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123
发新话题
打印【有6个人次参与评价】

为什么只有一个“苹果”争? ------ 无奈

为什么只有一个“苹果”争? ------ 无奈

这2天旺网关于孩子的教育、孩子的成功讨论的非常热闹,竞争,还是不要竞争,是大家讨论的重点。说到底,社会资源分配极大不公,才会造成什么东西都要你争我夺啊。有家长说,0-22岁是个比赛,22岁这个终点是苹果是生梨还是橘子问题很大,但我觉得,22岁就是终点了吗?一辈子到头才是终点啊,没看见敬老院都要排队等位置了嘛!什么样的心态,什么样的观念,决定了这辈子怎么过。泱泱大国僧多粥少,旺网上哪个家长敢说对自己老来的生活放一万个心了?正因为对未来没有安全感,所以大家才越来越急躁,越来越物质。都知道钱不是必须追求的终极目标,但每每看到电视上穷困潦倒生了大病看不起病的人们,谁又敢说自己“视金钱如粪土”啊。

另一方面,中国人好面子,大家都承认吧。孩子要是做薪水高、社会地位高的脑力劳动或者做办公室工作,父母说出来声音都倍儿响亮;孩子要是做的体力劳动,薪水低,社会地位低,会父母不好意思说孩子做什么的。有家长说只希望孩子做个普通人,真是这样的话,那怎么还会有择校热?难道普通学校培养不出普通人,一定要进名校才能培养出普通人?为什么更多家长不希望孩子只是做个“普通人”?在渔夫和富翁之间,如果可以选择的话,大多数中国人都会选择富翁而不是渔夫,也正是因为在中国如果只是个体力劳动者,就意味着薪水低和社会地位低,就会被人看不起。而如果只要付出相同的劳动,就能获得一样的收获,任何工作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是不是才可能让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做渔夫和晒太阳的权力?

这几天刚好在别的网站看到别人的教育观,于我心有戚戚焉。本不想转过来,因为那种观念肯定被旺网爱竞争的家长们嗤之以鼻不屑一顾,不过既然讨论到了教育观念的问题,我想多了解一些不同的地方,也许对每个人的思考都会有个新的角度,知己知彼总是有利无弊的么。

没耐心看的,请注意红字和加粗部分吧,其他略过。

------------------------------------------------------------以下内容均为转载,感谢原作者的分享-----------------------------------------------------------------

中国的“重点中学”制度也“移民”加拿大了?

登陆加拿大,最要紧的一件事,就是办理女儿入学。“要紧”这个词有两方面的含义:重要而且紧迫。说重要,闺女上学的事能不重要吗?说紧迫,加拿大的新学年是从每年Labour Day(劳动节)后的第一天开始,而2008年的Labour Day恰好就是91(每年9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一是Labour Day),也就是说,我们登陆的时候,人家当地的孩子已经开学半个多月了,您说能不紧迫吗?

鉴于此事如此要紧,到加拿大的当天,我就告诉中介负责安家服务的眼镜男,孩子入学的事要优先安排。眼镜男认为,当天就去学校是无论如何也来不及了,怎么也得第二天了。

在此之前,为我们租房的朋友已经去列治文所属的BC省第38学区教育局了解了孩子入学的大致程序:先去居住地划片归口的中学登记,再回到学区教育局接受言语能力测评,然后再回到学校去,由学校安排具体的入学事宜……

“分区划片儿、就近入学”这一套咱并不陌生,国内的小学、初中执行的就是这套政策。只不过在中国学校与家长里应外合,整出一大堆诸如变相考试、录取特长生、交赞助费、托关系、找路子等等五花八门的手段,使得这项政策弄得似有若无。而在加拿大,除非你主动放弃政府提供的免费教育,自己花钱去读私立学校,否则只能按照政府划定的“管片儿”,去管片儿归口的公立学校就学,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加拿大教育当局这种“一根筋”的办学态度,颇不对习惯了“择校入学”的中国移民的胃口。好在中国人脑筋灵活,山不转水转,你可以禁止我“择校”,但你挡不住我“择居”,我让“家”追着学校走。于是乎,在网上的各个移民论坛里,讨论得最为热火朝天的,就是某某市的哪个学区最好?某某学校排名如何?

“应试教育”最可怕之处,就在于它把学生家长都培养成了受虐狂。痛,并快乐着。身受其害,可是还离不开。人到了加拿大,“应试教育”下的受虐心态也一并带过来了,一厢情愿地给加拿大的中小学分出了三六九等,就差替当地教育局制定“市重点”、“区重点”了。

多聪明的人,到了孩子教育的问题上往往也会犯糊涂。根本没弄明白人家的教育体制,就硬拿中国的经验往上套,能不出现误会么?

加拿大有一套保证他的各个公立中小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平均一致的机制,既不会有拔尖儿的,也不会有扯后腿的。可中国家长偏偏就不信这一条,咬死了天下同理,只要是学校就难免有好赖之分。为了破除迷信,不得不在这里花费点笔墨,帮助那些一脑门子心思要让孩子上加拿大“重点中学”的家长们搞清楚此事。

决定一个学校好与差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师资!在中国,重点中学的师资力量是普通中学没法比的。可是在加拿大,任何一所公立中小学都没有自己的师资力量。听着新鲜吗?解释一下就明白了。在加拿大,教育归省里管,不归市政府,用一个我们熟悉的词汇,叫做“垂直管理”。省教育部下设学区。拿BC省来说,下辖几十个学区,基本上一个城市就算一个学区,比如列治文就属于BC省的第38学区。学区的行政管理机构是学区教育局。学区下面,根据学区大小不同,设有若干学校,少的只有几所,多的能上200所。学校尽管有大有小,但冷眼看上去几乎一模一样,原因很简单:都是由政府投资建设,一个妈生的娃,当然不太可能有的吃得肥头大耳、有的饿得面黄肌瘦。下面,最关键的地方到了:学区内所有学校的老师,都是由学区教育局统一聘用、管理,校长对本校的老师只有指导权、督促权,而没有实质的管理权,再进一步说,连校长本人都是给学区教育局打工的。这下明白了吧?加拿大中小学的师资力量是在学区教育局,而不在学校!如果愣用国内的模式往上套,加拿大的一个学区,就相当于国内的一所学校,只不过其规模是中国学校的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而学区下面的学校就是这所“大学校”设在不同社区里的“班级教室”。所以加拿大中小学老师在同一学区内的不同学校之间流动,其性质就如有国内的老师在本校的不同班级之间流动一样,属于本单位内部的岗位调整。

话说得这么明白了,可能还会有重口味受虐情节的家长不依不饶:既使是同一所学校,还有重点班与普通班的差异呢,怎么加拿大同一学区下的所有学校就都跟一个模子磕出来似的、一点差异也没有呢?不是有一个“排行榜”吗?那上面的排名不显示学校之间的差异吗?

