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321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教育的关键在于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父母如果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体会到豁达的重要性从而自我教育,也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新意。 [/quote]

被LZ"二个差生"吸引,遂集中浏览了其它几个帖子,真是字字玑珠,所言极是,读下来很有共鸣,也颇受启发。.

TOP

好贴,先占个位,慢慢看.
我和LG观点不同,我们两家人就不同,他们家的人个个想出人头地,一个也没出头.
我们家的人谁也不想当官,可都混得还行.
说明什么呢?.

TOP

这个帖子让我感触良多,收藏细读,给我很多思考。.

TOP

这个小水真是太厉害了。我也一直在想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水老师的帖子给我很多很好的启发。.

TOP

喜欢就顶.

TOP

由水老师写的两个差生读起,追到了这个帖。老师的帖需慢慢品,回帖的家长都很有水准,留位细细学习。。。.

TOP

重温!值得反复细细看。
小水老师和楼里不少的爸爸妈妈,应答间坦率真实,其中有最为珍贵的实践经验与透彻思考,你们都是值得信任和尊敬的良师益友! .

TOP

回复 171#水之形 的帖子

为你师弟喝采!男孩子的豁达真的很重要。.

TOP

回复 18#水之形 的帖子

顶。同道。.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引用:
原帖由 smqhill 于 2009-10-18 00:26 发表 \"\"
我想优良的性格 、健康的心理及良好的人际交往比学位要重要得多。
幸福成功有时候更多的是看个儿的机遇 、运气。绝大部分人还是平凡 、普通的。如果我的孩子成年后在遭受压力时能够自我解压;在遭受磨难时能够自我调 ...
说得真好,留印,我来晚了,慢慢学习。。。反省。。。.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462#shuangbaby 的帖子

不同的年龄段,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答案,看对哪个年龄段的孩子谈这个问题。.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464#shuangbaby 的帖子

从长远来看,再出色的人和再庸碌的人,都不过是种族延续的一个环节。“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这句话是不错的。既然如此,我们是不是就会安于现状呢?不是。就像所有的人都会死的,我们是不是就很痛快地自杀了呢?不是。就像每个旅人的终点都是回家,我们是不是就待在家里不出门了呢?不是。我们每个个体的生命,在人类的长河中,不过是一滴水,但是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就不是一滴水,我们的生命就是我们的全部,是我们唯一可以掌控的一段时间。此外,对于我们周围的人来说,我们所爱的以及爱我们的人来说,我们就很重要。

人为什么要活着?人活着就是一次历险。一次你可以部分掌控的历险。你按照你的价值观,去花掉上苍所赋予的这段时间。

以上是我的观点,但是我不会对一个青春期的孩子直接了当让他们得到我的观点。我会通过交谈、读书、身边的婚丧嫁娶、听歌,逐步跟他讨论,引导他因死亡的存在而思考自己有限的人生。

[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0-2-4 14:12 编辑 ].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465#水之形 的帖子

这个引用死亡来开导/激励孩子让人佩服,同时也让我们成人反省。。。。 很有水平的贴.

TOP

回复 77#水之形 的帖子

要是孩子说情愿不去了呢?
现在大孩子宅男宅女多..

TOP

赞同smqhill的观点!身心健康、阳光豁达、有亲和力、沟通能力强,是我希望我孩子所应有的....

TOP

回复 1#水之形 的帖子

教育是个系统性工程,走一步看一步,是不行的。要有规划,但规划也不能太细致,否则,失去了灵活性。我的孩子没有胎教,也没有什么零岁开始的教育,我在孩子两岁之前没有看过任何幼儿教育的书籍。这并不等于我在育儿方面无所事事。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我希望这个孩子能够拥有怎样的人生。我的人生观、我的价值观,统领着我的教育模式。为了思考这个问题,我经常反省我的成长历程,我的优缺点,我周围其他人的经验。教育,同时也在完善着教育工作者的人生。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孩子根本不存在绝对的自由,他们身上必定带有父母思想的烙印。

很多父母有这样的观点:我并追求我的孩子出人头地,我只是希望我的孩子幸福,身心健康。听起来,这好象是挺低调的一个期望,一个很宽容很容易被他人接受的一个观点。但 ,根据我个人的有限的经验,出人头地容易,身心健康不容易,幸福不容易。这其实是比出人头地更高的一个目标。这个目标非常正确,正确到在任何一个年代都值得去追求。但是,持此观点的父母,有没有想过什么是幸福?通往幸福的道路是怎么走的呢?
很喜欢水老师的帖子,说得太好了!还有二宝的故事,让人深思!.

