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46个人次参与评价】

[择校] 已经在考虑留学的妈妈们,如果让你们重新选择,小学择校怎么选呢?

楼上不少对国际学校更了解的妈妈给出了新的思路,让我反思,我是否太“中国式妈妈”- 把学术,把成绩放在了择校的首位,顶多再为儿子多考虑一下愉快教学。

有很多孩子成长中需要的品质,可能学校可以帮助家庭做的更好的,我却没有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比如,创新,比如对于事物的好奇和研究能力,比如勇敢和团队精神。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是对于社会和爱心的培养。现在孩子读的双语学校国际部,虽然还是大班,已经参与了不少慈善活动,校训中也非常强调爱心,而不是学习。这些其实也应该在我的择校考量中的。

这些,可能是民办学校,或者国内体制国际部相较国际学校有所不如的?.

TOP

回复 53楼天天向上 的帖子

顶, 完全同意- 讨论大多集中在'知识","能力"这些外在的东西,却没有涉及孩子的"文化/精神归属感"(Belonging) , 个人觉得这个才是最重要的。身为中国人(包括那些海归/或拿了外国护照的),又在中国,没有理由不把自己的语言先学好, 不掌握自己的文化。 我觉得中文是个Must, 英文是个bonus.  

从语言角度上来说,中文学好了,再学英文,也是很容易的 - 中文好比是个锚(anchoring point), 其他语言都可以以她作benchmark.  

自家的经验:两个孩子全是先在公立小学读中文, 然后再转国际学校,这叫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呵呵.

TOP

回复 59楼kathyzhang0703 的帖子

您别谦虚,您的水平也是很高的,呵呵。

原来那个妈妈回加拿大去了,难怪不再写贴子了。学校之争其实是文化之争,这个主要看家庭生活的重心了。语言本身其实也没那么重要,语言背后的文化才是重点。

不是说中文好就能融入中国社会的。很多中国人,融不进中国社会,很多外国人不会中文,也融得很好。

[ 本帖最后由 胡豆妈 于 2011-12-27 17:42 编辑 ].

TOP

回复 50楼Derek妈妈 的帖子

“中文学习始终是我担心的地方,因为好的课外中文老师(非应试的)还是不容易找。”
——也许可以考虑不请课外老师,自己教孩子中文?人教版教材从难度、内容、寓意、对中国文化的涉及等几方面都有很多可取之处,我看过四年级的教材,试着教了儿子十几课,个人认为比上海版好很多,路子很正,容易讲解,而且有配套练习册,难度不高,但由浅入深,我相信循序渐进下来,加上课外引导孩子同步中文阅读(同样可从绘本开始,逐渐过渡到桥梁书,再到整本的文字书,但一定是选择好的、孩子感兴趣的读物),几年学下来未必比中文母语的水平要差。其实中英文的语言学习规律是相同的,阅读都是积累和提高的利器(你们在家可以说中文,孩子就有了听和说的语言环境)。自己教孩子,一开始可能需要摸索一下,但只要用心地教孩子,注重吸引孩子的兴趣并让孩子开心地学,坚持下来不会太难的,自己在家教也有很多灵活性,让孩子爱上中文,活学活用。如果学校里采用的教材难度已经足够,人教版的可以当课外补充,降低了难度反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兴趣比一时学多少更重要,兴趣成就的是未来。

“另外,我希望孩子的中国思想更足一些,进入纯国际学校的话,会不会造成太西方思维呢?如果是太西方思维的话,而孩子最终在国内发展,会不会又不太适应,这些都是我担心的。就如同你所说的,有“得”有“失”,如果选择民办或国际部,可能“失去”的就是从小培养的“研究和创新”思维吧。”
——我觉得如果是中国家庭,中国思想中的精髓我们是可以教孩子的。老祖宗留下来的经典太多了,陪孩子慢慢读足够了,可以多讲精华,偶尔分析糟粕。生活中的现实也到处都是,做人的道理,正面教诲和负面反证,只要用心,可以找出很多来给孩子讲。而我们中式教育和中式思维中负面和不足之处,也可以讲给孩子,随着他的长大,他的思想的逐渐增长,和他一起分析。中国家庭,我觉得这个容易实现,只要父母愿意足够深入地付出。而西式思维,不是那么容易传递给孩子的,并且做到耳濡目染,深入骨髓,更难,即使父母已经对西方文化非常了解,毕竟我们从小受的教育不同,这种底蕴是不够的,输出就不会那么得心应手。这方面教给适合的学校来做,正合适。
所以,如果我是中国的家庭,我倒要让孩子多接触西方的文化,并且不会担心他被西方思维异化,让他取两种文化之长,兼收并蓄。不论将来在国内还是国外发展,世界已经越来越小,对中国人来说,单纯的中式思维和西式思维可能都不如中西合璧更有优势。中国以外的文化,我们还可以拓展了来讲,比如学习美国的什么,英国的什么,德国的什么,芬兰的什么,日本的什么(师夷之长以制夷乃是策略)....眼光放远些,想想哪些是家庭环境能做的,哪些是要靠外在环境提供的,选择最适合的学校。.

