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48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一个父亲的悔恨:我不该令孩子过早思考

引用:
原帖由 junhuayang2005 于 2009-9-21 11:19 发表 \"\"
是的,目前觉得太过于看重外界环境了,其实内因起的作用更大,内因就是也只是孩子本身,包括父母也是外因。
最近看了一本书《一岁就上常青藤》。书中认为,家长是孩子无可替代的一对一老师,在孩子身上能起到太大作用。
所以家庭教育实在是任何学校教育都不能替代的。这给了我很多启发,家长的确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来。.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引用:
原帖由 pm_simple 于 2009-9-21 11:13 发表 \"\"
谢谢!
中间路线也我以后会选择的(我孩子还小).
中间路线最能接近 真理路线, 随着课堂民主的逐渐深入, 规则制订者可能会逐渐转向学生.
能力强的孩子会在此中受益
能力和烦恼也成正比.呵呵.
在这个例子中, 把 ...
其实我不反对孩子激进的,激进的孩子才有创造力。我们在这里讨论的只是一种假设,没有孩子的反驳,也许真的面对的时候,孩子有理由把我反驳得哑口无言,如果真那样的话,我觉得并没有什么不好,那才说明他是真的学会了思考,而且我相信这样的孩子也不会走进那个家长最担心的死胡同。这个年龄的孩子想法既极端,其实又很幼稚,有很大漏洞的,我会给他充分表达的机会,也会尽最大力量寻找漏洞,进行攻击,等到他能补完自己的漏洞,以充分的理由将我驳倒的时候,也就是他成熟的时候,就是我可以放心放手的时候了。.

TOP

回复 201#maurora 的帖子

有个方法的问题
比如学走路的时候,一般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总在孩子身边护着,光怕摔跤;一种是让他自己来,摔跤了,也自己爬起来。我采取的是后者,我离开女儿有几米远,她反而很少会摔跤。

我想在教育中也应该是这样的,方法会告诉的,大的原则会告诉的,但是要懂得放手。

父母不能代替孩子去思考,这是关键。.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这个孩子根本就不会正确的思考!.

TOP

引用:
原帖由 sandyshang 于 2009-9-17 22:31 发表 \"\"
当孩子不断地在写检讨的时候她的父亲干什么去了 让老师充分的了解自己的学生不也是家长的一项重要义务吗?
同意。
这不是思考带来的问题。
思考不是完全独立的,要带着理解去思考。
这个父亲反思的方向错了。.

TOP

这个年龄的孩子是非常敏感的. 我们不应该过多地去指责他们.这不是因为我们溺爱他们,而是出于对客观规律的尊重.老师和家长应该站在更高的高度去想一想,没有用报夹真得那么重要吗?没有按时交作业又如何?初三复习其间,经常是生物老师拿着讲义从前门进教室,我从后门溜出教室.最后的考试仍然是全校最高分. 就因为没有乖乖地去做老师的一些重复性的作业,我赢得了时间复习自己的弱项,才在最后的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到现在还很感谢那些尊重我,没有给我找麻烦的老师..

TOP

每次看到这样的话题,都觉得心里沉沉的,花一样的孩子啊。
这位父亲应该后悔的是应该早一点教会孩子圆滑,没有必要让孩子去与老师讲道理。
要记住有些老师是很要面子与权威感的。
只要让孩子心里明白对错就可以了。
有的时候真困惑不知该如何教育孩子?.

TOP

引用:
原帖由 tiger.0309 于 2009-9-21 14:20 发表 \"\"
每次看到这样的话题,都觉得心里沉沉的,花一样的孩子啊。
这位父亲应该后悔的是应该早一点教会孩子圆滑,没有必要让孩子去与老师讲道理。
要记住有些老师是很要面子与权威感的。
只要让孩子心里明白对错就可以了 ...
我也这样认为。遇到和老师有矛盾的,明明知道老师不对,有的老师怎么就那么不把孩子当孩子,反而把自己看的很高。实在不知道该怎么教,该怎么做。那么,起码要活下去吧。那就表面一套,心理一套。.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211#pm_simple 的帖子

你的想法是好的,但是老师无论说了什么,都会挨砸的,尤其是说真话的时候,因为忠言逆耳,人们通常只喜欢听好听的,也只愿意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也只愿意人家顺自己的思路走。.