TOP

现在的家庭很多只有一个孩子,这让教育显得比我们小时候又重要了一点。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作为家长,传道和解惑更为重要。父母身上的许多东西都会对孩子影响很大,有时看着儿子身上越来越多有自己的影子了,不知是喜是忧,有点后悔自己年轻的时候没能多学点东西。
也常常想,到底想让儿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其实我心里一直的一个理想男人的模样,这个男人是完美的,老公达不到理想,我就潜意默化地想把儿子培养成一个我心目中理想的男人。其实我很困惑,这样到底对不对?
有一天,儿子对我说,妈妈,我小时候你总是让我凡事争取最好,所以我现在总是对自己不满意。我说,你现在长大了,应该知道什么事该争取,什么事可以放弃。他说,我知道,可是已经晚了,我改不了了。
听他说完,我想了很久,其实他不是个处处要强的孩子,但他却是个矛盾的孩子,总是要求自己很高,却又不能努力去实现,有时他很聪明,新到一个环境,他会努力一段时间,了解一下自己处在这个集体的位置,一旦知道自己的位置还能让人满意,他就会放松自己,从来不100%地努力学习。
其实我对他已经很满意了,就是不知道,我的教育对他的未来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TOP

回复 465#水之形 的帖子

很精辟!送花花!.

TOP

楼里的诸位茶客们,新春愉快!

喜欢写东西,所以盖了几栋楼。

很多妈妈跟我一起讨论,当然还有一些爸爸。共鸣和分歧,都是很好的礼物,谢谢诸位茶客!

有的妈妈或者爸爸写了东西,我没有回,这有很多原因:
1、你说的就是我想说的,没有必要回了
2、你说的我有不同意见,但是还没理清思路,所以暂时不回了
3、你把我夸得我都不好意思开口了,还是不吱声了
4、你说的这个议题比较大,我不知道该怎么回,要回那是要重新盖楼了


总之,和大家的交流让我开心,给我进步。有些东西还可以进一步探讨,不过要等春节之后了。
在这里,祝大家新春愉快!
来年孩子都有个好收成!.

TOP

回复 473#水之形 的帖子

新春快乐!
我出去旅游去了,回来后,继续跟着大家一起盖楼!.

TOP

回复 474#兔子的姐姐 的帖子

旅途愉块,过完明天,我也不待在自己家里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水之形 于 2009-10-19 14:44 发表 \"\"
旅游,是个立体教育的好机会,不应当把它当作纯粹的玩乐。我的孩子,如果到了中学,我是不会随意提供旅游的资金。想出去旅游没问题,要花精力说服老妈。旅游与否,跟她的学习成绩没有关系,我是不会把旅游当作一种成 ...
才发现这个超棒的帖子,做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会害怕,在他们眨巴眨巴大眼睛看着我的时候,我要怎么做呢?

读教育书的时候就有很多感慨,但是实际操作上又不同了。

多学习,爱这个话题!

旅游这个想法太棒了,可是我家老大才5岁,我改改,一点点实践起来。.

TOP

引用:
原帖由 水之形 于 2009-10-20 08:45 发表 \"\"
关键在于决心,以及对事物轻重的把握。

首先,在家里统一认识,不可以我管教孩子的时候,有人跟我公然唱反调。孩子爸爸无论心里怎么想,面子上要跟我统一,有意见可以背后商量。

我的孩子,她现在仍是幼年。在 ...
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外婆不同,总和我唱反调,我说要她快吃收碗,她就说不能逼孩子,最后不能快吃,她再发脾气,对孩子对我。

协商多次不见效果。我很担心,大人这样矛盾反复对孩子不好。平时多上心吧,没办法。

等着LG多奋斗几年,我回家好好收拾这两个小崽子。.

