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1989年,波罗的海之路

1989年,波罗的海之路

1989年,波罗的海之路
https://mp.weixin.qq.com/s/1TpazZulAJZIDJDdd8_ZyQ

[历史上的今天] 1989年,波罗的海之路
伽马星  2016-08-23


导读:1989年8月23日,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中被划为苏方的波罗的海三国: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出现了一幅莫斯科不曾料到的壮观画面:占三国人口40%的大约2百万人,扶老携幼、手拉手组成跨越三国、绵延600公里人链,要求摆脱苏联的统治,重获自由独立。人链从爱沙尼亚首都塔林一直延续到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一个个普通人平静的比邻而立,手拉手,举着向往自由的横幅,构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和平意志长城,史称“波罗的海之路”,又称“自由之路”,"波罗的海人链"。



视频资料:波罗的海人链






1989年8月23日,大约有200万人加入这场活动,他们手牵手组成一个长度超过600公里的人链,穿过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



这一示威是为了希望世界能够关心三国共同的历史遭遇——在1939年8月23日苏联和纳粹德国秘密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中,该三国被苏联占领。 该示威也是波罗的海三国追求脱离苏联、各自独立过程中的重要事件。

此事件场景震撼、牵动情绪,在国内外均大收宣传之效。社会运动家借此宣扬对独立的看法;他们认为,苏联占领三国是不合法的,三国独立并非政治议题,而是道德议题。莫斯科的苏联政府以激烈的言辞回应,但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修补三国与苏联之间的关系。示威后6个月,立陶宛成为首个宣告独立的苏联加盟共和国。




波罗的海人链



三国立场
苏联的政治宣传坚称,三国的国民议会代表各国人民意愿,向苏联最高苏维埃提请加入苏联──故此,三国是自愿加盟苏联,而非苏联占领三国。

三国则宣称他们是被苏联以武力非法合并的。三国在二战期间原为独立国家,也可以合法恢复原有地位,宣告苏联法律对三国无效力,使三国无须再遵守《苏联宪法》,也省却正式的脱离程序。



80年代,波罗的海三国和莫斯科的关系日益紧张。罗穆阿尔达斯·奥佐拉斯在立陶宛发起200万人联署抗议行动,要求红军撤出立陶宛。立陶宛共产党也考虑与苏联共产党决裂。1989年8月8日,爱沙尼亚试图修改选举法,限制新移民(主要是俄罗斯工人)的选举权,触发俄罗斯工人的大规模罢工和抗议。随着局势日益紧张,有人期望莫斯科会应波罗的海人民的意愿而推行改革。




三国人们



苏联回应
8月15日,苏联官方回应爱沙尼亚的罢工,严厉谴责“激进主义者”罔顾苏联整体利益,贪图一己的“狭隘民族主义”,挑动“歇斯底里”式的群众活动。17日,苏联《真理报》公布关于加盟共和国的新政策。然而,其内容大都是老调重弹,即苏联不仅于外交和国防中保留领导地位,还主导经济、科学和文化;但在某些方面也作出了轻微让步,如:提议加盟共和国可在法院反对苏联法律(当时波罗的海三国已经修改宪法,赋权各自的最高苏维埃否决苏联法律 ),还可以把各自的民族语言提升为官方语言(但强调俄语仍然主导)。计划中包括立法取缔“民族和沙文主义组织”,以控告争取独立的团体;还提议以新的联合协议取代1922年联盟条约,作为苏联宪法的一部份。



事件过程

1986年8月23日,21个西方城市(包括伦敦、斯德哥尔摩、西雅图、洛杉矶、珀斯和华盛顿特区等)举行黑丝带日游行,要求世界正视苏联侵犯人权。1987年黑丝带日,36个城市举行示威,包括立陶宛维尔纽斯。同年,爱沙尼亚塔林和拉脱维亚里加也举行反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示威。1988年,苏联政府首次批准这些示威,没有逮捕示威者。社会运动家计划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50周年当日举行特别大规划的示威。人链的提议是谁人和何时提出,至今不详;似乎是7月15日在派尔努的三方会议中提出的。8月12日,三国社会运动家在采西斯签订正式协议。这次示威获地区共产政府批准。同时,几个谴责苏联占领的联署,分别得到上十万人支持。 主办机构为确保人链不受干扰,预先在地图上明确标出城市、城乡和村落的准确位置。交通不便者可乘坐免费巴士。全国均投入筹备工作,连之前置身事外的郊区也积极参与。虽然有些雇主不允许员工请假(8月23日为星期三),但有些则资助巴士费用。8月23日,特别电台广播负责协调工作。爱沙尼亚订当天为公众假期。