TOP

引用:
原帖由 pm_simple 于 2009-9-21 19:43 发表 \"\"
其实, 向老猫老师的提问就是为了想让老师这个角色向家长们展现一下, 让更多的家长能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有素材可以使用. 当好老师非常地不容易. 其实好老师面临的压力也很大, 其中有一部分就是协调 学校\教材\学生 之 ...
能完美解决这个问题的就成为特级教师了。俺不是,所以俺不能解决,自然也不能解答。.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很小就会思考了,思考没有错,错在哪里呢?问题可能在思考之外的,会思考就一定要老师顺着自己思考的路子走?你可以思考,但你也要适应环境,否则,你只能崩溃,看样子,思考没有到位。.

TOP

回复 204#junhuayang2005 的帖子

是啊。教育孩子,需要大智慧。首先父母要明了原则,才可能让孩子明白。
我不是个聪明人,平时我经常有一种惶恐。只能是自己不断的学习,才能做好一个孩子的对话者,而不误导。.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219#longmother 的帖子

其实不是的。基本的规则是要遵守的,比如像红绿灯,如果不遵守的话,不仅是会损害自己的利益,也会损害到他人的利益。所以不遵守规则的话,要受到相应的惩罚;而规则的制定,则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对于遵守的人来说,则不会有惩罚的。(如果有大量遵守的人得到惩罚,这说明规则不完善或者执行的不完善。)如果侥幸这次逃过惩罚,那以后也可能被罚的。

对于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以死相谏也罢,自暴自弃也罢,奋勇搞争也好,还是隐忍也罢,都是自己的选择。但是积极的选择,则是求同存异,不要为别人的错误来买单,当然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

TOP

我们要允许自己犯错,也要允许别人犯错,这样的话,也许我们就不那么焦虑了,看问题也许就客观了,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就不那么简单和粗暴了,世界上的事情并非非黑即白的。.

TOP

独立思考没有错,但如果思考变成了一个固执孤僻的人,那家长是要介入的,当时老师发觉孩子的精神有问题建议看医生时,家长应该重视,采取行动,或转学,或开导,避免悲剧。孩子独立思考应该鼓励,但思考后的结果应该沟通并加以引导。不要寄希望于老师,现在老师也是应试流水线上的工具,自己的孩子自己关心。.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无语。.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在徐远方生命的最后一些日子,她带了一把小刀进了课堂,形同癫狂去吓阻那些嘲弄她的同学,来保护自己。但老师们还是没有发现这个女生内心的愤怒,相反,他们判断徐已经有精神疾病,还催促徐的父母送她去医院看医生
       这段话看了很痛心,老师固然教育方法有问题,同学也许太刻薄,但是,作为家长,他们是否注意到自己女儿的变化,为什么没有什么行动去制止悲剧的发生,在培养孩子学会思考的同时,家长也要学会思考。这个父亲是失败的,他也应该为自己女儿之死负责!.

TOP

回复 179#兰兰的好爸爸 的帖子

徐远方内心处于痛苦之中已经很长时期了,所以她说“我,可怜而不幸的徐远方”。

她可能认为自己是“异类”,来到这个世界是一个错误,所以选择了离开,用这种方式来解除痛苦,而她理解不了这种“离开”的后果的严重性。

在她那年龄阶段能够感受到世界的荒谬、冷酷、谎言、虚伪,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这取决于诸多因素。

所以,杂草容易生长,兰花难以培养。.

TOP

引用:
原帖由 老猫 于 2009-9-19 10:27 发表 \"\"


说到缺乏安全感。
前几天做到一个评测。
进饭店喜欢坐同一个位置,居然也是缺乏安全感。
始终用同一个品牌,也是缺乏安全感。
由此可以推断:找到一个好的伴侣,从一而终了,也是缺乏安全感。
[tt28 ...
呵呵,我和女儿似乎都极度缺乏安全感。.

TOP

虽然女儿的文字已经不让看了,但通常还是忍不住偷看一下(别拍我,为了了解她的思想)。从孩子的文字里,经常读出冷嗖嗖的寒意。

不经意和她探讨一下我的感觉,她完全有自己的解释;发现那些文字只是孩子扮酷、标榜自我的一种方式,或许是青春期的正常反应,或许是读穿越小说读多了、模仿而已。

知道她周围的友情依旧温暖,她眼中的世界依然美好,得以释然!.