TOP

回复 111#水之形 的帖子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教育理念我不懂,倒是此前看过一本卡耐基的营销学,发现教育理念与其中介绍的营销思路真的很相通,“卖产品,首先要卖自己”、“每个人都喜欢自己或者和自己相似的人”,此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父母要将自己的产品(对孩子的教育)销售给孩子,可是这个要“买”东西的人压根就不喜欢,不接受你这个“卖”东西的人,和你没有一点共同语言,她怎么买你的帐呢!你去打开这个孩子的内心世界,不就是将你自己成功营销给他了吗?他喜欢你,才可能主动地来“买”你的理念和要求!

[ 本帖最后由 牙医叔叔 于 2010-2-23 00:01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H爸 于 2009-10-27 15:23 发表 \"\"
孩子被育的过程,也是家长提高的过程。
同意“辛苦”但“不痛苦”一说。借用名嘴白岩松的标题——痛,并快乐着。
建议改成水老师的名言——苦,并快乐着。.

TOP

回复 477#悠悠朗朗的妈妈 的帖子

理念固然重要,但在实践中,父母的坚持更为重要。再好的理念,没有日复一日的坚持,也不会出效果。

有的时候,需要花心思才能说服家人。如果说服不了,只能自己独揽大权,全权负责对孩子的教育。你可以这么跟孩子外婆说吃饭慢可以,但是必须专心。细嚼慢咽是可以的。如果吃吃玩玩,那是不行的。

前些日子,有个妈妈跟我沟通孩子的学习情况。我感觉这个孩子智力非常好,不足之处在于生活习惯不够好。如果一个孩子从小生活习惯很好,学习不用担心的。在沟通之中,这个妈妈非常详细、非常坦诚地跟我说了孩子的学习、生活状况,我因此也提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并告诉她贵在坚持。教育孩子,父母首先要有恒心和毅力。不能被孩子的各种奇怪的表现吓坏了,认为自己的孩子就是不行,没法管教。我经常跟我的女儿说:“做一件事情,首先是不怕;其次是不能急。不怕,慢慢来,一步一步地去做,总能做好的。实在做不好,可以寻求帮助。大家一起努力,一定会做好。”其实这个原则对于成年人也是有用的。我们作为父母,首先是不怕,认为自己肯定能教育好孩子;其次是不能急,教育这个东西需要长期的点点滴滴的渗透,要坚持一步步做下去。坚持个一两年,肯定有成效,有经验。

我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也不是进行得很顺利。其中充满了挑战和艰辛。没有人生来就会当父母,但是只要相信自己的信念是正确的,就应当排除万难,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

TOP

确立正确的教育目标之后,如同确立了目的地。知道自己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要从A点走到B点。只要心诚,自然会克服各种消极的情绪,自然会想办法在A点和B点之间走出一条路出来。

有很多家长给我写信,慨叹自己不懂教育。其实哪里有人生来就懂得教育的呢?有个妈妈问我是怎么有幼儿教育经验的,因为我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幼教。我写了一封信,告诉她我曾经的艰辛和困惑,告诉她在困难的时候一定要坚持下去。坚持,是一一种相对温和的方式进行,而不是暴力。这里要澄清一点:坚持是行事原则,温和或者暴力则是行事方式。原则不能放弃,方式却可选择。