说到“排行榜”,我打个比方:如果说国内中小学之间的竞争是奥运会上的百米大战,那么加拿大中小学参加的就是一场群众性健身活动既没有奖牌,也就有奖金,这种活动谁比谁跑得快点能说明什么呢?一个民间机构非要给这种“非竞技性”的活动排名次,排就排呗,人家在场上跑圈儿的自己都没拿着当回事,我们这些看客为人家着的哪门子急呢?

那么,我凭什么就说加拿大中小学之间不像国内那样彼此竞争、比升学率呢?道理很简单:加拿大没有高考制度。这又是中加之间教育模式上的一个重大区别。

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有问题,这谁都知道,为什么改不了呢?因为我们的教育资源紧缺。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通过考试分高下,是唯一公平合理的资源分配方式。比如清华大学一年招一千个学生,但报名的人有一万个,怎么办呢?你只有比另外的九千个人考得分儿都高才进得去,没别的办法。这是人和人的竞争,也是世界上最残酷的竞争,所谓你死我活,指的就是这类游戏。

而加拿大呢?他们的高等教育资源本来就富裕,再加上很多当地学生根本就没有读大学的愿望,不考都招不上人来,以至于加拿大的大学都急得跑到中国抢学生去了。在这种情况下,进加拿大大学只需要提供你的中学成绩,哪科得是A、哪科得是B,这就够了。显然,这也是一种比较学生水平的方式,但是是学生自己和自己比,只要你都是A就可以进UBC(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有一百人得A他收一百人,有一千人得A他收一千人。因为进大学校门没有“你死我活”的竞争,所以加拿大的中小学之间当然也没有了竞争的必要,他可以踏踏实实地搞他的素质教育,而不必关心什么“升学率”的问题。

说了这么多,难道“择校入学”的思想就毫无可取之处吗?当然也不是这么绝对,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择校的动机,是否与人家当地的办学目的相契合。对孩子已经十四、五岁才出来的新移民家庭来说,适当的择校考虑不但应该甚至是必须的。这是我后来得出的切身经验。至于我说的这种择校考虑具体指什么,暂且留个“扣子”,以后再说。


入学记(上)
关于女儿入学的故事,本来上一篇杂记已经起个头儿,结果扯到“择校入学”的话题上,这一个圈子兜出去,就收不回来了。赶紧言归正传,接着说入学的事。

如果说登陆第一天眼镜男的地接服务还算到位的话,那么第二天这位仁兄的表现就只能用“业余”两字来形容了。约好了上午去学校,结果直到下午4点他才露面。我想,他作为职业陪同客户办理安家事项的服务人员,一定知道下午4点才去学校意味着什么,不过他还是装傻充愣地领着我们去了。

我们这片社区,划片儿归口的是一所成立不久的新学校,当初招收的第一拨儿学生今年刚刚升到12年级,也就是说前几年学校里高年级一直是空缺的。因为年级不全,所以在那个被中国移民家长奉为择校宝典的“排行榜”里找不到它的名字。学校离我家不到两公里,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开放式建筑,红墙绿窗,楼前是空旷的停车场、楼后是绿草茵茵的运动场。走进大门,右手边便是校务办公室。

校务办公室门开着,但是里面没人,“哈喽”了半天也没人出来应声。往里走,学校里也不像是有人在上课的样子,空空荡荡、鸦雀无声。转悠了半天,终于在体育馆门口见到一位刚从里面出来、一身短打扮、体育老师模样的老哥。一打听,果不其然,老师们早就下班儿了。眼镜男作愤愤不平状:这才几点呀就都回家了?!然后无奈地表示:没办法,明天再来吧。这时候幸亏那位体育老师多了一句话,要不然还得白跑一趟:明天也没人,学校不上课、放假!

后来才知道,这加拿大的中小学,除了每年的春假、暑假、圣诞假以及一些公共节假日之外,还时不常有一些没名没姓的休息日,各学校轮流着不开门。隔过一天就是周末了,这一耽误就是三天。

到了星期一,这回眼镜男倒是一早儿就麻溜儿来了。二次来到学校,校方先验看了住房租约,确认了我们是管片儿居民,然后登了个记,告诉我们本周四去学区教育局进行语言能力测评,拿到测评结果再回来学校。

这一杆子又支出去三天。

看着眼镜男难受的样子,我也对他产生了同情:既收不到费用,又榨不出油水,陪着我们这堆“鸡肋”一趟一趟地跑,在这种按小时计工资的社会里,摊上这样的客户也真难为他了。于是我决定,后面的事儿不让眼镜男陪着了,我们自己来。眼镜男如同接到了大赦令的囚犯,一方面喜出望外,另一方面却故作镇定,与我们惜惜握别后,便忙不迭跳上汽车一溜烟儿地去了。


BC省第38学区教育局位于列治文市中心区,与公共图书馆隔街相望。星期四那天前来进行语言测试的学生及家长有好几拨儿。在此进行接待的,除了教育局的官员以外,还有学区辅导员。

所谓“学区辅导员”是国内教育体制里面所没有的一种角色,他或她负责在学校与学生及学生家长之间进行沟通联系。学区辅导员不是学校里的老师,而是学区里派下来的,一个辅导员负责联系的学生可能分属于学区内的不同学校。平时辅导员在各学校之间游走,每周都至少会有一个半天固定在某一个学校里办公。之所以有这种角色存在,是因为加拿大学校内的学生管理体制与中国有所不同,他们没有“班级”的概念,课程自选,每一堂课结束和下一堂课开始,学生们都会在不同的教室之间分散、组合。没有了班级,自然也就没有了国内学生所熟悉的“班主任”。这样一来,负责与家长联系的在国内属于班主任的那摊子事儿,就落到了这个“学区辅导员”身上。