TOP

而且,我估计你期望的中国思想可能是很多中国学校都给不了孩子的。.

TOP

我没有注意到楼主也可以考虑纯国际学校,如果可以考虑,这也是一个选择。
纯国际学校的语言环境比较好,英语不用太担心,但中文就差强人意。
关键是孩子到时候主观上不会很重视中文,这个是你请家教也很难实施到位的原因。
就看你对中文的要求是什么。
因为说实话,我个人认为英语是比较容易学的一门语言,和中文,法语,其他语相比。
纯国际学校学习中文的方法是从英语搬过来的,因为要迎合学生和家长,考虑到趣味性,但效果比较汗颜。
也许中文学习的一开始就是应该有一段枯燥的练习过程,跳过是很难进阶到阅读的。
不过,国际学校的小学确实非常快乐,直接衔接国外的初中高中都没问题。 贵是很贵的,还在不断涨价,最好有公司买单。.

TOP

回复 68楼kathyzhang0703 的帖子

虽然问的不是我,我也来瞎说说。

哪种语言要学好都不容易的,也不是中国人中文就好了,美国人英文就好了。看你要求到什么层面上了。口语我觉得是最容易的,外国人也有把中文口语说得纯正得听不出外国口音的。那个日本的什么藤,简直还有点北京口音呢。

读书是最根本的,最深的文化都在书里。有功夫研究择校,不如多研究阅读。

岔一个,昨天又看了黄西的表演,重复看还是好笑。他就是个好例子。语言只是壳,有内涵的话,壳是好办的。

[ 本帖最后由 胡豆妈 于 2011-12-28 09:09 编辑 ].

TOP

这个帖子越来越有趣了。
我是一个没有家乡的人,羡慕有家乡的人,所以,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家有根。家我可以给他,根却不是靠我可以给的,是他的家乡他处的文化给予他的。所以,不要太纠结于语言和其他那些表面的东西。
我带儿子上学而思曾经遇到过一件事情:一个外婆(我想是外婆吧,显然是孩子很亲的),在劝一个三年级的孩子从自己选择的第二排的苇子,换到第一排中间的位子。孩子不愿意,外婆倒也和颜悦色,摆事实讲道理,又一一个在第一排就座的孩子为榜样,最后连哄带劝,把孩子弄到第一排就座。差不多10多分钟吧。我很担心那个孩子,他以后真的会快乐吗?虽然有那么多人爱他,可是他有自由吗?他还有自己的空间和思想吗?
我总觉得所谓的创新并不在于方法的引导,而在于思想的自由。试想一个孩子连选择座位的自由都没有,如何创新?.

TOP

引用:
原帖由 kathyzhang0703 于 2011-12-28 09:01 发表
从语言角度上来说,中文学好了,再学英文,也是很容易的 - 中文好比是个锚(anchoring point), 其他语言都可以以她作benchmark.  
——————————————————————————————————————— ...
中文和英文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学好中文对学英文没什么关系。欧洲语言很多是同源的,所以他们的语言学会一种学另一种很容易。.

TOP

引用:
原帖由 kathyzhang0703 于 2011-12-28 10:03 发表
从语言角度上来说,中文学好了,再学英文,也是很容易的 - 中文好比是个锚(anchoring point), 其他语言都可以以她作benchmark.
———————————————————————————————————————— ...


