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1919年前后中国的多重景象:五四运动、和合本圣经、及其它

1919年前后中国的多重景象:五四运动、和合本圣经、及其它

1919年前后中国的多重景象:五四运动、和合本圣经、及其它
https://mp.weixin.qq.com/s/2zScyVu8APFFO3rs6ntyBA

1919年前后中国的多重景象:五四运动、和合本圣经、及其它
原创: 世代Kosmos  世代Kosmos  今天






文 / 许宏











当局查封了一家学校,并驱逐了其校长。当局认为,此学校及其校长从事反对当局的活动。



1919年6月6日,《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刊登了一则有关中国的新闻。



这里的当局,是在1914年联合英国战胜德国而占领青岛的日本军队。那所学校,为美国北方长老会开办。



这则于1919年6月4日发自北京的消息篇幅不长,并没有告知此学校及校长的名字,却提供了该事件所在的背景:包括抵制日货在内的反日活动正在那时的中国各地蔓延。报道特别提及,在广州,售卖日货的店铺遭到了攻击。



该短讯接着以当时中国总统的一个举动作为结尾。徐世昌(1855—1939)通过美国圣经会(American Bible Society)向即将在美国召开的传教士纪念大会发出书面致辞,强调圣经在中国具有的道德价值。



这个结尾看起来与日本查封青岛的美国传教士学校没有直接关系,却折射出那时的中国政府与美国传教士的某种关系,或间接表达了《纽约时报》对于美国在中国传教士学校被日本关闭的某种态度。



作为补充,在此报道的后面,是《纽约时报》转载的美国联合通讯社(Associated Press)于6月4日发自北京的消息。读者可以从中进一步得知,蔓延在当时中国的反日活动是由于北京的学生抗议运动促发的,那时的教育总长及次长都已辞职,新一轮的抗议活动已在北京展开。<1>



对于生活在2019年的中国人,一百年前的这则《纽约时报》新闻读起来可能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其中所说的反日活动,很容易让人想起1919年的“五四运动”。然而,青岛的美国传教士学校被日本关闭、中国总统致信美国传教士大会,显然不属于中国人对于1919年的惯常印象,这些事件在2019年似乎仍然具有某种新闻的意味。



这种既熟悉又陌生的状态,在相当程度上是百年来关于1919年中国的流行记载所塑造的。提起1919年的中国,“五四运动”早已成为条件反射式的标签。而北京天安门前手举“还我青岛”、“打倒卖国贼”标语的游行学生,以及“火烧赵家楼”的图景,则大约是代表那个标签的首要形象。<2>



标签式的形象往往便于记忆,却容易牺牲标签所难以替代的真实本身。关于“五四运动”,无论是狭义上的“五四事件”,还是广义上的“新文化运动”,都有诸多细节需要面对。而至于“五四事件”所在的1919年,以及“新文化运动”所处的1919年前后,也不是这个事件和运动所能代表的。











“还我青岛”这样广为人知的标语,显示出青岛及山东的归属问题在“五四事件”中的位置。然而,青岛及山东本身在“五四运动”的流行叙事中却缺乏重视。



《纽约时报》在1919年6月6日的报道,留下了这方面的些许线索。如果就此挖掘下去,会发现那间被日本关闭的美国北方长老会学校名为明德学堂(Hugh O'Neill, Jr. Boys' High School,小休·奥尼尔男子中学),其被驱逐的校长是王守清(生卒年不详)。



根据这方面目前看到的中文记录,王守清带领明德学堂师生举行上街反日游行,被认为是“五四事件”时期青岛唯一的游行,正是此次“从胶州路一直到山东路(中山路)”的抗议活动引发了青岛的日本当局查封明德学堂。



但是在迄今所见的英文记载中,却没有直接涉及游行,而是提及日本当局认为明德学堂窝藏了一名来自北京的间谍,并于1919年4月27日对王守清的住处及办公室进行搜查,还审问了长老会的传教士。



这些记载称,当年5月28日,日本当局要求明德学堂的所有中美教师出庭,指控王守清撰写并散发抗议巴黎和会有关青岛及山东问题决议的传单。明德学堂即日起遭查封,王守清被处以驱逐出青岛三年的惩罚,其他教师及学生被限定在十日之内遣送回家。