登记之后,又等了一会儿,便轮到了我们。教育局的一位女官员了解了女儿的年龄后,当即决定把女儿编入10年级。

BC省的基础教育是12年制,与中国相同。女儿在国内刚刚读完初中二年级,推算下来就相当于这里的8年级。从8年级直接跳到10年级,是不是猛了点儿?其实在登陆之前就有朋友提醒过我们这个问题,加拿大学生的入学年龄比中国小,教育局在给新移民中的学生划分年级时所依据的就是年龄,而不考虑其在中国读的是几年级。对加拿大的学生来说,10年级开始就进入了中学的“关键年级”,因为加拿大没有高考制度,大学录取学生时,唯一参考的,就是中学101112三个年级的成绩,不是每科成绩都要,而是选几个主科,所以有人就把这三个年级的主科成绩称为“大学分”。当时朋友的建议是:向教育局坚持不跳级,还是从9年级读起。因为开始的时候语言上的障碍难免会对学习成绩造成一定影响,如果直接就读10年级,在“大学分”上会吃亏。

依照朋友的建议,我向教育局的女官员据理力争:孩子在中国只读到8年级,直接跳到10年级恐怕有困难。女官员连连摇头:“NoNoNo,我们了解中国的教育水平,中国的8年级学生读我们的10年级完全没问题,小菜一碟!”当然她说的是英文,反正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她这么一说就把我架在那儿了,如果我再坚持下去,就等于是替中国的中学教育水平认熊了,所以不得以就咬着牙应了。不过,后来女儿的学习经历证明朋友和教育局女官员的说法都对。拿Science课来说,第一次考试女儿只得了个C+,但随着语言能力的迅速提高,一年学下来最后这门课的结业成绩已经是A

面谈完了之后就是ESL水平测试。ESL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的缩写,翻译过来就是“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意思。测试分口语、阅读和写作等项目。测试很快,印象中不到一小时。从考场出来后考官会把成绩交给家长并当场对考生的成绩进行点评。女儿的口语水平是二级,这是多数国内新移民子女所能达到的级别;阅读水平是一级,也就是最低的级别,考官委婉地表示在这方面需要尽快提高;对女儿的写作水平,考官先是very了半天才说出一个Good来,因为在这一项上几乎达到了五级。考官对这个测试结果表示了不可思议:为什么阅读那么差而写作会这么好呢?对此女儿却认为再正常不过:“阅读时我有很多词不认识,但是写作时我只用我会的词去写……”女儿简单的回答概括出了国内英语教育的特点:重理论而轻实战,语法学的深度连加拿大的高中生都比不上。

测试的总成绩最终核定为ESL二级。折腾一上午,主要就是要这个结果。拿到结果,一刻没耽误,当天下午就又返回了学校。



入学记(中)
已经在学校登过记,现在又去学区教育局完成了英语水平测试,再回到学校,就应该安排入学了。女儿入学的事,看起来还算顺利。

哪知道下午回到学校,校务办的女老师只瞄了一眼那张“英语水平测试结果”,便扔过来一句让我凉了半截的话:“对不起,本校10年级的ESL二级班名额已经满了。”

我有点蒙:“名额满了是什么意思?”

女老师耸肩摊手:“名额满了就是我们不能再接收学生了。”

尽管以前我从诸多渠道了解过这种现象:在温哥华,有些学校不是学校等孩子,而是孩子等学校,学校永远处于满员状态,刚搬进管片儿的孩子只能先转到其他学校去借读,等这边儿有了空位子、而且排队也排到你了,才能回到本校。但我一直以为那得是被中国学生家长内定为“市重点”、“区重点”的所谓“好校”,像您这个连“排行榜”上都找不到名字的准“二类”,也敢腼着大脸说“名额满了”?

再说三天前我来你们这儿登记时你怎么不说“满了”呢?早说的话我直接就回教育局让他们重新安排学校了,这不瞎耽误功夫么?!

等把事儿弄明白了才知道,还真怨不得人家学校。要怨也得怨女儿测出来的这个ESL等级和她即将读的这个年级。

先说ESL等级。“二级”是中国大陆学生最普遍的ESL水平,在中国的学校里无论是当过英语课代表的,还是干脆连作业都交不上来的,到人家这里一测,多数都是这一档。凡是ESL二级的,某些对语言要求比较高的课程就要集中到一个班里去上。而“老外”又死性,一个班能容纳多少学生是有数的,只能少不能多。这样一来,各学校的ESL二级班都紧张,这与学校本身是不是中国家长内定的“重点”无关。

然后再说女儿即将就读的这个10年级。加拿大的10年级就相当于中国的高中一年级,而这个年级恰恰是“小留学生”入学就读的年级。据列治文学区的“督学”在电视上介绍,现在列治文有相当数量来自于世界各地的小留学生,其中中国350名,而且直言不讳地承认,学区招收国际留学生的第一目的,就是为了挣钱弥补教育经费上的缺口。缺口是堵上了,可ESL班的空位子也占满了。

ESL二级和中学10年级,两大紧俏资源凑在了一起,我闺女这个学入起来就难了。怎么办呢?总得给我们学上吧?

女老师说别着急,A计划失败了咱还有B计划,我们尽快把这个情况上报学区教育局,估计下周一、二的他们就会通知你,重新给你安排学校。

好么,这一杆子又支出去四、五天。算上这一趟我已经是三登校门了,三登校门支了我三杆子,三杆子加一块儿支出去十来天。最可气是这最后一杆子,干脆不知道把我支哪儿去了。

虽然心里愤愤然,可是也没辙,这地方就是这个效率,只好回家等信儿。到了星期一,支楞着耳朵等了一整天的电话,也没等到教育局下达的B计划指令。第二天不敢再等了,直接上门去问吧。


到了学区教育局,一层大厅里空空荡荡,全然没有了五天前做ESL测试时那般门庭若市的景象。向一层值班室里的一位南亚裔的女士讲明了来意,女士很热情地把我们支到了三楼。

三楼是开放式的办公区,坐在把门口秘书小姐那个位置的,是一位西人老太太。老太太听明白了我们的来意后,又热情地把我们支到了四楼。

四楼的格局与三楼完全相同,前台文秘同样是一位西人老太太。这位老文秘终于没有再把我们支到别的楼层去,而是打电话从后面七八米远的座位上请出来另一位西人老太太(怎么教育局里专门雇西人老太太呢?)。我把来意又说了一遍。看老太太的表情,好像根本没有接到校方的报告,一副方知此事的样子。幸亏问上门来了,要是还在家里傻等,女儿这个学就甭上了。不过这位老太太倒是效率颇高,找出一个翻毛了边儿的纸本子查了查,然后告诉我了一个学校的名字:去这个学校!