我说的也是心得。 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语法规范是有相同点的,因为它们都跟拉丁语有关系。中文的语法习惯和英语没什么关系。所以背会5000个英文单词,如果不熟悉语境,说起英语来还是结结巴巴,把一句话中的每一个中文词直接转成英文单词是不奏效。.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77楼kathyzhang0703 的帖子

我觉得对于中文英文,你孩子学校老师的是从思考能力的角度上去谈的,meia是从语言学的角度上去谈的,都有道理。.

TOP

回复 79楼ewen妈 的帖子

谢谢分享,特同意你关于智商的那句,呵。天分是不可磨灭的。

另外如果打错了字,可以在原贴上修改的,点“编辑”进入编辑状态,就可以改了。.

TOP

回复 67楼kathyzhang0703 的帖子

其实你一定是很早就知道这个观点的,只是第一次听说think out of box的说法。想想,小时候我们一直被父母和老师教导的:跳出框框思考,活学活用,不拘常规,反向思维...云云。不过,他们教导我们的时候,大多数是拿这些来挑我们不足的,正向教育的情况少,呵呵。所以,我们从小学到了这些,却没学到精髓,因为没有那个大环境啊。.

TOP

回复 69楼kathyzhang0703 的帖子

学语言的思路从根本上是相通的,但中文和英文之间是没有必然联系的。中文好了不一定英文就会好。但英文比中文简单是对的。英文强的人没有学好中文,可能是用中文的思路去套英文了。掌握语言的方法是相通的(听和阅读是输入,说和写是输出,从输入到输出是类似的),但中文和英文的思路是不同的。.

TOP

回复 85楼kathyzhang0703 的帖子

问题是你说的:太大的影响 是什么意思?

当科学家做工程师肯定没影响。

其实我们这些当家长的都是操心过度,这些东西都轮不上我们烦心。孩子有孩子的路,将来的世界,谁知道会怎样。我们再怎么准备,也准备不全的。

就做个好人,过好日子。

[ 本帖最后由 胡豆妈 于 2011-12-28 11:22 编辑 ].

TOP

回复 78楼ewen妈 的帖子

谢谢这位妈妈的分享,显然您对于上中国际的教学非常了解。请问,除了英语阅读习惯的培养和英语水平的提高之外,对于创新(如上文所说的“think out of box”),探索,研究,和爱心慈善心培养这些方面,上中国际做的怎么样呢?因为一直听说上中的课程是抓的比较紧的,每月都有考试,所以会不会比较学术性更强些?

对于文体,也是我了解下来上中比较薄弱的一环。似乎体育课和其他一些国际部相比较,有所不足?.

TOP

回复 85楼kathyzhang0703 的帖子

看看我向你推荐的书吧,我认为是能够从中找到你想要的答案的。针对中文环境下如何学习英文。.

TOP

回复 86楼胡豆妈 的帖子

某种意义上说,生活之美,就在意料之外。.

TOP

真心希望这里有更多了解国际学校,国际部的妈妈们分享一些她们的心得,非常感谢!

LS有位妈妈提到国际学校也开始增加中文教学的内容,但确实,如果没有好的老师,中文是很难教授的学科。我曾经比较过2所国际部和一所知名民办学校的一年级中文课,很明显的,上海实验国际部的课是上的最出色的,内容量很大,课程有趣,孩子的互动非常多,这和她们用国内部的优秀中文老师授课密不可分。也正是这个公开课后,上实国际部才进入我的选择范围,之前因为知道她家的英语不好,本来都没有进行考虑的。

因为自己的孩子在协和双语国际部,所以很明显,以中文教学来说,这点是不如的。(当然,协和双语国际部有很多好的地方,英语,个性化教学,对于爱心慈善心的培养,老师以更西方的方式和孩子们进行沟通,等等。).

TOP

回复 80楼胡豆妈 的帖子

豆妈,你很有洞察力。.

TOP

回复 92楼Derek妈妈 的帖子

你引出了一个好话题。.

TOP

回复 94楼kathyzhang0703 的帖子

呵呵,我们是活到老,学到老。.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74楼meia 的帖子

可能没有写清楚, 我的意思是中文学好了以后, 学其他语言时可以把她当作一个参考点(benchmark),作比较 - 中英文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学好一个语言后对再学另一个语言是有帮助的,学好两个语言再学第三个语言会觉得更容易。个人经历而已.

