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地早“分家”造成知识短板中学“二线学科”不受重视,大一新生欠缺最基本的人文素养
--------------------------------------------------------------------------------
又一批新生将踏进大学校园。要播种新的学科苗子了,可大学里的一些“园丁”却开始发愁——
“进历史系的学生大都高中加试历史,可要是让他们说说我们这个国家是怎么来的,多数学生却讲不清楚。”复旦历史系一位教授感叹。
即使在理工科大学,抱怨声也四起。“海洋研究不仅需要物理知识,也要懂点地理和生物。”在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针对招录的新生,老师们总忙着开课“喂料”,补上同学们的知识短板。
过去常说,“文史不分家”、“史地不分家”,可在如今的中学,“分家”早就开始了!眼下,大学里的交叉学科研究越来越多,知识面狭隘的学生如何胜任?
答题以不变应万变
要不是和学生走得近,留心学生们的课堂问答和期末论文,在沪上一所名牌大学历史系执教的小瞿老师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自己的学生竟有这般“能耐”。
“有的学生不看史料就回答问题,而且不管我给的材料怎么换,他分析材料和回答的路数都一样。”小瞿纳闷,一年级本科生才迈进大学,怎么就学会了“自说自话”?
没多久,他找到了答案,这是中学历史课“训练”的结果。高考历史卷,最后总有几道材料分析题。为了让学生们拿分,中学老师拼命灌输解题技巧。最常见的教法是“答题答要点”、“以不变应万变”。
可这种应试窍门,却把中学的历史教学逼向“死角”。
曾参与高考命题的复旦大学教授李宏图披露,有一年,历史卷出了一道关于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状况的题,希望学生能根据给出的材料,展开多元理解。结果,全市近两万名考生,只有十来个作了发散性回答,很多学生论述时句子都写不连贯,光顾着“踩要点”了。
“历史,就靠死记硬背。”对很多中学生来说,光应付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过程,就消磨了对历史的兴趣。“年份+朝代+大事件+解释”,从初中到高中,多数学生就这么草草过了“历史关”,历史课留给他们的印象就是四个字:枯燥乏味。
带张地图讲历史
在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副所长安介生看来,中学历史课的问题,远不止“把知识点讲得过死”,更大的缺憾在于“很多重要的东西,历史课上都没讲”。
比如中国的大运河,也是中学历史课必讲的知识点。但有多少学生能结合着地图,画出京杭大运河的流向,经过了几个省市?大运河在历史上如何变迁?能答上者,也是寥寥无几。
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密不可分。而在安介生看来,把和国土疆域相关的知识放在历史课上讲,再自然不过。“中国历史,是发生在我们这个国家土地上的历史。上了大半天的历史课,到最后连具体发生在哪里都不知道,不是很可悲吗?”
安介生建议,中学历史老师在上课时,或许应该带上一样重要的教具——地图。对着地图讲“历史”,历史才不至于总是悬在半空中。
事实上,“土地”和“历史事件”剥离,也是高考给中学带来的分科的结果。相较于语数外的“主流”地位和理化可能带来的“前途无量”,像历史、地理这类学科,始终居于“二线”。有学生告诉记者一句学校里的流行语:“选史地,‘死无葬身之地’”。他解释说,尤其是地理这样的学科,因为“不主流”,在选大学专业上受到极大局限。而“明智”的做法,是“置之史地而后生”。也正因此,很多中学生只把历史地理这样的“二线”学科视为学业考科目,“考一门扔一门”。
这一扔不要紧,或许就把学生最基本的人文素养给扔掉了。
学科人才偏科严重
对中学来说,高考是个“句号”;可对大学来说,高考只是一个“起点”——过了这道坎,一切就要清零计算。
安介生所在的复旦史地所,是学校里的一支“夺宝奇兵”,每年都要拿下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多个奖项和课题。但他和很多同行却在为“生源危机”担心。
史地所,顾名思义,就是专注历史和地理的交叉学科。但安介生发现,如今很多读历史专业的同学,地理功底很差;难得有少量学生从地理系改行来读研,但文史基础薄弱,看不懂文言文。可从学术研究来说,无论缺了哪一项“基本功”,研究都无法顺利推进。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副院长杨鹏也说,该院的地球物理专业虽然常年招募加试物理的考生,但其实,随着专业课的深入,涉及到计算机和地质学的知识越来越多。中学地理学得好、知识面宽广的学生肯定占明显优势。
学科交叉研究越来越多,鼓励本科生进实验室做科研的大学也越来越多,这一切新动向都在倒逼中学的改革——“二线学科”也该重视起来了! 本报记者 樊丽萍
http://wenhui.news365.com.cn/ewe ... 6/28/content_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