这封信大多是我个人的经历,所以贴在这里。最后一段是讲的读书方法,虽然是针对那个妈妈来谈的,但我感觉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所以一并帖出来,供大家参考。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句话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是适用的。也许我能对育儿说出点道道,这大概是因为我有一个超级难教育的孩子。不瞒你说,我这辈子,从来没有因为工作或者学习而过份苦恼过,但是我女儿曾经给我的挫折感让我痛哭过。现在很多父母看看我女儿,觉得她很棒。学习专注,自学能力超过同龄人,跟同学团结友爱。但是在她两三岁的时候,我经受了她给予的“非人的折磨”。她很专注,专注地学习、专注地吃饭,同时也专注地哭闹。她一哭,是以50分钟为最小时间单位。这50分钟之内,她全力以赴地嚎,别人无法劝说,除了满足她的要求。因为她超能坚持,家里大人都依着她,不愿拂逆她一点点意思。我指出来对于这种孩子,必须从小培养良好生活习惯。这么倔强的孩子,越大越难教育。我女儿说话很晚,根本没法用语言交流。可是我父母、公婆和我爱人都觉得孩子太小,不必勉强。

那段时间我在家里真是孤家寡人。我婆婆没事就夸我:“什么妈妈!象人家后妈。”连我自己妈妈也认为我对孩子太严格。我培养我女儿定时早晨大便这件事情,我父亲很不理解。他认为大便是很正常的事情,小孩子不愿意拉,那就是没有。但是我爱人他们家祖传的肠蠕动不够好。如果我不坚持,我女儿不可能每天大便。吃饭比学习重要,排便比吃饭重要。吃饭吃不好可能有多种原因,但是排便不好,说明消化道出了问题。大便一干结,则消化不良;消化不良则容易呼吸道感染。每天根据她排便的性状,我安排她的饮食。我女儿在我的坚持之下,目前肠蠕动很正常,每天早晨自己会去排便。

我爱人在结婚后几乎没有跟我大嗓门说过话,为了孩子教育,他跟我有分歧。我们很认真地谈过几次,我甚至跟他说如果他公然跟我唱反调,那么夫妻感情很难维持。我只有这一个孩子,我必须为她负责。我婆婆看不惯我不给孩子零食吃,就偷偷塞给我女儿,还公然跟我女儿说:“以后妈妈不给,来找奶奶,奶奶有钱,给你买!”

痛定思痛,我只能辞退所有帮我带孩子的人。这样我只要搞定我爱人,就可以了。但是我孩子太能哭闹了。我一管教,她嚎两声,我爱人就受不了,脸就拉下来生气了。我们夫妻之间的分歧时常存在,只不过在我的坚持之下,他逐渐让步。我女儿很不服管教。我跟她之间,只能拼耐心、拼毅力。有一次她大哭大闹,怎么讲道理都讲不通,转移注意力根本不行。那天家里也只有我一个人,我感到体力不支,强烈的挫折感让我痛哭。但是痛哭之后仍旧要坚持。我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搞不定她,我就不当她妈!”我找来蒙台梭利所有的著作,全部学习了一遍。然后结合自己的孩子,摸索出一些适用的经验。自己也不断地记录,用写作来引导自己思考。

付出总有回报,早晚而已。女儿逐渐有了良好的生活习惯,逐渐了解有些基本规则她必须遵守,了解到妈妈比她能坚持。她目前状况令家里的每一个成员满意:对人有礼貌、生活习惯良好、学习专注、自己钻研未知的东西、对于小朋友之间的纠纷能够开动脑筋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些良好的表现,最重要的是前两点:对人有礼貌、生活习惯良好。没有前两点,后面几点再培养,也不能是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我女儿内向,我要求她跟家里的钟点工每天打招呼,我婆婆也看不惯。她认为我对孩子太苛求了。但是就是这么内向的孩子,养成习惯之后,见到他人都会礼貌招呼。人家就会很惊讶,很喜欢她,会表扬她。这样她慢慢地喜欢了跟人交往,现在慢慢在孩子中有了市场。如果不培养这些基本的行为规范,日后会给她带来封闭的心理,外界也不容易接纳她,从而禁锢她的生活。一个人再有才能,如果不会以礼貌的方式跟人交往,她就很难得到他人的帮助,甚至会遇到他人故意带来的麻烦,他不能成任何事。这些优良的习惯,应当及早培养,尤其对于那些倔强的孩子。我坚持让我的孩子跟人礼貌招呼,花了有近半年的时间,她才有主动性。

