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violethyq
(顺境时善待他人,逆境时善待自己)
发表于 2009-3-6 11:00
只看此人
返老还童影评(转)18楼新增空袭德累斯顿影评
今天我逃班了,就为了亲自接一次孩子,尽管孩子不知道,但我愿意这样做。家里很安静,我一直在看-返老还童,我也很安静……
本杰明巴顿是特别的,他生下来的时候是全身充满皱纹的老人,死去时,却是又白又胖的婴儿。他的人生是逆行的。
而他,却遇上了顺行的她。于是,他们的爱成了撕心裂肺的刻骨铭心,破碎的令人心痛。
她五岁时遇上他,他是一个愿意听袋鼠的故事的奇怪老人。
他五岁时遇上她,她却已是一个带着老花镜,给他讲袋鼠的故事的老婆婆。而他呢,却是一个轻轻诉着“就像我已经有过一生 但是我记不住它是怎样的了”的少年。 1918那个逆行的钟,被谁安置予他的宿命。即然这样,为什么还要让他遇见那个跳着芭蕾的女子,演绎着一段爱?
“有些时候我们就活在即将发生冲撞的轨道上浑然不知,无论它是意外发生地还是蓄谋已久的,对此我们都无能为力 ”
是啊,真的这样。谁都在人生路上走走停停,本杰明倔强的抗拒命运,于是他逆行。
可是,天真的孩子,你可以逆行,时间却永远顺着走。于是你们的摩擦过大,产生了如此多的火花。
你的80,她的5岁。
你的5岁,她的80.
还好,你们相遇了。
于是,爱隔了时间的轮回,来寻找彼此。最爱的是你们快乐的同居那一段,每天就睡在床垫上,可以无限的拥有彼此。什么距离都没了距离,人生终于有了交集。呵呵,但这却是终点。
你的脸庞越来越稚气俊美,她的脸庞越来越苍老无色。人生的交集仅有短短几年,但足够。
当我看到露西夸奖美少年本杰明长得如此俊美时我哭了,他抬起残老的含情脉脉的无奈的凄凉的眼眸轻轻说“我的外表很年轻,可是我的心已经老了..........”
但我看到那个小小的倚在旧钢琴旁弹着不熟的曲子的孩子时我哭了,年迈的露西含情脉脉地望着眼前这个脸上还有粉刺的孩子,问他“你认识我吗?",她是多么希望他可以用年轻却不年轻的口吻像对恋人一样说“是”,而他却仅是很迷惑地说,“NO”,我分明听到露西心中的堡垒轰然倒塌,然后强作微笑却泪流满面地说着“Nice to meet you,I'm Lucy."
但当我看到那个更小的本杰明呆呆地坐在房顶上,口中呢喃着“在这里,我可以看见妈妈的坟墓...........”我哭了。谁说年迈的他已忘记一切,人的一生注定会有一些痕迹留下,妈妈的坟,80岁的人,依旧不会忘记。他说自己会从房顶飞下去,像蜂鸟,当他飞累了,在屋檐下休息,他也就快要死去............
但当我看到年迈的露西怀中抱着她一生的挚爱——尽管他现在仅是一个婴儿时我哭了。当他们四目相对时,她知道,他是记着她的,容颜不是爱的依据,仅是灵魂停留的壳。她的皮肤松弛粗糙,他的皮肤水嫩细腻,她已是驼背,他却还是婴儿,可是,爱就是这么奇妙的发生了,这时的爱的确是灵魂的,因为躯体已无法承受爱情之重。
于是他闭了眼,在她的怀里酣睡着,离去。
于是她也在一场巨大的灾难来临前闭了眼,在对他的回忆中甜蜜地离开。
他或许不属于这儿,上帝仅把死时最美的姿态赐给了他,这个逆行的钟,竞真的倔强地来世上走了一趟,并且很美。
“有些人就在河边长大,有些人被闪电击中过,有些人对音乐有着非凡的天赋,有些人是艺术家,有些人游泳,有些人懂得纽扣,有些人知道莎士比亚,而有些人是母亲,也有些人....能够跳舞......... "
有些人,不,是仅有的,独一无二的一个人,是逆行的钟,能够在顺流中逆行,坚强地坚守爱..........
