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语文(阅读)] 【初三语文】门外家长看《初中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乱弹”和“乱炖” [打印本页]

作者: H爸    时间: 2010-1-10 23:36     标题: 【初三语文】门外家长看《初中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乱弹”和“乱炖”

本学期期末考试,好像叫做“一模考”,一模考之后,听过来人说,正式进入“中考倒计时”。
偶尔在教材书店,买了一本《初中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想看看“葫芦里”藏着什么“药”。
倒计时那段时间,跟英语学科轻轻一挥手,小别半年——“锦上”添不了多少“花”;将会埋头语文的阅读理解、文言诗文和作文,看看能够帮孩子在语文学科的“雪中”送上几块“炭”,在自主招生面试时也能添几分自信。
乱弹——非语文圈内人,也非一线教师,随想随说,百无禁忌,教研员也不会自动对号入座找我麻烦。
乱炖——不分阅读、古文和作文三大板块,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就像东北人的乱炖,山珍海味、鸡头鸡脚一锅煮。.
作者: 花草满天    时间: 2010-1-11 08:29

欢迎H爸发表看法。
索性咱俩的帖子一起相互补充,这样也蛮有意思。
无需谦虚,就我看啊
所谓乱弹,其实是“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所谓乱炖,其实是闽菜绝味佛跳墙
欢迎您的高见.
作者: H爸    时间: 2010-1-11 09:04     标题: 回复 2#花草满天 的帖子

侬是一线教师,写起来不大方便吧?犹抱琵琶半遮面的。
俺们不是教育编制,不吃他饭,不受他管。.
作者: 花草满天    时间: 2010-1-11 09:15

没啥不方便啊。我骂的时候比你还生猛,呵呵。不过在这里骂没用的,能给大家些帮助才是硬道理。光靠骂在中国解决不了多大问题的。
后面一句话倒是真有道理。不过现在每个人都有人管啊。呵呵,谁能逃得掉?.
作者: H爸    时间: 2010-1-11 09:18

解读和“弹”“炖”顺序-先文言诗文,再现代文阅读,再作文。相对而言,自己关注初中文言诗文更多些,开场容易些。.
作者: 胖牛妈妈    时间: 2010-1-11 09:30

这种有意义的贴一定要顶
谢谢H爸和花草满天,我学习了.
作者: H爸    时间: 2010-1-11 09:36     标题: P87《六至九年级文言诗文的阅读要求》解读和“弹”“炖”

《六至九年级文言诗文的阅读要求》
“(1)能借助注释、工具书和有关资料,大体理解浅易的古诗文内容,了解文言诗文涉及的作家、作品及相关的文学常识。”

【H爸弹炖】“浅易”两个字,会误了初中学子
预初是五年级升上来的,贯彻浅易是可以的;但四年内一味贯彻浅易原则,那么略深、略难和较深、较难的文章就被排除在教材体系之外。
到教材书店翻翻,初中文言诗文辅导书的选文,满世界都是“豆腐干”——白来字的短文;以至于杨老爷子为了浅易,自说自话动手改原文,呵呵,原作者地下有知,定会委托地下知识产权保护机构来人间讨个说法。.
作者: 花草满天    时间: 2010-1-11 09:37

H爸先按照自己的思路顺序来写,我一边按照基本要求的顺序补充自己的帖子,一边在这里参与讨论.
作者: H爸    时间: 2010-1-11 09:44     标题: 回复 8#花草满天 的帖子

跟着一线教师学门道。.
作者: 花草满天    时间: 2010-1-11 09:51

引用:
原帖由 H爸 于 2010-1-11 09:36 发表
《六至九年级文言诗文的阅读要求》
“(1)能借助注释、工具书和有关资料,大体理解浅易的古诗文内容,了解文言诗文涉及的作家、作品及相关的文学常识。”