而在整个山东,人们害怕前往青岛,从外地寄到青岛的信件会被打开审查,携带圣经的人会受到威胁;不过,也有学生、商人及其他民众参与到反对巴黎和会决议的活动中。



通过这些英文记载,还可以了解当时山东的日本舆论对待美国及其欧洲盟友的态度。有些报刊文章指出,美国及其欧洲盟国不是通过直接控制的方式占领中国,而是藉着教会、学校、医院,正是美欧传教士煽动了韩国及中国的反日运动,他们以宣传基督教、民族自决、民主、平等为名达到统治世界的目的。<3>



这些英文记载主要来自美国北方长老会传教士阿瑟·贾德森·布朗(Arthur Judson Brown,1856—1963) 。布朗发表在1919年9月《亚洲》(Asia)杂志上的文章收集了诸多反映“五四事件”时期包括青岛在内的山东各地状况的文字,透露出美国传教士群体与日本当局之间的紧张关系。



此种关系,就像明德学堂被查封事件本身,都是一般讲述“五四运动”历史时鲜有触及的。对该事件以及此种关系的重视,可以帮助辨别“五四运动”时期影响中国的外国势力之间的异同。鉴于“五四运动”的发生离不开当时中国所处的国内外环境,了解其间各样人群对待中国的不同态度及做法可能有益于认识“五四运动”本身以及现代中国的不同源流。











那篇报道青岛明德学堂被日本当局查封的《纽约时报》文章,在显示美国传教士群体与日本当局紧张关系的同时,表现出他们跟中国政府相对亲密的关联。



这就是徐世昌致信美国传教士大会之事。对此,作为简讯的《纽约时报》文稿并没有提供细节。但是,在当年美国圣经会出版的《圣经会纪事》(Bible Society Record)杂志8月刊上,此事是作为封面故事被报道的,而徐世昌则成为那期的封面人物。



按照《圣经会纪事》刊登的影印件,徐世昌的致信如下(原文为竖排、繁体字,无标点):



“大总统颁给美国圣经会颂词:耶教圣经上所示之道德教训影响于吾国教会人民实有无量之美利,且能促进一般国民之程度,予深望此后圣经之功效徧及于世界较前益盛。”



在题为“我们的大姊妹共和国—中国”(Our Big Sister Republic-China)的卷首文章中,《圣经会纪事》给出了徐世昌致信的背景。



文章将中国与美国相提并论,后者是“历史所知最强大、进步和繁荣的共和国”,前者则是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年轻共和国”。文章指出,《圣经会纪事》在这一期专门关注中国,并不在于中国的巨大,而在于这个比美国更大的共和国在当下对于圣经有着特别的开放姿态和需求。



徐世昌的致辞被认为是这方面的例证之一。文章引用美国圣经会中国区干事海格思(John R. Hykes,1852—1921)的话,指出这位中国总统在忙于面对中国的政治难题时专门就圣经对于中国人的重要价值发出致辞,是意义重大之事。



《圣经会纪事》的文章不仅提供了徐世昌致辞的英语译文,还说明封面照片是徐世昌随致辞一起发来的,上面左侧的汉字是徐世昌的签名,右侧是“美国圣经会”的中文。



文章接下来告知读者,其他几位中国人的致信同样值得关注。致信者包括:伍廷芳(1842—1922),时任中华民国广州军政府外交总长,前北京政府外交总长及代理国务总理;朱友渔(1885—1986),时任上海圣约翰大学(St. John's University)教授;温世珍(1877—1951),时任江苏督军外交参事。



根据《圣经会纪事》的介绍,这些来自中国的书面致辞在1919年6月29日的美以美会差会(American Methodist Episcopal Mission)百年纪念的圣经日活动中被宣读。



其中,朱友渔在用英文撰写的致辞里提及新近出版的国语(national language)圣经译本将会对中国人产生莫大影响。这提供了《圣经会纪事》1919年8月刊为何以中国作为主题的具体背景。







[富善,1917-1919年,北京。图片来自:Sidney D. Gamble Photographs,  David M. Rubenstein Rare Book & Manuscript Library, Duke University, https://library.duke.edu/digitalcollections/gamble_253-1428/。]