TOP

回复 229#兰兰的好爸爸 的帖子

杂草容易生长,兰花难以培养。
没错,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所以在教会孩子思考的同时,还要教会孩子坚强以及暂时的让步。就夹子问题来说,你心里可以不同意老师的要求,但是这其实不是原则问题,买个夹子顾全老师的面子有何不可?就像我们在工作当中,明知一些事情自己没错,但还是会服从和让步。我想这并不说明自己就是一个不会思考的人。
孩子父亲在教育上是有错误。这个错误不是教会了孩子思考,而是没有及时和孩子沟通,也没有教会孩子主动沟通。要知道,青春期的孩子多么敏感和脆弱!我们无法选择环境,所以更要学会适应它。花一样的孩子就这样去了,真是令人痛惜。.

TOP

对于这种喜欢“掰道理”的学生,老师和家长应该正面对待,即通过讲理把她的不足指出来,而不是简单地以权威来压制和强制。

比如,晚交作业,狡辩说“我会交作业的,不是不交”,老师家长就应该明确地回应:“对学生的作业有两个要求,一个是要做完并提交,另一个是按时交。这是两个不同的要求,学生都要达到。”同时应该批评她放任自己不达到学校老师要求的态度。

比如,不买报夹,狡辩说“我只要整理好报纸就可以了,不一定要买报夹”。老师家长就应该明确地回应:“买报夹并不是你认为的那样只是为了整理报纸。订报纸是为了让同学大家来读报的。报夹夹住报纸后可以挂在教室墙壁上,这样同学取看报纸也不会弄乱。你说可以整理好报纸,我相信你能做到,但是你可以做到所有的课余时间都拿着报纸站在固定位置吗?”同时应该批评她,1对于老师指令的目的不理解应该虚心询问老师,而不是自以为是;2以轻易承诺完成目标来逃避过程是不对的,就比方说,你是不是只要向老师和家长说”我会成才的“,就可以不上学了呢?

最后,谈谈学生自杀,老师和家长的责任问题。我认为,这类未成年人自杀,教育的不足是最本质的因素。而学生的教育,老师和家长都有责任。而且我个人认为家长的责任更大。不严密地说,学生自杀,她的老师可能教了上千个学生里面才出1例自杀,比例是0.1%或更低,而她的父母可能是养了这1个孩子就自杀了,比例是100%,显然父母身上存在问题的可能性应该更大一些。

还有,从文中的一些事例来看,出问题和”过早思考“没什么关系,这个孩子的缺点在于1不虚心,不会听取并试图理解别人的意见,以及2对自己没有要求,一旦出现问题就习惯于耍小聪明找理由为自己开脱。这些缺点,往往会在一些成绩还不错的”好学生“身上出现,虽然这些”好学生“可能不像一些”差生“那样调皮捣蛋不遵守纪律学习跟不上,但上述缺点的严重性并不比”调皮捣蛋“来得小。

[ 本帖最后由 jyuntoku 于 2009-9-22 16:51 编辑 ].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斐1015 于 2009-9-22 20:20 发表 \"\"

请问:按照您的逻辑推理,为了证明自己不缺乏安全感,是否需要鼓励大家对待婚姻不要从一而终,而是竞相出轨欺骗感情背叛婚姻
呵呵。
俺是传统的人。
情愿没有安全感,也要盯着一个。
至少在这个人的身边,很有安全感。

另外,如果时时刻刻想着证明自己有安全感,应该就说明安全感缺失吧。.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斐1015 于 2009-9-22 20:31 发表 \"\"
我对安全感的理解:只有咱自己安全了,对对方才有感觉;自己都不安全,哪里的安全感
哈哈
美来自内心。.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斐1015 于 2009-9-22 21:01 发表 \"\"
美来自内心
美来自。。。。。。广告语
广告无处不在啊,难怪觉得那么的熟。.