【H爸弹炖】“浅易”两个字,会误了初中学子
预初是五 ...
我来拍砖,1.所谓浅易,是相对而言,而且四个年级的文言诗文在难度上还是有台阶的。同时,作为一本学科要求,必须考虑各学段的情况。只能用浅易二字,否则无法准确措辞。旧这一点进行批评意义不大
2.短文未必就浅易。不以长短论难易。
同时,必须承认,语文教材中古诗文的选择是个大难题。甚至我们回顾历史,文言白话之争基本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人都能说出一大套道理。而且,初中学段的各门学科的课程设置在客观上削弱了学生对语文的重视,这个也无可否认。教材的编纂说起来容易,其实真的很难。
再与此同时,文言文的教学绝不能只停留在读读背背字字翻译就可以过关上,文言文的简约美,文章对人物形象的鲜明体现,文章中蕴含的中国文化等等都是文言文教学中真正的重点.
作者: 花草满天    时间: 2010-1-11 09:53

补充,对于市面上的一些所谓教辅读物,大家还是擦亮眼睛吧。没办法的事情,我只能说,比假药的危害性小一点。见鬼了,现在中国就是这样。我不评价了,大家都明白的.
作者: H爸    时间: 2010-1-11 10:02     标题: 回复 10#花草满天 的帖子

“文章对人物形象的鲜明体现,文章中蕴含的中国文化。” 受教了。
预初开篇第一篇文言文,陈太丘与友期,人物形象倒也鲜明体现——也就一个反应机敏、灵牙利齿的小破孩,在谴责父亲友人失约且不讲信用、不尊重别人的同时,自己却也是得理不饶人、对于别人的诚意道歉置之不理,扬长而去。想象不出这里蕴含着什么很深的中国文化,让刚刚深入初中的孩子从这个小破孩身上学习什么?.
作者: 花草满天    时间: 2010-1-11 10:09

引用:
原帖由 H爸 于 2010-1-11 10:02 发表
“文章对人物形象的鲜明体现,文章中蕴含的中国文化。” 受教了。
预初开篇第一篇文言文,陈太丘与友期,人物形象倒也鲜明体现——也就一个反应机敏、灵牙利齿的小破孩,在谴责父亲友人失约且不讲信用、不 ...
1.人物形象鲜明没错吧?
2.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一个七岁的孩子,说话有理有力,现在七岁的孩子又多少能做到?
3.诚信不是文化?
4.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元方做的是不够宽容,但是,对于一个七岁的孩子还要求全责备?
更何况,在教学的时候可以指出元方的做法是不够正确的,我们的孩子可以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胜过元方。学会宽容不是文化?
总之,元方不是个十全十美的人。择其善者而从之嘛。如果一定要求人物十全十美,那就回到文革了啊
5“也就一个反应机敏、灵牙利齿的小破孩”这个评价偏颇了.
作者: 花草满天    时间: 2010-1-11 10:12

同样,咱们也不能要求每一篇文章都面面俱到啊。还是那句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作者: H爸    时间: 2010-1-11 10:14     标题: 回复 13#花草满天 的帖子

“在教学的时候可以指出元方的做法是不够正确的,” 相信侬会指出的,偶也跟侬学学,指出一下,免得孩子们跟着学坏。.
作者: 花草满天    时间: 2010-1-11 10:20

也许我还是加上几句话吧,因为我自己也曾经在教学中犯过这样的错误。
读书的是孩子,不同的年龄段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我们不能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达到同样的标准,也不能用一些比较出色的孩子的标准去要求所有学生。一切的教学方法也好,教学内容也好,必须从孩子的需要和接受能力出发。换句话说,正确的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而且在目前班级授课制的体制下,必须考虑绝大多数孩子。
H爸请继续.
作者: OCHIRLY    时间: 2010-1-11 10:58

顶,好贴继续继续.
作者: 小滑稽的妈妈    时间: 2010-1-11 15:45     标题: 回复 16#花草满天 的帖子

不知道老师你教的是几年级,初中还是高中?我的孩子在读初二,老师基本上拿参考答案对付阅读文的讲评,我有时很奇怪,这也叫上语文课?我不懂初二的语文课还在讲造句合适不合适?基本上就是照本宣读,想想这种上课方法真雷人!.
作者: H爸    时间: 2010-1-11 15:49     标题: 回复 18#小滑稽的妈妈 的帖子

