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3个人次参与评价】

[其他] 全职妈妈创业联盟-旧帖翻新

晴妈,希望这天能早点到来,并诞生于中国!呵呵!.

TOP

引用:
原帖由 一只红烛 于 2008-6-25 23:30 发表
既然大家都在热烈的讨论蒙氏教育,我们先来看看国外对蒙氏的肯定和非议
肯定有以下几个方面:
1、蒙氏重视早期教育的思想受到了支持;
2、蒙氏对于儿童智力及心理发展的看法受到肯定;
3、蒙氏强调的感官训练的思 ...
2、蒙氏所指的环境指自然环境及简单的物质环境,而决定人心理发展的是社会环境和社会生活,儿童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不仅是和物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和人的关系;蒙氏只要求重视物,而不注重人,儿童只会获得一些脱离社会生活的个人经验。

这一点,我认为在纯蒙氏的幼稚园,就是那些大价钱的幼稚园,营造成非常“蒙氏”的幼稚园,会存在这个问题。但是,这应该不是批判蒙台梭利的地方,而是应该批判那些所谓的“蒙氏幼稚园”

如果是那些借着蒙氏圈钱的幼稚园的缘故,蒙台梭利的教育受人诽谤,真的是 .

TOP

回晴晴的妈

原来你是遗传学的专家啊,景仰景仰。我一直也对生物感兴趣,但看得多一些以后,就感到在科学和伦理两方面都出现头脑打架的现象,于是抛到一边。凭感觉过日子去了。哈。

你195楼的那段,我完全赞同。教育孩子和养育孩子一样,要放松一些。我以前的同学有一些非常出色的,家长只是农民,根本不可能看什么教育理论。所以不是理论厉害,教育就成功的。在这里我要检讨一下,说得太多,做得太少。

你看,你本来是在讨论创业的事情,给我一搅和,变成蒙氏讨论了。这种严重跑题的事情,你要出力打击的。

虽然我一开始不怎么看好你的项目,但随着时间的推进,看到你的设想逐步改善,也许它目前还没有到能实施的阶段,但就象你说的,在这个过程中,你所收获的,远远大于资金赢利了。在行动力方面,你和朱MM都是我的导师。还有我孩子的幼儿园园长,她虽然没有象你这样理论高度,但却用自己的行动,日复一日地地给孩子创造美好的环境。我衷心赞美那些用行动去改变和创造环境的人。而不是象我这样,夸夸其谈,不务正业。哈。.

TOP

和晴晴的妈讨论了一下几个方面。

1. 产品定义: 有偿服务、无偿服务? 效果评估。
2. 客户定义l
3. 质量保证
4.危机处理
5.财务处理
6.招生, 顾客关系
7. 社会关系。
8. 人员的技能定义, 培训, 职责。.

TOP

天天坚持晨练的朋友请站出来!

十分感谢各位善良妈妈的旁引博证, 把有关蒙氏的资料归纳总结在我的电脑上, 谢谢你们的倾情付出, 不知我如何才能回报你们的恩德?
赞美女性, 感性善良的女性, 你们天生就是商家的利润宝藏!
我现在还想了解NLP,  NLP究竟是什么?  不知有哪位妈妈熟悉?
每一个读过心理学的朋友都明白, 心理学至今还是一门未成熟的科学..............
呵呵, 这个世界故事实在太多了, 新名词如旺旺论坛里的博学的妈妈一样的靓丽.......
需要我们关注的太多了, 不知这里的有多少朋友关注每一天的健康投资?  天天坚持晨练的朋友请站出来!.

TOP

引用:
原帖由 一只红烛 于 2008-6-25 23:30 发表
既然大家都在热烈的讨论蒙氏教育,我们先来看看国外对蒙氏的肯定和非议
肯定有以下几个方面:
1、蒙氏重视早期教育的思想受到了支持;
2、蒙氏对于儿童智力及心理发展的看法受到肯定;
3、蒙氏强调的感官训练的思 ...
3、蒙氏的教育方法起源于教育低能儿的特殊方法,带有机械的性质;

这一点,同样反对!
这明显是片面解读蒙台梭利教育法,蒙台梭利的教育法是系统性,脱离了她的思想,光谈教具,是会有“机械”一说,但那样子说,是非常不公平的。

就有点像小巫提及的一句话的秘密:“天才是百分之99%的汗水,加1%的灵感”我们几乎人人都知道这句名言,但是,她指出,这句话完整的意思,还有后面的一段,但是,却被漏了,那就是“可是,1%的灵感远比99%的汗水重要的多!”——我不知道原文字是不是这样子表达的,但意思就是这个。

我想,说蒙台梭利教育法机械的人,就有点以偏概全,一叶障目的浅陋!.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引用:
原帖由 一只红烛 于 2008-6-25 23:30 发表
既然大家都在热烈的讨论蒙氏教育,我们先来看看国外对蒙氏的肯定和非议
肯定有以下几个方面:
1、蒙氏重视早期教育的思想受到了支持;
2、蒙氏对于儿童智力及心理发展的看法受到肯定;
3、蒙氏强调的感官训练的思 ...
4、蒙氏教育主张自由和自动,将教师的职位由主动变被动,否定教师在儿童个性形成中应起的重要作用;

这一点从表面看,似乎像那么回事,可是,很多妈妈不得不承认,在陪伴孩子成长 的过程中,都不知道是孩子教育了我们,还是我们教育了孩子。

甚至有13岁的孩子提出,把“老师”换成“学生服务员”……

教育的方向,越来越往孩子自主学习的方向去发展,所有的教育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学习的革命》似一颗炸弹早些年就炸响了!终身学习,终身教育越来越重要。

所以,传统的教育,过分强调在老师的主导下一步步进行的学习,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从这一点来看,蒙台梭利所倡导的学习方法,不就是最先进的教育法吗?

从人性出发,从儿童的天性出发的教育,一定是代表着教育的最高端

就像共产主义之于全人类……

所以,这一点的反对意见,同样不成立!.

TOP

引用:
原帖由 晴晴的妈 于 2008-6-25 15:44 发表

三思而后行。话虽没错。但是对于想创业的人来说,如果没有激情,没有兴趣,连去尝试的愿望都没有了,哪里敢去面对未知的风险呢。
我非常感谢0.618爸爸的提醒,也通过这个讨论帖切实接触到了一些潜在的合作伙伴。首 ...
创业当然需要激情。不过,冲动的创业者常有,有激情的创业者少见。.

TOP

回复 205#618 的帖子

坚持晨练,要看空气好不好。

如果空气不好,晨练会带来恶果的。最近看了不少关于灰霾天气的文章。现在环境污染太厉害,城市中的灰霾天气太多,对城市居民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大家知道钟南山前段时间放了句狠话:广州人的肺都是黑的。上海比广州好些,但好的程度也有限。

提醒一下的。又跑题了。该打。.

TOP

关于蒙氏利弊我不想讨论下去了,虽然我经常来这个网站,但没有关注过讨论蒙氏的帖子,也很少发表评论。
这次发表评论是我觉得晴妈妈的想法很好,我虽然帮不上别的,应该在精神上支持一下,同时我也认同她能够客观看待事物的态度。
我以上发表的见解也只是我所了解到了肤浅知识,我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我了解教育的博大精深。
既然大家都认识并重视教育问题,当一种有别于当下流行的蒙氏教育的新的模式出现时,我认为应该是鼓励而不是排斥,尤其是现行的中国家庭教育不成熟的的情况下。
如果换位思考,我想zhujinhua妈妈和胡妈妈在我提到蒙氏存在的不足之处时的激动心情,我是可以理解的。她们在一些宣传下接受并实施了蒙氏,作为妈妈她们认为自己给孩子的是最好的,因为她们的母爱。我想我在提出不同意见时也许伤害到她们母爱本性的神经,如果这样希望你们能够谅解,我的本意并非如此!
但这并不代表蒙氏弊的问题不存在,我还是希望家长能够客观的认知。我引用晴妈的一句话,晴妈不要介意哦!事实上,蒙氏作为教育思想家的高度,教育理论家的深度,实验科学家的研究广度,和对儿童的博爱态度,是当世和后世无人能及的。只是她的很多见解,是建立在100年前的认知水平和科学发展水平上,在今世,特别是在中国要大力推广,需要继承,更需要创新。
同时我希望晴妈把她的想法继续下去,加油!

