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日本档案馆藏涉林语堂抗日活动档案一组

日本档案馆藏涉林语堂抗日活动档案一组

日本档案馆藏涉林语堂抗日活动档案一组
https://mp.weixin.qq.com/s/j9Gevvzdv0wBBCl1c66ong

日本档案馆藏涉林语堂抗日活动档案一组
原创: 彭程 朱长波 《新文学史料》杂志 前天


林语堂

最近笔者在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发现了数则有关林语堂抗日活动的档案,其解密时间不长,是国内首次发现日本关于林语堂的官方档案。作为供政府部门制定方针、政策的依据乃至政府的正式文件,其可靠性之高不言而喻。这批档案有助于我们从日本政府的视角加深和拓展对林语堂的研究,重新认识和评价其对抗战所起的作用。

日本外务省藏有不少二战结束前有关中国的档案,但主要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有关文化和教育的很少。而其中有关林语堂的档案却有7件之多,这并非因为他是著名文人,而是因为他一直被日本政府视为“日本对美宣传的最大障碍”,并被定位为“争取美国政府对华物质援助的是胡适,争取美国民众对华精神援助的是林语堂”。(《调查资料(1)》(1939年11月),东京,亚洲历史资料中心藏,档号:C04121645100。)

据笔者调查,日本档案馆中作为抗战文人而被日本政府关注最多的就是林语堂(胡适虽然也不少,但日本政府更多认为他是驻美大使,即政府官员而非文人的身份),即便积极从事抗战活动的傅斯年、闻一多等也几乎未受到关注。这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林语堂在抗战时期的活动对日本政府造成的威胁之大。

这些有关林语堂的档案作成者各异,既有负责日本对美宣传的外务省,也有军部,甚至还有朝鲜总督府。可见,当时重视林语堂的并非只是某个部门,而是整个日本政府。从体裁来看,既有政府内部的参考资料,也有政府机构之间的往来函电,甚至还有日本政府监听“敌台”的内容。

第一、五、六、七则主要介绍林语堂的行踪和活动,作为一手资料表现了林语堂的抗日思想及抗日宣传活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档案都是关于林语堂一人的专电,日本政府专门就一介“在野”中国文人的“动静”而作成公文的情况极为罕见。

第二、三、四则主要是政府内部参考资料,但侧重点各不相同。

第二则是日本政府对林语堂新著《新中国的诞生》的译介和分析。日本政府将该书视为“反日联共文献”,在《导言》中强调“我们必须从日本的对美宣传、反共宣传的角度来看待”,随处可见对林语堂抗日宣传的忧虑。林语堂的作品最早于1938年被译介到日本,现在中日两国的主流观点都认为这是因为林语堂作品十分优美的缘故,比如有日本学者认为林著“如纯金美玉一般,他们从不断变化的时代价值中独立出来,保持着真正的价值”。但通过这则档案可知,林语堂的《新中国的诞生》1939年在美国出版,同年就被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上海机关作为内部参考资料翻译成日文并加了《导言》。

1938年,最早被译介到日本的林著是《吾国与吾民》和《生活的艺术》。考虑到1937年“七七事变”的爆发,笔者认为这个时间点绝非偶然,加之《生活的艺术》一书的译者坂本胜本身就是右翼政客,战时曾任大日本产业报国会文化部长,同时是军国主义团体大政翼赞会的骨干分子,战后作为军国主义分子被开除公职。因此,可以推断当时日本对林语堂作品的译介有政府的参与甚至主导。其译介活动并非单纯输入林语堂的作品,而是将它视为宣传战的对手,具有强烈的政治动机和鲜明的时代色彩。如是,我们就更能理解当时日本舆论界发出的感叹:“中国有林语堂在美国为抗战宣传,如果日本能有这样的作家,为日本争取世界的同情理解,那该多好!”。

第四则是由参谋本部作成的《华中地区有关教育、思想、宗教、宣传、外国势力的报告书》,其中多处引用《吾国与吾民》的观点为论述张目,并在文中感慨道:“林语堂用英文巧妙地伤害了一心维持现状英美人的对日情感”。[《第2章·第1节支那思想文化の的特征·支那人の特性》(1939年4月),东京,亚洲历史资料中心藏,档号:C11111948100。]考虑到参谋本部是日本陆军的最高指挥机构,说明林语堂的影响已达日本政府高层。

