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香茗一杯倚清风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发表于 2010-12-1 20:00
只看此人
会考试,不代表会有特别成就——“诺奖现象”给我们的启示
会考试,不代表会有特别成就
——“诺奖现象”给我们的启示
2010年10月10日 05:科教卫·综合新闻·广告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彭薇/李爱铭
--------------------------------------------------------------------------------
本报记者 彭薇 李爱铭
随着今年诺奖揭晓,人们开始普遍关心得主当年读书时是否天资秉异。有趣的是,物理学奖得主之一的诺沃肖洛夫被“挖”出成绩平平,得了一大堆“B”,英语成绩居然还得过“C”。一家科研机构统计了近年来几十名诺奖得主的考试成绩,发现很少有考试拿前几名的,不少人甚至在中小学期间成绩一般。可见,读书期间的学习成绩,与今后的科研成就及职业发展,并不一定成正比。这一“诺奖现象”,当引起我们的思考。
“标准答案”扼杀创新思维
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透露,在他所认识的诺贝尔奖物理学家中,很少有考试得第一的。“考试是考人家已经做过的事情,而科学的进展是要推翻别人做过的事情。一个人会考试,并不能代表以后会有特别的成就”。
盯着“第一名”的应试教育,是创新素质培养的一大阻碍。有学者曾将我国目前的教育模式总结为四个字:“标准答案”。教育总是让学生熟记一些套路、公式、结论;总在培养掌握知识、能复述标准答案的人。当然,复述、推论标准答案的过程也在训练思维,但如果一味追求标准答案,无疑将扼杀创新思维。比如某小学试卷上,有一题是:“一个春天的夜晚,一个久别家乡的人,望着皎洁的月光不禁思念起了故乡,于是吟起了一首诗。这首诗是什么?”有学生答:“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结果被老师打了个“×”,因为标准答案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语文特级教师、上师大附中副校长余党绪说,从考试模式也能看出教育僵化。如语文科目中本应最开放的现代文阅读,也设置了标准答案,学生没有答到“点子”上,就不能给分,甚至还闹出作家做自己文章的阅读题却不及格的笑话。这种按“题”索骥的教育方式,只能让学生学会循规蹈矩,从而丧失了自主思考的能力。
教育专家指出,不排斥“1+1=2”式的教育,但同样应该探寻“2=?”式的教育。前者答案只有一个,但后者答案是千变万化的:“2=1+1”,也可以说“2=2×1”,甚至还可以是“2=20000/10000+(250-250)”。显然,后者的教育模式更能焕发人的探索力和创造力。
评价方式莫急功近利
统计今年和以往自然科学领域内的诺奖,有很多都是“姗姗来迟”,都是在研究成果面世二三十年后才被授予奖项。比如今年诺贝尔医学奖颁给“试管婴儿之父”罗伯特·爱德华兹,这是他30多年前的研究成果;去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裔科学家高锟,其研究成果诞生在1981年。
教育界人士指出,很多诺奖得主都是坚守数十年,甚至穷尽一生,才在研究领域中获得成功。这也道出了一条金科玉律:教育和科研一样,要有耐心和自由宽松的土壤。特级校长杨明华说,我们现在唯标准答案是从式的教育,更看中考分,这种急功近利的评价方式不改变,只会把学生培养成“复读机”和“考试仪”。教育只有学会等待,才能给更多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
翻阅一些诺奖得主的成长经历,不难发现,他们的成长都是“兴趣为师”。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钱永健,小时候出于对化学的爱好,在自家地下室搭起“小化学实验室”,摆弄瓶瓶罐罐;高锟还在读小学时,就做了不少科学小实验,还尝试用红磷粉和氯酸钾混合,加水调成糊状,掺入湿泥,制成小爆竹。
中科大前校长朱清时说,创新能力最本质的要素,首先就是好奇心和兴趣。现在我们的孩子并不缺少好奇心,只是他们的好奇心在成长中慢慢被考试和课外辅导班等扼杀掉了。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莫里斯到中国演讲时,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学生:保持和发挥好奇心对成才有好处,“在中学的成绩好,并不等于将来的职业发展会很成功,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的喜好和特长,并充分发挥它”。
重视对大师这类“人”的培养
在今年的诺奖获得者中有位“70后”,他就是诺沃肖洛夫,今年36周岁。而实际上,比诺沃肖洛夫年轻的诺奖获得者大有人在,如李政道、杨振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分别是31岁、35岁;在诺奖历史上,年龄最小的获得者只有25岁。据统计,物理学、化学、医学、经济学等诺贝尔奖获奖者取得成果的平均年龄为40.16岁, 35岁取得成果最多。研究者由此指出,一生中黄金创造期大致是26岁至46岁年龄段。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在我国学术界,学者们普遍有一个 “媳妇熬成婆”的过程,年轻时普遍不受关注,而过了学术黄金期,各种荣誉却接踵而至。在这段黄金创造期中,我国的青年教师和研究人员却很少能全身心投入研究,他们为挣够可以兑现工资的“学术工分”,把宝贵的时间用于无限的填表格、申请课题、撰写论文、寻找期刊发表和评职称的过程中,学术理想和追求却日益淡漠。
教育界人士指出,大师还需大师来引领造就,要重视对大师这一类“人”的培养,就必须打破条条框框,给年轻学者创造宽松自由的土壤。在英国,仅剑桥大学就培养出了8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不得不归功于他们对“人”的培养:剑桥科研经费支出中,只有1/10用于仪器设备,其余9/10全用于人,聘最好的教师,招最好的学生。反观我国很多高校,大多数科研经费全部投入到仪器设备中,造大楼代替了造大师,这足以给我们敲响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