一本参考答案,绑架了多少语文老师,禁锢了多少学子有创意的思想火花。.
作者: 花草满天    时间: 2010-1-11 15:51

参考一下所谓的参考答案并不为过,照本宣科就不对了,我在其他帖子里曾经说过,重要的不是答案,而是答案得出的思维过程。
至于造句,我不客气的说,现在上海中学生的造句能力是比较差的,当然这是针对面上而言。训练一下是对的,当然也要看训练的层次和关注点.
作者: 云雀    时间: 2010-1-11 15:53     标题: 回复 19#H爸 的帖子

现在老师批改作业都没耐心仔细读读孩子们的答案的,只是一味得追求标准答案,如果搭不上就是大叉,好多小孩子语文兴趣由此一落千丈,因为他们再怎么做都是错的。.
作者: 花草满天    时间: 2010-1-11 15:57

引用:
原帖由 云雀 于 2010-1-11 15:53 发表
现在老师批改作业都没耐心仔细读读孩子们的答案的,只是一味得追求标准答案,如果搭不上就是大叉,好多小孩子语文兴趣由此一落千丈,因为他们再怎么做都是错的。
对不起,我真的很想知道您怎么得出的这个结论。您的孩子的老师是这样的?据我所知,尤其最近几年,此类情况已经得到了好转.
作者: H爸    时间: 2010-1-11 15:57     标题: 回复 21#云雀 的帖子

所以,投到花草老师门下的孩子,将是幸福无比哦。.
作者: 花草满天    时间: 2010-1-11 15:57

引用:
原帖由 H爸 于 2010-1-11 15:49 发表
一本参考答案,绑架了多少语文老师,禁锢了多少学子有创意的思想火花。
部分同意,或者说绝大部分同意。.
作者: 花草满天    时间: 2010-1-11 15:59

引用:
原帖由 H爸 于 2010-1-11 15:57 发表
所以,投到花草老师门下的孩子,将是幸福无比哦。
部分同意。.
作者: H爸    时间: 2010-1-11 16:02     标题: 回复 22#花草满天 的帖子

我看过一些孩子的语文试卷,有些答题还是蛮有可取之处的,只是因为没有“踩”到老师预先设定的“点”上,所以不得分; 有幸踩到一点点的,打勾上面还挂了一点。.
作者: 云雀    时间: 2010-1-11 16:04

引用:
原帖由 花草满天 于 2010-1-11 15:57 发表

对不起,我真的很想知道您怎么得出的这个结论。您的孩子的老师是这样的?据我所知,尤其最近几年,此类情况已经得到了好转
如果如你说的那样倒是孩子们的荣幸。.
作者: 花草满天    时间: 2010-1-11 16:06

引用:
原帖由 H爸 于 2010-1-11 16:02 发表
我看过一些孩子的语文试卷,有些答题还是蛮有可取之处的,只是因为没有“踩”到老师预先设定的“点”上,所以不得分; 有幸踩到一点的,打勾上面还挂了一点。
可否举例?
现实中的确可能会发生此种情况。因为所谓答案,无非是根据命题者试图考察的知识技能等方面来设定的,同时,也牵扯到了命题者或者阅卷者对文本的个体解读。因此这种情况的确会发生。不过,中考阅卷等正规的阅卷过程中,此类情况发生比例会很小,尤其近年来,这一点我可以很确定。.
作者: 小滑稽的妈妈    时间: 2010-1-11 16:09     标题: 回复 20#花草满天 的帖子

中考的成败,说好听点,就是语文的成败与否,可是,我的孩子每次做阅读都会扣分好多,我都发现了,其实考语文,就是考孩子揣度出卷老师的评卷标准,让孩子来揣摩中年人的思维,永远不会对的.
作者: H爸    时间: 2010-1-11 16:10     标题: 回复 28#花草满天 的帖子