其实在来教育局之前,我已经查阅并分析了我家周边地区的学校分布情况,除了本片儿那所已经满员的学校外,附近还有三所学校。西边和南边的两所都属于中国家长内定的“市、区重点”,料来一定不会有空位。据我推断,十有八九女儿会被指到东边的那所学校去,因为那边已经离开了华人移民聚集的列市中心区,而且在被中国家长奉为就学秘笈的那个“排行榜”上,该校排名也不高。现在距离九月初开学已经过去一个月了,在列治文这地方,到这会儿还能有空位的,也只可能这是样的学校了。

果不其然,老太太嘴里说出来的,就是这所学校的名字。

一方面,如前所述,我本来就对某些中国家长一厢情愿地把当地学校分出三六九等的做法不以为然;另一方面,在国内受党教育多年,已经养成了服从命令听指挥的良好习惯。所以对教育局的二次分配,咱没二话。只是,我向老太太提醒:您用不用给我开张介绍信什么的?万一到了那边人家不接收,我好告诉他们这是组织上的决定,不是我个人的选择?

老太太说不用,你去吧,没问题!说这句话时,老太太表现出来的气派与国内乡镇干部拍胸脯、打保票的豪迈作风毫无二致,这反倒更让我心里没了谱儿。可老太太已经把话说到这份儿上了,我也不好再说什么,心想:如果人家那边不收,我还回来找你,看你怎么说。

从学区教育局出来,我决定发扬不怕困难、连续作战的精神,马不停蹄、直接赶赴新学校。因为这个B计划在我意料之中,所以连地址我都没朝老太太要,目标早已被锁定在了卫星地图上。

当时我只有一个愿望:千万别再有C计划了。


入学记(下)
到了学校,熟门熟路地直接进了校务办公室。

说熟门熟路,并非我事先搞过实地侦察,而是这里的公立学校造型、格局极其相似,跟连锁店似的,从外观上就能看出来属于同一生产线上下来的“系列产品”——都是没有围墙的开放式建筑,红色的外墙贴面、绿色的塑钢门窗,门前高挂国旗、省旗,进了大门右手边是校务办公室……

接待我们的同样是一位西人女老师。

女老师热情洋溢、笑容可掬,不但没朝我要介绍信,甚至都没容我解释到此报到的原因,就把上星期已经在前一所学校填报过的登记表又拿出一套来——照方抓药,所有报名登记手续又重来一遍。

事情顺利得有点可疑。果然,当女老师看了我出示的住房租约后,便果断地中止了登记手续,告诉我们整误会了:“你们不属于我们管片儿的,不能上我们学校。”

到了这个时候,我终于有机会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向女老师汇报了一遍。女老师这才明白我们是奉命到此执行B计划的。显然,如同原来的A计划一样,教育局与学校之间仍然没有就B计划的下达进行任何沟通。在女儿入学这件事上,我一直在两所学校与学区教育局之间奔来跑去地充当传令兵,没见他们之间有过任何现代通讯方式的联络,而且所有的指令、报告全部由我口头传达,连张二指宽的纸条都没有。

不过,教育局老太太的保票真不白打,女老师果然没有表示出对B计划的任何怀疑,而是仅凭我红口白牙这么一说,便当即执行不误。登记完毕,女老师告诉我们回去等,什么时候可以来上学了,她会通知我们。

又是一道没有准谱儿的指令。我问有没有个具体的时间?女老师表示不好说,因为要与负责选课的指导老师约时间,不过应该很快。

“很快”是多快?还是伟大的毛泽东主席说得好:“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第二天上午,我就把电话打回到了学校,寻问约谈指导老师的事情何时可以安排。

电话那头儿的答复竟异常痛快:今天下午1点半过来吧。

事实再次证明,自己着急的事儿,必须自己上赶着去办,套句老话儿说:“社会主义等是等不来的。”

下午我们准时赶到学校。与我们面谈的是一位亚裔面孔、看上去五十多岁的男老师。十月初的温哥华已经秋意很浓了,但是这位老哥仍然只穿着一件T恤和一条没膝大裤衩,一副很扛冻的样子。从他递过来的名片上看,应该是一位日本裔。从事捕捞业的日本移民曾在列治文的历史上扮演过重要角色,不过时下仍然生活在这里的日本人似乎不是很多。不知道这位老师是不是当年日本渔民的后裔,但至少不像是半路过来的第一代移民,因为在他身上已看不到日本人特有的那种点头哈腰、死板生硬的做派,而是一副诙谐随意又不是失彬彬有礼的西人派头。

这次面谈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介绍学校基本情况和选课。

日裔老师首先告诉我们这是一所非常优秀的中学,每年都有大批毕业生被UBCSFU(西门菲沙大学)等大学录取,以至于很多温哥华的学生都搬家过来,就为了上这所学校。他的口气平和、态度自然,看上去不像是吹NB的样子。我想,要么是这位老兄心理素质过硬,要么就是UBCSFU 的门槛低到揣着张中学文凭就可以平蹚。

学校每天上四节课,一节课1小时零15分钟,课间休息515分钟不等。早晨8点半上学,下午245放学。中午(第三节课课后)有50分钟左右的午餐、休息时间。学校不设食堂,但是中午有快餐出售,也可以带饭,但最好是简餐,学校没有“饭”的服务(北美的学生爱吃垃圾食品,大概就是从小在学校养成的习惯,要么从家里带个三明治,要么在学校买个汉堡包,一年到头,天天如此)。

每个学生分给一个贮物柜,可以存放个人物品(因为没有固定教室,当然也就没有了可以存放东西的专用课桌),但是锁头要自己买。

介绍完学校的大致情况后,接下来就是选课

加拿大中学的课程科目非常多,有的课程在中国家长看来简直是误人子弟,比如:烹饪、木工、裁剪、机修等等。中国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将来是要干大事的,学这些“蓝领”手艺不是瞎耽误功夫么?熟不知这些课程在加拿大远比数理化来得实用,当地人不论是大老板还是大干部,打开家里的车库门一看,都跟个修理车间似的——这地方人工贵,什么事都得自己动手。课程虽然多,但并不是所有的课都要上,某些并列的科目可以挑着学。另外,有些课程必须达到某种规定程度后才能选,比如有的是与年级挂钩,有的则是要以先通过了其他某门课程为前提,这些课不能提前学,但是可以延后。总之,规矩很多,不一而足。

