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历史不死 ——长篇小说《租界!租界!》的九死一生

历史不死 ——长篇小说《租界!租界!》的九死一生

历史不死 ——长篇小说《租界!租界!》的九死一生
http://weibo.com/p/1001603790335183567474

2014-12-10  来源:亚洲新闻周刊         
作者:徐承伦十

几年前的一天,我在老威海卫一传统天然温泉汤大池子里泡澡。高温汤水蒸腾的热气与浓郁的硫磺气味,洇蕴出缥缈雍厚的雾瘴,一身长之外,不得见人,但听得见大汤池对面两位老人断断续续苍老又沧桑的对话:
    嗨,那时节俺虽小,可好多事记得深呀……英国毛子刚开免费的大英民医院时,哪个有病的也不敢进呀,不收钱更不敢进……
那是,俺爷是痨病沉得在家等死了,俺老爹才豁出去了,把俺爷弄进了大英民医院……毛子大夫拿起玻璃管子针要往俺爷腚上扎,俺爹吓得要背起俺爷往外跑。俺爷倒说,横竖是个死,就让他扎吧,扎死了倒一了百。没成想,大英民医院管吃管住没收一个子,还真治好了俺爷的病……
打俺记事起,俺老爹就在威海湾摇舢舨专门摆渡往来刘公岛上的英国人。每晚俺老爹数着钱就笑,说英国人又傻又好,格外给的钱比该给的钱还多……那时俺家的日子滋润呐……(声音压得极低了)英国人撤走后,俺家的日子就不行了……
我的神经却一下子被攫紧,温泉水似骤然升温烫得我身心一哆嗦:他们回忆的不是当年英租威海卫的往事么?我不由得如一只好奇的龟,半游半爬悄悄地接近了对话老人。不想,发现对面冒出了个人,两位老人立时缄口了。当我请求他们多谈谈当年英租威海卫的一些情况时,两位老人神情顿时习惯性地警觉了,狐疑地瞅瞅我,随即便有点紧张地一起爬出了大池子,拘紧着身体尽可能迅速地向着古老的大炕那边走了过去。老人苍老嶙峋的后背瞬间被雾气隐匿,刚刚裸露的一点历史真相又被掩蔽了。显然,是强大的意识形态日积月累的训诫、浸染,让两位老人养成了忌讳的自觉、训练有素的提防。他们可以在澡塘子里当众裸露身体,却不敢向陌生人裸露他们所亲历的历史真相——弥漫的雾气将整个大浴池的一切都遮蔽了,这恰如我们的教科书中对历史的掩盖、修饰、虚渺、涂抹、篡改……

这一幕给了我深深的触动:1898年至1930年,威海卫被英国租借长达32年,而这段历史却鲜为人知,即使是威海当地人特别是年轻人,对其知之也甚少——惭愧呀,我这本土作家对此又知之几何?对英租威海卫那段历史我产生了探究的欲望。此后几年间,我陆续搜集到了一些零碎的英租威海卫的相关资料,也了解了民间一些相关故事。这越发让我陷入了越来越深、越来越沉重的思索:威海卫何以变成了英国的租界地?殖民当局在威海卫租界施行了怎样的管理?租界内芸芸众生真实的生存状态又是怎样?租界,是教科书上一句“是近代历史上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行在中国获取的”那么简单和涵盖得了的么?……一串串未解又渴望探究的问题越来越沉重地撞击着我的心———作为一位威海本土作家,我渴望也有责任了解这段历史的真相。
    2006年下半年,当我得知威海市档案局多次赴英国国家档案馆,不惜重金收集复印翻译了大量英租威海卫的档案资料时,便放弃了其他创作,一头扎进了威海市档案局,用半个月时间翻阅了大量英租时期的档案、资料……