呵呵,不要搞嘎大好伐,中考卷俺们看不到,也就孩子们的测验或月考卷,看过就还了。
俺们在乱弹,侬老是蘸着涂料补刷墙,何苦呢?.
作者: 花草满天    时间: 2010-1-11 16:11     标题: 回复 29#小滑稽的妈妈 的帖子

永远不会对?呵呵.
作者: 花草满天    时间: 2010-1-11 16:11

没办法啊,不刷墙难道砸墙?.
作者: 花草满天    时间: 2010-1-11 16:15

偏题啦偏题啦,大家转回主题.
作者: H爸    时间: 2010-1-11 16:16     标题: 回复 33#花草满天 的帖子

这张贴的主题原本就是“乱弹乱炖”,说到哪里是哪里。.
作者: 花草满天    时间: 2010-1-11 16:18     标题: 回复 34#H爸 的帖子

恩,今天天气不错,雪还是小了点。以前在北京的时候这个季节雪已经可以到膝盖了。现在北京也很少见到大雪了.
作者: H爸    时间: 2010-1-11 16:20     标题: 回复 35#花草满天 的帖子

讲到下雪,有人在欣赏雪景,有人在同情穷人,这个“点”让学生怎么“踩”?.
作者: 花草满天    时间: 2010-1-11 16:26

欣赏雪景有错吗?没错啊
同情穷人有错吗?没错啊
任意踩一个点有错吗?或者两个点都踩有错吗?没错啊
但是,如果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雪景,恐怕还是多关注点后者
如果是登泰山的赏雪,无关民生,恐怕还是多关注前者
所以说,还是要关注上下文来整体感知,加入没有上下文,只有雪景二字,那么就见仁见智了。
好比说,您说您是乱弹乱炖,我认为您是好弹好炖,也有人认为您没弹没炖。是这样吧.
作者: 花草满天    时间: 2010-1-11 16:29

虽然我很穷值得大家同情,但是我还是要苦中作乐一边骑车一边欣赏雪景。
哈哈,我全部踩住啦
呵呵。晚上再来看。.
作者: H爸    时间: 2010-1-11 16:49     标题: 回复 38#花草满天 的帖子

一蓬乱花乱草的说。 要么侬自己给自己评满分。.
作者: 花草满天    时间: 2010-1-11 17:12

雨弹风炖冬日暮,
门外黄昏,无计留雪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作者: 兰格子    时间: 2010-1-11 18:02

.
作者: 哈里老妈    时间: 2010-1-11 18:52

.
作者: yhxv001    时间: 2010-1-11 19:04

好贴,好贴,顶楼二楼的加油~~.
作者: 查查查    时间: 2010-1-12 09:09     标题: 回复 40#花草满天 的帖子

好老师难求啊,遇到你这样的好老师一定是学生一生的幸运!.
作者: 清水百合    时间: 2010-1-12 12:52

好贴,喜欢看的 .
作者: 小滑稽的妈妈    时间: 2010-1-12 13:46     标题: 回复 31#花草满天 的帖子

你是老师,我们是家长,家长看问题总归有点和老师的角度不一样,孩子的思想被禁锢了,莫非语文要变成解剖课吗,分解得清清楚楚,什么思路啊?想想那些坐在高堂上的权威们,早就制定好了条条框框,中国为什么老是聪明人多偏偏出不了大家呢?.
作者: 小滑稽的妈妈    时间: 2010-1-12 13:47

中考自荐推优时语文重要吗?.
作者: 花草满天    时间: 2010-1-12 13:52

引用:
原帖由 小滑稽的妈妈 于 2010-1-12 13:46 发表
你是老师,我们是家长,家长看问题总归有点和老师的角度不一样,孩子的思想被禁锢了,莫非语文要变成解剖课吗,分解得清清楚楚,什么思路啊?想想那些坐在高堂上的权威们,早就制定好了条条框框,中国为什么老是聪明 ...
您说的很有意思。语文课不能变成解剖课,但是又不能变成走马观花课。于是,如何解剖?解剖的度如何把握?解剖的角度如何选择?每个个体进行解剖后的结论要怎样既富有个性又自圆其说?在解剖的过程中又不能指鹿为马。。。。。。这些都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
又岂止是语文一门学科存在这些问题?
又岂止是教育一个行业存在这种问题?
一声长叹而已.
作者: 花草满天    时间: 2010-1-12 13:54