“选课”是加拿大中学里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对新移民的孩子来说尤其如此。之所以这么说,我总结出了三点原因:

第一,前面曾提到过,加拿大没有“高考”,他的大学录取新生时只凭报名学生的中学成绩,但也不是所有成绩都要,只要其中的几科,而且不同的大学、不同的专业所要求的科目也不一样(具体的科目,各大学会在其招生宣传册上载明)。这样一来,中学、特别是高中阶段(1012年级)的选课就重要了,直接关系到你将来进哪所大学、学何种专业。

第二,新移民的孩子初来乍到,普遍英语不过关(所谓“过关”,是指ESL水平达到四级)。这时候有些课可以选,但有些课则必须要等到英语过关后才能学。这样就需要有一个整体考量,怎样合理编排这些课程,以便能在中学毕业前把所有必须要学的课学完,拿够足够的学分。

第三,对刚刚移民到此的孩子来说的,这些课的难易程度是不一样的,对语言要求相对高一些的,恐怕学起来困难会多一些;而对语言要求相对低一些的,则学起来容易一些。因此选课的时候就要注意难易搭配、先易后难,别一下子给自己的压力太大。

前面这些关于选课的理论,对我自己的女儿来说,反而用不上了。一般来说,九月份才开始的下一学年的课程,往往会在上半年的三、四月份就开始选了。每门课的学生容量是有限制的,一旦选这门课的学生满员了,这门课就不能再选了。所以我们那次面谈,说是有“选课”这个议提,但实际上已经没有“选”的余地了,还有空位的课程只剩下了几科,日裔老师就自作主张替我们把课“选”好了。

末了,日裔老师找来一位能讲中文的女孩,请她带着我们参观一下学校,并顺便确认一下各门课程所在的教室——明天就可以来上课了。

从首赴学校登记之日算起,历时整整两周,终于把女儿入学的事情办妥了。以后,谁再跟我说加拿大人办事效率高我就跟谁急!


再次遇到了择校问题
按照女儿这学也上上了,入学的故事就应该告一段落了。可是转过年来的春天,“择校”的话题又被重新提了出来。

每年的三、四月份,BC省的中学就陆陆续续开始安排学生们选择下学年的课程了。如果有转学的意向,也多在这个时间动手,提前联系好新学校,以免耽误在新学校选课。因为女儿是属于跨片儿借读的,人家学校领导就把女儿找去询问:下学年是转回本片儿归口的学校呢?还是继续在本校上?

看起来加拿大中学的这个“划片儿归口”制度执行得也有漏洞:就是开始入学时审查得仔细,不打马虎眼,一旦你进去了,就没人再管你家是不是属于这个管片儿的了,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一直在这个学校读下去。

转?还是不转?这是一个问题!

当然这个问题首先要征求本主儿自己的意见。女儿的态度很明确:不想转。太太的也认为转的必要性不大。我的态度呢

暂且打住,在亮明态度之前,先借着这个问题再谈一谈我对“择校”的看法。

其实我也是一俗人,跟其他华人移民家长一样,我也曾经很关注过那个“择校宝典”由某研究机构发布的“BC省中学排行榜”。我发现他们的中学排行很有意思,历年相比,起起伏伏变化很大。先把私校放在一边,单说公校。比如近一两年列治文市排名最高的一所中学,对比四五年前,竟然窜升了七十余位!仅凭这一点,我就认为当地所谓的“好校”与我们所理解的、中国国内的那种好校不是一个概念,因为好校是有传统的,它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起伏。果然,深入了解之后,我发现了加拿大公校的管理体制与中国国内的区别,这一点已在《移民杂记32:中国的“重点中学”制度也“移民”加拿大了?》中讲过了,不在赘述。但是,人家那个排行榜毕竟也是通过一大堆数据统计出来的,各学校之间存在差距这个事实谁也否定不了。我就纳了闷儿了:同是在一起生活的“多胞胎兄弟”,做学校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对于这个疑问,首先给了我一点启发的,还是那个发布排行榜的研究机构。人家在自己的报告中承认:造成公校与私校之间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是生源问题而非学校自身的问题,因为私校在选择生源方面有较大空间,而公校则没有。

顺着这个思路我往下想,公校与私校之间是这样,那么公校与公校之间有没有生源问题呢?不知道是那个研究机构没有想到这一层还是有意回避掉了。我宁愿相信是后者,因为这个话题说下去就有点敏感了。公校的生源是按社区划片儿归口。是社区就难免有“好”与“差”的差异。除了这一层,对温哥华这样的移民城市来说,社区还有一个族裔聚居的问题。社区居民的社会阶层、族裔,这不就是公立学校生源的区别吗?公校生源的这种区别,会不会导致他们在排行榜上排名的差异呢?答案是一定的。

五、六年之前,列治文的公校在排行榜上排名最高的,是位于城市南部的McRoberts中学和Steveston中学。了解一点列治文历史的人都知道,这座城市的居民社区就是依托南部的渔港,从Steveston一带发祥的。长期以来,列市的南部社区比北部更成熟、更有底韵,这种南北差异造成的生源上的区别,不可能不影响到那时的公校排名。但是到了近几年来,随着市中心大量高层公寓的出现、随着城市西北部几个所谓“高档社区”的崛起,列治文的居住重心、文化重心已经逐渐北移,这种现象迅速反应到了那个排行榜上:最近的两三年,列市排名最高的公校已经变成了市中心的Richmond中学和西北部的Burnett中学了。不得不承认,来自中国大陆的新移民子女,是左右这个排行榜变化的有生力量。咱没有地域偏见,也不搞种族歧视,中国孩子擅长考试,在全世界都是出了名的,这完全是拜应试教育以及家长的高期望值所赐。分析Richmond中学在排行榜上高速窜升的原因,恐怕很难排除近两三年大陆新移民大批涌入Richmond Centre这个事实。

关于那个排行榜,发布机构还有一点分析也很值得注意:虽然私校的排名普遍高于公校,但省考的尖子却呈均匀状态分布于公校之中,而少见于私校。

上述这点事实,一方面印证了中国那句老话儿:自古寒门出将相。另一方面,更进一步说明了学生成绩如何,主要还是在学生自己而不在学校只要搞排行榜,就要排出差异来,但是这其中的差异,恐怕远没有某些新移民家长想像得那么大。

对排行榜的分析到此打住,该是讨论“择校观”的时候了。哪怕仅仅是因为生源的差异造成了学校排名的差异,哪怕这差异可能很细微,但差异就是差异,中国人自古就有“孟母三迁”一说,难道追捧排名靠前的“名校”有什么不对吗?