[ 本帖最后由 一只红烛 于 2008-6-26 14:42 编辑 ].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无论是蒙氏还是其它西方理论,到现在都不是成熟理论,且都是需要在不断取舍中前进。现在很多问题是,只要是西方的,只要是商业化的,都一概吸收。这一点都是非常危险的!
我们可能正在做人家的试验品,同时还要交昂贵的学费!"
你所指出的这点也是我觉得担忧的,中国人在教育方面应该有自己的东西。别人好的我们应该借鉴,不好的地方如果一直在掩耳盗铃、随波逐流,终究成不了大的气候!.

TOP

昨晚没睡好,今天本来准备补觉的,又给全职妈妈一个电话打来,耗费了大半天。已经约好周日上午十点要去联洋看她的创业机构,体验她的把美国英语课堂搬到中国来的三小时课程。有谁有兴趣啊,同去?
大家继续讨论蒙氏,不过关于学术理论,争不出结果来的,立场不同啊,看到的侧面不同啊,我不怕跑题,怕浪费,节约火力吧。
我昨晚激情澎湃构思出的东西,大家竟然视而不见。唉,我现在听到蒙氏就头疼。老太太100年前能做成这样一件事情,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是她发现和发明的那些东西,已经被东西方的教育界所熟知,并以各种方式整合到幼教体系中去了。我们都是非专业人士,我们哪里知道这块砖这块瓦背后,有杜威、福禄贝尔、皮亚杰这样的大师们的心血呢?没必要一块块翻开来检查一下啊,连幼儿园老师都没有精力这样做。
我现在对幼儿园的考虑是粗放型的,只要是中国老师,方法有差别,本质没差别,因为教育文化是同一的。所以,师范园,一级二级园,私立园,没有本质差别,就看家长自己的需求和侧重。但是,还好,幼儿园教育课程内涵是多元化的,老师们可以尽情发挥,没有分数考核和指挥她们的行动。有多少爱,就能发挥多少光和热。但是小学,就要好好挑一挑了,如果倒霉碰到个和你的教育理念非常不和谐的老师,孩子就活不好了,天天要在矛盾中挣扎了。

[ 本帖最后由 晴晴的妈 于 2008-6-26 15:54 编辑 ].

TOP

回晴妈

“没有分数考核和指挥她们的行动”这句话不对的噢,幼儿园绝对有很详细的考核指标的。包括小朋友的出勤率也是呢。没想到吧?嘿。.

TOP

5、蒙氏否定奖惩,否定儿童的假象游戏有失偏颇;

引用:
原帖由 一只红烛 于 2008-6-25 23:30 发表
既然大家都在热烈的讨论蒙氏教育,我们先来看看国外对蒙氏的肯定和非议
肯定有以下几个方面:
1、蒙氏重视早期教育的思想受到了支持;
2、蒙氏对于儿童智力及心理发展的看法受到肯定;
3、蒙氏强调的感官训练的思 ...
5、蒙氏否定奖惩,否定儿童的假象游戏有失偏颇;

同样反对!
关于奖惩!确实是有害而无益的。——但无可争议又是我们这些无能的大人们,为了对付孩子顺承我们不得不用物质去诱惑!

这是罪恶,可是,我们却不得不整天在犯罪!

可是,不能因为我们整天在犯罪,所以就指责那不犯罪的是错误呀!

关于蒙台梭利的儿童的想象力,我在另一个贴中已有讨论,搬到这里来救援一下!


附:

儿童想象力的培养,蒙台梭利的观点
儿童想象力的培养

如果想象的真正基础是现实,而一个人的感知能力与其观察的精确程度息息相关,那么,培养儿童的想象力,使他们准确地感知周围事物所需要的材料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另一方面,让他们在界定严格的范围内进行推论,让他们进行将不同事物区别开来的智力训练,就能够为他们建立想象力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一基础打得越牢固,他的想象与具体形式的联系就越紧密,也就越能与独立的意象建立起合乎逻辑的联系。任何夸张或粗糙的幻想都不能使儿童走上正轨,我们只有做好了充分准备,才能开掘出一条奔腾壮丽的江河,使智慧之泉在其中流淌。只有这样,它所涌出的泉水才不会泛滥,不会有损于内在秩序之美。
在培养儿童想象力的时候,绝不能阻止他们自发的活动,即使这类活动像涓涓细流一样渺小。我们的任务是等待,千万不要欺骗自己,自认为能够创造智能。我们除了观察与等待青草的萌芽和微生物的自然裂变,别的什么都不要去做。
我们必须记住:创造性的想象只要不是一种虚无缥缈的纪想,不是幻觉或错误,就会在坚实的岩石上建立起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智力的开发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人们通常认为儿童的最大特征就是想象力极为丰富,因此,我们应该采取一种特殊的教育方法来开掘他们的这种禀赋。还有人以为,儿童喜欢在虚无的、令人痴迷的世界里遨游,就像原始人,他们总是被迷人的、超自然的和虚无缥渺的东西所吸引,对此我们需要指出,实际上,在任何情况下这种原始状态都只是暂时的,会被其他状态所取代。对儿童的教育应当帮助他们克服这种状态,而不是延伸或发展这种状态,甚或让他们停留在这种状态。
我们确实可以在孩子身上发现一些与原始人相似的特征。比如,在语言方面,他们的表达能力十分贫乏,只具有一些表明具体意思的词汇;他们的用词也非常笼统,一个词往往被用于表达几个目的或表示几件东西。但是,我们却不能人为地对他们加以限制,或者有意给他们提速以便尽快度过这个时期。
与那些永远停留在虚幻中的人相比,我们的孩子却属于一种完全相反的类型。他们对伟大的艺术作品十分感兴趣,对科技文明津津乐道,沉浸在需要丰富想象力的作品里,我们应该为孩子聪明才智的形成提供这样的环境。在智力发展的朦胧时期,儿童被一些奇妙的幻想所吸引是很自然的事,不能以此否定孩子是我们的未来,他们应该青出蓝而胜于蓝。因此,我们千万不要对孩子想象力的发展过分控制。
婴儿大脑的创造性活动现在已经被认为是人类孩提时代的重要活动,甚至被普遍认同为一种创造性的想象。通过这些活动,孩子赋予了他们所感兴趣的东西以赏心悦目的特征。
大家都见过,孩子骑在父亲的手杖上时,他的感觉就像真的骑在马背上一样,这就是孩子具有丰富想象力的证据。当一群孩子在用椅子建造一辆扶手齐全的四轮豪华马车时,他们感受到了多么大的乐趣啊!建造成功后,一些孩子在马车里仰靠着,心情愉悦地欣赏着他们所虚构的车窗外的景色,还身临其境的向外面欢呼的人群鞠躬致意;另一些孩子则坐在椅背上,抽打着想象中的烈马,鞭子在空中挥舞着。这是孩子具有想象力的又一个例证。
但是,当那些已经拥有了小马驹,并且习惯于在马车或轿车里进进出出的富家子弟看到这一情景时,就会用轻蔑的眼光看着这些兴高采烈的孩子,他们对这些穷孩子的举动感到非常吃惊,甚至会挖苦他们:“他们穷得什么也没有,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因为没有马,也没有马车。”我们不能为了教育这些富家子弟而将他们的马驹牵走,而给他一根手杖。同样,我们也不必阻止穷人的孩子对手杖和马车的幻想。一个穷人或者乞丐,当他进入富人家的厨房,闻到了扑鼻的香味,从而想象自己正在就着他的面包吃着丰盛的菜肴,谁又可以阻止他的幻想呢?当一位穷困潦倒、深爱着孩子的母亲把仅有的一片面包掰成两块,分两次给她的孩子,并且对他说“这是面包,这是牛肉”时,孩子会心满意足地认为自己在吃面包的同时也吃到了牛肉。有人曾十分认真地问我:“当一个小孩不断地用手指在桌上比画着想象自己在练琴时,如果我们真的给他提供一台钢琴,这是件好事还是坏事?”“坏事。”“怎么会是件坏事呢?”我反问。“假如我们这样做了,孩子无疑能够学会弹琴,但他的想象力就得不到原先那样的锻炼了,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他的担心确实有道理。
费洛培尔的一些游戏就存在这样的问题。比如,将一块积木交给孩子,告诉他:“假装这是一匹马。”再将积木按照一定的次序摆好,又对孩子说:“这是马厩,现在我们把马放进去吧。”然后再重新排列组合,对他说:“这像是一座塔,这是一个乡间教堂……”在这类练习中所使用的实物(积木),就不像前一例中被当做马骑的手杖那样容易引起幻想,孩子在向前移动时,可以骑着手杖,并且可以抽打手杖,他会产生丰富的想象力;而用积木搭建的塔和教堂则只会使孩子们的头脑更加混乱。更为严重的是,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创造性想象的、用头脑工作的已经不是孩子,他们只是在按照教师的提示去做而已。孩子是否真的相信马厩变成了教堂,他是否正在开小差,谁都无法知道。这时,孩子不得不潜心琢磨教师所提示的一连串蒙太奇式的意象,尽管这些意象只存在于同样大小的积木之中。
我们在这些尚未成熟的大脑里到底培养了些什么呢?通过这种教育形式,的确有人将树当成了王位而对之发号施令,有人甚至相信自己就是上帝。正是这种错误的知觉成了错误判断的开端,并且有可能成为神经错乱的并发症。正像精神病人什么也干不了一样,那些因欲望得不到满足而表现得狂躁不安的孩子,既不能为别人也不能为自己做任何事情。
成人总是企图用一种让孩子将虚幻当做现实来接受的方法来发展他的想象力。比如,在拉丁语国家,大人是这样对孩子们讲述圣诞节的故事的:一位名叫比瓦娜的丑女人爬过围墙,然后从烟囱钻进屋子里,把玩具送给了听话的孩子,那些调皮的孩子就只能拿到煤块了。在盎格鲁——撒克森国,圣诞节的故事又是另外一种情景:一位全身落满白雪的老人挎着一大篮子玩具,到了夜里,他进入孩子们的房间,把这些玩具分别发给熟睡的孩子们。这种方法怎么能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呢?故事里所表现的是我们的想象力,而不是孩子们的想象。他们只是相信我们所讲的故事而已,却没有孩子们的想象空间。我们之所以这样对待孩子们,是因为我们只要他们轻信我们即可。轻信确实是那尚未成熟的大脑的特征,孩子们的头脑因缺乏经验,也不具备现实知识,所以缺乏辨别真理与谬误、美丽与丑恶、可能与不可能的能力。难道我们这种毛病仅仅因为孩子们处于无知、未成熟的年龄,就企图在他们身上培养轻信吗?这绝对是错误的。想想看,成人也有轻信的毛病,这种毛病在与智慧作对,它既不是智慧的基础也不是智慧的结果。只有在愚昧的状态,轻信才会萌芽和生长,我们把愚昧看做轻信的标志。
有一个流行于17世纪的颇具讽刺意味的故事。当时,巴黎的新桥是供人行走的通道,也是人们休闲和集会的地方,许多江湖骗子和庸医也混迹于此。有一个名叫马里奥的江湖医生,在那儿兜售一种自称来自中国的药膏,他吹嘘说这种药膏可以使人的眼睛变大,嘴巴变小;可以使短鼻子变长,长鼻子变短。萨丁警长将这个江湖医生拘留起来,并审问他:“马里奥罗,你是如何招来这么多人为自己的招摇撞骗提供方便的?”
“先生”,马里奥罗回答,“你知道一天之内有多少人经过这座桥吗?”
“1万到12000人吧。”萨丁回答。
“是的,先生,你想过没有,他们当中又有多少聪明人呢?”
“差不多100个吧。”警长答道。
“这是最乐观的估计数字,”骗子说道,“即使如此,我也还可以在其余的9900人之中找到机会啊。”
当然,可以说现在的情况比那时强多了,现在的聪明人比过去多得多,轻信的人也少多了。但重要的是,教育不应该使人走向轻信,而应该灌输智慧。谁把教育基于轻信之上,谁就想在沙漠上建造高楼大厦。
因此,我想起了一个在社会上重复过成千上万次的故事。那是两位出身高贵的公主,为了免受命运安排的优越生活的诱惑和虚荣的折磨,决定去一所修道院接受教育。在修道院里,修女告诉她们,这个世界充满了虚伪,不信就试试看,当有人称赞你们时,你们试着躲起来,听听他背着你们时会说些什么,也许他会诅咒你们。这两们年轻的公主到了可以参加社交的年龄,第一次在晚会上露面,所有来宾都不吝言辞地把这两位迷人的姑娘大大称赞了一番。面对此时情景,两位姑娘要验证一下修女的话,便躲进客厅里一间用大帘子遮掩着的凹处,想听听人们在背后议论些什么。使她们惊奇的是,当这两位公主一离开,对她们的赞美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更胜一筹。这时候,两位公主感到非常失落,抱怨修女们说的都是虚假的,当即宣布不再信仰宗教,重新投入到尘世的欢乐中去了。
随着人们经验的积累和思想的逐渐成熟,轻信会慢慢消失。如果能够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导,就可以使人们远离轻信。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具体的一个人,随着文明的发展进步,人们的轻信心理必将减少。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知识驱走了无知的黑暗,幻想最容易游荡在无知的地方,因为那里缺乏上升到更高层次文明的支柱。难道我们要在轻信的基础上培养孩子们的幻想吗?回答是否定的。我们当然不希望看到孩子们轻信别人告诉他的一切,事实上,我们因此还会夸赞他:“你已经不再是个孩子了。”情形应该是这样的,这也是我们期待已久的。孩子不再相信神话的那一天一定会到来。
当孩子长大成人时,我们应该反问自己:“在孩子成熟的过程中,我们到底做了些什么呢?我们给了这脆弱的灵魂什么样的帮助?我们是否使他变得正直坚强了?”没有!实际上是这样的,当我们想方设法使孩子保持幼稚、天真和充满幻想时,是他们自己战胜了所有困难。他们不仅战胜了自己的内心,还战胜了我们施加的阻碍。他们跟随自己内在发展与成熟的动力去行动,它指向哪里,他们就跟到哪里。孩子们甚至还对我们说:“你们把我们折磨得好苦啊!我们进行自我完美的任务已经很艰巨了,你们还要压制我们!”不是的?!诸如让他们紧咬牙关,以便不让牙齿长出来,因为我们把没有牙齿当做婴儿的特征;不让他站直身体,因为我们认为婴儿就是不能站起来等。实际上,我们还有意延长孩子们那贫乏的、不确切的语言阶段。我们并没有帮助他们聆听词的清晰发音,观察他们的嘴形变化,而去模仿孩子幼稚的语言,重复他们笨拙的发音,大着舌头发出辅音,甚至故意把辅音发错。这样做的后果是极期严重的,这等于延缓了孩子本来十分艰难的形成期,使他们倒退到疲惫的婴儿状态。
不仅如此,我们在儿童想象力的教育上也扮演了同样的角色。我们总是对那些幼稚的大脑处于幻想、无知和错误状态感兴趣,就像我们看到婴儿被抛上抛下时就非常高兴,甚至我们对于孩子轻信我们向他们讲述的圣诞故事感到快慰。我们真有点像那些贵妇人,尽管她们表面上对收容所里那些贫穷的孩子充满同情,而内心里却有另外一种想法:“如果没有这些贫穷的孩子,我们的生活将多么的乏味。”我们也会说这样的话:“如果孩子们不再轻信,我们的生活将失去许多乐趣!”
我们这样做就是在犯罪,为了自己取乐,而人为地阻止儿童的发展。这和那野蛮的王国人为地限制某些人的身体的生长,使他们成为供国王消遣的侏儒一样。也许有人会说这一论调有些耸人听闻,但事实就是如此,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罢了。如果我们能克制住自己,不再人为地延长儿童的幼稚期,让他们能够自由自在地成长,并赞叹他们在成长道路上所取得的每一个奇迹般的进步,就为儿童的完美成长做出了贡献。
要培养婴儿的想象力,我们应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他们在成为物质主人的环境中生活,或者用建立在事实上的知识和经验来丰富他们的头脑,让他们在此基础之上自由地成熟。只有让他们自由地发展,他们才有可能展示丰富的想象力。
我们可以从最穷的孩子开始这一实验,因为这样的孩子一无所有,他们所梦寐以求的是最不可能得到的,正如穷困潦倒的人梦想能够腰缠万贯,受压迫者梦想着得到王位一样。所以,这种处境的孩子一旦有了自己的“房子”、扫帚、橡皮、陶器、肥皂、梳妆台以及家具,他们会非常高兴地料理这些家什。而且在得到这些梦寐以求的东西后,他们的欲望就会被减弱,从而过上一种内心丰富的平静生活。
只有在拥有了真实的财富后,孩子们才会平静下来,这样可以减少他们因为处于无意义的幻想而消耗的宝贵精力。一位自称实施了我的教学方法的孤儿院教师,曾经邀请我去参观孩子们演习实际生活的过程。我答应了,同去的还有一些教育界权威人士。当我们到达现场时,看见一些孩子拿着玩具,坐在小桌旁,正在给玩具娃娃摆桌子准备吃饭,但我们发现孩子们的脸上毫无表情。当我吃惊地望着那位邀请我的教师时,她居然没有任何反应。显然,她认为假想的生活与现实生活就是一回事,孩子在游戏中摆桌子吃饭与实际生活大同小异。正是这种在孩提时代灌输的错误认识,将慢慢发展成为他的一种精神态度。
意大利的一位著名教育学家曾这样责问我:“难道自由是新鲜的事情吗?读一读夸美纽斯的作品吧,你会发现,早在他那个时代就开始讨论这个问题了。”我回答:“是这样的,很多人都讨论过,不同的是,我所说的自由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这位教育学家在听了我的话以后,也许还不能明白我所说的这两者之间的区别。那么我再补充一句:“难道你不认为一个谈论百万财富的人与一个百万财富的拥有者是有差别的吗?”他就不会对此有什么异议了。
一个沉醉于假想中的人,会把假想出来的东西当做真实的存在,他总是在追求幻想,而不承认现实,这种现象是很普遍的。可怕的是人们居然意识不到这一点,实际上,想象力总是存在的,不论它是否建立在一个坚实的基础上,以及是否有构筑它的材料。差别就在于,如果它不是建立在现实和真理的基础之上,就会成为压制智力发展、阻碍真知之光的负面力量。
正是由于这一错误认识,使人类已经或正在失去多少时间和精力啊!不被事实所支撑的想象,就如同毫无目标地做功会消耗体力直至病倒,或消耗智力直到着魔一样。
大多数情况下,学校是一个呆板的、阴沉沉的地方。灰白色的墙壁、白棉布的窗帘都会妨碍学生感官的松驰。学校之所以打造这样压抑的环境,其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专心致志地听教师讲课,避免他们因为外在的刺激而分散了注意力。孩子就这样一小时、一整天地在教室里呆坐着,一动不动地听教师讲课。他们在画画时只能照葫芦画瓢,他们所从事的活动必须遵从教师的指令,对他们个性的品评完全是基于他们被动的服从程度。
正像克拉伯雷迪所言:“我们的教育是用一大堆对孩子的行为毫无指导意义的知识来压迫他们。他们已经无心听讲时,我们还要强迫他们;他们已经无话可说时,我们还要强迫他们观察事物;他们已经毫无发现的欲望时,我们还要强迫他们去推理、论证一个命题,我们总是强迫他们做这做那,从来不去征得他们的同意。”
孩子们用眼睛读、用手写、用耳朵听教师讲课时,就如同忍受苦役一般。他们坐在那儿不能动,但他们的脑子却没有专心思考。他们不得不尽力跟着教师的思维转,尽管教师所依据的只不过是随意设计的、没有考虑儿童爱好的大纲。这样,那些飘浮不定的意象只能像梦境一样不时地呈现在孩子眼前。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三角形,然后将其擦掉,这个三角形只代表一个抽象概念暂时的视觉形象。那些从未用手拿过实体三角形的孩子必须用力记住三角形的形状。围绕这个三角形,许多抽象的无何计算题便接踵而至。像这样虚构的图形只能使孩子一无所获,它不能与其他事物互相融合而被感知,永远不会成为灵感的源泉。其他的事物也一样,目的本身就是疲劳的,这种疲劳几乎包括了实验心理学的所有努力。
儿童必须先有内心生活的创造,然后才能将其表达出来。为了有所创造,他们必须自然地从外界吸收构筑材料。在他们能够发现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之前,我们必须对其思维加以锻炼。我们必须为孩子们提供内心生活所必需的东西,然后让他们自由地进行创造。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见到一个两眼闪闪发光,边走边思考、机灵又智慧的儿童。
我们必须关心和爱护这样努力着的孩子。如果创造的想象力姗姗来迟,就说明孩子的智力还未发育成熟。此时我们不应该勉强孩子进行想象和创造,否则就等于给他戴上一副假胡子。实际上,男孩子要到20岁以后才能长出真正的胡子。
  