引用:
原帖由 小滑稽的妈妈 于 2010-1-12 13:47 发表
中考自荐推优时语文重要吗?
不如英语重要。哈哈。没办法的事情。假如我说曾经差一点上海的高中取消语文作为必修课的资格,大家会怎么看呢?.
作者: 小滑稽的妈妈    时间: 2010-1-12 14:22     标题: 回复 49#花草满天 的帖子

写2篇作文就可以了,一篇是应用文,实用,另外一篇散文,议论文都可以,支持.
作者: jyuntoku    时间: 2010-1-12 21:33     标题: 回复 12#H爸 的帖子

“非人哉”是骂人的话,只不过文章里面写来加工过了(这也是文言文的一个传统),实际用词可能更不堪入耳。
老师讲解的时候要指出这一点,这样就能正确理解是在什么样的场合下这样应对了。
这个故事说的一个是“孝”,另一个是“勇”,要从这个角度来讲解。不应该一味地强调所谓“机智”“有理”,更不是什么“诚信”。

引申来开,在现实中,我们面对那些对自己父母(再引申出去,可以是我们认为正确的,应得到尊重的人或事)无礼的人,会如何面对?
这个故事里,7岁小孩和成人之间由于年龄的差异而导致彼此地位强弱的不同,而在现实中,如果是其他的因素导致你和侮辱你父母的人彼此地位不同,你敢同样去抗争吗?还是会曲意逢迎?你能做到抗争以后,还让对方佩服吗?

说到这里,我想大家可能都会联想到一些自己的亲身经历,可能在一些场合,我们确实没有做到像这个孩子一样,可能也有一些场合我做到了。反省这些经验,可以发现,支持我们的是一种正义感,而传统文化中的“勇”就是建立在正义正直的基础上的。这则故事选自世说新语的方正门,而不是德行,容止,捷悟,简傲等门。

[ 本帖最后由 jyuntoku 于 2010-1-12 21:59 编辑 ].
作者: 花草满天    时间: 2010-1-13 07:53

引用:
原帖由 jyuntoku 于 2010-1-12 21:33 发表
“非人哉”是骂人的话,只不过文章里面写来加工过了(这也是文言文的一个传统),实际用词可能更不堪入耳。
老师讲解的时候要指出这一点,这样就能正确理解是在什么样的场合下这样应对了。
这个故事说的一个是“孝 ...
赞一个。这篇课文我没有上过,也没有好好研究过,就是H爸提到它了我简单瞄了一眼。惭愧。学习了。
实际上,这也就牵扯到了一个文本解读的问题。文本解读是门学问的。.
作者: 花草满天    时间: 2010-1-13 07:59

不过,只把眼光放在孝与勇上似乎也未必全面吧,原文如下: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如果单是勇而不注意斗争的方式方法,未必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同时,请注意“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一句。
应该说,现实生活是复杂的,文本表现的人物形象也是复杂的。还是应该认真全面地咀嚼文字。.
作者: H爸    时间: 2010-1-13 09:59     标题: 回复 53#花草满天 的帖子

也请注意“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惭”——在小破孩的开导下知道错了。
“下车”——大人放下身段过来认错。
“引之”——跟小破孩套近乎。
大人做到这样应该够可以了吧。——元方入门不顾, 呵呵,有个性。
@#¥%……&*.
作者: 花草满天    时间: 2010-1-13 10:11