而同一期的另一篇文章,则专门谈论了朱友渔所说的“国语圣经译本”出版。作者是富善(Chauncey Goodrich,1836—1925)。在题为“和合本官话圣经”(The Union Mandarin Bible)的文章中,这位美国公理会传教士简述了他参与翻译并修订这个版本圣经的过程。



按照富善的记述,从1890年传教士大会于上海决定组建翻译委员会,到1919年官话和合本圣经出版,他是委员会中唯一从始至终参与翻译并且还留在这世界的。<4>











从《纽约时报》的简讯,到《亚洲》、《圣经会纪事》较为详细的记载,生活在1919年或以后的人得以了解到发生在1919年的中国及世界其它地方的事情。



这些事情,并非像天安门前的学生游行那样成为很多人印象中1919年的标签,却与“五四运动”并非完全无关。正是由于这些事情不是那么出名,恰恰可能帮助人从陌生的角度去认识那些似乎早已过于熟悉的所谓世界大事。



如果进一步查询青岛明德学堂被查封一事,校长王守清的教育背景是值得注意的线索。这关系到“五四运动”的参与者或相关者们是在何种环境下成长的问题。



依据已知的文献记录,王守清,“字静安”,“胶州即墨县科埠人”,曾与兄弟王守福、王守栋、王守逊就读于登州文会馆(Tengchow College)。在被驱逐出青岛后,王守清成为烟台成美小学校长。此小学后来改名为信义小学。<5>



无论是登州文会馆、明德学堂,还是成美小学,都是美国北方长老会传教士所建。其中,登州文会馆被认为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其创建者正是官话和合本圣经翻译委员会首任主席(也称委员长)狄考文(1836—1908)及其妻子狄邦就烈(Julia Brown Mateer,1838—1898)。<6>



登州文会馆原先是狄考文夫妇于1864年在登州(今蓬莱)创办的男生寄宿学校“蒙养学堂”,后在1882年升级为学院。成美小学的前身是会文书院及更早的文先书院、会英女子书院,创立者为狄考文的同事郭显德(Hunter Corbett,1835—1920)。<7>



不仅王守清的教育背景深受西方传教士影响。在“五四运动”的中心北京,许多参与者就读或任教的学校也有着传教士的印记。



在通常的叙事中,北京大学无疑是“五四运动”期间最著名的教育机构。其最初成立于1898年,当时名为京师大学堂,首任校长是美国北方长老会传教士丁韪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1827—1916)。<8> 而根据狄考文的记述,京师大学堂最初的西学中国教师大多是登州文会馆的毕业生。<9>



北京大学的英文名字是“Peking University”。然而,却有比北大更早使用这个英文名称的学校:汇文大学。在1919年5月4日的游行中,最早到达天安门前广场的学生当中就有来自汇文大学的。



此学校由美以美会筹建于1888年,早期中文名字是京都汇文书院,其部分教师也来自登州文会馆。汇文大学之后成为不同传教士差会组建的燕京大学的一部分。早期的燕京大学仍然使用“Peking University”为其英文名。而如今北京大学所在位置正是1920年代兴建的燕京大学新校园。



富善曾受邀在汇文开设讲座,并于1917年被汇文授予名誉文学博士学位。同年在汇文还有被授予名誉法律博士的:时任美国驻华公使的芮恩施(Paul Samuel Reinsch,1869—1923)和时任中国参议院副议长的王正廷(1882—1961)。



王正廷出生于基督徒家庭,他的父亲王际唐(1842—1909)是英国圣公会在宁波最早按立的华人牧师之一。他曾就读于美国公理会传教士丁家立(Charles Daniel Tenney,1857—1930)任首任校长的北洋大学堂。丁家立做过李鸿章(1823—1901)子女的家庭教师。



1919年,王正廷成为来自广州军政府并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之一。他与其他几位代表拒绝在将德国的山东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和约上签字。<10>



总体而言,“五四运动”的参与者或相关者们正是在美欧传教士建立具有现代西方意义的中国教育体系的背景之下成长起来的。



在传统中国的科举制度被终止的1905年以前,这个教育体系给那几十年的少数中国人提供了大一统之外的学习空间,进而对中国人模仿建立现代形态的学校及废除科举制度起到了促进作用。<11>











