45楼网友作为60位入选孩子的家长还花了时间看笔者的拙文,表示欣慰啊,我还以为只有2010年落选的和2011年的家长会关注呢。

博弈不是赌局的意思,所有信息不对称情况下都会形成一定的博弈局面。不要担心由于是“赌局”取消考试结果哦, just kidding.

本文主要是想分析一下整个过程,给落选者安慰,给选入者鼓励,给2011的家长解惑,当然还有练练笔者的打字速度而已。

最后还是要祝贺你家孩子一下哦.

TOP

回复 49#艾米丽娃娃 的帖子

这么晚了还来参加脑力的碰撞啊?同时也谢谢补充给2011的攻略,本人上面的长篇拙文有用词不当地方,请包含。

垄断组织只是一个比喻,好玩而已。暑期培训班师也是论坛上看到,具体培训啥,也是瞎猜的。

我们毕业这么多年了,有人如果challange自己曾今的母校有啥不是,一般都无所谓的。但实验的家长这么在乎这个,确实为实验有这样一批铁杆家长粉丝而感到实验的特别,当然也理解父母对孩子的爱。有人challenge我家孩子的学校,估计我也会参与一些“战斗”的。

可能你没有看实验游记的上集,一开头我就说实验是我很欣赏的学校,考试相对其他学校是相对公平的,只是对整个考试的过程发表一些看法。对实验的态度我们是on the same page.

你后面一段观点,表示理解。对现在教育体制的问题,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态度上可以被逼接受,或愤青或潜水,社会本来就需要这样的多元和包容。大家都潜水变成了社会的漠视,那就是鲁迅笔下的情形了,大家都愤青那也要走极端的。

祝你家孩子在实验茁壮成长,2010家长的讨论圈子还是让它自己生长吧。.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