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12
发新话题
打印【有15个人次参与评价】

[语文(阅读)] 【初三语文】门外家长看《初中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乱弹”和“乱炖”

回复 12#H爸 的帖子

“非人哉”是骂人的话,只不过文章里面写来加工过了(这也是文言文的一个传统),实际用词可能更不堪入耳。
老师讲解的时候要指出这一点,这样就能正确理解是在什么样的场合下这样应对了。
这个故事说的一个是“孝”,另一个是“勇”,要从这个角度来讲解。不应该一味地强调所谓“机智”“有理”,更不是什么“诚信”。

引申来开,在现实中,我们面对那些对自己父母(再引申出去,可以是我们认为正确的,应得到尊重的人或事)无礼的人,会如何面对?
这个故事里,7岁小孩和成人之间由于年龄的差异而导致彼此地位强弱的不同,而在现实中,如果是其他的因素导致你和侮辱你父母的人彼此地位不同,你敢同样去抗争吗?还是会曲意逢迎?你能做到抗争以后,还让对方佩服吗?

说到这里,我想大家可能都会联想到一些自己的亲身经历,可能在一些场合,我们确实没有做到像这个孩子一样,可能也有一些场合我做到了。反省这些经验,可以发现,支持我们的是一种正义感,而传统文化中的“勇”就是建立在正义正直的基础上的。这则故事选自世说新语的方正门,而不是德行,容止,捷悟,简傲等门。

[ 本帖最后由 jyuntoku 于 2010-1-12 21:59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jyuntoku 于 2010-1-12 21:33 发表 \"\"
“非人哉”是骂人的话,只不过文章里面写来加工过了(这也是文言文的一个传统),实际用词可能更不堪入耳。
老师讲解的时候要指出这一点,这样就能正确理解是在什么样的场合下这样应对了。
这个故事说的一个是“孝 ...
赞一个。这篇课文我没有上过,也没有好好研究过,就是H爸提到它了我简单瞄了一眼。惭愧。学习了。
实际上,这也就牵扯到了一个文本解读的问题。文本解读是门学问的。.

TOP

不过,只把眼光放在孝与勇上似乎也未必全面吧,原文如下: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如果单是勇而不注意斗争的方式方法,未必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同时,请注意“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一句。
应该说,现实生活是复杂的,文本表现的人物形象也是复杂的。还是应该认真全面地咀嚼文字。.

TOP

回复 53#花草满天 的帖子

也请注意“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惭”——在小破孩的开导下知道错了。
“下车”——大人放下身段过来认错。
“引之”——跟小破孩套近乎。
大人做到这样应该够可以了吧。——元方入门不顾, 呵呵,有个性。
@#¥%……&*.

TOP

[quote]原帖由 H爸 于 2010-1-13 09:59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6473288&ptid=4701664][img]http
也请注意“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惭”——在小破孩的开导下知道错了。由此可见,这里的元方不是小破孩。
“下车”——大人放下身段过来认错。大人就不能放下身段?尤其是在自己错了情况下
“引之”——跟小破孩套近乎。套近乎是因为自己对自己的所作为感到惭愧,更说明元方不是小破孩
大人做到这样应该够可以了吧。——元方入门不顾,:hug ...
大人难道不应该做到这样?大人错了也应该对孩子趾高气昂?大人错了旧可以不用改正?这种大人我看恐怕还是小破孩吧?
元方入门不顾确实很有个性。呵呵。

[ 本帖最后由 花草满天 于 2010-1-13 10:12 编辑 ].

TOP

回复 54#H爸 的帖子

哈哈,我对这段是这么看的。

“惭”,未必是认错,起码原文里面没有认错的话,应该是这个友人面子上过不去了,有点心理活动而已(“惭”是竖心旁的,如果是认错道歉,那应该用言字旁的“谢”)。

“下车引之”,那个时候坐“车”,可见身份不一般,放在现在至少都是劳斯莱斯加长版。另外,也可证明,之前询问和大骂都是在车上,连车都没下,可想而知是多么得高高在上。
“引之”,估计还想把孩子拉到车上来。
“孩子,你看叔叔的车漂亮吗?想不想坐啊?上来玩好吗?”是通过诱惑,拉拢来缓解矛盾,让自己下得了台。

这样的手法,我们生活中并不少见啊。可又有多少弱势者能抵挡得住强势者的诱惑拉拢呢?

[ 本帖最后由 jyuntoku 于 2010-1-13 10:44 编辑 ].

TOP

两位的解读和歪批,貌似可以上百家讲坛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H爸 于 2010-1-13 10:41 发表 \"\"
两位的解读和歪批,貌似可以上百家讲坛了。
凡事要讲道理嘛。总不能连那个认错的大人都不如嘛.

TOP

回复 57#H爸 的帖子

我可不认为这是歪批哦。另外,我说书水平不够,达不到百家讲坛的层次,饶了我吧 。.