这个教育体系不只是学校。传教士们创办的报刊以社会教育的方式影响着清代末叶和民国初期的中国知识界。此种作用在当时中国人自己所做的媒体那里显而易见。



某种程度上,1919年前后发生在中国的变革运动是1895年前后更早一场变法运动的继续。康有为(1858—1927)于1895年创立的《万国公报》是那场运动的重要刊物。



《万国公报》并非康有为独创,而是借用了林乐知(Young John Allen,1836—1907) 于1874年改名的杂志,之前的名字是《教会新报》(Church News),由这位美国监理会传教士创刊于1868年的上海。



1889年,《万国公报》(Review of the Times)归于广学会(Society for the Diffusion of Christian and General Knowledge Among the Chinese,在中国人中传播基督教及一般知识的学会)名下。



广学会为苏格兰长老会传教士韦廉臣(Alexander Williamson,1829—1890)建立于1887年上海的出版机构。1891年,威尔士浸信会传教士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1845—1919)接替离世的韦廉臣,成为广学会总干事。



在1916年出版的回忆录中,李提摩太专门提及康有为借用《万国公报》之名一事。以李提摩太的解释,康有为之所以如此行,乃在于这有利于康有为支持的变法思想在政府上层中流传。李提摩太认为,康有为及其同道们深知传教士的《万国公报》已经在清廷中传阅多年而且并未遭到禁止。



不过,康有为的《万国公报》并不是仅仅在名称上与林乐知的《万国公报》相同。李提摩太指出,前者在内容上主要是转载了后者,不同只是在于后者为在上海的金属活字印刷而成,而前者是官方《京报》使用的木活字印刷。



为了有所区别,在李提摩太的建议下,康有为的《万国公报》改为《中外纪闻》。在李提摩太看来,康有为的《万国公报》及《中外纪闻》是他所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份由中国人自己所办的独立于政府之外的报刊。当然,李提摩太也承认,这其实得到了部分官员的暗中支持。



而从康有为本人的言辞中,也可以清晰看出传教士的《万国公报》及广学会对他投身于变法的影响。他曾经在接受香港英文报纸《德臣西报》(China Mail,中国邮报)采访时强调,主要是李提摩太和林乐知的文字让他转向变法,并帮助他了解变法。另外,康有为的学生梁启超(1873—1929)则担任过李提摩太的中文秘书。<12>



到了1919年前后的“新文化运动”,类似的情形依然存在。1915年,陈独秀(1879—1942)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次年改名为后来广为人知的《新青年》。这次名称的更改同样涉及与早先已有刊物的重名问题,也同样跟传教士相关。



根据出版家汪原放(1897—1980)转述其叔父、陈独秀的朋友汪孟邹(1878—1953)的记载,是上海的基督教青年会(Young 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致信出版《青年杂志》的群益书社,指出这与青年会的刊物《上海青年》“名字雷同”,建议更名。1916年3月3日,群益书社的陈子寿(生卒年不详)向陈独秀提议,将《青年杂志》改为《新青年》。



在陈独秀创立《青年杂志》之时,基督教青年会在中国不仅已经有《上海青年》(最初为1903年问世的《上海青年会报》,1911年改为《上海青年》 ),还有其它带有“青年”名称的报刊,比如该组织全中国范围的杂志《青年》(前身为1897 年开办的《学塾月报》 ,1906年改作《青年》)。



《青年杂志》明显受到基督教青年会所办“青年”系列刊物影响的例证不仅在于时间的早晚,也与“青年”一词本身的使用有关。



具有现代意义的“青年”基本是从传教士尤其基督教青年会在清末民初中国的普遍使用开始的。在传统汉语中,现代意义的“青年”常以“少年”表达。而在现代汉语中,“少年”主要指代比“青年”更年轻但比“童年”较年长的岁数或此年龄段的人。



在收到上海基督教青年会的投诉后,群益书社的陈子寿和陈独秀本人虽然将《青年杂志》改为《新青年》,却仍然保留了“青年”这个关键词。这显示出他们对于“青年”的看重。如此的坚持,正反映了“青年”这个新兴的词语对于如陈独秀这样致力于革新中国之人的吸引力。<13>