孩子就像一部车,你把齿轮、发动机、轮胎都整好了,添上油,他就会加速飞驰。现在我很轻松,可以开始专注于自己的事业,也可以在网上写点公益文章。语、数、外她都自学。因为她不识字,我读几遍书或者解释一遍题意,她就会自己琢磨,自己钻研甚至主动地反复练习。这种探索的乐趣让她能感受到成长的甜美和快乐,反过来更加激励她去进一步尝试和钻研。要记住,孩子是不喜欢混乱的。给他们建立了生活规律,他们会喜欢有规则地生活,不需要你去管的。只要你时常跟自己说我只有这一个孩子,她比我的眼珠子还珍贵,我必须为她负责到底。这样,你就会因爱心而生出恒心。难管教的孩子,培养整套的良好习惯,也许需要一两年,可能比其他孩子更难。但是难管教的孩子,大多是有主见的。一旦建立良好习惯,他们就上了快车道,进步会超出你的想象。你一定要坚持!

你目前的教育中,有一点需要注意。给你孩子读有趣的故事书,如果是新的书,不要轻易提问。尽量地抛弃一切功利心,沉浸在书的内容中,反复地、全身心地给孩子读。等她几乎能背了,让她提问。相信你的孩子,她一旦听故事有瘾了,过几个月,是会主动提问的。这个过程,是在培养和等待孩子自己开动脑子,主动思考,而不是在父母的追问下被动地思考。这个过程至关重要,没有这个过程,孩子不习惯自己去思考,那就没有好的自学能力。你目前可以用提问的时间给她多读一本书,呵呵。一本新书,读了没几遍就提问,会挫伤孩子学习的欲望。如果孩子回答不出,妈妈如果轻易给出答案,会培养出孩子思维的惰性,这是学习的大敌。


[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0-2-23 09:33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水之形 于 2010-2-23 09:32 发表
...
难管教的孩子,培养整套的良好习惯,也许需要一两年,可能比其他孩子更难。但是难管教的孩子,大多是有主见的。一旦建立良好习惯,他们就上了快车道,进步会超出你的想象。你一定要坚持! ...
坚持.

TOP

回复 481#水之形 的帖子

楼主满纸肺腑言,茶客一把辛酸泪。

水家超女前三年的“专注”状态,跟我家小儿何其相似。为了纠正他的种种恶习,我连阿姨都不用了,卷袖子亲自上阵。目前其它都还过得去,就是一旦不得已请老人帮忙,孩子就跟换了个人似的。

就是有一点始终无法解决,无论我怎么以身作则,好言诱导,他对周围的人大抵视而不见,就是咬紧牙关,不原意主动打招呼。其实我知道他是个心地实诚的孩子,但是极其怕羞,又过分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感兴趣的东西太过专注,一心不能多用),所以我不忍也不愿在人前斥责孩子,虽然好多次我都尴尬得要命。

可是,该怎么改善呢?.

TOP

回复 481#水之形 的帖子

呵呵,每一个成功的家长,都是坚韧不拔的家长,都是在和孩子长期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家长。。。。。。或许我们没有小水这么好的毅力和时间、精力(白天上完班,到家几乎都是应付孩子了),但是在孩子的教育上,真的也是累人、累心。

有的时候,看见孩子的缺点,深深感觉小的时候,没有好好培养,现在要纠正这些问题,需要花费更多的力气和时间。

未来的路很长,要坚持到底!

[ 本帖最后由 兔子的姐姐 于 2010-2-23 15:25 编辑 ].