不抬杠,没什么不对。如果没有特定条件的限制,没准我也扎人堆儿里投奔“名校”去了。

那么,影响我的择校观的特定条件是什么呢?三条:新移民的孩子;临近或者已经上高中的新移民的孩子;英语不是特别好的临近或者已经上高中的移民的孩子。

下面不讲大道理了,拿事实说话。

具备上面这三条特定条件的学生,在加拿大读中学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语言关!语言关过不去,高中成绩门门拿A也进不去大学!因为ESL不够四级就不能上10年级的英语课:10年级英语不通过就不能上11年级英语课;11年级英语课不通过就不能上12年级英语课;12年级英语课不通过就不能进大学除非跟留学生一样去考雅思。

这条晋级线路清楚吧?回过头来再说那个ESL四级。前面提到过,国内新移民的孩子ESL水平多是二级,距离四级差着两档。那么多久可以从二级升到四级呢?我曾参加过女儿学校的一个学生家长会,是学校副校长和ESL老师主持的,重点就是介绍ESL的晋级问题。那位ESL老师介绍,一年晋一级属于正常,不要指望孩子跳级,这种情况不是没有,而是很少见。旁边的家长不死心,一再追问怎么才能跳级,老师说她以前有个学生跳级了,那是来自一个小语种国家的孩子,全学校只有她一个人说那种语言,她与老师、同学交流只能用英语,所以语言能力进步很快。

如果按照上面介绍的晋级路线和ESL老师说的晋级速度,像女儿这样以ESL二级起步的10年级学生,恐怕12年级上完之后起码要再“留”上一两年的“级”才能拿下12年级英语。对于老师的说法,女儿认为有点夸张,因为据她自己了解还是有一些学生成功跳级的,不至于稀罕到比大熊猫还甚的程度。我想老师这么说可能是有帮助学生在家长面前减压的目的,但是除此之外,老师那句话也有意无意地向家长们指出了ESL低级别学生最需要的是什么:不是排行榜上学校的排名,而是语言环境。

女儿那所学校的位置,在列治文的地图上看,属于“偏远地区”。那是一个南亚移民、菲律宾移民、加勒比移民、中东移民、欧洲移民和中国移民混居的社区。而这样一个社区的归口公立中学,在那个排行榜上的排名自然比不了以当地西人或华人新移民子女为主体的学校。女儿上学认识第一个朋友是一位来自加勒比岛国的女孩儿,然后通过这个女孩儿又认识了几位印度女孩,后来又和一个伦敦来的女孩成了好友,再后来这个“名单”上又增加了泰国孩子、菲律宾孩子和当地长大的华人孩子等等。正是在这样一种语言环境下,女儿第一个学年结束的时候,ESL从二级跳到了四级,成为了那位老师教出来的又一个因为在学校只能说英语而成功跳级的学生。

我的“择校观”很简单:说得功利点,不是想读加拿大的大学吗?给孩子找一个好的语言环境,好帮助他(她)尽快通过语言关;说得长远点,不是期望孩子融入加拿大的社会吗?给孩子找一个多元的文化环境,因为多族裔的人民和谐相处就是加拿大“马赛克”式移民文化的精髓。

禀承这种“择校观”,我支持女儿留在那所“杂”牌儿学校而不是转回华人新移民相对较多的本片儿归口学校。

我称女儿的学校为“杂”牌儿,并非是相对于“名牌儿”的那个杂牌儿,而是因为该校学生的文化背景“杂”而自成“品牌”。

-------------------------------------以上转载完毕------------------------------------------------------------


上面的红字和加粗部分,是我非常赞同的部分。不难看出,外国和中国孩子家长的心态不同,最大的区别取决于“制度”。制度不同,才影响了人民生活的状态,甚至部分人生观。

也不难看出,有些地方国内已经在向国外学习了,比如新闻里也说过,好学校的教师资源和普通学校共享。但只要我们国家还是用分数来考核老师的教育水平和工作能力的话,这些制度就只是装样子,只要存在这样的“竞争”,就不可能做到真正的资源共享,其中道理谁都明白。

再说高考制度。基于中国的国情,如果取消高考制度,请问“普通人”的孩子,还有希望读好书嘛?择个小学择个幼儿园家长们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大大小小的条子满天飞,要是连大学都如此搞的话,那没有条子路子的老百姓就等于直接取消上大学上名大学的权力咯。

还有学以致用这方面。请问各位爸爸妈妈,中学里学的微积分啥的,有几位家长现在的工作和生活当中还用得到啊?难怪中国高考完了学生把课本都撕了,实在是学的都是无用的东西,学生们不要学,不愿学,不是很正常么!为什么哈佛教授的课能这么吸引人啊,人家教的的确是好呗,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啊!

归根结底,读完大学干什么,是中国家长最关心最操心的问题。读大学,读名牌大学,说高一点,是为了全人类的崇高理想怎么怎么,说低一点,就是为了自己可以安居乐业,今后成家立业负担轻一些,老了有所依靠,这才是所有人最基本的生活愿望啊。

希望我们孩子这一辈,能够轻轻松松的过上这样的生活,而不是被工作、被房子、被孩子、被医疗、被养老等等问题,压得喘不过气来。我们这代人经历了改革开放,也努力的创造了一些条件,不就是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过得轻松些,简单些么。

.

TOP

再加上很多当地学生根本就没有读大学的愿望
---------------------------------------------------------
我认为这句也该加粗,因为它反映了孩子的心态,同时也反映了父母的心态。
其实我一直认为在中国现有的教育体制下“父母的心态”才是决定孩子道路的关键。.

TOP

西方信奉的是公平竞争, 国内......公平二字压根儿就是忽悠人的.

TOP

回复 2#旺旺她爸 的帖子

“父母的心态”才是决定孩子道路的关键。
父母们可不这么想, 怪就怪体制, 都是大环境逼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旺旺她爸 于 2010-7-27 22:44 发表 \"\"
再加上很多当地学生根本就没有读大学的愿望
---------------------------------------------------------
我认为这句也该加粗,因为它反映了孩子的心态,同时也反映了父母的心态。
其实我一直认为在中国现有的教育 ...
是的,在另一篇文章里看过为什么当地孩子根本没有读大学的愿望,只是一下子没法找了。

因为当地的工作和医疗、养老等制度,即使做蓝领,享受的福利和所谓的“白领”是一样的,工资未必比办公室里的人低,一样有车有房有带薪假期有各种福利,所以他们才会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喜好,喜好读书的继续读大学,不喜欢的,甚至连高中文凭都不要就可以工作了。那里找工作文凭不是第一位,工作经验才是第一位,所以很多学生也会打工或者做义工,也是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

而这些,在中国都是不可思议。要是孩子说不想读书了,高中都不想读完,父母还不吓死了啊,因为这就意味着失业,除了“做民工”、“捡垃圾”,还能做什么!但是在别的地方,“民工”薪水也不低。.