仅仅在十几年前的1900年,流亡日本的梁启超在他与同道创办的《清议报》(The China Discussion)上发表“少年中国说”。



虽然此篇流传甚广的文章是在谈论维新中国,作者却还是以传统汉语的“少年”来表达他心目里的中国。他并且以“少年意大利”翻译他所效法的朱塞佩·马志尼(Giuseppe Mazzini,1805—1872,梁启超文中为“玛志尼”)于1831年流亡法国时发起的“青年意大利”(Giovine Italia)运动。



从“少年中国”到“新青年”,似乎只是语言表达上的变化,却表现出1919年前后的变革运动与1895年前后的变法运动之间的异同。经过1900年前后中国各地新学兴起、1905年废除科举以及1912年民国建立,全盘革新式的观念和做法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在既有体系内的更新。<14>











与此同时,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西方传教士建立的包括学校、报刊在内的现代教育体系为1895年前后及1919年前后的变革运动提供了重要帮助。但是“五四运动”的参与者或相关者们已经不再像“维新变法”的参与者或相关者们那样直接依靠西方传教士们的资源。<15>



如前所述,王正廷曾就读的北洋大学堂首任校长是美国传教士丁家立。然而,北洋大学堂本身是清政府所建。京师大学堂的首任校长为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初期的中国教师不少来自美国传教士狄考文、狄邦就烈夫妇开创的登州文会馆。但是,京师大学堂本身也是清政府所办。



不仅如此。尽管都担任过校长,“五四运动”时期北京大学的蔡元培(1868—1940)与京师大学堂初创时期的丁韪良在思想上差异很大。







[蔡元培,约1910-1915年。来自:Library of Congress Prints and Photographs Division,http://www.loc.gov/pictures/item/2014692182/。]





蔡元培于1917年4月8日发表的“以美育代宗教说”演讲是此方面的著名例证。此演说词最初刊登于当年8月1日的《新青年》第3卷第6号上。这种观念与蔡元培的教育背景有关。他既在早年经历过科举之下的传统中国教育,又于近中年时自费游学德国。



他虽然在赴德前于青岛向传教士学习德语,却对传教士开办的学校并无多少好感。这在蔡元培于1922年4月9日北京非宗教大同盟讲演大会上的发言中表现得很清楚:



“我所尤反对的,是那些教会的学校同青年会,用种种暗示,来诱惑未成年的学生,去信仰他们的基督教……以传教为业的人,不必参与教育事业。我的意思,是绝对的不愿以宗教参入教育的。”



但是,蔡元培没有完全否定传教士及教会学校在中国历史上的价值。1924年4月10日,他在伦敦中国学会(China Society)所做讲演中指出,天主教传教士带来了他们所知的西方自然科学,教会学校帮助中国人学习外语及科学的基本知识,他“对这些学校深致敬佩”。



然而除此之外,蔡元培认为,教会学校本身明显存在固有的缺点,诸如“轻视中国的历史、文学和其他一些学科”,“宣传某种宗教教义”,“从而与中国的教育传统相抵触”。



蔡元培以赞许的态度评价说,民国建立之前的晚清政府已经致力于以同等或更高水准的教育机构替代教会学校。自从1902年清政府颁布为新式学校提供设备支持的章程之后,入读教会学校的人数相应下降,到了1910年,14所英美传教士建立的大学在校生总数只有1000多人,而仅仅京师大学堂当时就有2300多名学生。



相对于他印象中的教会学校,蔡元培心仪的是当时已经在德国兴起的现代研究型大学。早在到达德国之前,曾经访问过日本的蔡元培就表达了对于德国教育体系的向往。



1906年冬,他在致清政府学部的申请中解释了选择游学德国的原由。在蔡元培看来,当时清政府的新式教育主要在模仿日本,然而日本则是仿效德国。蔡元培在柏林学习德语一年后,首先报名的是柏林大学。但是由于这位前清进士没有中学毕业证,未能入学,只好转到莱比锡大学。<16>