TOP

回复 483#不不园 的帖子

改善有多方面。有的是因为难开口,有的是不知道自己喊人之后人家什么反应,有的则是不喜欢与人交往。

我当时让我的孩子每天在家里叫“妈妈好”、“爸爸好”。每天从问候父母开始锻炼开口能力,孩子做这一点是不费力气的,因为她爱父母。在她这个年龄,最最依恋的就是父母。然后开始培养她喊家里来访的亲戚。二宝经常给我女儿买零食,虽然经常被我骂,我女儿倒是挺喜欢她舅舅。让她多多跟妈妈练习喊“舅舅好”。轮到她舅舅来,她开口喊,也不是很难,虽然需要我坚持鼓励一下。她一喊,她舅舅就特高兴,抱着她疯。我们家是个疯丫头,最喜欢被她舅舅抛来抛去。我没力气,抛不动,她很享受跟她舅舅的亲热。我就提醒她:“是不是你一喊舅舅,舅舅会更加高兴?”然后要求她在自己的玩具中选出自己喜欢的公仔,每天早晨问候,晚上睡觉前道晚安。所有这些都是铺垫,为了让她习惯于问候他人。最后要求她必须问候家里的钟点工,我让她喊“大妈妈好”。她如果不喊,我则坚持不让她做任何事情,必须喊。哭闹的话,我奉陪。哭累了,停下来,我继续坚持要她喊。这是坚持的一面,另一方面,我要让她体会到问候他人的好处。有的时候,我故意躲到厕所里,我女儿有些事情要求助的话,我让她去找大妈妈。她一开始很委屈,不肯。我坚持不出来,她只好去找大妈妈。她开口一喊“大妈妈”,大妈妈就眉开眼笑帮她忙。我嘱咐钟点工不可以主动帮她,必须她开口求助。然后我出来跟她说:“宝宝真能干,妈妈不在,也能找到别人帮忙。”然后继续跟她分析礼貌招呼他人的好处。礼貌会让一个小姑娘便成大家都喜欢的公主,大家都愿意帮忙。这种事情要经常做,孩子那么小,做几次她还似懂非懂。

在这个基础上,我带她出门之前,都跟她谈条件,必须叫人,不叫人不出门。她磨叽磨叽,总是不情愿地答应下来。到了外面她不开口,我不挪步,哪怕别人已经走了,我也不走,直到她肯跟我说她做得不对,下次一定会叫人。我的孩子内向是远近闻名的,谁都知道她不说话,不叫人,甚至不愿跟小朋友一起玩耍。慢慢地她了解到妈妈对这件事情看得很严重,不可能蒙混过关。她开始不情愿地叫人。正是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她的脾气,她一开口,人家非常惊讶,给予很高的夸奖。我每次都会提醒她注意当她礼貌招呼他人之后人家表情的变化,让她明白她开个口,人家会喜欢她,借她玩具玩,或者给她一点零食。虽然零食仍旧被我控制,但是她知道人家这么做就是因为她让别人开心。

最后,多带她跟孩子们玩耍,参加同学聚会,去别人家拜访。有的时候,有的小朋友很大度,热情招呼她。她虽然不吭声,但是面露喜色。有的小朋友亲热地喊她“妹妹”,她会把自己的东西分给人家玩。我继续跟她分析,她是不是喜欢那个小朋友才跟别人分享的?她说是。我问她为什么会喜欢人家。她说不知道。我继续问是不是人家很亲热,喊她“妹妹”。再问她如果人家不喊她,直接问她要东西,她会不会给?我要让她换个角度体验一下当别人礼貌招呼或者粗鲁对待她的时候,她的心情是怎么样的。这件事也是坚持做。

这样她体会到别人对她友好时她的心情,也知道她对别人友好的时候她能得到别人的友善,加上有个不依不饶的妈,她选择了礼貌招呼,最后习惯成自然。.

TOP

引用:
我的孩子内向是远近闻名的,谁都知道她不说话,不叫人,甚至不愿跟小朋友一起玩耍
谢谢啊,水大侠真是快笔头。发现您描写的小公主以前的特点,和我家孩子如出一辙。我决定依方抓药,集中精力解决礼貌问题。他本来相貌不差,,但是这种性格已经影响到了别人对他的好感,就像您分析的。

据我观察,他对陌生环境里不认识的小孩,都很有好感,愿意很快交朋友,而且特别喜欢照顾小小孩。相反,每天见惯的幼儿园小朋友啊,老师啊,门卫啊,人家热情地和他打招呼,他都不回应。我也没听说他在园有什么不愉快,找不出原因来。.

