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妞发烧错过首映,然后我听人说片子不好看,打算放弃看片。事情,随着一个女生的到来发生转机。朋友携女来沪(小姑娘16岁,在全国重点高中最优班,将升高三。她很活泼,爱好颇多。她笑嘻嘻的一句话,让我领教其厉害:“我好期待高三,可以发挥一下”)
相谈甚欢,说到“麦兜”,她看过想再看一次。我问自家小妞:“如何?你暑期班同学都说不好看哎。”小妞答:“别人又不是我,又没毒,好不好,我要尝一尝才知道呀!”我乐。于是四人一起看麦兜。
一看完,那妈妈搂过女儿:“怪不得你说,第一次看完麦兜,感觉很放松很放松。我还以为乱哄哄的卡通,现在明白了。挺感动呢。”
她女儿也笑:“人可以有各种活法的呀,麦兜好自然好可爱,我很喜欢啊!”
我家小妞:“满好看的!麦兜不是笨,是善良。”
我就剩点头的份了。
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
麦兜,不合时宜存在的一小点。我们以为是灰尘,后来发现——是从天空望下来的一个渺小的人影。
我口味很杂,从新浪潮到无厘头,从纪实到写意,从头脑风暴到东成西就。感激那些尽心尽意的艺术家,让我们借助作品去体察生活的各种角度。无论他们呈来的是一杯名酒还是一碗浅淡的粥,那份用心,品一下……我们不会错过什么,却可能有意外收获。
个人感觉,麦兜的制作班底很尽心,有甚多可圈可点之处。响当当,是一碗透着温热的艇仔粥,糯糯稠稠,捞一捞,有好东西。我愿写出一二,与友分享:
其一、精细的美工。
片首麦仲肥的水墨、《清明上河图》等:笔墨精致,细节准确,加入的活动人物与背景十分吻合,场景转换流畅自然,市井凡俗活灵活现起来,让人都仿佛能嗅见空气里的米面香了。
据说,这短短几分钟时间动画,花费了制作方一年多时间。为求得类似1、2分钟经典,他们一点点精雕细凿、推倒重来……他们曾问自己,是不是值得?这些动画桥段,按照以往的做法,可以用一些2D、3D软件合成,也可以一笔带过,反正大家都那样做。国内大小屏幕充斥美式软件精确式或日式宫奇峻华丽式工笔或其他更简线的画面。
他们做了,不惜代价地做到了。
曾经的“小蝌蚪找妈妈”、“牧童短笛”的韵灵水墨,几成绝响。如今在大屏幕上得见,倍感亲切!《清明上河图》放一个麦仲肥也没啥异感。嘻哈间,港人对文化的态度也跃然纸上:尊敬和爱不一定只是膜拜,也可以是参透之后的亲近,甚至调侃。但你能听到他(她)的心在说:我是认真的。
还有一些场景也足可称道:
俯拍大河流淌和星汉灿烂的镜头,很壮观,特效真实。
道长与李小凌夜晚隔河比武,快慢间翩翩一叶,很有程小东武术指导后的视觉效果。
还有那个古场景最后部分有一艘船,精巧画面,结果它就是很不合时宜地卡在石拱桥上横竖挤不过去,真发噱。拿古人开涮,作者够淘的。
细节讲究唯美和国画艺术渗透,体现了作者的艺术追求。该片在美工方面的一搏,使之胜出一筹,传统艺术所赋予的厚重感,使之未流于普通商业动漫。
其二、独到的造型。
与精致唯美的背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主人公的形象,都是儿童涂鸦。
为什么不精致一点呢?
人的有些喜好总是循环往复,爱久必弃,弃久又爱。从手绘动画的《米老鼠》到动画与实物结合的《谁陷害了兔子罗杰》再到实景与数码配合的《恐龙》,然后《海底总动员》、《冰河世纪》《哈里波特》《变形金钢》……技术越来越精进,真实与虚景已无法分辨,在电脑的帮助下,细节几乎完美。
但物极必反。
精配精,是精品,但也易显得缺少通融,给人冷的感觉。
精配粗,却能成就一种亲和舒适,乃至低调的奢侈。
比如一个幽雅餐厅里,骨瓷小白碟,盛几粒老陈醋花生,谁又能说不符情调呢?