TOP

引用:
原帖由 jyuntoku 于 2010-1-13 10:47 发表 \"\"
我可不认为这是歪批哦。另外,我说书水平不够,达不到百家讲坛的层次,饶了我吧
没事没事,咱俩这不是乱弹乱炖吗。呵呵.

TOP

回复 60#花草满天 的帖子

乘兴上网查到一些教案,看了以后觉得都不满意。
这些教案都在围绕”聪明机智“”诚信“”礼仪“”知错能改“等等打转转,在我看来实在是差得太远了。
花草漫天老师是现役的中学语文教师吧,希望我的这一负面的评价不会给你带来不快。.

TOP

回复 56#jyuntoku 的帖子

“引之,估计还想把孩子拉到车上来。”
查《点击》P89
【字词注释】[引] 拉,这里是表示友好的动作。
【字词注释】“友人听后十分惭愧,便走下车来拉元方表示歉意。”
貌似没有说“拉上车外面溜达溜达”的意思哦。.

TOP

引用:
原帖由 jyuntoku 于 2010-1-13 11:05 发表 \"\"
乘兴上网查到一些教案,看了以后觉得都不满意。
这些教案都在围绕”聪明机智“”诚信“”礼仪“”知错能改“等等打转转,在我看来实在是差得太远了。
花草漫天老师是现役的中学语文教师吧,希望我的这一负面的评价 ...
没问题,事实上我觉得您说的很有道理的。作为教师,还是要认真研读文本才能真正上好课。这篇文章由于所处年级比较低,我没有教过。事实上,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能力就是解读文本的能力。很感谢您的鞭策.

TOP

老兄,这边是乱弹乱顿,不需要自我鞭策的。.

TOP

夏虫不可语冰.

TOP

回复 65#花草满天 的帖子

“冬虫夏草”估摸着没问题了——跟他说冰,他用冬虫来对付;跟他说太阳,他用夏草来对付。.

TOP

借H爸宝地,再谈”浅易“

对现在语文教材的古文篇目不熟,上网找了一篇,似乎是初一下的课文。记得旺旺上有一位母亲教念小学孩子古诗,说孩子念过的诗里最喜欢的就是”野渡无人舟自横“。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些教案,绝大多数是如何引导学生欣赏诗中写景的高雅闲谈。对于作者情感的讲解虽然少但也有,以下是一个典型的教案中的说法。

1、怜——喜爱,怜惜。开篇将幽草、黄鹂并提,用“独怜”的字眼,很明显地表露了诗人 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的胸襟。
2、舟自横——这里需要联系着作者的身世来理解它的深意了!
韦应物出生官宦家庭,享受着世袭特权,早年是唐玄宗的皇家卫队中的一员,过着骄奢腐化的生活。经历了安史之乱后,他深受震撼,发奋读书,27岁中进士,走上了仕途。做过滁州、江州、苏州等地的刺史。他深为中唐政治腐败而忧虑,也十分关心民生疾苦,但他无能为力。这首诗就委婉地表达了他的心情。
诗中的“舟自横”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以及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忧伤。

这样的分析,没有大错,但是对初一的学生而言,我想是无法接受和理解的(可能一部分老师自己也一知半解,只是照搬教参的说法吧。)。他们(限于对语文尚有一丝兴趣的同学)一定会问”为什么表露了?为什么蕴含了?“,估计他们的疑问很可能会终身不得其解。

所以,这篇初一教材里选的古诗,如果要讲明白,讲透,我看绝不是”浅易“的。怎么讲,空口下结论,说观点是不行的,学生无法理解,必须援引其他的作品,说明各个意象在诗歌传统中的象征意味。只是这样一来,对老师的要求就高了,学生要面对的文本就成倍增加了,时间紧了,负担重了,和考试脱离了。

当然,还有一种选择就是干脆不要讲这四句的象征的意味,纯粹只讲字面,欣赏全都让学生自己去涵咏,这样浅者得其浅,深者得其深,同时不会让嚼不烂的感情解读坏了同学们的胃口。.

TOP

回复 62#H爸 的帖子

看来官方解读也是承认”引之“是表示友好的,那么和我说的诱惑拉拢一点不矛盾的咯。
谁说语文课就没有想象呢?

[ 本帖最后由 jyuntoku 于 2010-1-13 11:52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jyuntoku 于 2010-1-13 11:45 发表 \"\"
对现在语文教材的古文篇目不熟,上网找了一篇,似乎是初一下的课文。记得旺旺上有一位母亲教念小学孩子古诗,说孩子念过的诗里最喜欢的就是”野渡无人舟自横“。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 ...
看来是老法师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H爸 于 2010-1-13 11:42 发表 \"\"
“冬虫夏草”估摸着没问题了——跟他说冰,他用冬虫来对付;跟他说太阳,他用夏草来对付。
恩,符合帖子题目的标准了.

TOP

这贴子怎么不深入了?.

TOP

 71 12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