TOP

学习学习再学习中

遇到困难了就来膜拜下,然后鼓足勇气继续前行,我容易吗我.

TOP

回复 457#dadapai 的帖子

重温!
一样的感受.

TOP

回复 465#水之形 的帖子

关键是得到也并没有用的。“真正的”得到是必须要经验的积累的。我常常觉得18岁以后的我想法没有比18岁以前前进,我得到的人生经验只是在修正或者确认我之前的认识而已。.

TOP

看到这个贴,突然想起自己小的时候常常将1写到100,然后写上年份,想想自己要活这么多年,有些年份很遥远,有些年份很近。
因为考试压力大,常常哭,哭完了就想还有这么多年要过,哭完还是要过的呀,就算了。心里只是盼着快点考完这该死的第几场试。
高二看《读者》,里面有一篇文章,讲一个父亲给读书的儿子一句话“耐得寂寞”,就自己用毛笔写下来,贴在书桌前鼓励自己。
大学毕业后,一个人在上海工作,一句“面对苦难最效的办法是坚强”鼓励自己渡过最困难的几年,并可能影响自己一生。
所以,我想,也许教会孩子读书加上一点点引导就够了。孩子大了,我们还在自己生活的,有个自己的爱好可能更重要。
“放轻松点”也是常对自己说的话,每个孩子都会长大。.

TOP

引用:
原帖由 水之形 于 2010-2-23 15:55 发表 \"\"

我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搞不定她,我就不当她妈!”

这样她体会到别人对她友好时她的心情,也知道她对别人友好的时候她能得到别人的友善,加上有个不依不饶的妈,她选择了礼貌招呼,最后习惯成自然
最关键的还是有个不依不饶的妈,所谓顺其自然实在是两难.孩子毕竟还要成长于当下的社会.
现在幼儿园还压的住,不过总有搞不定的时候,我觉得这个时候越早来越好.

非常喜欢这个帖子..

TOP

很喜欢这个帖子
对女儿的期望也很简单,就是幸福快乐健康,也发现这个目标真的很大
小女3岁多,对于不熟的人也是比较胆小,现在就比较宅,喜欢在家里玩,不愿意出去。

现在乘着这段时间她还没开始上幼儿园,这几个月,最主要的目标就是
1. 让她吃饭专注:以前都是大人喂,现在我尽量让她自己吃,这样才能没精力做其他东西 (除了酸奶水果,平时是不吃零食的)
2. 让她有礼貌,合群:几乎每天都带她出去串门,参加party

目标就两个,但做起来真不容易。 自己就是个急脾气。得先管住自己的脾气。现在对自己定的目标,就是,微笑着对女儿说话;但有时难免会拉下脸来,或是大声说话

今天又来温习水老师的帖子,学习学习再学习

[ 本帖最后由 LiangliangMummy 于 2010-2-26 02:31 编辑 ].

TOP

水老师的帖子要顶的,留爪细看.

TOP

引用:
原帖由 jrmm 于 2009-10-19 09:56 发表 \"\"
有人曾对我孩子讲:长大了要好好报答父母。
我在旁边暗想:我是个不合格的家长,凭什么让孩子报答呢? ...
也有人对我的孩子说同样的话

我在心里想,这宝贝是上帝给我的恩赐,我的人生因她而幸福丰满,赁啥要孩子报答.