于是,总有人愿意保留着那坛陈醋,守着一地的红皮落花生,为我们奉上一点点不同。
香港或者上海,那些流光溢彩的城市里,人心里某一角,总会留着儿童一样的单纯和稚嫩,甚至傻气,就象麦兜。
只要寥寥几笔,开心烦恼全都有了。看上去傻气的粗粗的造型,才不会被绚丽的背景吞没。
就象我们这些人一样,会犯错,会粗心,有犹豫和软弱的一刻,再加上一些可爱的个性色彩,让我们凸现在玻璃幕墙和履历表以外,成为真实。
其三、奇特的故事
现实社会有意外鲜有奇迹。我们买一辈子福利彩票,也不中一次100万。但电影大片却总是告诉你,善良的男主角一定会邂逅漂亮的女主角;吊在悬崖边,千钧一发之际,一定会有一双勇士的手把你拉住……奇迹加点坏人和困难、还有特效,就成为一部大片。看完那些电影,我们犹如云中漫步,浪漫理想爆棚,一觉睡醒,开始面对没有奇迹的世界而头疼。
香港电影却有另一种宿命感。既笃信命运,通常两种做派,一个顺乎自然。一个是抗拒。而香港人走的是第三条路,他们很务实,从不讲跟天斗地斗,却讲究“论世之事,因为之备”的积极顺应,所谓识实务者为俊杰。香港人,不仅识实务,而且很务实。
麦兜告诉你,他的顿悟就是——没什么特别的事会发生。
这样的诚实,在电影方面太不合时宜。
当超人奇迹成为电影娱乐等的普遍主题,没奇迹的普通人,琐碎生活的电影,就只好归为“奇特”。
如果想看完整的开头,高潮,结尾,比如好人战胜坏人,这电影会让怀着这愿望的朋友泄气。
它天马行空,没一条线贯彻始终,象个语文65分的傻孩子日记:
麦太可以一个念头去中国了;道姐念叨的是搞笑的太极普及解说;武术练着练着,老子开始翱翔太空了;麦兜跳出去要格斗,腾着腾着,又穿插进了之后的事……
它也不同于一般儿童大片的布局谋篇:
没典型好人坏人,甚至没胜利者?!没打斗追逐,没机智幽默的对话!没励志言行,没奇迹!等了半天的比武,都没见有什么精彩招术。
有的只是罗罗嗦嗦,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庸人、庸猪,似乎能看见下辈子的人生。就是因为这些家伙,产生不少朴素甚至傻冒的笑料。
所有素材的堆叠,却不让人厌烦,当从一个孩子的眼睛和举止来进入的时候,琐碎却成了童趣。所以,电影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平静中的不平淡。
仿佛,麦兜同学在电梯按了“1”,然后,他老老实实说:“XX同学,喏,要记得来踩踩地气。上去了别忘记,想下去也不行。你跑出去玩,我会等你,我带了橙子。”
我们就这样很放松地开看,丝毫不觉得被耍。我呵呵傻笑,也小叹几声……不知不觉,啊?结束啦?
就是这样。顺乎自然~
想起以前看《英雄》,看他们飞去来回,就是没看出张导传达的真谛,好容易吾皇陈道明说白了主题,我乐了,把一部悲剧误读成了喜剧,自觉有愧,不再看张导的大片,都太深沉了。至于进口大片,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看多了好象差不多。
麦兜同学送来的东东,正好解腻开胃。
这是一碗粗食精做的艇仔粥,粥上大大咧咧地漾着葱花花生杂料,或许还有你不喜欢的肉皮油条。大直若詘,大辩若讷。道可道,真非常道也……一碗“老子”的上善的鲍鱼汁,就这样轻轻淋进热白粥。
我们吃时要轻轻捣一捣。
有实在不喜欢的小料,眼睛一眨巴,轻拨一边即可
。
其四、影片中感动的瞬间
无厘头就无厘头,反正麦兜不伤人。一笑之余还有感动。
我的:
——比武期限临近,“麦兜”用道长的炉子煮方便面,被责打,他坐在石头上5555地哭。鸭子咕咕同学说:“妈妈来接我回家,你也快让妈妈接回去避一避吧,等比武结束再回来。”
麦兜好心地问:“那还要带一箱方便面么?我只有几袋冬荫功味道的了。”(麦兜的表情是认真的,那位配音男生也很认真的)
咕咕听到妈妈喊,他一边挥手道别,忙着说再见,没听见麦兜又轻声地问:“那……橙呢?”(因为他带橙子给大家吃过)
然后,麦兜孤零零地一个人坐在那里。(好想抱抱麦兜啊~)
——麦兜:我最喜欢吃鸡!我妈妈最喜欢吃鸡!我最喜欢和我最喜欢的妈妈一起吃妈妈跟我都最喜欢的快快鸡!(我喜欢那孩子一字一顿慢慢地念叨妈妈喜欢 …)
——麦兜电话麦太说:妈妈,你来看我比赛(那个样子好熟悉啊,我忍不住地眼睛湿了)
——阿may说,有些东西,即使走得很慢很慢,但只要它一直在走,那就是一个奇迹。
……
我家小妞的回答:
没有。(正常,一贯如此~)
但记得以下段落:
——母子相互推让吃鸡。(某小妞曾不厌其烦复述N次,最近终于歇了。)
——妈妈说,如果哪一天你不吃妈妈烧的鸡,妈妈就失去一切了。(我记不清楚,好象是这样说。她问我为什么麦太那样讲呀?其实,哪一天孩子轻轻推开我的手说,妈妈不要抱我,那我一定和麦太一样失落了。)
……
写完,才发现这么长,自己有点晕了,呵呵~
[
本帖最后由 dadapai 于 2009-9-1 15:52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