示威人群



人链连接波罗的海三国首都──维尔纽斯、里加和塔林。从维尔纽斯开始,沿A2高速公路,经过乌克梅尔盖和帕内韦日斯,再沿着E67公路,经过切哈努夫、包斯卡、里加、爱那兹、派尔努,最后到达塔林。当地时间下午7时(协调世界时下午4时),示威者和平地牵手15分钟,然后有一些地区聚会和示威。在维尔纽斯,约5千人在大教堂广场聚集,手持蜡烛唱爱国歌曲(包括《国歌》)。其他地方则有僧侣举行弥撒,或敲响教堂钟。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人民阵线领袖在两国边界会面,举行一场象征性的丧礼,竖立一支大型黑色十字架。示威者手持蜡烛,高举黑色丝带装饰的战前国旗,悼念苏联暴政的死难者:“森林兄弟”、遭流放到西伯利亚的人、政治犯,和其他被标签为“阶级敌人”的人。




人群



莫斯科普希金广场上,数百人为同情波罗的海国家而尝试发起示威,但被防暴警察阻止。塔斯社报道,75人因破坏和平、轻微毁坏公共设施和其他罪行被捕。同样受《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影响的摩尔多瓦,有1万3千人示威。



大部分对参与人数的估计都在100万和200万之间。路透社新闻报道,约70万爱沙尼亚人和100万立陶宛人参与示威。拉脱维亚人民阵线估计约有40万人参与。主办单位在活动前期望原住人口中,有百分之25至30人会参与。塔斯社报道苏联官员认为,30万爱沙尼亚人和接近50万立陶宛人参与。要使人链物理上可行,每国必须有约20万人参与。空中拍摄的录像显示,人链在农村地区几乎是没有断开的。



人数

爱沙尼亚

拉脱维亚

立陶宛

总人口(1989年)

160万

270万

370万

原住民人口(1959年)

75%

62%

79%

原住民人口(1989年)

61%

49%

80%



结果

1989年12月,雅科夫列夫委员会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秘密条文的谴责议案,获全国苏维埃大会通过,最高苏维埃主席戈尔巴乔夫签署了这一决议。1990年2月,波罗的海三国举行了首三次最高苏维埃民主选举,支持独立的当选人占大多数。1990年3月11日,波罗的海之路后6个月内,立陶宛成为首个宣告独立的苏联加盟共和国。8月20日和21日,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也宣告独立。截至1991年底,西方大部分国家承认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



爱沙尼亚的纪念物



人链象征波罗的海人民的团结,也向全世界关注波罗的海三国事态发展的人传播这种理念。事件中非暴力“歌唱革命”的正面形象经过西方媒体报道广为流传。

波罗的海之路是史上首个和最长的没断开人链。



2009年,纪录波罗的海之路的文件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登记表,以承认它们在纪录历史方面的价值。

TOP

https://mp.weixin.qq.com/s/usBnbe2YlI-BZzqvqNKUeg
饱经蹂躏、不屈不挠的波罗的海三国
风长眼量:凤凰网  走近波罗的海  2018-02-21
一、200万人手拉手,跨越三个国家,只为反对俄罗斯

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地处波罗的海东岸,是前苏联解体出来的三个国家,位于苏联西北角上。地理上将波罗的海以东、芬兰湾以南的国家划在东欧,实际上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各方面都算是北欧国家。



从纬度来看,北欧五国最南部的丹麦,比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更靠近南方。从语言来看,爱沙尼亚可视为芬兰语的方言,差异非常小,拉脱维亚也属波罗的海语种,与芬兰语、瑞典语很接近。文化习俗方面,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也更接近北欧国家,而不是斯拉夫系的东欧。