虽然蔡元培没能就读柏林大学,但是那时的莱比锡大学已经在朝着威廉·冯·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1767—1835)创立柏林大学的方向。



这个方向不仅受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影响,强调运用或借鉴自然科学的方式研究或探索世界,而且由国家支持,以此弱化或摆脱教会权力的控制。



从现代的角度而言,蔡元培倾向于的德国现代研究型大学显然比美英传教士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建立的具有现代形态的教会大学更加现代。



实际上,德国现代研究型大学所吸引的不止是如蔡元培这样致力于革新中国的中国人。在蔡元培游学德国以前,德国现代研究型大学已经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界学习的榜样。



1876年建立的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通常被认为是美国第一所现代研究型大学。其最初的教师当中,大部分都曾在德国学习过。<17>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以及一些转变为现代研究型大学的美国学校,比如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并非由国家支持,而是私立教育机构。



然而,在国立、公立、私立的差别之外,德国现代研究型大学模式于西方尤其是美国的传播比教会学校在更大程度上塑造了现代世界的高等教育。在1919年前后的中国,不仅如北大这样的国立大学受此模式影响,教会学校也在此模式的挑战下经历变动。











一个显著的变动,就发生在“五四事件”爆发以及和合本圣经问世的1919年。这个变动,如美国北方长老会学校被日本当局查封,也发生在那一年的山东。



那年夏天,齐鲁大学(Cheeloo University)校董会要求其校长、文理学院院长、神学院代理院长辞职。这个学校领导层危机,是齐鲁大学内部不同派别的矛盾所致。



齐鲁大学的前身是美国北方长老会与英国浸信会于1902年组建的山东新教大学(Shantung Protestant University),包括:位于潍县的文理学院——广文学堂(Shantung Union College,山东共合学院)、青州的神学院——神道学堂(Theological College)、济南的医学院——医道学堂(Union Medical College,共合医学院)。



1917年,以上三所学院又在济南合并,成为齐鲁大学。其中,广文学堂是由英国浸信会的青州广德书院与美国北方长老会的登州文会馆组合而成。



正是在此合并的过程中,美国北方长老会与英国浸信会的不同观念及做法导致有人从学校出走。在1919年的领导层危机前,刚刚在1916年被选任为齐鲁副校长的路思义(Henry Winters Luce,1868—1941)就于1917年离职。



路思义是美北长老会传教士。他与任校长的英国浸信会传教士卜道成(Joseph Percy Bruce,1861—1934)在管理上意见不合。1918年底,路思义受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1876—1962)之邀帮助组建燕京大学。路思义的儿子亨利·鲁滨逊·鲁斯(Henry Robinson Luce,1898—1967) 出生于登州,后来在1923年创办《时代》(Time)杂志。



而在1919年的危机中,被要求辞职的神学院代理院长是美北长老会传教士赫士(Watson McMillan Hayes,1857—1944)。赫士及其妻子于1882年来到登州,那时正是登州文会馆成为学院之时。狄考文就任官话和合本圣经翻译委员会主席后,他的登州文会馆院长之职由赫士接替。



赫士又接受时任山东巡抚的袁世凯(1859—1916)邀请,于1901年在济南创办山东大学堂。但是因学校敬拜孔子(约前551—前479)之事,赫士便与多名中国基督徒教师离开学堂。



1919年,卜道成、赫士、文理学院院长德位思(L. J. Davies,生卒年不详)被要求辞职,主要是齐鲁校董会认为这三位引起的冲突已经危及了学校本身的存在,而他们的离开则有益于他们各自在别处服侍上帝之国。



具体到赫士,他与神学院18名中国长老会学生从齐鲁离开,涉及英国浸信会试图控制学校的管理权并排挤中国人发言权的问题,以及学校内部在神学问题上的纷争。在赫士及山东的中国长老会看来,学校在神学上已经给学生带来削弱圣经权威的教导。



赫士及中国长老会学生离开齐鲁后,山东的中国长老会与支持赫士的西方传教士在1919年12月的潍县开会,决定成立以赫士为院长的山东神学院,即后来的华北神学院。<18>