TOP

引用:
原帖由 混凝土 于 2010-7-27 22:51 发表 \"\"
“父母的心态”才是决定孩子道路的关键。
父母们可不这么想, 怪就怪体制, 都是大环境逼的
我想起来有次在旺网和别的家长讨论过孩子将来开出租还是做门卫,有的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喜欢,做门卫也无所谓,不过前提是能拥有和别人一样的生活条件哦~还有的家长是完全不能接受孩子开出租做门卫的,因为觉得这样的职业“低下”.

TOP

回复 6#m宝贝 的帖子

我遇到几位让我肃然起敬的出租车司机, 更加感觉心态决定了幸福与否, 并非物质..

TOP

回复 7#混凝土 的帖子

不过在国内,这需要相当强大的心理素质。.

TOP

回复 8#m宝贝 的帖子

他们表露的是同一个很质朴的想法: 干这行就爱这行, 提高服务意识, 没有什么好纠结的..

TOP

回复 9#混凝土 的帖子

所以,越是思想简单的,也就越容易感到幸福,是吗?.

TOP

引用:
原帖由 m宝贝 于 2010-7-27 23:20 发表 \"\"
所以,越是思想简单的,也就越容易感到幸福,是吗?
就是这么简单! 庸人自扰之.

TOP

回复 11#混凝土 的帖子

但这个社会,让很多人都不能想得这么简单,要求的这么简单那!

知足常乐,最简单的一个道理,但是很多人往往做不到。.

TOP

回复 12#m宝贝 的帖子

电击一下.

TOP

再加上很多当地学生根本就没有读大学的愿望

要么就是UBC、SFU 的门槛低到揣着张中学文凭就可以平蹚。

-------------------------------------------------------------------------------------------

想了一下,假如中国什么时候也可以这样:

1、上不上大学都无关今后过什么样的生活

2、一张中学文凭就可以想上什么大学(本国)就上什么大学

那一定不会有现在这样多的家长一定要孩子从小就开始“拼成绩”、“拼命”读书了吧。.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15#hongyafan 的帖子

哈哈,肯定会有家长不同意的,很多中国家长都会说:

我们的孩子是为了成为白领,成为精英而培养的,谁要学这些工人干的活啊!这不是耽误我们学习么!.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小问一声

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有问题,这谁都知道,为什么改不了呢?因为我们的教育资源紧缺。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通过考试分高下,是唯一公平合理的资源分配方式。比如清华大学一年招一千个学生,但报名的人有一万个,怎么办呢?你只有比另外的九千个人考得分儿都高才进得去,没别的办法。这是人和人的竞争,也是世界上最残酷的竞争,所谓你死我活,指的就是这类游戏。

而加拿大呢?他们的高等教育资源本来就富裕,再加上很多当地学生根本就没有读大学的愿望,不考都招不上人来,以至于加拿大的大学都急得跑到中国抢学生去了。在这种情况下,进加拿大大学只需要提供你的中学成绩,哪科得是A、哪科得是B,这就够了。显然,这也是一种比较学生水平的方式,但是是学生自己和自己比,只要你都是A就可以进UBC(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有一百人得A他收一百人,有一千人得A他收一千人。因为进大学校门没有“你死我活”的竞争,所以加拿大的中小学之间当然也没有了竞争的必要,他可以踏踏实实地搞他的素质教育,而不必关心什么“升学率”的问题。
=======================
为什么加拿大的大学生不像中国人那样只认北大、清华都某几所大学?像中国这样,再多的高等教育资源都是不够的,因为大家只认名校,而名校一定是极少数。所以,仅仅是讲人多、高等教育资源不足,还不能完全解释残酷竞争的缘由。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7-28 13:05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hongyafan 于 2010-7-28 12:37 发表 \"\"
那是前十年的家长观点。如今的家长都是80年后的人,应该改变想法了。

家长的素质,决定孩子的教育,真真一点儿不错。
别说改变想法,还是有不少家长这样想的。包括有的家长带了孩子去国外,还是拼命要竞争,不“出人头地”就没法过的.

TOP

回复 16#m宝贝 的帖子

我儿子在家里帮我装宜家家居,他很喜欢干这事。.

TOP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0-7-28 13:02 发表 \"\"
为什么加拿大的大学生不像中国人那样自认北大、清华都某几所大学?像中国这样,再多的高等教育资源都是不够的,因为大家只认名校,而名校一定是极少数。所以,仅仅是讲人多、高等教育资源不足,还不能完全解释残酷竞争的缘由。
我觉得还是人多吧,当年不是出台个政策,几乎人人都可以上大学,三校生也上大学,搞的几乎人人都是大学生了,而工作职位还是那些,用人单位自然提高门槛,什么前台小姐都要大学毕业。所以一张大学文凭没有竞争力了,非得名校的文凭才能比别人高出一二来。

再就是,还是家长的心态咯,觉得自己孩子出自“名门”,便竭力推崇名校的好,这样说出来都感觉高人一等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0-7-28 13:04 发表 \"\"
我儿子在家里帮我装宜家家居,他很喜欢干这事。
我儿子也喜欢 ,买了辆折叠自行车给他,每次出去玩都自己拆装,乐此不疲,我们也不去管他.

TOP

回复 23#m宝贝 的帖子

你是说就业的门路窄,然后依次窄到大学、初中、小学?.

TOP

回复 22#ccpaging 的帖子

我儿子也喜欢
男孩子多动手有好处.

TOP

如果能时光倒流20年,偶就立志做西点师~美好的职业~享受过程,享受结果,一双勤劳的手永远有饭吃.

TOP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0-7-28 13:11 发表 \"\"
你是说就业的门路窄,然后依次窄到大学、初中、小学?
嗯,是啊,因为就业门槛太高,普通的家长出于不想让孩子连个“好饭碗”都找不到,于是拼命向前,“不输在起跑线上”。

有的不普通的家长,着眼点不一样的,目标就是精英教育,孩子将来就是要做精英的,所以任何时候不能松懈。

所以大家都卯着一股劲,只有把别人踩下去,自己才能“出人头地”。.