[quote]原帖由 H爸 于 2010-1-13 09:59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6473288&ptid=4701664][img]http
也请注意“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惭”——在小破孩的开导下知道错了。由此可见,这里的元方不是小破孩。
“下车”——大人放下身段过来认错。大人就不能放下身段?尤其是在自己错了情况下
“引之”——跟小破孩套近乎。套近乎是因为自己对自己的所作为感到惭愧,更说明元方不是小破孩
大人做到这样应该够可以了吧。——元方入门不顾,:hug ...
大人难道不应该做到这样?大人错了也应该对孩子趾高气昂?大人错了旧可以不用改正?这种大人我看恐怕还是小破孩吧?
元方入门不顾确实很有个性。呵呵。

[ 本帖最后由 花草满天 于 2010-1-13 10:12 编辑 ].
作者: jyuntoku    时间: 2010-1-13 10:34     标题: 回复 54#H爸 的帖子

哈哈,我对这段是这么看的。

“惭”,未必是认错,起码原文里面没有认错的话,应该是这个友人面子上过不去了,有点心理活动而已(“惭”是竖心旁的,如果是认错道歉,那应该用言字旁的“谢”)。

“下车引之”,那个时候坐“车”,可见身份不一般,放在现在至少都是劳斯莱斯加长版。另外,也可证明,之前询问和大骂都是在车上,连车都没下,可想而知是多么得高高在上。
“引之”,估计还想把孩子拉到车上来。
“孩子,你看叔叔的车漂亮吗?想不想坐啊?上来玩好吗?”是通过诱惑,拉拢来缓解矛盾,让自己下得了台。

这样的手法,我们生活中并不少见啊。可又有多少弱势者能抵挡得住强势者的诱惑拉拢呢?

[ 本帖最后由 jyuntoku 于 2010-1-13 10:44 编辑 ].
作者: H爸    时间: 2010-1-13 10:41

两位的解读和歪批,貌似可以上百家讲坛了。.
作者: 花草满天    时间: 2010-1-13 10:45

引用:
原帖由 H爸 于 2010-1-13 10:41 发表
两位的解读和歪批,貌似可以上百家讲坛了。
凡事要讲道理嘛。总不能连那个认错的大人都不如嘛.
作者: jyuntoku    时间: 2010-1-13 10:47     标题: 回复 57#H爸 的帖子

我可不认为这是歪批哦。另外,我说书水平不够,达不到百家讲坛的层次,饶了我吧 。.
作者: 花草满天    时间: 2010-1-13 10:50

引用:
原帖由 jyuntoku 于 2010-1-13 10:47 发表
我可不认为这是歪批哦。另外,我说书水平不够,达不到百家讲坛的层次,饶了我吧
没事没事,咱俩这不是乱弹乱炖吗。呵呵.
作者: jyuntoku    时间: 2010-1-13 11:05     标题: 回复 60#花草满天 的帖子

乘兴上网查到一些教案,看了以后觉得都不满意。
这些教案都在围绕”聪明机智“”诚信“”礼仪“”知错能改“等等打转转,在我看来实在是差得太远了。
花草漫天老师是现役的中学语文教师吧,希望我的这一负面的评价不会给你带来不快。.
作者: H爸    时间: 2010-1-13 11:11     标题: 回复 56#jyuntoku 的帖子

“引之,估计还想把孩子拉到车上来。”
查《点击》P89
【字词注释】[引] 拉,这里是表示友好的动作。
【字词注释】“友人听后十分惭愧,便走下车来拉元方表示歉意。”
貌似没有说“拉上车外面溜达溜达”的意思哦。.
作者: 花草满天    时间: 2010-1-13 11:18

引用:
原帖由 jyuntoku 于 2010-1-13 11:05 发表
乘兴上网查到一些教案,看了以后觉得都不满意。
这些教案都在围绕”聪明机智“”诚信“”礼仪“”知错能改“等等打转转,在我看来实在是差得太远了。
花草漫天老师是现役的中学语文教师吧,希望我的这一负面的评价 ...
没问题,事实上我觉得您说的很有道理的。作为教师,还是要认真研读文本才能真正上好课。这篇文章由于所处年级比较低,我没有教过。事实上,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能力就是解读文本的能力。很感谢您的鞭策.
作者: H爸    时间: 2010-1-13 11:23