1919年齐鲁大学的分裂及华北神学院的建立,有些类似1929年普林斯顿神学院的分裂及威斯敏斯特神学院的建立。<19>



这其中的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而且前后两个现象也不尽相同,但是一个显著的共通因素在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会学院及神学院都受到了现代研究型大学模式的挑战。



在此挑战面前,不少原先在单一宗派之下的学校与其他宗派的学校联合,或者不再严格地坚持宗派原则,从而可能吸纳不同背景的教师及学生。



这使得各种意义上的资源可能得到整合,学校的影响力也就可能不再局限于某个宗派之内。然而,倾向于传统信仰、单一宗派、小规模学校的人却可能与支持此整合的人产生冲突。不过,分歧也存在于支持整合资源的人当中,比如路思义与卜道成之间。











在1919年前后的中国,这种整合及其引发的矛盾将教会学校分为至少两个不同的派别。一个是如齐鲁、燕京那样,与美国在19世纪末叶前后兴起的现代研究型大学接近。另一个是如华北神学院那样,与19世纪末叶之前的美国教会学校接近。



相比之下,整合显然是更大的趋势。即使华北神学院也并非完全排斥整合。这所学校于1922年从山东中东部的潍县前往南部的滕县,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那里距离参与合办学校的美国南方长老会中国江北教区较近。<20>



实际上,“union”这个词,及其各样的中文表达,“共合”、“协和”、“和合”,常常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传教士世界,正体现出明显的整合趋势。



注意到这个词,便会发现在1919年前后的中国,带有“union”字样的新组建学校不止齐鲁大学(中文正式全称是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Shantung Christian Union University)。



1919年10月,正在新建设的北京协和医学院(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开学,第一届有32名医学预科生,7名医学本科生,22名研究生和实习医生,以及40名教师。



这所学校的前身是创办于1906年的协和医学院,由诸如伦敦传道会、美以美会、美北长老会在内的英美6家传教士差会组建。



1915年,洛克菲勒基金会(Rockefeller Foundation)买下这所学校,成立由该基金会及6家差会代表组成的中国医学董事会。此董事会副主席,是前面提及记述“五四事件”时期山东状况的美北长老会传教士布朗。



参与筹建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则有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及公共卫生学院的首任院长——威廉·亨利·韦尔奇(William Henry Welch,1850—1934)。



历史上,韦尔奇被称为“美国医学界的院长”(dean of American medicine)。他曾经在包括莱比锡大学在内的德国学校深造。他为美国医学教育从技术培训提升为包括临床、实验及人文学科在内的科学研究做过重要贡献。



在北京协和医学院以外,洛克菲勒基金会中国医学董事会还为诸如齐鲁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福建协和大学(Fukien Christian University)、湘雅医学院(Hunan-Yale Medical College)提供资助。<21>



其中,福建协和大学由美以美会、美国公理会、北美归正会、英国圣公会联合创办,于1916年福州招收第一届学生。



1919年,该校第一届学生林景润(1898—1947)留学美国,先后就读于欧柏林学院(Oberlin College)、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德鲁大学(Drew University)。林景润回国后,于其母校讲授政治学及经济学。1927年,他成为福建协和大学校长,也是最早的中国教会大学华人校长之一。



教会大学在那时中国面对的不只是现代研究型大学模式带来的挑战,还有“五四运动”及更长远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中国人与西方传教士之间的矛盾。



作为中国人的林景润于1927年就任福建协和大学校长,并非当时中国教会大学的个例,而是一个普遍现象的开始。这与1927年前后中国的“收回教育权运动”有着密切关系。



1927年成立的南京政府,以及同年的北京政府,基于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对于私立学校的规程,颁布了比1925年北京政府规章更为严格的条例。



按照新规,作为私立教育组织的教会学校,其校长必须是中国人,校董会半数以上须为中国人,取消宗教课为必修及敬拜为必须的规定,不得以宗教为办学宗旨,须向政府教育部门注册。<22>



政府的法令只是“收回教育权运动”的一部分。伴随着国民革命军进行的北伐战争,中国各地发生不少反对西方传教士的抗议及暴力活动。到1927年7月,原先在华的大致8000名外国传教士当中有5000人左右被迫离开中国。不过,后来的时局有所转变,不少传教士又于1928年返回中国。<23>