波罗的海三国总面积17.40万平方公里,比贵州省稍小。从18世纪到20世纪,俄国曾统治三国达两百年之久,但俄国通过移民等手段同化本地人,遭到三国强烈抵制。一战后三国趁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曾取得独立地位。不料三国只独立了二十多年,二战时再次被苏联占领。

1989年,苏联解体已经是大势所趋,但一些细节问题,比如俄罗斯是否驻军其他国家,各国与俄罗斯的领土如何划分等,都要进行紧张激烈的交锋。



为了争取领土的完整,也为了摆脱俄罗斯的统治,波罗的海三国抱团,宣布若俄罗斯动武,三国将互相进行军事援助。



1989年8月23日,三国进行了一次示威活动,约有200万人手牵手,跨越三国领土,连成长度超过600公里的人链,史称波罗的海之路。此时三国总人口约为700万,当天工厂停工,学生停学,算上后勤组织人员,三国以举国之力举行了手拉手活动。




苏联解体后,由俄罗斯牵头组建独联体,波罗的海三国就拒不参加,其他前苏联国家则没有这个胆气,格鲁吉亚则是因领土冲突在2008年才退出独联体。



二、爱沙尼亚,苏联解体十五国中,最富的一个

爱沙尼亚,面积4.53万平方公里,约为北京的2.7倍。人口只有约130万,地小人更稀。

爱沙尼亚陆上邻国只有东侧的俄罗斯与南侧拉脱维亚两个,北部与芬兰、西部与瑞典隔波罗的海相望。




爱沙尼亚首都塔林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隔着一个芬兰湾,距离不到80公里。

爱沙尼亚与俄罗斯之间,是以湖泊为界的,北部为楚德湖,南部为普斯科夫湖。两个湖是相同的,只因两湖相交处狭窄,所以分别命名。两湖面积相加超过4200平方公里,接近中国第一大湖青海湖,这对爱沙尼亚这种小国来说可谓浩瀚大海。




爱沙尼亚从苏联独立时,两湖南北都与俄罗斯有领土纠纷。2005年,爱沙尼亚放弃了争议领土。总的来说,与并入苏联之前比,爱沙尼亚北部失去一块土地,南部则失去整个普斯科夫湖及相关陆地。

爱沙尼亚是前苏联国家中人均GDP最高的,是俄罗斯的两倍有余。北欧国家瑞典、芬兰都以高科技著称,爱沙尼亚也是如此,苏联第一台电脑就是这里研发出来的,现在爱沙尼亚最大的互联网品牌是Skype,全球若干国家都在用的交际软件。

历史上爱沙尼亚受瑞典影响也比较大,塔林到斯德哥尔摩的直线距离也不过约370公里。



爱沙尼亚网络科技发达,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他们网络选总统,网络签合同,网络办公,网络看病,网络教学,所有工作都无纸化,号称只有两件事需要当事人到场签名:结婚和离婚。爱沙尼亚的身份证,可当做社保卡、医保卡、交通卡、驾照使用,一卡在手不需要第二个证件。爱沙尼亚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电脑程序,设计机器人,别的国家小学生喜欢玩电动飞机、汽车,殊不知爱沙尼亚小学生已经参与到这些玩具的设计中去。

三、拉脱维亚,男女比例失调,美女比例世界第一



拉脱维亚,面积6.46万平方公里,比宁夏稍小,比爱沙尼亚大。人口约210万,也比爱沙尼亚多。

拉脱维亚是一个民族性很强的国家,虽然被芬兰统治很久,却仍保留拉脱维亚语。

二战中拉脱维亚是德国入侵最早撤退最晚的战区,战后拉脱维亚男女比例严重,非官方统计达到1:3。现在过去这么久,拉脱维亚仍是世界男女比例最低的国家,约为46%:54%,女人比男人多8个百分点,排世界第一位。



拉脱维亚美女多,普遍金发碧眼,身材高挑,但美女多是事实,这里的男人择偶余地大也是事实。现在西欧英法德这些国家,不少男性游客来到拉脱维亚,喜欢去酒吧、舞厅转悠,比较容易得到短暂的感情,甚至娶回家也非难事。

拉脱维亚首都里加,纬度比芬兰湾的赫尔辛基、塔林、圣彼得堡要低两三度,而且地处波罗的海腹心,气温比前几个港口稍高。再加上道加瓦河长达一千多公里,是波罗的海第一大河,在涛涛河水冲击下,地处入海口的里加是个不冻港。