TOP

回复 93楼远远娘 的帖子

谢谢夸奖,好开心噢,吼吼。.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100楼胡豆妈 的帖子

吼吼,还是个可爱的豆妈。.

TOP

回复 98楼ewen妈 的帖子

你的几段发言都很赞同。我相信你的体会是在你不断实践的努力中得出的,我也正有这种感觉。一开始对环境寄予的期望太多,现在发现,最好的环境和教育其实是家庭给的,外在的环境还是很重要,但重要的程度不同,一个是根,一个是茎叶和养分。
孩子,是妈妈用心浇灌出来的,做妈妈的要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去引导孩子,要给孩子选择最适合他的环境,但不要依赖于环境。.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105楼ewen妈 的帖子

是上中国际部吗?.

TOP

回复 99楼浩浩荡荡 的帖子

同意。语言的本身有其相通之处,触类旁通说的就是你说的这种感觉。.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好帖子.

TOP

引用:
原帖由 浩浩荡荡 于 2011-12-28 11:48 发表
可能没有写清楚, 我的意思是中文学好了以后, 学其他语言时可以把她当作一个参考点(benchmark),作比较 - 中英文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学好一个语言后对再学另一个语言是有帮助的,学好两个语言再学第三 ...
总要选择一个是母语,一个是第一外语。母语根据自己所处的主要语言环境来选择,即使对学第二门语言没有用,也还是存在母语的,选择母语是英语还是中文,不是因为先学什么对学习有利。 我觉着有些人学语言天赋好一些,学多种语言都很顺利,有些人学一门外语就感到很辛苦。
英国中学里同时学西班牙语和法语作为外语的很多,也有人学拉丁语,认为学了拉丁语再学欧洲其它语言不困难。可是它们小学并不学外语,中学可以同时学好几门外语。.

TOP

引用:
原帖由 kathyzhang0703 于 2011-12-28 11:14 发表
我能够部分理解孩子校长的话,也能部分理解Media的话。

有谁能告诉我,是不是象他们校长说的:孩子小的时候只要保持英语不差(当然不能跟国外孩子和国际学校的孩子比),初中后再跟进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同意,初中后再大力学英文也不迟。.

TOP

引用:
原帖由 ewen妈 于 2011-12-28 12:29 发表
今天和班里一位妈妈电话,一直很希望让自己的孩子去英国读个私校什么,可是这位刚从英国非常好的私校回来的孩子包括妈妈都觉得上中比英国私校还让他们开心,所以有这样不同的声音我都会好好探索一番,找出究竟避免自 ...
他们从英国私校回来,是觉着对学校哪里不满意吗?还是对英国生活不满意?.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语言只是一种工具,不要因为工具太纠结了。美国是个移民国家,见过太多各个国家过来的人,操着各种口音,讲着不尽完美的英文,做什么工作的都有。我工作的部门里,有德国人,俄国人,土耳其人,尼泊尔人,有祖先是意大利人的老美,当然有我这般的老中,曾经还有来自印度的实习生。简直就像是联合国。

从当年拎着两只箱子、仗着学校提供的做 teaching assistant的助学金飘洋过海讨生活至今,过了二十多年。我的英语还多是当年在初中高中学的。大学时没想出国,所以也没把英语当回事。从想出去了,作决定,考完托福GRE也是四、五个月之内的事。我的破英语也打工混饭这么多年。真正感觉不方便的是看医生的时候,医生说的词都是平时不接触的。好在美国的医生耐心,会给你讲解、画图,有时干脆捧出几本大部头的医书, 诲人不倦的大讲特讲, 直到他以为你懂了。

相比语言,能力更重要,还有机遇。较熟的一个俄国人,从一个普通的技术人员,已变成一个全球有二十万雇员的跨国公司的副总裁之一。他的英语也带着口音, 但他是个非常聪明能干的人。(他和他的太太,都是为孩子呕心沥血的父母,不亚于中国人。每回与我们见面时,也是大谈育儿经。)