TOP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需求层次理论释义
  需求层次理论(Need-hierarchy theory),是解释人格的重要理论,也是解释动机的重要理论。其提出个体成长的内在动力是动机。1943年,由美国著名犹太裔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提出,马斯洛认为动机是由多种不同层次与性质的需求所组成的,而各种需求间有高低层次与顺序之分,每个层次的需求与满足的程度,将决定个体的人格发展境界。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并分别提出激励措施。其中底部的三种需要可称为缺乏型需要,只有在满足了这些需要个体才能感到基本上舒适。顶部的两种需要可称之为成长型需要,因为它们主要是为了个体的成长与发展。
  
生理需求

  级别最低,如:食物、水、空气、性欲、健康
  • 缺乏生理需求的特征:什么都不想,只想让自己活下去,思考能力、道德观明显变得脆弱。
  例如:当一个人极需要食物时,会不择手段地抢夺食物。人民在战乱时,是不会排队领面包的。
  • 以生理需求来激励下属时,假设人为报酬而工作
  • 激励措施:增加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给予更多的业余时间和工间休息、提高福利待遇
  
安全需求

  同样属于低级别的需求,如: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钱。
  • 缺乏安全感的特征:感到自己对身边的事物受到威胁,觉得这世界是不公平或是危险的。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危险的、而变的紧张、榜徨不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恶」的。
  例如:一个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欺负、受到老师不公平的对待,而开始变的不相信这社会,变的不敢表现自己、不敢拥有社交生活(因为他认为社交是危险的),而藉此来保护自身安全。 一个成人,工作不顺利,薪水微薄,养不起家人,而变的自暴自弃,每天利用喝酒,吸烟来寻找短暂的安逸感。
  • 激励措施:强调规章制度、职业保障、福利待遇,并保护员工不致失业,提供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退休福利、避免员工收到双重的指令而混乱。
  
社交需求

  属於较高层次的需求,如: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
  • 缺乏社交需求的特徵:因为没有感受到身边人的关怀,而认为自己没有价值活在这世界上。 这些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影响员工的精神,导致高缺勤率、低生产率、对工作不满及情绪低落。
  例如:一个没有受到父母关怀的青少年,认为自己在家庭中没有价值,所以在学校交朋友,无视道德观和理性地积极地寻找朋友或是同类。譬如说:青少年为了让自己融入社交圈中,帮别人做牛做马,甚至吸烟,恶作剧等。
  • 激励措施:提供同事间社交往来机会,支持与赞许员工寻找及建立和谐温馨的人际关系,开展有组织的体育比赛和集体聚会。
  
尊重需求

  属於较高层次的需求,如: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等。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
  • 缺乏尊重需求的特征:变的很爱面子,或是很积极地用行动来让别人认同自己,也很容易被虚荣所吸引。
  例如:利用暴力来证明自己的强悍、努力读书让自己成为医生、律师来证明自己在这社会的存在和价值、富豪为了自己名利而赚钱,或是捐款。
  • 激励措施:公开奖励和表扬,强调工作任务的艰巨性以及成功所需要的高超技巧,颁发荣誉奖章、在公司刊物发表文章表扬、优秀员工光荣榜。
  
自我实现需求

  最高层次的需求,是针对真善美至高人生境界获得的需求,具体包括包括认知、审美、创造、发挥潜能的需要等等,在前面各低层次四项需求都能满足,最高层次的需求方能相继产生,是一种衍生性需求。
  • 缺乏自我实现需求的特征:觉得自己的生活被空虚感给推动着,要自己去做一些身为一个「人」应该在这世上做的事(使命感),极需要有让他能更充实自己的事物、尤其是让一个人深刻的体验到自己没有白活在这世界上的事物。也开始认为,价值观、道德观胜过金钱、爱人、尊重和社会的偏见。
  例如:一个真心为了帮助他人而捐款的人。一位武术家、运动家把自己的体能练到极致,让自己成为世界一流或是单纯只为了超越自己。一位企业家,真心认为自己所经营的事业能为这社会带来价值,而为了比昨天更好而工作。
  • 激励措施:设计工作时运用复杂情况的适应策略,给有特长的人委派特别任务,在设计工作和执行计划时为下级留有余地。
  
超自我实现

  马斯洛在晚期时,所提出的一个理论。 这是当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充分的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求时,所出现短暂的「高峰体验」,通常都是在执行一件事情时,或是完成一件事情时,才能深刻体验到的这种感觉,通常都是出现在艺术家、或是音乐家身上。
  例如:一位音乐家,在演奏音乐时,所感受到的一股「忘我」的体验。 一位艺术家在画图时,感受不到时间的消逝,他在画图的每一分钟,对他来说跟一秒一样快,但每一秒却活的比一个礼拜还充实。
  
