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必须奋力抵抗的4个世俗潮流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 ... %2Bpt6FApW1w4UxL#rd
基督徒必须奋力抵抗的4个世俗潮流
斯托得
多元主义、物质主义、相对主义、自恋主义。
金属质感分割线
现今哪些趋势会威胁吞噬基督徒,是我们必须奋力抵抗的?我提出四个对基督徒构成威胁的现象。
首先是多元主义(pluralism)的挑战。
多元主义坚信各种「主义」皆有其独立论证和思潮,大家应该一视同仁,予以尊重;也因此多元主义排斥基督教宣称的终极性和独一性,认为基督徒夜郎自大,他们劝人信主的作法(更甭提人人了),仅是一相情愿的想法。
对于多元主义的精神,你我如何响应呢?我个人希望能以更谦卑的心态,不带任何优越感来看待。然而,我们要持续地证实耶稣基督的独一性和终极性。耶稣道成肉身,独一无二(惟一仅有的神人);赎罪祭,独一无二(只有他为世人的罪受死);复活,也是独一无二(只有他胜过死亡)。既然神没有成为其他人,只成为拿撒勒人耶稣(基督降生),背负世人罪孽(受死),战胜死亡(复活);惟有祂有能力拯救罪人,无可替代。没有其他人拥有他的资格,所以,我们可能会称呼亚历山大大帝、查理曼大帝、拿破仑大帝,但却无人称呼耶稣为耶稣大帝。没有人像他一样,他没有敌人,也没有继承者。
基督门徒第二个必须抗衡的世俗潮流是物质主义(materialism)。
物质主义不仅是单纯接受物质世界的实体而已,如果事实如此,所有基督徒都是物质主义者,因为我们相信神创造了世上一切物质,赐福赏赐给世人。神也确立维持物质的世界,透过爱子道成肉身,经历复活,藉用水施洗还有圣餐的饼杯,这些都是有形有体的。难怪,威廉·汤朴(William Temple)说基督教是所有宗教中最物质的;即便如此,不代表基督教是物质主义。
物质主义是全心追逐物质,那会扼杀了你我的属灵生命。耶稣告诫我们不要积攒地上的财富,也不可贪婪;使徒保罗也说了同样的话,劝勉我们要过简朴生活、慷慨待人、知足常乐,并以亲身经历和我们分享他已经学会无论在什么景况都可以知足(腓四11)。
保罗又说:「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提前六6),接着又解释说:「因为我们没有带什么到世上来,也不能带什么去」。也许,他是在清楚地回应乔布的话,「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伯一21)。换句话说,世上生活犹如短暂的天路历程,起点和终点都赤身露体;轻省游走才是明智之举,因为我们将来什么也带不走。
第三个不断威胁我们,也是我们要努力抗衡的潜在精神,即道德相对主义(ethical relativism)。
周遭的道德标准日渐走下坡,尤以西方世界为甚,人对于究竟还剩下哪些放诸四海不变的准则感到困惑。相对主义已经渗透文化,并且正在渗入教会。
论及相对主义对近代的影响,尤以一九六○年代以来的性道德和性革命,冲击最为显著。过去,普世接受(最起码犹太基督徒严格谨守)婚姻乃一夫一妻的异性结合,终生相爱合一,而且惟独在婚姻中可享有神赏赐的亲密性关系。不过就算今日的某些教会也允许同居,废除正统婚姻的委身关系,倡导同性伴侣的合法地位,取代异性婚姻关系。
抗衡这些潮流,耶稣基督呼召他的门徒顺服,顺从他的准则。有人认为耶稣从未谈论男女婚姻的事。事实上,耶稣说过。他引用创世记一章27节(创世之初,神「造男造女」)和创世记二章24节(「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阐明圣经所定义的婚姻。耶稣紧接着也给了背书保证,「所以,神配合的,人不可分开」(太十九4~6)。
美国杰出道德社会哲学家亚伯拉罕.艾铎(Abraham Edel, 1908–2007)严厉批判上述圣经观点,他的第一本大作《伦理批判》(Ethical Judgment),副标题是「科学在伦理上的运用」。他写道:「伦理道德,完全随心所欲」,接着他用流行打油诗的口吻继续:
完全端视身处何地,
完全端视你是谁,
完全端视自我感觉,
完全端视感受如何。
完全端视成长背景,
完全端视人们夸赞的对象,
今是而明非,
法国的欢乐是英国的哀伤。
完全端视切入的观点,
是澳大利亚或是廷巴克图,
(Timbuctoo,译注:非洲古地名,传说中的黄金国)
只得入境随俗。
如果恰好无人反对,
道德就成立。
如果不幸意见相左,
完全端视,完全端视……
身为世界在等待的基督门徒,我们完全无法苟同。基督徒对道德的抉择固然并非一丝不苟,但是也会敏锐寻求应用圣经原则在每一件事上。耶稣基督的主权是基督徒行事为人的基本,「耶稣是主」一直是我们生命的基础。
所以,摆在教会面前的基本问题是「谁是主」?教会是耶稣基督的主,因此可以随意掌控改变,接受喜欢的,排斥不喜欢的?或者耶稣基督是我们的老师、我们的主,因此我们相信并顺服他的教导?