第三则是在美国一位知名教授就当时日美关系发表了一篇论文后,林语堂对此所作的一篇题为The Chinese Viewpoint的英文短评,1939年12月发表在美国ASIA上。林语堂一改以往闲适的笔调,尖锐犀利地指出:“日美贸易协定及其修改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披着经济外衣的政治勾当。日本想借此减少顾虑和掣肘,全力投入侵华战争,美国的良心与道德何在?”[《昭和15年1月29日外国新闻杂志所载记事及论说第六三九号》(1940年1月),东京,亚洲历史资料中心藏,档号:B02130871300。]

为了保持文献原貌,除了个别不当用语之外,笔者尽量对体裁和内容不做改动。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将七则档案排列如下:

(一)

外国宣传情报第五号,马尼拉U·P新闻电报(18日),朝鲜总督府递信局监听。内阁情报部1936年9月21日作成。

著名学者林语堂博士在赴合众国途中,乘坐定期海轮美洲虎号途经檀香山。他在该地谈到,“美国应该借贷或赠与中国两艘战舰的建造费,或者把这笔钱用来购置速度很快的美制战机,这样中国就会让日本于数年之内在远东疲于奔命,如是美国就没有必要担心太平洋的防务了”。林语堂在重庆生活了三个月,认为中国军队士气高昂,但缺乏重武器,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很强,中国西部“在购买粮食和一切军需用品”,日本计划轰炸重庆,希望借此让民众沮丧,“只要能提高民众的士气,日本就会迅速在财政上走向破产”。



(二)

秘,调查资料第10号,1939年11月13日,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上海机关。

旅美中国学者林语堂的反日联共

文献——《新中国的诞生》内容介绍

目录

导言《新中国的诞生》的内容

第一章酝酿的四十年

第二章我们的旧文化能拯救我们吗?

(第三章至第八章的标题与中译本同,从略。)

                                   导言

旅美华人中,要说名气最大者首推驻美大使胡适与在野文人林语堂(Lin Yu-Tang)了,前者为争取美国政府对华援助,尤其是直接物资援助而四处奔走,在此无需赘述。

与此同时,一直谋求美国人对中国精神上的支持,为唤醒美国民众对华关注而一直默默行动的则是后者,即林语堂。

他在名著My Country and My People的增订版中披沥了赴美之后有关中国问题最初的看法。这一看法在《新中国的诞生》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该书以本次事变(指“七七事变”)为中心,通过小说这种体裁来呈现。因为林语堂的著作是美国出版界的畅销书,《新中国的诞生》中所表现出的思想会对美国,尤其是美国民众对华情感产生多大的影响我们可想而知。

简而言之,这部小说歪曲事实,将中国民众的抗日救国意识完全归咎于日本侵华,视蒋介石为民族英雄,将蒋介石的国共合作方针视为救国良方。同时将共产党视为纠正国民党,尤其是蒋介石政策谬误的批评者。中国绝不允许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要让中国迈向民主主义国家的康庄大道,这要依靠民众。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农村复兴,这具有可行性。就国际关系方面,该书预言日本最终会衰退、破产,并希望民主主义国家,尤其是美国能采取对日干涉的政策。

以上就是该书的要点,同时其对游击战术的评价也言而不当。然而,最近中国外交部长王宠惠发表了希望调停中日关系的演讲,中国政府则加紧游说美国,此外日美关系不谐,有传闻说胡适大使即将被撤换,日华事变(指“七七事变”)后美国的一举一动更牵动人心。当此时局混乱之际,林语堂的活动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简而言之,我们必须从日本的对美宣传、反共宣传的角度来看待,这部小说是我们了解林语堂的一份资料。

以下略记林语堂简历,仅供参考(从略)。

《新中国的诞生》的内容(从略)。



(三)