各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假定,人们被激励起来去满足一项或多项在他们一生中很重要的需求。更进一步的说,任何一种特定需求的强烈程度取决于它在需求层次中的地位,以及它和所有其它更低层次需求的满足程度。马斯洛的理论认为,激励的过程是动态的、逐步的、有因果关系的,在这一过程中,一套不断变化的“重要”的需求控制着人们的行为,这种等级关系并非对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这样的中层需求尤其如此,其排列顺序因人而异。不过马斯洛也明确指出,人们总是优先满足生理需求,而自我实现的需求则是最难以满足的。马斯洛认为各层次需要之间有以下一些关系:
  1、一般来说,这五种需要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低一层次的需要获得满足后,就会向高一层次的需要发展。一般来说,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有足够的活力驱动行为。已经满足的需求,不再是激励因素。
  2、 这五种需要不是每个人都能满足的,越是靠近顶部的成长型需要,满足的百分比越少。
  3、同一时期,个体可能同时存在多种需要,因为人的行为往往是受多种需要支配的。每一个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
  4、满足较高层次需求的途径多于满足较低层次需求的途径。
  近来的研究有些新发现:
  (1) 缺乏型需要几乎人人都有,而成长型需要并不是所有人都有的。尤其是自我实现的需要,相当部分的人没有。
  (2) 满足需要时不一定先从最低层次开始,有时可以从中层,或高层开始;有时个体为了满足高层次的需要而牺牲低层次的需要。
  (3) 任何一种需要并不因为满足而消失,高层次需要发展时,低层次需要仍然存在,在许多情景中,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与重叠。
[编辑本段]需要层次理论的实践与进一步发展
  
实践

   1、许多的研究表明,高层管理人员和基本管理人员相比,更能够满足他们的较高层次的需求,因为高层管理人员面临着有挑战性的工作,在工作中他们能够自我实现,在另一方面,基本管理人员更多地从事常规的工作,满足较高层需求就相对困难一些。而且需求的满足根据一个人在组织中所做的工作、年龄、公司规模以及员工文化背景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2、生产指挥系统的管理人员在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方面比科室人员感到更大的满足,双方在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上的差距最大。
  3、在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方面,年青员工(25或以下)的要求比较年长的员工(36或以上)更强烈。
  4、 低层次的管理部门和小公司的管理人员比在大公司工作的管理人员更易感到需求得到满足。
  5、事实表明,个人和组织中的事件能够而且确实能改变需求。组织中的习惯做法会强烈地影响许多高层次需求的产生并给予满足。例如,根据过去胜任工作而给予的晋升能够激发员工的尊重需求。而且,随着管理人员在组织中的发展,安全需求逐渐减弱,而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则相应增强。
  6、从学习心理的角度看,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即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充分而完备的发挥、发展和实现。因此,可以说自我实现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动机。而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低级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如父母离异使归属与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正是这些因素会成为学生学习和自我实现的主要障碍。所以,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以排除影响学习的一切干扰因素。
  
研究发展

   下面是需求层次理论的主要研究发现的概括:
    1、 需求可以认为是个人努力争取实现的愿望。
    2、只有满足较低层次的需求,高层次需求才能发挥激励作用。
    3、 除了自我实现,其它需求都可能得到满足,这时它们对于个人来说,重要性就下降了。
     4、在特定时间内,人可能受到各种需求的激励。任何人的需求层次都会受到个人差异的影响,并且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编辑本段]需要层次理论的评论
  
需要层次理论的贡献

  
  第一,需要层次理论强调了人的价值和尊严,对于促进管理中对人的重视具有积极意义。传统管理理论的出发点往往是把人看作是“工具”,认为人与动物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否认人的感情、价值以及尊严等特性。需要层次理论突出了人的因素,促使了资本主义企业管理重点由物到人的转变。
  第二,需要层次理论概括了一般人在不同层次上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因而获得了广泛认同。
  第三,需要层次理论肯定了高层次需要的重要性,有助于发挥精神利益的作用。需要层次理论强调了人在低层次需要的基础上高层次需要的意义,认为只有高层次需要的追求和满足才能使人产生更深刻的内在幸福感和丰富感(高峰体验)。也就是说人应该去不断追求高层次的境界,才能充分体现人的特点,高层次需要比低层次需要更能持久地激励人去努力工作。这就说明了在管理方面不仅仅要重视物质利益的作用,而且也要重视和发挥精神利益的作用。
  