TOP

也来温习水老师的帖子,很喜欢!
说个故事,我有个朋友,儿子今年初三,面临中考,可是成绩有所下降,对穿着有了更高的追求,她就和老公商量,一起和儿子谈谈,因为之前和老公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经常有争执,所以两人商量这次联合起来一致对外,决定招开一个家庭会议,精心准备了一下,历时20分钟,怕时间长了两人又争起来。结果会议进行到15分钟时,两人真的争执起来,结果小朋友说了一句话结束了这次精心准备的会议。小朋友说,你们慢慢争吧,争出结果通知我一下。
当时听这个故事时是在一次小型的同学聚会上,都是和我一样的妈妈,大家听了以后哄堂大笑,笑了以后却觉得有点苦。
我和老公在孩子小的时候也是这样,常常在我管教孩子时他觉得没必要,他管教时我也觉得有点小题大作,结果弄得孩子常和别人说,我爸爸妈妈又吵架了,他们要离婚了 。现在大概是做父母做久了,就有了点经验,一个人教育孩子时,另一个如果认同对方的观点就一起说几句,如果不认同就不说话,这样效果会好一点。
家长两个人的沟通很重要,道理都懂,可做起来难点。

[ 本帖最后由 dong妈妈 于 2010-2-26 13:56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兔子的姐姐 于 2009-10-19 10:12 发表 \"\"
但孩子必须爱我们,因为我们也爱他们,爱是相互的。这是我在教育中,改变了的一个想法。 ...
爱不爱,需要孩子自己决定

有一次我午睡,醒后女儿给我看她写的一张纸条,其中有一句:妈妈,我爱你,非常非常爱你,因为你先爱了我……

正如基督徒们经常会说的一句话:我们爱神,因为神先爱了我们……

有的父母也自认为很爱孩子,可是孩子却感受到的是伤害,这样的孩子很难对父母发自内心地真爱.

TOP

引用:
原帖由 水之形 于 2009-10-19 19:41 发表 \"\"
我本人求学到最后,已经彻底抛弃了名校情结。

...
能将这个彻底抛弃名校情结的心历路程讲一讲吗?非常期待,不过如果楼主不肯偶也不失望的.

TOP

投资人应有知情权嘛

引用:
原帖由 水之形 于 2009-10-19 14:44 发表 \"\"
旅游,是个立体教育的好机会,不应当把它当作纯粹的玩乐。我的孩子,如果到了中学,我是不会随意提供旅游的资金。想出去旅游没问题,要花精力说服老妈。旅游与否,跟她的学习成绩没有关系,我是不会把旅游当作一种成绩的奖励。

        想旅游之前,先给我查文献,了解一下目的地的地理、历史、景点、饮食、住宿、特产。先写一篇论文交上来,说服老妈肯一起去游玩。这一关过了,再写一篇攻略,安排好行程,同时要交上来预算。老妈只批基本预算,那就是怎么苦,怎么做预算,决不能拿老妈的钱去花天酒地。超过基本预算的,自己想办法解决。要么压缩预算,要么打工,要么再次跟老妈拉赞助。老妈提供赞助的条件很多,例如:旅游的时候带老妈吃点儿什么让人惊喜的小吃、学会当地的五句方言并在旅途中合理使用、至少结交三个旅伴、和三种以上背景的人分别交谈超过半小时、在旅途中成功地寻求陌生人的帮助等等。如果做到了,老妈就赞助超支部分的一半。回来如想获得另一半赞助,很简单,要么写一篇让我看得过去的游记,要么整理照片,做个听得过去演讲。如果老妈兴起,也会写一篇游记,小朋友看过之后,如能提出好的建议,让老妈心服口服,也是可以获得另一半资助。总之,办法多多。在出发之前,我需要小崽子先用自己的钱做押金,我先支付她全部费用,她满足我的要求之后退给押金。

        我曾经把我的想法跟朋友们谈过,很多深爱自己孩子的父母反对,认为我这个妈太刁钻,折腾孩子。我的看法很简单,不折腾没成长。与其以后让她到社会上受折腾,不如我先在家里折腾折腾。
这段话要抄下来,看某一天能不能照搬了用上.

TOP

顶这句

引用:
原帖由 水之形 于 2009-10-20 08:45 发表 \"\"
要给孩子一点物质上的饥饿感,才能激发出她的生命力。...
真做到不容易.

TOP

回复 117#小蟹妈妈 的帖子

偶想看到你讲1--2年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5年级开始引导孩子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为以后初高中的轻松学习打好基础

不过应该会有妈妈想看到你全部都讲讲,辛苦啦.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