老兄,这边是乱弹乱顿,不需要自我鞭策的。.
作者: 花草满天    时间: 2010-1-13 11:29

夏虫不可语冰.
作者: H爸    时间: 2010-1-13 11:42     标题: 回复 65#花草满天 的帖子

“冬虫夏草”估摸着没问题了——跟他说冰,他用冬虫来对付;跟他说太阳,他用夏草来对付。.
作者: jyuntoku    时间: 2010-1-13 11:45     标题: 借H爸宝地,再谈”浅易“

对现在语文教材的古文篇目不熟,上网找了一篇,似乎是初一下的课文。记得旺旺上有一位母亲教念小学孩子古诗,说孩子念过的诗里最喜欢的就是”野渡无人舟自横“。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些教案,绝大多数是如何引导学生欣赏诗中写景的高雅闲谈。对于作者情感的讲解虽然少但也有,以下是一个典型的教案中的说法。

1、怜——喜爱,怜惜。开篇将幽草、黄鹂并提,用“独怜”的字眼,很明显地表露了诗人 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的胸襟。
2、舟自横——这里需要联系着作者的身世来理解它的深意了!
韦应物出生官宦家庭,享受着世袭特权,早年是唐玄宗的皇家卫队中的一员,过着骄奢腐化的生活。经历了安史之乱后,他深受震撼,发奋读书,27岁中进士,走上了仕途。做过滁州、江州、苏州等地的刺史。他深为中唐政治腐败而忧虑,也十分关心民生疾苦,但他无能为力。这首诗就委婉地表达了他的心情。
诗中的“舟自横”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以及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忧伤。

这样的分析,没有大错,但是对初一的学生而言,我想是无法接受和理解的(可能一部分老师自己也一知半解,只是照搬教参的说法吧。)。他们(限于对语文尚有一丝兴趣的同学)一定会问”为什么表露了?为什么蕴含了?“,估计他们的疑问很可能会终身不得其解。

所以,这篇初一教材里选的古诗,如果要讲明白,讲透,我看绝不是”浅易“的。怎么讲,空口下结论,说观点是不行的,学生无法理解,必须援引其他的作品,说明各个意象在诗歌传统中的象征意味。只是这样一来,对老师的要求就高了,学生要面对的文本就成倍增加了,时间紧了,负担重了,和考试脱离了。

当然,还有一种选择就是干脆不要讲这四句的象征的意味,纯粹只讲字面,欣赏全都让学生自己去涵咏,这样浅者得其浅,深者得其深,同时不会让嚼不烂的感情解读坏了同学们的胃口。.
作者: jyuntoku    时间: 2010-1-13 11:49     标题: 回复 62#H爸 的帖子

看来官方解读也是承认”引之“是表示友好的,那么和我说的诱惑拉拢一点不矛盾的咯。
谁说语文课就没有想象呢?

[ 本帖最后由 jyuntoku 于 2010-1-13 11:52 编辑 ].
作者: 花草满天    时间: 2010-1-13 12:04

引用:
原帖由 jyuntoku 于 2010-1-13 11:45 发表
对现在语文教材的古文篇目不熟,上网找了一篇,似乎是初一下的课文。记得旺旺上有一位母亲教念小学孩子古诗,说孩子念过的诗里最喜欢的就是”野渡无人舟自横“。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 ...
看来是老法师了。.
作者: 花草满天    时间: 2010-1-13 12:04

引用:
原帖由 H爸 于 2010-1-13 11:42 发表
“冬虫夏草”估摸着没问题了——跟他说冰,他用冬虫来对付;跟他说太阳,他用夏草来对付。
恩,符合帖子题目的标准了.
作者: YUKI666    时间: 2010-3-1 13:20

这贴子怎么不深入了?.




欢迎光临 旺旺网 (http://321ww.org/)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