《本杰明·巴顿奇事》是从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F.Scott Fitzgerald)于上个世纪20年代创作的一个短篇故事开始了它的历程的,而菲茨杰拉德的灵感则源于马克·吐温(Mark Twain)的一句引语:“假如我们出生的时候就80岁了,然后慢慢走向18,生活是不是会变得更加快乐呢?”这个出自菲茨杰拉德之手的短篇故事,更像是一首充满着反复无常的怪念头的狂想曲,绝对是对终极想象力的一次考验……也许正是基于里面的内容实在是太过野心勃勃、不切实际、捕风捉影,所以把它改编成电影的想法,才会花费了如此长的时间,在摇摇摆摆地度过了40多年的漂泊岁月之后,最终在两位制片人凯瑟琳·肯尼迪(Kathleen Kennedy)和弗兰克·马歇尔(Frank Marshall)的手中生了根。然后又度过10年的光阴,它终于以不可抵挡的奇幻魅力吸引了编剧艾瑞克·罗斯(Eric Roth)、导演大卫·芬奇(David Fincher)和布拉德·皮特(Brad Pitt)的注意力。
对于艾瑞克·罗斯来说,原著所奉行的故事理念为他提供的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让他以一种反省的切入视角,对广阔而复杂的人生进行更为彻底地研究和探讨,不仅可以综合所有人每天都会经历的那种比较私人化的时刻,同时也记录了大到世界战争、小到一个浅吻的各类事件,凯瑟琳·肯尼迪表示:“单就这部影片,罗斯真的是我能想到的惟一合适的编剧人选了,他总是能充分地意识到这类故事本身所隐藏的更大范围的潜能,然后再对它们进行有效且深刻的挖掘……以罗斯之前的编剧作品《阿甘正传》(Forrest Gump)为例,他就是特别选用了一系列史诗故事做背景,以一种私人化的描述重新为其着色--在填充丰富的细节方面,罗斯是无人能及的好手。”
“倒着活”这样的理念听起来似乎真的是非常地完美且匪夷所思,艾瑞克·罗斯说:“当然,这个过程并不像看起来那般简单,表面上,你可能会觉得'倒着活‘这样的想法很可爱,但我要说的是,我们要描述的是一个与普通人有着很大差别的生命体,如何让’他‘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就成了这个故事之所以会如此出神入化的本质原因。虽然这里的本杰明越活越年轻,但初吻和初恋对他而言,仍然是很重要且意味深长的,仅凭这一点就能看出来,不管你是倒着活还是向前活,道理都是一样的--这就是人生。”
在构思和撰写剧本的过程中,艾瑞克·罗斯自己也经历了父母双亲的离世,他说:“对于我来说,失去他们是生命中最难以承受的痛苦之一,从那个时候起,我开始顿悟出一些东西,我觉得人们在看过这部影片之后,肯定能够对当初引起我共鸣的那一部分感同身受。”
《本杰明·巴顿奇事》深入探讨的是人生中最必不可少的话题--时间和年龄,并以此引出我们都曾经历过的快乐、爱情、以及永失我爱的悲伤,艾瑞克·罗斯说:“我和大卫·芬奇都希望这个故事可以具备一种普遍性的特色,也就是说任何看了影片的人,都会觉得它就是在描述自己的生活呢。其实这里对焦的只是一个男人的一生而已,可能选择的方式有点奇怪,但刨去这一点,你会发现它的内容是多么地平凡,因为生活对这个男人所产生的影响,同样也会影响到我们中的每一个人。”
影片中的本杰明所面对的困窘,真的是太过独特了,他的生命之旅荟萃了这个世界上最为复杂的情感,弗兰克·马歇尔说:“《本杰明·巴顿奇事》触碰的都是一些我们不断质疑的人生问题,仅用一部影片就可以带出如此多的个人观点,在电影工业中是非常罕见的,我相信六、七十岁的人会采用一种方式去看待这个故事,而那些20上下的年轻人,又会从中感受到完全不同的东西。”
[ 本帖最后由 violethyq 于 2009-3-22 21:15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