裸露的历史真相令我的心震颤不已,这一卷卷档案如一块块沉重的砖头砸来,将我心底的那种集体无意识的已钙化了的、对租界固有概念击碎了……太多、太久忌讳的沉默造成了我们太多、太久的失忆,而失忆的空间则又荒芜了真实,甚至被虚妄、虚假填充——集体沉默、集体失忆则更可悲可怕——历史被我们拿捏、扭曲、掩饰、篡改的地方太多了,我们甚至强霸到——亦或是虚弱到——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的需要,随时导演、命令历史变幻的程度。但历史却不死,无论经历多少年,它以惟一的真相就活在那,即使它中了无数枪炮挨了千刀万刮,它仍不死,仍以固定不变的真相虽沉默却永生着。
    威海卫被英国租借这32年间,最根本最深层之变,是东西方文明和文化在这片土地上剧烈的碰撞与绵长的交融,从而衍生出了中西合璧的文明——普世价值的文明也是普适的,不分国别、民族、畛域,是人类共同乐于接受、共同向往、和共同的追求和创造……
    然而,再翔实的档案,记录的也大都是大的或较大的历史的表象的痕迹,英租时期威海卫芸芸众生具体的生存、生命状态,特别是他们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档案中是难以捕捉的。一个个鲜活生命真实的生活、心理历程、乃至每天面部呈现的表情、心中演绎的心情,才是最真实、最生动的历史——“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要让这段真历史成为鲜活的“当代史”、“思想史”!也许没有比长篇小说更适宜、能更真实地再现这段历史了,我恒下决心:潜心创作一部英租威海卫题材的长篇小说,哪怕耗费10年。我也深知,创作这样的作品不仅难以出版,而且要担风险——你不是作家么?!
    又经过半年多对档案资料的反刍、对亲历和耳闻英租时期生活的老人的大量走访、对英租时期遗留建筑的考查,一个个具有鲜明特征的历史人物渐渐地在我的头脑里灵动起来。
    如何架构这部小说,又成了困扰我的最大难题。在夜以继日的苦思冥想中,一天凌晨两点多,这部长篇小说的架构,訇然在我的头脑中形成:一个显赫的大家族诞生了,老爷、花儿、少爷、小姐、管家等人物在卫城的大宅和乡间的温泉大庄园复活了,各色人等的生命、命运在租界内裂变沉浮、浴火重生……租界管理者、特立独行的庄士敦对中国传统文化推崇痴迷,决心在“堪称中国的缩影”的威海卫,“为儒家思想的生命做最后一搏”。历史机缘让他走进紫禁城,成为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具有帝师头衔的外国人;当他以最高行政长官的身份回到威海卫租界时,“已经爱上了这里的一切”……
    历经四年“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的创作,到2010年底,这部长达50多万字的书稿终于完成——她于我算是诞生了,可她能否落下户口成活?——我带着两部打印稿及U盘,忧戚忐忑地去往了北京……

不出所料,这部书稿的完成即是她多舛命途的开始:我跑了多家大出版社(在北京又不惜花销打印了五份)所有不同程度浏览过她的编辑几乎同样地扼腕叹息:看得出这是部厚重的好东西,可要在我们这出版很难,你该懂的……
    冬日,北京的夜更觉寒冷萧煞,我躲在小旅馆里,抚摸着打印稿如同抚摸弃婴,身心俱寒瑟瑟抖颤悲怆无诉哽咽无泪:孩子呀,这天地怕是真容不下你生存……看着窗外混沌蒙暗又坚硬萧煞的世界,对作品遭遇的悲怆深而广之地扩散开来……长我养我的土地呀,你可知我拳拳之心对您倾注了怎样深沉的爱、泣血的悲悯、美好的期望呀……可为什么至今你的真历史仍遭忌讳的管控?!一个民族没有足够的自醒和坦然,以理性、审视的心态、胸襟去认知、思辨真实的历史———特别是屈辱的历史———那她不仅愧对了历史,更会丧失未来的希望……
    2011年,现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著名文学评论家施战军先生获悉情况后,让我将此长篇的电子稿发他邮箱。几天过后,他让我放心:这样的作品会得以出版的……
    2012年初,我随同北京一影视公司组织的电视连续剧剧本创作组正在河南采访,收到了重庆出版集团设在北京的分公司编辑室主任打来的电话:我们有意出版《租界!租界!》这部书稿……
    我的眼窝禁不住激出了泪水……
    接下来便是编辑对书稿的编辑,几个月过后突接编辑室主任电话:此稿送审没有通过!
    如雷轰顶,我一时气噎几几乎窒息,缓了半天才发问:为,为什么?对方苦苦一笑:这还用问?众所周知的原因呗。我们会再努力争取的……

接下来是编辑对书稿的再编辑再编辑……
    到2012年11月间,我终于收到了出版的样书:天呐,原稿的章节被打乱了,且每章加上了显然是适于通过审查的标题。细看,我连叫天的惊诧也发不出了,统计了一下,被删节了近9万字,当然全是所谓敏感章节……我竟然不忍再翻看样书了,如同面对一个人为制造的残婴……
    ——感谢网络!经网友推荐,2014年2月香港新天出版社推出了未删节繁体中文版《租界!租界!》,随即一些著名学者、思想家、文学评论家给予了推介,引发了网上越来越大的影响。承蒙广大读者厚爱,港版第一版已告馨马上要再版……
    让我欣慰的是,内地版几个月前获得了三年一届的山东省最高奖“泰山文学创作奖”。且慢,还有一个关隘待过——一年多以前,就有影视公司看好这部作品,多次来电表示要将其拍摄为电视连续剧,并邀我改编剧本,但由于忧虑能否通过有关部门审查,此事至今仍未落地……
    当然这部作品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和缺点,但著名学者吴稼祥评价“这部书,写以心血”我敢接受。

TOP

电子版有吗

TOP

回复 2楼s1100 的帖子

不知道。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