至于西方思维、中方思维,是有差异,但也要看到整个世界在融合,有地球村的概念。我们这个地区每年都举办一次多国文化节,我曾去帮华人组织义卖中国食物、工艺品。前不久的部门圣诞聚餐,号召大家带各国风味的食物。我居然吃到了俄国人和尼泊尔人分别包的饺子。可以想象,尼泊尔人的饺子是咖喱味道的:)。另一个部门的一个老美, 每逢重大的中国节日,必给我用中文或汉语拼音发祝贺的电子邮件。带我爸去看牙医,那儿管登记的黑人小伙子也总和我们用中文说你好、再见。如果说我的同事是博士,博学不稀奇,当接待员的小伙子也能说几句却是不简单的社会现象了。现在美国中学、大学也有提供中文课的。

就说中文里的新词,“血拼”来源于“shopping”,“粉丝”来源于“fans”。科技的进步让距离缩短,世界变小。

其实无论东方、西方,推崇的、褒扬的,鄙视的、贬抑的,都差不多。社会的伦理框架是一样的。原以为西方人冷漠,想来有这个误解也许是因为社会保险福利机制比较完善,人们比较能够独立,并且又有尊重隐私的习惯。我常看到邻居们、同事们与父母、祖父母之间的互动。前面提到的俄国太太就在带外孙女,据说她宝贝得都不让其他人碰孩子。另外,说实在的,在国外倒是更经常遇到助人为乐雷锋。

家庭的影响对小孩子是至关重要的。我在义务组织儿子学校的数学俱乐部。有意思的是,参加的孩子,父母都是医生、大学教授、大公司或政府的技术人员。再看学校老师搞的科学杯队,通过层层笔试、口试抢答,入选的全是同时在参加我的数学俱乐部的那些孩子。

想来,孩子要健康,善良,正义,将来有能力养家糊口,就让父母放心了。旺旺网上的父母,对孩子都这么认真,孩子必不会差。

[ 本帖最后由 Ageji_Mom 于 2011-12-29 05:14 编辑 ].

TOP

回复 114楼Ageji_Mom 的帖子

献花了!说的好,现在很多家长尤其是小学家长,过于焦虑路径的选择!实际上最重要的还是各种能力素质的培养,这是一个日复一日的工作。.

TOP

回复 114楼Ageji_Mom 的帖子

说的好啊。总觉得父母想的太多了,做好人,做个有思想的好人,我想对孩子是最有价值的。.

TOP

回复 114楼Ageji_Mom 的帖子

.

TOP

回复 114楼Ageji_Mom 的帖子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怎样的环境, 能发挥才能,能有更多机遇的问难..

TOP

这个帖子越来越好了。
“小小联合国”的风景在美国很多。开放的心,地球村,都是文化的融合和包容性的结果,虽然还有文化排斥,但大的趋势必然是融合。融合和包容,这也是中国老祖宗们留下的哲学之一。
出国的孩子,融汇各国文化精粹,每个人终生都要学习。这些,远比智商重要得多。藤校还是名校,都远远不是终点。人的一生是过程,只有结束才是终点。
ewen妈和ageji_mom再次谈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深以为然。教育的大环境,不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去把握的,也不是容易选择的,但可以选择的是,我们如何教育我们的子女,给他们什么样的土壤,什么样的养分,带他们读什么样的书,教他们什么样的道理,让他们扎下什么样的根。
教育,是艺术,是要用心的艺术。.

TOP

回复 119楼慢吞吞 的帖子

环境很重要,没人会否认,但人与环境相比,人是本,环境是末。所以古有“出淤泥而不染”之说。文化大革命中,那环境够差的。但革命过后,原先有底蕴的,还是可以再积累和发展。
我想说的,不是不要追求环境,但不要限于环境就放弃追求。该做什么,该朝什么方向去,在什么环境下都要坚持什么样的心。能够把孩子放入最适合的环境的,其后,还要看孩子自己,引导孩子“自己要”,就是家庭教育的工作之一。.

TOP

回复 121楼远远娘 的帖子

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危险的..

TOP

回复 122楼慢吞吞 的帖子

呵呵。.

TOP

回复 108楼ewen妈 的帖子

我朋友(已入澳洲籍),他的孩子小学是在上海上的,预备班回澳洲。现在又想回上海读书,就是想进上中国际部,但是据说这所学校非常难进。
看来这真的是所不错的学校!.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