34#zhujinhua 火药味 好帖 zhujinhua (朱金花,长子飞鸿中班,小儿子弘毅) 发表于 2008-6-8 08:23  只看该作者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晴晴的妈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发表于 2008-6-6 11:12  只看该作者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唉,知道你会在蒙台梭利关于想象力的论述中找到力量。这一段我也看到过。
“但实际上他们是赞成和鼓励儿童的幻想,并且将此解释为儿童心灵的创造性倾向。福禄贝尔发明了许多游戏,目的在于鼓励儿童沿着这些方面发展自己的想像力。成年人教育儿童观察他自己用积木等各种方式搭成的马、城堡或火车。儿童的想像力可以给任何物体一种象征的意义,但是,这就在他的心灵里产生了一种幻想的景象。一只按钮变成了一匹马,一张椅子变成了宝座,一粒石子变成了一架飞机。这些幻觉未能提供跟现实的实在而富有建设性的接触。玩具给儿童提供的环境结果除了幻觉,并不能给他任何真实的和真知的全神贯注。他们能激起儿童的活动,就像隐藏在余烬之下的微火冒出来的烟,不久便被消耗尽了,这种玩具也被扔掉了。然而成年人却认为,对儿童的随意活动来说,玩具是他的发泄精力的惟一渠道,他们相信儿童会在玩具中找到幸福。”
"教师们发现,往往非常富于想像力的儿童并非如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是班级中最好的学生。相反的是,他们所知甚少或者一无所知。尽管存在这个事实,但是没有一个人怀疑他们的心灵已经歧变了。相反,人们认为巨大的创造性智慧使他们不能致力于实际事务。然而,一个已经歧变了的儿童不能控制自己的思想,或者是不能正常地发展他的智力,这个事实就是一个明显的标志,这种儿童的智力不高。"
“对一个富有想像力的儿童来讲,成年人拥有无限的权力,能够满足他最奢侈和变化无常的愿望。那些对儿童来说富于魅力的神话故事里,这种态度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儿童模糊的愿望在这些幻想的故事中得到了令他们喜悦的描述。”
可能我是太狂了,蒙台梭利关于玩具、游戏、童话故事及涉及想象力的见解,我认为是她理论中最容易被人诟病的。100年后的今天,玩具和游戏、童话故事,已经被普遍认为是能激发儿童想象力,被大多数幼儿园所接受。但是蒙台梭利当时是比较排斥这些,认为它们会激发儿童的幻想。所以蒙氏的孩子很少上集体课,大部分时间用来独自摆弄教具。她认为孩子需要的是现实生活,是工作。毫无疑问集中精力于教具的孩子,“智力”水平会比较高。
我还是倾向于用多元智能理论来解释。蒙氏认为的儿童游戏是在浪费时间,可是那些看起来无意义的、重复性的、傻傻的儿童游戏,并不是在浪费孩子的生命,而是在一次次巩固和发展他们的人际智能,同时也是在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一些国外高中蒙氏学校毕业出来的孩子,人际交往能力普遍要差一些,可能就和他们缺乏与同龄人的正常游戏活动有关,研究蒙氏的人已经在考虑如何调整和改变这个弊端。
蒙氏认为巨大的创造性智慧会使孩子不能致力于实际事务,但是一百年前社会工作需要的智力,和一百年后的今天已经大不相同。经过多次工业革命,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一百年前那些事务性工作所需要的大量的知识,和高超的语言和逻辑智能,现在虽然也需要,但是已经不再显得至关重要了。想象力和创造力,成了哪怕是普通工作也需要的重要元素。遗憾的,蒙氏本人没法回到现实世界中来,更遗憾的是,曾经在新中国成立时起过积极作用的以高考选拔制度为中心的应试教育体系,远远没有跟上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所以我们的小学和中学,尽管也异常狂热地教识字、教阅读、教算术甚至是奥数,却经常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独特个性的发展。
再回到想象力这部分,玩具和游戏所带给儿童的幻想,虽然不能对现实产生建设性的影响,但是它们可以激发心灵的力量,调动孩子的情感、兴趣,或许远大的理想就此萌芽。
再有,识字真的和理解力都没有太大关系。以前中国有大批的文盲,老百姓基本上不识字,我奶奶就只会认自己的名字,可是他们的记忆力和理解力,真的没有问题。奶奶的记心,比我要强。一个正常的孩子,即使你没有刻意教他什么,他的智慧也会成长,蒙台梭利不是说孩子具有一颗有吸收力的心灵吗?所以等到了3岁,自然会有3岁的理解力,4岁自然会有4岁的理解力。