需要层次理论的不足与谬误

  第一、需要层次理论存在着人本主义局限性。人的动机是行为的原因,人本主义心理学派总是将需求欲望作为人们行为动机的唯一要素。但实际上,从心理角度来说人们行为除了受人现实需求、欲望、愿望影响外,还受人们的信心、信念的影响。所谓信心是人们对行为实现可能性或必然性的预期,其与人们的“需要”、信念一起共同从行为成功的可能性或必然性认知角度促使人们行为的产生,就如许多歌迷或体育迷虽然都会有当歌星或当体育明星的愿望,但其中大部分人都还没有痴迷到真正地去追求这一目标的地步,所以说需求并不是决定人们行为动机的唯一因素,需要层次理论在这一点是犯了基础性的错误。
  第二、需求归类有重叠倾向。在马斯洛研究发表中,自己也承认:“一个人对性欲的要求不仅是性欲而已,也可能包括了尊重与安全感”。实际上,尊重的需求是贯穿整个马斯洛需求层次的心理现象,大部分人实际上不仅有以穷困潦倒为耻和夸耀财富的自尊心理,而且还会愿以朋友众多而接受人尊重的心理,更会有以获得诺贝尔奖为荣誉的心理,由此可知尊重不能做为一种单独的需求来看,其只是各项需求是否满足的表现而已;同时,安全需要和交往需求从人际方面来说也有相互重叠的方面,比如孩子们在学校中交往环境不好,有相互欺辱的现象,造成有些孩子不愿上学,这样的结果很难说是安全需要受挫导致的还是交往需要受挫导致的。
  第三、需要层次理论具有推崇自我中心的倾向。需要层次理论认为高层次的需要是建立在低层次需要基础之上,这就造成了需要层次理论对个人主义的合理化,这就等于排斥了西方的“博爱”思想,为孔老夫子由已推人的“仁”做了注脚。由此这一理论也就很难解释如“中国工农红军士兵能忍受艰难困苦而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等现象。实际上,马斯洛没意识到其需要层次理论中大部分高层次需要应该是包含低层次需要的,比如人们的社会交往需求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更安全地保障自己的生理需求,而自我实现需要随之而来则更是各项低层次需求的到来,所以说人们的基本需求与其高级需要往往是统一的,由此人们不仅可能由低层次需求的基础上去追求高层次需要,更可能由高层次需求的基础上去追求低层次需求,而这也就是人们会去除单纯的私念而去爱人类、以至爱自然的心理基础。
  第三、需要满足的标准和程度是模糊的。马斯洛在这方面曾提到:“生理需求若是到达20时,安全需求会出现5,爱的需求有可能会出现1”,而由此是很难有个标准界定什么样的需求达到什么样的程度会出现另一种需求程度,甚至由此也就很难解释如司马迁在受刑后仍然能坚持写《史记》的动力所在,也很难解释世界上很多仁人志士为追求崇高的目标而不怕艰难困苦甚至舍身忘死的精神。实际上,人们各项需求满足的标准是受人们最根本的信念所控制的,人们的信念是人们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底限,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等基本需求欲望和其行为志向的统一,当人们各项需求相互矛盾时各项的需求程度必然要首先满足信念的要求而受到信念的调控。.

TOP

回复 237#小斐1015 的帖子

[img]
安全是第二层次的需要



倒金字塔形式
自我实现需求
尊重需求
社交需求
安全需求
生理需求

[ 本帖最后由 junhuayang2005 于 2009-9-23 07:17 编辑 ].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130#兰兰的好爸爸 的帖子

忍不住要 .

TOP

回复 243#小斐1015 的帖子

呵呵,我还没有那么高深的学问。
仓禀实,则知礼节。.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246#小胡涂妈 的帖子

谁付的代价大呢?
可能大多数人认为是父母,其实不然,是孩子,她自己付出了生命为代价。.

TOP

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配套的时候,做父母的更要注意对孩子的情商教育。.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249#小胡涂妈 的帖子

所以我们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责任,要懂得在她那个年龄所要承担的责任。要有能够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承担责任的能力和愿望。.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