耶稣至今向我们仍耳提面命,「你们为什么称呼我『主啊,主啊』却不遵我的话行呢?」(路六46)。认耶稣是主却不愿顺服,如同把生命立于沙土上。耶稣曾在阁楼时,再度说道:「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这人就是爱我的」(约十四21)。
在这边,我们看见两种文化和两种价值系统,两套准则和生活型态。一方面是周遭世界流行的标准,另一方面是神所启示纯全可喜悦的旨意。
激进的门徒应该不难做出抉择。
我们来到第四个当代潮流,自恋主义(narcissism)的挑战。
纳西斯是希腊神话里的一位翩翩美少年,看见池水中自己的倒影,便爱上自己的形象,涉入水中,最后溺毙。所以,自恋主义也称作纳西斯主义,代表对自我过度爱恋,对「自我」无以复加的倾慕。
一九七O年代,自恋主义在人类潜能运动(Human Potential Movement)找到一片天空,强调人有自我实现的需求。一九八O和一九九O年代的新纪元运动(New Age Movement)方兴未艾,搭上潜能运动的便车;影星莎莉.麦克琳(Shirley MacLaine)可谓此运动的大祭司,十足的自恋狂。麦克林认为的福音是:
我知我存在,因此我存在;
我知神力量的存在,因此它存在;
既然我属于神力量的一部分,因此我就是神。
听来彷佛是蓄意仿效神对摩西启示祂自己「我是自有永有的」(I AM WHO I AM)(出三14),只不过手法拙劣。
新纪元运动要求人审视内在,探索自我,因为问题的解答来自内在。人们不需他处来的救主,自己就能拯救自己了。
不幸的是,诸如此类的想法充斥在教会,某些基督徒大声呼吁,我们不只应该爱神、爱邻舍,更应该要爱自己。这样的想法大错特错,理由有三。第一,耶稣提到「首先和最大的诫命」,也提到「其次的诫命」,但是从未提起「第三条诫命」。第二,「专顾自己」是末世的征兆之一(提后三2)。第三,爱佳泊的圣爱(agape love)意味着愿意牺牲自我服事他人。若说牺牲自我以服事自我,很明显是无稽之谈!那么我们对自己该抱持什么态度呢?要能够让「自我肯定」和「治死己身」融合为一:举凡由神的创造和救赎来的,通通予以肯定;凡事让人堕落的,一律治死。
从不健康的自恋,回转到神全备的诫命(与耶稣联合且被耶稣坚固),全心全意爱神并爱人如己,这真令人如释重负!因为神向来的心意是要教会成为爱的群体,成为敬拜和服事的群体。
人人皆知爱是世上最伟大的,基督徒更深知其中原委,因为我们的神就是爱。
十三世纪西班牙大臣赖雷门(Raymond Lull,后来成为北非穆斯林地区的宣教士)曾写道「没有去爱,就白活了」。因为活着就是去爱,缺乏爱,人格会分崩离析。正因如此,人人都在寻求真正爱的关系。
我们方才讨论了四个主要的世俗趋势,正在威胁鲸吞基督徒团体。面对这些威胁,神呼召我们不要心思软弱,顺从世界,倒要彻彻底底不随波逐流。对付多元主义的挑战,我们要形成真理的群体,为耶稣基督的独一性站立得稳。对抗物质主义的挑战,我们要形成简朴与奔向天路的群体。面对相对主义的挑战,我们要成为顺服的群体。面对自恋主义的挑战,我们要成为爱的群体。
我们不要像随风摇摆的芦苇,面对如疾风而至的舆论鞠躬作揖,倒要如盘石在湍涌急流中坚挺不屈;不要像鱼儿随波逐流(因为「只有死鱼顺着水流漂」,引自穆格里奇﹝Malcolm Muggeridge﹞文),倒要逆流而上,即便杠上主流文化,也坚持如此;不要像蜥蜴变色龙,随着环境改变肤色,倒要成为中流砥柱,让大家看见。
(摘自《世界在等待的门徒》,斯托得/著,校园书房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