[ 本帖最后由 晴晴的妈 于 2008-6-6 11:58 编辑 ]

晴晴妈在“13个月的小儿子正式启动识字计划”贴子中的以上论述,我觉得似有对蒙台梭利曲解的意思,所以,我在楼上已经把蒙台梭利的完整的译文,全部输入出来,以求对证。

“100年后的今天,玩具和游戏、童话故事,已经被普遍认为是能激发儿童想象力,被大多数幼儿园所接受。”——蒙台梭利谈到圣诞节的童话,我认为,她想表述的意思是,成人不要用自己的想象力去代替孩子的想象力。那些个圣诞节的故事,本质上是成人的想象力而不是孩子的想象力。这是其一。

其二,关于玩具的想象力,蒙台梭利是指出,那些个教师告诉孩子,这像马,这像马厩;等一下又用同样的积木告诉孩子,这是教堂……包括那些个孤儿院的孩子面无表情地给木偶穿衣喂饭,而教师自称是使用了蒙台梭儿的育儿方法,当他明明看到了孩子的面无表情,居然也是面无表情……

其实,我觉得蒙台梭利的关于“儿童的想象力”的论述中,再一次向我们强调了,孩子内在的吸收性心智,孩子的精神内核,再次告诉了我们儿童的秘密,儿童真正的心智……

儿童的想象力,也一定要基于孩子真正地发自内心——穷人的孩子用手杖和鞭子来享受骑马的乐趣,这个没有得到任何所谓教师的引导,那是真正的想象力,那是我们要寻找的想象力,因为,这给孩子带来了乐趣,而且,手杖和鞭子都是触手可及的事物。

我认为,因为蒙台梭利本身是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她对精神疾病也有相当的研究。所以,她的观察与总结——漫无目的,没有事实支撑的幻想会是“精神疾病”的隐患。所以,当儿童出现这种状况时,我们需要引导他走出这种不现实的状态,而不是任其沉浸其中。

在这里我不得不要引用自己的父亲的案例。我的父亲是一名精神病患者,当然自我初二那年出院后至今,因为一直服用药物,所以没有再复犯过。在我妹妹只有三岁的时候,我父亲因为在上海的工地上,市建公司的工地上,高空坠物导致手受伤,……起初,我们镇上承包的工程公司,连工伤也不肯承认,后来因为我爸受了陈老师的指点而挣得了工伤的补助。(这属于可实现的想象,他也得到了。)

但,那时候工伤后,也会有机会转为石化厂的工人,当然这种就很难了。80年代,工人是多么吃香的一件事情。而农民能成为工人,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情。我现在想起来,也是受蒙台梭利的启发,我昨天重新与父亲探讨了他患病的原因,终于验证了蒙台梭利的分析——当想象与现实有差距,而又没有人引导孩子走出那种幻想,就会成为精神病。我的父亲只是因为一点点手的工伤,就想成为人人都想得到的“石化厂工人”的香悖悖,这显然是不现实的,这个愿望与事实差距太遥远——除非有权有势,那或有机会,但是,一介农民,无权无势,所处环境,大家都是农民,就你一点点手的工伤,就成为“工人”,也未免想得太美了,如此而言,估计还会有人宁愿“断个手臂得个工人”——纯属主观推测。不过,我觉得,我的父亲的愿望确实离现实有太大的距离。尽管这个过程中,也是因为家人、邻居、工程公司等多方阻隔,而他认为是因为这些阴力而导致他的计划没有得以实现,但直至昨天,我因为蒙台梭利的启发与他重新探讨这个问题,我才对他的这个病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也就是他的想象脱离现实太远了……

我想,蒙台梭利所指出的应该终止的儿童的想象力所指的正是这种。因为,如果不制止孩子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或者甚至继续让他在这种想象中或者进一步发展孩子的这种想象,那么只会让孩子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甚至为孩子在成年后犯精神疾病埋下伏笔。

蒙台梭利认为,孩子有丰富的想象力,但是,我们成人切忌用自己的想象力去代替孩子的想象力;也切勿用我们的想象力去引导孩子的想象力,这都是错误的。同时,我们还要观察孩子的想象力是不是基于孩子真实的观察,通过感觉器官的感受而得来的正确的想象,如果孩子在错误的想象中奔驰太远,我们就要把他们拉出这种境况中。我们有责任帮助孩子对真实有一个进一步明确的认识,只有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想象,才使我们走向更远……

当然,我们也没必要因为孩子的那种幻想,就对孩子产生怀疑。因为,孩子最终还是会青出蓝而胜于蓝的。

所以,我认为晴晴妈所质疑的蒙台梭利关于想象力看法,是带有误区的,误解的。



35#晴晴的妈 火药味 好帖 晴晴的妈 (梅雨季节闷得慌) 发表于 2008-6-9 16:58  只看该作者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呵呵,蒙台梭利关于智力和想象力的论述部分确实是有点落伍的,这不是我一个人对她的判断。你可以看一看有本美国人编译的《学前教育》最新版本。当然,这无损于蒙氏的光辉,她的很多教育观念,至今仍不过时,也已经广为世人知晓。
智商的概念是一个和蒙氏同期的法国人提出的,从今天的角度来看,传统的智力的概念和智力测试的做法已经不适合了,特别是不适合衡量幼儿了。
没有扎实的现代心理学基础,我们不必再去争辩蒙氏关于想象力的论述,光看看她的做法,在蒙氏教室里没有玩具,没有游戏活动,没有儿歌,没有讲故事,只有结构性的教具用以开发智力,这样的学校,在100年前是进步,在现在如果不做调整,就是倒退。
圣诞节的故事,是成年人的想象力,还有那些经典的绘本故事,哪个不是成年人编写和绘制的?那些口口相传的童话故事和神话故事为什么流传至今经久不衰?图画书也是100多年前才有的,从当时不被世人重视,到现在被人大力推广,整个世界是在不断进步的。蒙台梭利不可能与时俱进,但我们这些当妈妈的,得与时俱进。
再说一句,蒙氏是把对弱智儿童的智力手段用来开发正常儿童,所以她用的识字方法,是触觉识字,而不是阅读中识字。即使在识字后,孩子也没有去阅读故事,而是用来完成教师的指令。这样的识字方法,也并不适合中国孩子使用。绝大多数学前教育人士还是认为,在阅读中自然识字最适合儿童,而且阅读材料,首选还是童话故事。



zhujinhua (朱金花,长子飞鸿中班,小儿子弘毅) 发表于 2008-6-10 21:45  只看该作者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晴晴妈果然厉害.以上分析,句句在理。我在儿童之家,也确实发现了这些问题的存在。
你说指出的蒙氏教具的欠缺,确实正是我准备弥补的内容。这两天看了几百本绘本,确实有一种深深的感受。

如果二年前,不是因为孙瑞雪,而是对阿甲更深入的了解,那么也许二年前我花去近二万元采购的蒙氏教具,会换成全部的绘本——那该多好啊。

我从来没有后悔过我花钱买的蒙氏教具,直到这三天,我看着5000元买的绘本——精神的盛宴!