如果考虑到即使如齐鲁大学内部都存在中国基督徒与部分西方传教士于话语权上的矛盾,中国人与在华西方传教士的紧张关系也就不难理解,这是考察近现代中国史难以回避的现象。



然而,如此的矛盾或冲突并不是所有中国人与所有西方传教士之间关系的全部写照。西方传教士在华的历史中,不乏他们与中国人之间的合作。在他们与中国人所作的整合工作中,不仅有大学,也有出版。1919年面世的和合本圣经即是这方面的重要事例,当然两者之间的关系绝非完美。











如前所述,美国公理会传教士富善在1919年8月《圣经会纪事》上的文章追忆了他参与翻译并修订官话和合本圣经的过程。



他尤其提及从1890年成立翻译委员会到1919年出版和合本之间的工作方式。富善指出,译者是从中国各地遴选出来,为的是让不同地域的官话反映在译稿当中。来自一个地方的一位西方传教士与当地的一位中国人,组成搭档。他举例说,有的搭档来自北京,有的来自贵州,有的来自南京附近。



根据富善的记载,几组搭档从各地聚在一起开会时,一般每天都会花费一个上午时间,先初步确定三到四节经文的翻译,然后又会经历两次修订,直到进一步定稿。



富善在这篇短文中没有说到翻译委员会及翻译小组成员的具体姓名及背景。他将配搭的两人分别称为“translator”(译者)和“pundit”(这里的意思是官话“专家、顾问”)。前者是西方传教士,后者是中国人。<24>



关于西方传教士与中国人的关系,短期参与过官话和合本圣经翻译及修订的美国南方长老会传教士赛兆祥(Absalom Sydenstricker,1852—1931)曾撰文指出他所见中国人在此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在他的描述中,中国人很大程度上只是传教士的仆人及抄写员,传教士则是中国人的雇主,中国人不敢对传教士的“外国中文”(foreign Chinese)表示异议。<25>



但是,在富善的记载中,中国人的位置却举足轻重。富善尤其提及邹立文、王元德、张洗心。他说前两位是“异常优秀的教师”(exceptionally fine teachers)或“学者”(scholar),称张洗心为“我自己过世的老师”(my own lamented teacher)。



这三人中,邹立文、王元德曾就读于登州文会馆,他们先后担任狄考文的官话顾问。邹立文原本是牧师,但为了专心译经,就离开了他牧养的教区。在寻找更为符合原文的官话表达上,邹立文常常日以继夜地做修订工作。在新约圣经部分的最后审稿前,他和张洗心于本该休息的时候细致查看译稿。相对而言,王元德在纠正译文句子的结构上贡献颇多。<26>



王元德不仅参与了官话和合本圣经的翻译和修订,还在后来的1933年出版了他自己翻译的《新约全书》。在此译本的序言中,王元德提供了迄今少有的从中国人角度回顾参与官话和合本圣经翻译及修订的过程,特别是他参加译者聚会时的经历,他对于聚会及译本的评价:



“余自束发受书,即笃信基督教旨……尤嗜新旧两约……迨升入文会馆(即今齐鲁大学原校),尤悉心研求,奉为圭臬。大学毕业后,受知于校长狄考文博士。命助译圣经,余亦欣然从之……每逢夏季,各持译稿,集烟台东山安歇楼;会萃一室,各抒所见,互资考证。时而和乐可亲;时而争执纷纭;时而拍案大叫,负气四散;少焉,含笑以归,从头商量。每定一稿,恒滔滔雄辩,数日不决。终以西教士为主体。但求原文之苟同,难计文字之工拙。如此者,历五年之久,余未尝一日或离也。书既成,印行海内(即今之官话和合本),毁誉参半,余实未惬于心焉……” <27>



这里所说的“东山安歇楼”,是中国内地会(China Inland Mission)创立者、英国传教士戴德生(James Hudson Taylor,1832—1905)及同工于1879年芝罘发起建造的疗养院,其位置大约在如今烟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校园内。<28>







[东山安歇楼(约为照片中间偏右下山坡上独栋建筑)和近旁芝罘学校,约1901年;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 “中国历史照片”(Historical Photographs of China)藏:https://www.hpcbristol.net/visual/ca01-125。]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