TOP

引用:
原帖由 龙宝娘 于 2010-7-28 13:13 发表 \"\"
如果能时光倒流20年,偶就立志做西点师~美好的职业~享受过程,享受结果,一双勤劳的手永远有饭吃
嘿~好想法哎,说不定你现在的西点店就比克里斯丁还要大啦.

TOP

加拿大地广人稀,哪天不想竞争了,找块荒地开垦一下,也不至于饿死!中国不行啊,想找块没人的地待会儿都没可能,只能跟别人争啊争,争个你死我活,累啊!教育也一样,没看那么多失学儿童!.

TOP

引用:
原帖由 m宝贝 于 2010-7-28 13:19 发表 \"\"

嘿~好想法哎,说不定你现在的西点店就比克里斯丁还要大啦
嘿嘿,绝对滴~~~店名——开水特特滚,全面对抗遍地开花滴85度.

TOP

回复 31#龙宝娘 的帖子

话说85°我一点也不喜欢.

TOP

回复 30#双鱼阳 的帖子

弄个小农庄,做庄园主?还是在海边钓三文鱼? .

TOP

回复 32#m宝贝 的帖子

无光顾过一趟,尽管遍地开花,无是勿进门额~~巴黎贝甜还8错~~无最近基本买伊拉额么事,宜芝多印象也还行~~.

TOP

回复 34#龙宝娘 的帖子

我家喜欢宜芝多.

TOP

回复 35#m宝贝 的帖子

各么无只店名就叫:”宣芝多”。 勿好意思,歪侬楼睐~~.

TOP

回复 1#m宝贝 的帖子

虽然这是这个人的经验,但是我劝你移民后不要将孩子放入“杂牌”学校。原因就是杂牌学校很少有好老师,都是那些不爱做老师的老师。另外,学生的背景太复杂,可能要带坏了孩子。
外国人素质差起来,好好叫叫比中国人差。.

TOP

引用:
原帖由 m宝贝 于 2010-7-28 13:18 发表 \"\"

嗯,是啊,因为就业门槛太高,普通的家长出于不想让孩子连个“好饭碗”都找不到,于是拼命向前,“不输在起跑线上”。

有的不普通的家长,着眼点不一样的,目标就是精英教育,孩子将来就是要做精英的,所以任何 ...
我猜,你是不是在考虑下一个问题,如何能让各种各样的孩子都能就业呢?
我猜得对吗?是不是已经有答案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龙宝娘 于 2010-7-28 13:35 发表 \"\"
各么无只店名就叫:”宣芝多”。 勿好意思,歪侬楼睐~~
个5天天光顾侬额点心店了,哈哈.

TOP

引用:
原帖由 不二周助 于 2010-7-28 13:36 发表 \"\"
虽然这是这个人的经验,但是我劝你移民后不要将孩子放入“杂牌”学校。原因就是杂牌学校很少有好老师,都是那些不爱做老师的老师。另外,学生的背景太复杂,可能要带坏了孩子。
外国人素质差起来,好好叫叫比中国人 ...
基本上还是沿袭上海人的“传统”,奔名牌去的…… 我是俗人,我承认,别砸我.

TOP

到中国“抢”学生是商业行为,教育出口,赚海外生的钱呀。又不是真的没学生。.

TOP

引用:
原帖由 不二周助 于 2010-7-28 13:36 发表 \"\"
虽然这是这个人的经验,但是我劝你移民后不要将孩子放入“杂牌”学校。原因就是杂牌学校很少有好老师,都是那些不爱做老师的老师。另外,学生的背景太复杂,可能要带坏了孩子。
外国人素质差起来,好好叫叫比中国人 ...
是滴~由于移民风潮,最近2年温哥华高档学区房——西温地区,房价涨了几倍 几年前500万人民币的独栋,现在直逼2000万了。高贵林地区也是涨不停~~.

TOP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0-7-28 13:37 发表 \"\"


我猜,你是不是在考虑下一个问题,如何能让各种各样的孩子都能就业呢?
我猜得对吗?是不是已经有答案了。
我挺想思考这么伟大的问题的,不过我觉得我还是个普通的妈妈,力量有限,我只能考虑我自己的孩子……

国家强盛,各项制度大大进步,才能让各种各样的孩子安居乐业,这是我的美好向往,不过我估计在国内,我孩子这一代都未必能看得到…….

TOP

引用:
原帖由 m宝贝 于 2010-7-28 13:38 发表 \"\"

个5天天光顾侬额点心店了,哈哈
欢迎欢迎~~终生VIP~~.

TOP

回复 43#m宝贝 的帖子

那就是说你没有答案了。我这有一个答案,你想听吗?.

TOP

引用:
原帖由 不二周助 于 2010-7-28 13:40 发表 \"\"
到中国“抢”学生是商业行为,教育出口,赚海外生的钱呀。又不是真的没学生。
也说明资源的确用伐光。像中国这样,自己家的孩子都吃不饱,还怎么去抢学生。

先要满足自己(国)家的孩子才能考虑别人(国)家的吧,不过这条在我们国家也未必适用,教育“产业”化么,钱是第一位的,有才无钱莫进来。.

TOP

引用:
原帖由 龙宝娘 于 2010-7-28 13:41 发表 \"\"

是滴~由于移民风潮,最近2年温哥华高档学区房——西温地区,房价涨了几倍 几年前500万人民币的独栋,现在直逼2000万了。高贵林地区也是涨不停~~
更说明一个问题:中国人特有钞票来!

穷宁穷色,富宁富色!.

TOP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0-7-28 13:42 发表 \"\"
那就是说你没有答案了。我这有一个答案,你想听吗?
说来听听,我很好学滴.

TOP

回复 40#m宝贝 的帖子

等侬跑到温哥华的名校里,会发现都是中国人,也不轻松。说不定还有帮侬一样混过旺旺网的。世界太小,呵呵。真额是啥地方对中国人开放,就可以看到无数的同胞。中文成为世界语言就好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龙宝娘 于 2010-7-28 13:13 发表 \"\"
如果能时光倒流20年,偶就立志做西点师~美好的职业~享受过程,享受结果,一双勤劳的手永远有饭吃
恐怕得牺牲一家大小的身材了.

TOP

 102 123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