我过去采购过几本绘本,不止几本吧。

但是,因为是陆续采购,所以感触不深,这次一下子集中采购,有些绘本读来,自己竟也流泪了,有些读完,陷入深深的沉思;有些,忍不住地笑,不停的笑;有的,感到非常地温暖,那种爱不由地伸上心头……

……

关于绘本自己阅读后的分享,我会再择篇分享。

我第一次对自己二年前采购的蒙氏教具产生了强烈的后悔——如果二年前就采购了这些绘本,我在育儿路上所走的弯路会少很多很多;我在与儿子早教的冲突中,不停地痛苦中,借助绘本,也许会那么快地化解那种痛……

很多早教书籍提出的很好的观点,因为实施起来,是那样子困难,所以,往往自己努力想做到,却又做不到……如果有绘本,那么,就好像有了一个又一个知心的朋友,化解育儿路上的困难丛丛。

我的妹妹,我一直感觉无话可说,因为她一直到工作后,才开始叛逆——开始不听我这个姐姐的话,我一直不知如何跟她去沟通,但这两天,借助绘本,我与她展开了新的更高层面的沟通……

晴晴妈,事实上,我觉得,蒙台梭利关于想象力的论述其实还是相当深刻的。我觉得并不会因为蒙氏教具的缺陷,而对她的思想有所损害。

关于成人的想象力,圣诞节的故事——我认为蒙台梭利是觉得,有些成人过分自以为是地发展儿童的想象力,那是假的想象力。

我这三天在读那几百册图画书的过程中,因为,也夹杂了那么几本国产的儿童绘本——读来乏味无力。

我认为,那些优秀的绘本的作者——本身与儿童的心灵是相通的。所以,这些成人,已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成人”。您像《大卫,不可以》这部经典绘本的创作——起源于作者的妈妈给他寄来了他儿童时的绘画,他直接根据自己儿童时的绘画,加以创作。

所以,你的论述:“圣诞节的故事,是成年人的想象力,还有那些经典的绘本故事,哪个不是成年人编写和绘制的?那些口口相传的童话故事和神话故事为什么流传至今经久不衰?图画书也是100多年前才有的,从当时不被世人重视,到现在被人大力推广,整个世界是在不断进步的。蒙台梭利不可能与时俱进,但我们这些当妈妈的,得与时俱进。”

并没有区分两种“成人”!.

TOP

引用:
原帖由 一只红烛 于 2008-6-25 23:30 发表
既然大家都在热烈的讨论蒙氏教育,我们先来看看国外对蒙氏的肯定和非议
肯定有以下几个方面:
1、蒙氏重视早期教育的思想受到了支持;
2、蒙氏对于儿童智力及心理发展的看法受到肯定;
3、蒙氏强调的感官训练的思 ...
6、蒙氏虽然注重方法的研究却不注重课程问题,对儿童应掌握的基本知识未作明确要求,致使实践中课程有凌乱现象。

这一条同样反对!

儿童本身是不同的,不可能对他们有相同的知识进度要求,如此就会给儿童带来压力,这种压力会阻碍儿童的成长。

再加上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对知识的要求都不一样,这又如何来规定呢?反对的人,本身是狭隘的。

采用蒙氏的育儿方法,结合现实的需要,跟据孩子的情况与父母的期望,在这里面把握好一个度,就可以了!

这世界上本没有千篇一律的课程要求,这一点去要求蒙台梭利,是不是太过分了一点。就有点像中国的应试教育,人人一套教材,提出这点反对意见的人,想想中国的应试教育,就该反省自己指责蒙台梭利是犯了一个多大的错!!!!!!!!!!!

真是岂有此理!

.

TOP

引用:
原帖由 胡豆妈 于 2008-6-25 23:32 发表
另外,你提到“蒙台梭利的教育,在操作层面上,在中国最神似的传人,倒不象是孙瑞雪,呵呵,是冯德全。而在美国,最神似的,是格林·杜曼。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注重早期智力开发,把智力开发放在早期教育中一个核心的 ...


胡豆妈你说得太好了!在这点上,你比晴晴妈还要高明得多了。

我有此理解,可是却达不到你所总结的如此脉络清晰!

是的,是的,是的,是的……

晴晴妈是总结了术,只是真的把背后的“道” 给忽略了。尽管她“道行”本身已经很深了。又或许她的道行本身很深,所以就不以为然蒙台梭利的道。而我们这些没有“道行”的妈妈,真的是需要蒙台梭利的感召,让我们在“术”的时候,千万别忘了遵循“道”,尽管走着走着,便走歪了……

.

TOP

引用:
原帖由 胡豆妈 于 2008-6-25 23:50 发表
看起来,国外方面,肯定的方面都集中于“道”,而非议的问题集中在“术”。

我国学者的批评,我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1、在儿童心理发展问题上的看法由于不承认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主观和客观相互作用引起的内部矛 ...
2、蒙氏所指的环境指自然环境及简单的物质环境,而决定人心理发展的是社会环境和社会生活,儿童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不仅是和物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和人的关系;蒙氏只要求重视物,而不注重人,儿童只会获得一些脱离社会生活的个人经验。
评语:批评者把蒙氏教室等同于蒙氏教育,实际上,蒙氏注重人(儿童)的发展,内在的、自我的发展。有了自我才有了社会,就象没有私产就没有公共利益。君不见当今社会,多少人徒有社会经验,却没有自我,这自我到哪里去了呢?丧失自我始于童年尔。


胡豆妈的这一段点评,又高于我!
我只指出了了一点:“批评者把蒙氏教室等同于蒙氏教育”
但第二点却更为重要,反倒没指出,或者是自己也没有做好:“蒙氏注重人(儿童)的发展,内在的、自我的发展。有了自我才有了社会,就象没有私产就没有公共利益。君不见当今社会,多少人徒有社会经验,却没有自我,这自我到哪里去了呢?丧失自我始于童年尔。”.

TOP

引用:
原帖由 一只红烛 于 2008-6-25 23:51 发表
蒙氏既然被称作杰出的幼儿教育家,肯定有值得我们肯定、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但是如果为了推广而一味的说她的利,而不了解弊,我想这必然不够科学吧!家长有必要了解弊,才能扬长避短。我想这就像“赏识教育”中的“赏 ...
一只红烛显然把蒙台梭利与目前的国内各“蒙氏机构”混淆到一起了。

事实上,这两者一定一定要绝然绝然地分开,一定要分开,知不知道?!!!!!



什么叫一味地推广,说她的利?????????????????????

你到底懂不懂蒙台梭利的思想?

亦或者你到底有没有读过蒙台梭利的著作?

你真的用心读过她的原著吗?

我真的好怀疑。

如果你真的用心读过,用心想过,用心实践过,如果你是一位妈妈,我想,你不应该随随便便搬来这些乌七八糟的所谓“反对言论”来浪费我们的时间啊!!!!

真的是非常气愤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胡豆妈 于 2008-6-25 23:57 发表



亲爱的,我不是为了推广而一味说她的利。我是看到许多人还没有了解,就开始批判而感到着急。我建议大家看原著,学精神,不要再纠缠在具体方法的讨论上了,那才是专家的事情呢。而精神,我们作为普通家长,是可 ...
同意胡豆妈的批判!

一豆红烛,显然对“赏识教育”也是没有正确而客观的理解。

你所认识的“赏识教育”与真正的“赏识教育”又有出入了!

不要用你自己头脑中的“蒙氏教育”“赏识教育”去诋毁真正的“蒙氏教育”“赏识教育”!!!

一.