正因为如此,里加也发展成波罗的海三国最大的城市。前苏联时期,俄罗斯人移民波罗的海三国,首选就是里加。

1991年苏联解体时,拉脱维亚总人口中,本地人占比虽然还是第一位,但已下降到49%,而首都里加的本地人比俄罗斯人还少,该国民族矛盾比另两国更为突出。

为了扭转人口危机局面,拉脱维亚立法规定,1940年以前在本国出生的人,以及这些人的后代,自动成为公民,外来人口要通过考试才能成为公民。这条法律针对后来移民进入拉脱维亚的俄罗斯人,考试的内容包括拉脱维亚语言、历史、宪法等。这样一来成年俄罗斯人几乎很难通过语言考试,娃娃们从小不得不学习拉脱维亚语,以求未来获取公民资格。




当年苏联对拉脱维亚进行民族同化,现在拉脱维亚反过来同化俄罗斯人,手段有几分相似。俄罗斯曾多次向拉脱维亚抗议其公民政策,但拉脱维亚加入北约和欧盟后,军事上与经济上都不惧俄罗斯,仍坚持公民考试的法律。

不少俄罗斯人因没有公民身份或受到排挤而离开,时至今日,拉脱维亚将本族人比例提升至62%以上,而且比例仍在上升当中。



四、立陶宛,战斗民族




立陶宛,面积6.52万平方公里,比爱沙尼亚稍大,是波罗的海三国中最大的。人口约290万,也是三国中最多的。

立陶宛与另外两国情况不同,这个地区是芬兰控制的极限位置,因此立陶宛受到北欧的影响较小,而与陆地上的波兰、德国、白俄罗斯有较深的联系。

1386年,立陶宛大公国君主迎娶波兰公主,这位公主也是波兰王位唯一继承人,立陶宛君主相当于迎娶了一位女王,以较小的立陶宛兼并了较大的波兰,也开启了200年之久的波兰立陶宛王国的序幕。



毕竟是蛇吞象,立陶宛深受波兰文化影响,本地波罗的海语和波兰语结合后,形成了现在的立陶宛语。王国壮大之后,便开始四面扩张,领土最大时曾包括现在白俄罗斯的首都明斯克、乌克兰首都基辅。

后来王国在沙俄、普鲁士、奥地利的联合打击下,被三国瓜分,立陶宛归属沙俄。一战期间德国曾占领立陶宛,战后立陶宛独立。不过在二战前夕,苏联兼并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再次并入苏联。

北欧五国与波罗的海另两国,首都都是本国最大海港和最大城市,立陶宛的首都维尔纽斯则在内陆,靠近白俄罗斯边境。



立陶宛最有特色的地形,是西部海岸线上的库尔斯沙嘴。这个沙嘴长度98公里,最宽4公里,最窄仅400米,其中立陶宛占52公里,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占46公里。这个沙嘴割出一个内海库尔斯湾,让立陶宛本来不多的海岸线,又少了一半。



库尔斯沙嘴的形成,现在流传最广的是因为海水冲击海岸后回潮,与新涌来的海水互相冲击,各种物质就沉淀在海水互相冲击处。




立陶宛与俄罗斯为何不开挖一条运河,在库尔斯湾里修筑海港呢?这里不具备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那种必经之地的性质,从经济价值来说,开挖运河与修建海港的成本都很高,成本难以收回来。库尔斯沙嘴在2000年成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从那以后更不可能去破坏沙嘴。

因为缺少海港,苏联移民到西部时,都不太愿意来立陶宛,更多去往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加里宁格勒。加里宁格勒在立陶宛西南部,本是德国领土,二战后划归苏联。

立陶宛人口基数相对大,俄罗斯人不愿意来,等各种原因,即使苏联进行多次移民,到1990年立陶宛人仍占80%上下,第二大族是波兰人,俄罗斯人仅排第三位。





立陶宛是战斗民族,由于人口结构上并不吃亏,立陶宛是唯一在1990年3月就宣布独立的前苏联国家,其他国家大部分都在1991年8月才宣布独立。

如今立陶宛人超过84%,该民族兼具北欧和东欧优点,身强体壮,篮球水平了得。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