《外国报刊杂志刊登文章及论说》资料第639号,1940年1月29日,外务省情报部。

“American-Japanese Relations”,

Commented by eight writers,

From “Asia”,December,1939

本资料集第635号没有收录Crisworld教授题为《新日美通商条约》的论文(Asia 11月号刊载),该论文在美国引发了巨大的反响。这一次我们收录了对这篇论文的一篇评论,题为《日美关系》(美国Asia 12月号刊载),其作者包括Charles.A.Roard博士、Norman.Thomas、林语堂等8位著名学者,他们或赞同,或反驳。各位学者都阐述了积极的、具有建设性的意见,较有价值,摘抄如下:(英文原文及其他七人评论从略)



(四)

1940年4月,《华中地区有关教育、思想、宗教、宣传、外国势力的报告书》,参谋本部海野隆次、西村舍也。

第二章中国思想·文化的特征

第一节中国人的特性

论述中国人的特性、中国民族性的文献颇多。近年经翻译传入我国的林语堂所著《吾国与吾民》等对中国人一些恶习进行善意地解释,这些观点令人耳目一新。当然,并非中国人的我们不了解中国的习俗,误解之处甚多。要考察中国人的特性,必须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上来把握中国人的心。

……

林语堂说中国人身上最为明显的特性是狡黠,这是中国人共通的生活态度。

……

第十一章抗战中国现阶段的思想

第一节抗战中国的立场

现在是所谓的抗战第二阶段,要概括这一阶段的思想,必须是实现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日的现实主义精神。如果我们仔细考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导原理,我们就会发现它与东亚新秩序建设的思想格格不入。如是,日本所实施的思想对策就会效果不彰。

可以说林语堂用英文巧妙地伤害了一心维持现状英美人的对日情感,最近翻译成日语的其作品A History of the Press and Public Opinion in China(1936)中如是写道:(内容从略,参照林语堂著,安藤次郎、河合彻译《支那に於ける言語の発達》第162—163页。)

然而,如果我们仔细考虑的话,就会发现即使我们谴责中国方面无休止的反日宣传,现在也没有日本人会认为没有反省的余地。本来中国的反日运动出于经济上的原因,但现在已经把救国等同于抗日了。无论怎么说,这对我们日本都是极为不利的。



(五)

普通第661号,1940年11月7日,日本驻纽约代领事井口贞夫致外务大臣松冈洋右。

关于林语堂动静的报告

享誉美国的中国作家林语堂最近从重庆返回美国,之后似乎一直作为中国的一名对美宣传员在开展活动。10月20日《纽约时报》刊登了其长篇书信,主要内容是美国致力于维护太平洋地区现有秩序,而中国是美国的伙伴,因此美国应该舍弃消极的态度,实施积极的对华援助。10月31日该报林语堂的演讲全文,这是林语堂在由纽约律师协会主办的中美协会午餐会进行的演讲,其主要内容是如果中国能从美国得到经济援助的话,将会帮助美国击败日本。

报告如上,敬请参考!

本件抄送:驻美大使。

附件一:China Viewed as Strong Ally for Us,The New York Times, 1940.10.20(内容从略)。

附件一:DR. LINYUTANG SAYS JAPAN CANNOT WIN, The New York Times, 1940.10.31(内容从略)。



(六)

普通第465号,1940年11月16日,日本驻洛杉矶领事福岛慎太郎致外务大臣松冈洋右。

关于林语堂动静的报告

著名中国作家林语堂(Lin Yu-Tang)于11月12日经空路由纽约来到本地,并计划在本地长住。他在本地对新闻记者谈到,“在亚洲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乃至在欧洲被征服民族的精神绝不会因为侵略国一方惨无人道的轰炸而消亡”。

报告如上,敬请参考!

本件抄送:驻美大使、驻纽约总领事。



(七)

1944年2月27日,(表)分类社(文)3,陆军省。

林语堂行踪

韶关1月21日电。林语堂目前继续在中国西南地区参观考察,为将来的创作收集材料。1月18日从衡阳来到成都,逗留两日之后,乘坐火车前往桂林。

……

林语堂计划花4个月的时间游历中国,之后打算赴美。

                               (选自《新文学史料》2019年第四期)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