TOP

引用:
原帖由 一只红烛 于 2008-6-26 00:34 发表
本人晓得你不是推广老师,我这里也只是给各位爸爸妈妈提个醒,希望不要见怪。
中国现在的教育象一盘散沙,大家各自占据一角持自己的教育观点互相指点,所以很多人听到不同的声音会觉得迷茫。尤其是新一代家长的成长 ...
一只红烛看来是好心了。不过,感觉是不是你这样子有点低估家长的智商?

从语气来看,你一定是在教育机构里面做,说出来的话有点酸不溜秋的。怎么看都有点不顺眼。

不过,最后几句话还听来舒服一点。

在晴晴妈的带领下,我们思想激荡,看问题想问题又提升了不少。向晴晴妈 .

TOP

引用:
原帖由 胡豆妈 于 2008-6-26 00:48 发表
是的,能讨论一下,就是很开心的了。我从诸位的贴子中学习到很多,还体会到交流的乐趣。

另外我没有说过,蒙氏是最好的,最适合中国教育的。呵。我只是忍不住表达了我的景仰之情,说了些个人的学习体会,纯属个人 ...
关于家长们的迷茫,我觉得朱MM的一个贴子中提到过,日本一位老先生的《定本育儿百科》,叫母亲有信心,做母亲也是很简单的事。我认同这样的理念。父母要相信自己,不需要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专家身上。自己学习,自己判断,这个挺好。

——胡豆妈,告诉你,这段话还是晴晴妈说的,你不记得了,我一看就知道了。那时我们是为了争论蒙台梭利的想象力问题时,她提及的。

不过,倒没有重视那本书。这边你又提出来了,看来,我要去买过来看看了。

.

TOP

你不觉得你叫嚣的有点过分,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我对蒙氏从未有诋毁之意,我认同蒙氏有可取之处,但不足之处也要引起家长注意。我绝不会将我的孩子送到你的什么所谓的圆桌会议,原因就是我认为你的个人修养还不够。我是提了一些反对意见,难道不可以言论自由吗?本来我以为你的激动是源于你对孩子的爱,但是我现在发现了正如前面有位同学所讲,你的商业目的太明显,是不是我说的反对意见就影响到你的机构了啊?你没有大爱和接受不同意见的心态,即使有十个蒙氏的理论在你旁边指导也做不好教育事业!!!

[ 本帖最后由 一只红烛 于 2008-6-26 17:18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一只红烛 于 2008-6-26 01:23 发表
胡妈对于我所说的“赏识教育”的例子可能你有一些误解。我只是希望大家不要片面的看,事物没有非常完美和绝对的,蒙氏也是,我觉得家长有必要了解蒙氏的其他面。蒙在1912年和1915年访问美国并备受各界热烈欢迎,但在 ...
一只红烛的这一段话,看上去冠冕堂皇的,但本质上还是认识不清楚,你除了对蒙台梭利的“成功史”颇有研究之外,我们这些读了很多蒙氏原著的妈妈,怕也很难道出这么多东东,我们对他的生平兴趣并不是最大,我们最受惠于蒙台梭利整个对教育,对儿童的认知。

可是,一只红烛好像本末倒置了。

把真正重要的东西弄丢了。

强烈建议,你最好花上几个月的时间,好好把蒙台梭利的著作读上几遍,再来这边发表言论!!!

真是令人气愤!

.

TOP

引用:
原帖由 zhujinhua 于 2008-6-26 17:11 发表



一只红烛看来是好心了。不过,感觉是不是你这样子有点低估家长的智商?

从语气来看,你一定是在教育机构里面做,说出来的话有点酸不溜秋的。怎么看都有点不顺眼。

不过,最后几句话还听来舒服一点。

...
人嘴两扇皮,怎么说怎么有道理, 参与论坛沟通,请关注文字之间留白的含义!
一点点文字就能让你的情绪产生波动了, 你的情绪控制能力实在不敢恭维,   
中国基础教育有训练情绪控制能力的课程吗?.

TOP

那当你问我第一个问题时,我解释了你为什么没声音了呢?事实就是事实。再说你对蒙氏理论如此感兴趣你就自说自话吧!我没必要为你这样的人在这里费口舌一一解释。可是我不说话,不是代表你可以为不同的意见和个己的利益随便骂人。.

TOP

二位消消气,建议关于教育理念的讨论还是另开帖子,这个绝不是三言两语辨得清的。
让咱们回到晴晴妈的计划好吗,虽然我目前不是全职妈妈,但对此一直有留意。我觉得,晴晴妈的计划轮廓越来越清晰了呢。.

TOP

引用:
原帖由 晴晴的妈 于 2008-6-26 06:06 发表
言归正传,说一说困扰我一夜的创业新设想。看来不说完,是没法入睡的了。
在深入交流了双方的创业背景和项目内容后,虽然简单跟tomMM提到了合作,但是当时对于合作的具体形式并没有规划出来。一夜的考虑后,我感觉可 ...
晴晴妈,看来,你的思想逐渐成形了。恭禧你!.

TOP

我不在教育机构里做,你放心好了!和你没有竞争关系。我前面说过,我虽然一直很关注,对教育这个行业也很感兴趣,但我认为教育是个长久的事业,要用事实说话,才是一个教育者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所以我不会轻易涉足。如果你的孩子确实得益于蒙氏的精髓观点,才能够推广于它人。不是这样用恶毒的话压倒别人,就可以得到家长的认同,要人服你,必须有理!!!一味的拿自己读书的感受来炫耀,而又没有实质性的东西,有何意义???.

TOP

教育类产品的供应商!

引用:
原帖由 晴晴的妈 于 2008-6-26 06:33 发表
现在来正面回答一些妈妈的疑惑和一些妈妈的短信垂询,这样一个项目是如此激动人心,而又兼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和现实的经济效益,为什么我不去赶快自己动手、创建这样一家机构呢?
正如大家所看到的,我们身边并不缺乏 ...
好!晴晴妈的思路成形了!

非常棒!

我觉得,这就有点像OA365,不知道妈妈们知不知道,他们卖办公用品,送货到家,便宜划算……
或者像红孩子,做母婴用品,也有自己的宣传册子
我们的一个会员,正在做一个网站,是关于保姆类的全国搭建,也会包含早教。

他本身是自己开网络公司的,专门擅长于网站制作,他的这个创意,受到风险资金的青睐,但因为缺乏进一步的构建,所以还在磨。

晴晴妈若要制作网站,与他的那个构思倒有点想,不妨跟他去谈一谈。

格诺科技。你可以上网搜一下。许磊。他这边是我们协会筹建第一个交钱的,女儿一岁多。.

TOP

引用:
原帖由 pm_simple 于 2008-6-26 10:54 发表
我一直觉得,带着机械的、赢利、商业发展模式去套孩子的成长,那不是有长期发展眼光的。
zhujinhua 妈妈显然非常适合做任何商业,但感觉zhu妈妈对教育事业可能带有机械性。虽然她的爱很多,但要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 ...


接受批评!

自己也觉得真的是自己做错了。但是,又不愿意承认,又找理由,又想退钱……


想想自己的思想,真的是很可恶,简直是非常可恶,极其可恶!

第二天见到孩子的爷爷,他神色都有点不一样。我感觉到非常歉意。

他把孩子托在了儿童之家旁边的旁边的鞋店,买了一个沙画,让他自己画。

我们另一位会员妈妈告诉我这些的,说这个孩子一会儿跑出去,跟外面玩的两个孩子说上两句,发现搭不上话,又跑进去了,一会儿又跑出来……

我是真的给我儿子在银行取游泳学费的时候,多取了二百元,打算把钱退给孩子的爷爷,只是,知道此情此景,我又如何做得出这种事情呢?

昨天晚上,这个孩子又来了两下儿童之家,刚进来时,态度好了许多,可是,要他整理好自己操作的教具,他马上跑出去了,一会儿又进来了。可是,一发现我需要对他的行为提一点点要求,他又马上跑了。在外面,我还经常会听到他恐怖地哭声向他爷爷威胁。

今天下午,正好又碰到他爷爷,问他孙子去哪儿了,他说什么来着,有点想不起来了,只是,他的口气中,埋怨媳妇的语气更重了。

只是,又觉得,做他们家媳妇也不容易,因为这个爷爷以前做工程,现在还继续做生意,是有家底的,而媳妇是远亲,估计家境一般,嫁过来本身经济上并不本等,前些年,我常听到孩子的奶奶说到媳妇的工作问题,有段时间还想让她媳妇到我这边来做助理……

这二年,由于她媳妇自己经营一个房产中介公司,还请了二个人,而且还合伙了一个牛排店……

为了挺直腰做人吧?整天忙得不见人影!

