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47个人次参与评价】

[语文(阅读)] 关于中小学语文课外阅读

我现在觉得语文是什么呢?说不好,只有一点比较真实,那就是,
语文是生活.看不同人写的内容,就是在了解许多人的生活方式.
我现在才有感触,那是因为,直道现在我才对生活有所了解.生活的方式,生活的细节,生活的真谛.举个例子来讲:
一百个人有一百个人的生活方式,其中的不同程度,细微到小节来讲,每个人的早晨刷牙,剂牙膏的方式有很多种.有人要说了,这挤牙膏有什么不同的,就是一个手拿牙膏,把牙膏挤到另一个手拿的牙刷面上.
说这话的人,可以说是比较的不拘小节.放到以前,我肯定也不会多注意,不说注意,可能是根本没这根筋.现在,为什么会注意了呢?
就有一次,在听某个讲座时,那个老师把他生活中的这个细节拿出来,作为一个题材来讲,我才注意了这部分的细节.他其实是在说他夫人和他在挤牙膏上的不同.他们的不同,我一说,有很多人有这样的做法,只是他们不会想到这个细节,就不会把他当作一个什么重要的东西来说.他所说的不同就是,他夫人喜欢挤牙膏的中间断,而他喜欢挤牙膏的后端.这点充分说明,生活细节充分注重了,才会在语文学习上有更多的可铸素材.
我们都知道,但凡一件事,你有了感受,才会在你脑子里留下印象,这个印象的深刻程度取决于你感受的程度大小,这个就叫"感同身受".很多时候,我们的不注意我们的生活,可能它是一种习惯,于是你不会想得太多,不会注意太多,也就说不出太多;更多的时候,我们没有感受,换句话说,就拿旺旺来讲,有些话题会引起共鸣,说的人多,那是他们都有感觉了,只是个人感觉不同而已,而有的话题回答的人很少,例如,有人问,现在播出的<纸醉金迷>,有人看吗?回答的人会多,感受颇多;而如果有人问,<纸醉金迷>里的那个男的,是谁演的?回答的人可能就少,原因是,对这个人以前不认识,没感觉,也就说不上来了.语文是什么呢?他是一种感觉,感觉从何而来?可以从兴趣中引出,但兴趣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怎样拓展兴趣,就变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语文的方法
.另一方面,感觉其实就又是生活.还是回到那句话,一百个人有一百个不同的生活方式,就形成了一百种感觉.有人喜欢从中间挤牙膏的感觉,有人喜欢从后端挤牙膏的感觉,或许还有人喜欢从前段挤,没有什么认可不认可,对不对得道理,只是碍于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感觉而已.但你无法指责从中段挤得人,但你必须知道有人会从中段挤,并且理解那些从中段挤得人.
而语文教育是什么呢?他就是给生活作了一个标准,你回答的时候,该按着标准回答.比如,这个挤牙膏的标准是:从后端是对的.那孩子们必须回答是后端,这个标准,其他答案都是错误的.

[ 本帖最后由 ZZRCHENCHEN 于 2008-12-3 12:02 编辑 ].

TOP

回复 34#云雀 的帖子

谢谢,不成熟的想法.
我还在编辑,你已经回答了.速度太快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shumi1 于 2008-12-3 12:10 发表
我家三个人就有三种挤牙膏的方法 但做阅读分析时只能有一种主题理解
再引申一下:
三种挤牙膏法,就是三种语文,这是生活方式。
只能有一种主题,那是政治路线。.

TOP

回复 46#云雀 的帖子

这个展开的论题实在太大了,
和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历史扯上了。
怕是要掉坑里了。
要不就从家庭范畴上说?.

TOP

回复 46#云雀 的帖子

这个政治路线其实应该打上双引。称之为“政治路线”,在社会教育范畴,有点上纲上线了;在国家范畴内,比较恰当;而在家庭教育范畴,称为家庭文化,似乎更为合适确切些。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氛围,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文化,企业也有企业的文化,家庭自然也有自己的文化。每个家庭的文化是不一样的(似乎有点多余),但其实其大氛围是一致的。我们生在这个国度,自然而然地传承着这个国家的文化习惯和历来的做法。无论朝代变更多少,又无论皇帝换了千百伦,直到现在,人们的骨子还是保留着那些潜移默化了几千年的东西,那些东西究竟是什么?说不清,只是觉得每个人平时的那一贯表现,似乎有上眼的,也有许多不上眼的;有雅致的,也有粗俗的;有实在的,也有虚伪的;造物实在是有水平,社会上有正面的,就必定找得到那个和他相对立的一面;我们一直就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初始如此的社会,而后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变,现在仍旧保持着这样原始的风格。按说这有什么变化?这又叫什么文化?这种文化表面是看不出有什么异样,直到他有了什么重大的事情发生了,才会在每个人的身上表现出异样,让你觉得,原来虚伪的人也有着他真实善意的一面,原来粗俗的人他也是有正义感的。。。。。。。原来存在于周围的那些不上眼的,看起来都是那么可爱的。特定的时刻,几乎所有人的表现都是那么令人刮目,这是怎样的一个国家文化?这个国家文化不会随着朝代的消亡而消亡,也不会随着那个皇帝的驾崩而驾崩,它却显得更加明显,彻底,如同千年的古树般更加根深蒂固了。这个特定的时候,人们的强烈的民族意识,民族危机感被唤醒了,摒弃所有日常琐碎的事物,我们已经看到了某个更加深远的目标,这个深远的目标所指示的是我们放弃前嫌,放弃自我,团结一致,共同前进。从这个层面来看,我们只能有一个目标,我们只能有一个做法,我们只能有一个标准去做。这不是生活,这是斗争。所以,放弃你平日的一贯习惯做法,不能因为平时生活中你是这么做的,现在这个特定时刻,你还能这么做,现在只有一个标准,这种标准其实就是一种政治文化理念。
而我们需要这样的一种标准来规范约束平时的多元化生活。

我胡侃了一通,关于家庭文化,就大家一起来说吧!.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