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新一轮楼市调控:“文火慢炖”还是“一击即中”
——《解放日报》2010年1月14日“观点版”专访
●主持人:本报记者 支玲琳●嘉 宾:陈 杰 (复旦大学住房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现在房价的确已经处在高位。哪怕是炒房者,也是要评估风险的。在2010年,房价不会再像去年那样暴涨,但是跌的可能性也较小。
●房价最大的问题是,越来越多的人把房子纯粹当成了资本品。而一旦成为资本品,价格就是靠预期,与当前基本面脱钩。人们的预期通常基于是基于历史经验,但历史却往往不可复制。
支玲琳:经历了2009年的楼市大涨之后,在大多数人看来,调整迟早会到来,因此这一轮宏观调控并不意外。而短短一个多月出手五次的调控频率,也足见中央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决心。很多人看来,“二年变五年”、拿地首付不得低于50%,二套房首付不低于40%……所有这些,并没超出以往的调控框架。对此,您怎么看?
陈杰:首先我们得承认,政府调控市场的手段其实也是有限的。在现有约束条件下,主要就是那么几招:信贷、土地供应、住房保障。实际上,无论是哪一条,只要能坚决做下去,贯彻到底、执行到位,其实都可以收到显著效果。调控要达到目的,一定要可具体操作,可落实。比如土地供应和住房保障,地方政府完不成预先计划,有何惩罚和制约?如果这些都没有,调控就可能会在各个部门的扯皮中失去意义。
支玲琳:那么除了常规手段之外,您认为此番楼市调控的新意何在?
陈杰:试行按综合评分出让土地,这是本轮调控放出的一个积极信号。按照现行的土地拍卖、价高者拿地的做法,确实很容易导致“地王”现象。过去的一年里,令人瞠目结舌的天价“地王”接连出现,已经说明现行的土地拍卖制度到了必须调整的时候。综合打分可以作为一种改革的尝试,但是公正性如何保证、透明度几何,这个都是需要解决的。
高房价问题的根源在于土地供应的单边垄断。我们调研了长三角的一些工业园区,发现有的企业已经死掉了,但还是占着土地不用也不肯放。如果它有这个权利,可以把土地使用权转让出去,这样一方面可以自身获益,另一方也能增加市场的土地供应。我想下一步,我们是不是可以从这些方面找一些突破口,让企事业单位也参与进来,实现土地使用权的多元主体、灵活流转。
支玲琳:除了土地供应,这次物业税的征收似乎也被提上了日程表。而在网络上,有关开征物业税究竟是会打压房价,抑或只是平添了个人持有物业成本的辩论,也是争得不可开交。您怎么看?
陈杰:物业税是个好东西,但牵扯面非常广,动静太大,而且风险很大,很难预测到达会产生什么后果,个人以为政府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下这个决心。更何况,现在政府财政收入还是很有保障的。所以就目前而论,开征物业税尚“动力不足”。至于何时方能“空转实”,有关方面也没有明确表态。真的要征收到普通住宅,我认为至少在五年内,还是难以实施的。此番重提物业税,应该意在“敲山震虎”,至于何时会真正落地,我想有关方面肯定会做审慎的风险评估。
支玲琳:事实上,除了中央宏观调控,各地也接连推出了一批经济适用房。您认为,这对于稳定市场究竟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
陈杰:对于市场稳定来说,住房保障是基础工程,不可或缺。我很乐见,地方政府在住房保障方面拿出实质性举措。当然,住房保障不是简单的房子一盖一卖,除了建造经济适用房,我们还要培育租房市场,完善公共租赁房,这是平抑房价的长远之道。
其实,媒体也不要批评我们的老百姓“小农思想”。为什么大家都去买房而不去租房呢,一方面是租房感觉不安定,因为房东随时可能收走房子;另一方面,长期租房,子女的户口、入托、上学,都会遇到很现实的难题。而上述这些,恰恰是我们在历次房改和调控中没有触及的。如果租赁市场滞后发展的问题不能解决,那么,“能买房就尽快买房”的风潮可能还是会继续。从买房到租房,不仅仅是个观念转变的问题。
支玲琳:但是自2003年以来,往往是调控过后,迎来更大程度的上涨。这轮调控,会否重演这样的情形呢?
陈杰:2010年,楼市暴涨应该不会再重演。一是因为现在房价的确已经处在高位。哪怕是炒房者,也是要评估风险的;二来,2009年的那轮暴涨,很大程度上是对2008年的补偿购买。可以这么说,刚性需求现在已经消化得差不多了。现在还没有买房的,大多是想买而无力购买的。在2010年,房价不会再像去年那样暴涨,但是跌的可能性也较小。
支玲琳:十年来,大家几乎一直都在喊房价太高,但房价还在一路高歌猛进,似乎购买力可以无限扩张。在您看来,房价到底还会走多远?
陈杰:对于很多人来说,房屋的居住功能已经在其次了。越来越多的人把房子当成了资本品。而资本品,买的就是预期。只不过这预期,很多时候是盲目的,是凭历史经验决策,是对以前信息的一个反馈。我们现在的房价,到底是对应什么时候的?以上海为例,去年的均价大约在1.8万元左右,那么买100平方米的房子,差不多是200万元一套。按照可承受能力换算,家庭年收入至少也要达到35万元一年。但是现在上海家庭的平均年可支配收入,也就是七八万元一年。即便很乐观,按照过去上海每8年收入翻一番的增长速度,那也要16-20年后才能达到平均家庭年收入35万元。以此推算,我们现在买的,其实是16-20年后的房子。房价的上涨空间被提前透支了20年。
住房上所谓的购买力,我认为其实是一个很虚的概念。这不像买面包,有多少收入就买多少。但支撑房价的,跟收入真的关系不大,还是所谓的预期。如果你认为它会不断上涨,那你砸锅卖铁、贷多少款也会买。但如果看跌,手头再有钱也不会入市。至于市场的极限在哪里,在没有出现拐点之前,没有人能知道。这个拐点可能也不一定是房地产市场自己的问题,比如外部宏观经济冲击,所以你怎么能预先知道呢?然而,我们可以确知道的是,没有什么东西的价格是可以永远上涨,更何况持续的暴涨。
http://newspaper.jfdaily.com/jfr ... /content_2633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