做人也真的很难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一只红烛 于 2008-6-26 12:02 发表

蒙受卢梭、福禄倍尔、裴斯泰洛齐、柏格森,麦独孤等人及宗教的影响,提出儿童不仅具有肌体,还有一种强烈的、天赋的内在生命潜力,这“是一种难以捉摸的东西”,象“生殖细胞”一样,规定着个体发展的准则。这种生 ...
看上去有点道理。

不过,我觉得,还是有点强词夺理的感觉。

对待人的生命,难道不应该稍微带一点“宗教的敬畏”?

你又对“人”有多少客观的了解?

人类能承认,已经客观了解“人”了吗?.

TOP

引用:
原帖由 晴晴的妈 于 2008-6-26 12:17 发表
啊,太热闹了,实在忍不住要加入战团了。这是朱金华妈妈和胡豆妈妈最难承受的一条。这句话听起来也有政治理论的色彩,但是它无疑是有道理的。因为我是一个遗传学的硕士,所以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我可以提供例证支持 ...
晴晴妈,你说了半天,不是变成了论证了蒙台梭利的伟大吗?

怎么会是无法承受呢?

关于国际象棋,现在已经发明了人机战,而且战胜了人,机器战胜了人。

但是,像围棋,千变万化,就不可能有人机战这种提法了。

我认为,人的大脑同样如此,所以,我们一定要对生命敬畏,不要在生命面前过分狂妄…….

TOP

引用:
原帖由 618 于 2008-6-26 13:45 发表
十分感谢各位善良妈妈的旁引博证, 把有关蒙氏的资料归纳总结在我的电脑上, 谢谢你们的倾情付出, 不知我如何才能回报你们的恩德?
赞美女性, 感性善良的女性, 你们天生就是商家的利润宝藏!
我现在还想了解NLP,  NLP究 ...
没做到。惭愧。有 一天,我的孩子不要我操心了,我就有心情晨练了。

618整天在海上,没有孩子操心,可以把自己照顾得很好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pm_simple 于 2008-6-26 13:52 发表


中国教育的文化要是落后,那印刷术,造纸术都应该在国外产生了!千百年传下来?你能确认我们现在感受到的教育文化是千百年来中国人的一贯的观念?
你可以去考证一下,中国的大师们在考虑教育问题的时候,国外的人 ...
任何研究都需要站在前人思想的肩膀之上!
就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基于牛顿的力学理论。

pm_simple的民族自豪感有点感人,但未免太狭隘了。

蒙台梭利的教育法,是全人类的财富。只有站在思想巨人的肩膀之上,我们才能看得更远,走得更远……
.

TOP

引用:
原帖由 胡豆妈 于 2008-6-26 14:16 发表
坚持晨练,要看空气好不好。

如果空气不好,晨练会带来恶果的。最近看了不少关于灰霾天气的文章。现在环境污染太厉害,城市中的灰霾天气太多,对城市居民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大家知道钟南山前段时间放了句狠话 ...
是该打!

不过,所提的科学常识,好!

天气不好的时候,晨练不如晚上散步?.

TOP

引用:
原帖由 一只红烛 于 2008-6-26 14:33 发表
关于蒙氏利弊我不想讨论下去了,虽然我经常来这个网站,但没有关注过讨论蒙氏的帖子,也很少发表评论。
这次发表评论是我觉得晴妈妈的想法很好,我虽然帮不上别的,应该在精神上支持一下,同时我也认同她能够客观看 ...
我想我在提出不同意见时也许伤害到她们母爱本性的神经,如果这样希望你们能够谅解,我的本意并非如此!

这句话什么意思?

你知道蒙台梭利一辈子做的最主要的一件工作是什么?
是传播她的思想,是传播她的爱,是传播爱!
全世界的妈妈们,都爱自己的孩子,都能做到像蒙台梭利所言及地对孩子的爱
这难道不是全世界人类的福音吗?

晴晴妈等会提及蒙台梭利的宗教信仰,我觉得,这同样是不公平的。我不信基督教,但我读过一点圣经,我在不知道出处的时候,把这段话写进了我的人生终极目标中——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我也不信佛教,但是,因为要去敦煌旅游,这二天在给儿子读旅游景点介绍,不得不涉及关佛教的内容,我重新认识了佛教,对于善男信女的鄙视情结,减弱不少……

我觉得,蒙台梭利对世界的认识,就有点类似于爱因斯坦不会去担任以色列国的总统一样,到底是狭隘的爱还是“大爱”?


因为蒙台梭利的大爱,所以,我们才会这么激动,这么奋不顾身地为她清洗表白。

你们都不是在指责别人的“有条件爱”吗?可是,对待蒙台梭利,你们何尝不犯相同的错?


不过,对于你认同晴晴妈的观点,我觉得稍微弥补了一点你的种种怪论!.

TOP

引用:
原帖由 pm_simple 于 2008-6-26 15:12 发表
无论是蒙氏还是其它西方理论,到现在都不是成熟理论,且都是需要在不断取舍中前进。现在很多问题是,只要是西方的,只要是商业化的,都一概吸收。这一点都是非常危险的!
我们可能正在做人家的试验品,同时还要交昂 ...
同样的狭隘!
同样的盲目!.

TOP

引用:
原帖由 一只红烛 于 2008-6-26 17:17 发表
你不觉得你叫嚣的有点过分,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我对蒙氏从未有诋毁之意,我认同蒙氏有可取之处,但不足之处也要引起家长注意。我绝不会将我的孩子送到你的什么所谓的圆桌会议,原因就是我认为你的个人修养还不够。我 ...
??????????????????????????????????

哦哦!

看来你是在机构里做的时间太多了。

把我的机构,或者我真在筹建的机构等同于 你所在的机构了。

你来不来“我”的圆桌机构又有什么关系呢?

?????????????????

我建议天底下的妈妈,都好好来读一读蒙台梭利的原著,好好想一想蒙台梭利一生的理想——为世界的和平而寻求教育上的突破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站在这样的道行上,任何批评蒙台梭利的声音都是刺耳的!都是要遭到攻击的!都是应该义愤填膺的!!!!!!!!!!!!!!!!! .

TOP

朱MM,我想善意的提醒你一下。在网络上交流,不是说别人说的每一句话都要去回(当然这是你的自由,但别人发言也是别人的自由)。

其实你的能量太巨大了啊,你所到之处,就带来一阵台风,用你的超长贴,横扫一切言论。你有没有听过一个故事,北风和太阳打赌,说谁能把路上走的人的衣服脱下来。北风说当然我行,我力气这么大。于是北风就使劲吹,想把那人的衣服吹走。但那个死死裹紧衣服,北风折腾了大半天,也没有把衣服吹掉。这时候太阳出来了,太阳晒呀晒,气温升高,那行人走得热了,就把衣服脱了。

蒙氏的精神是,让内在的力量生长,你却使劲用外力。蒙氏叫你当太阳,你却要做北风。

想叫大家接受蒙式的精神,却用了反蒙氏精神的方法,怎么能成功呢?蒙氏可没有赞成过极端主义啊!

[ 本帖最后由 胡豆妈 于 2008-6-26 18:55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618 于 2008-6-26 17:23 发表

人嘴两扇皮,怎么说怎么有道理, 参与论坛沟通,请关注文字之间留白的含义!
一点点文字就能让你的情绪产生波动了, 你的情绪控制能力实在不敢恭维,   
中国基础教育有训练情绪控制能力的课程吗?
也许这几天读爱因斯坦的生平,是有点激动了!

接受批评!

同时向“一只红烛”道歉。有点过火了。

…….

TOP

引用:
原帖由 一只红烛 于 2008-6-26 17:24 发表
那当你问我第一个问题时,我解释了你为什么没声音了呢?事实就是事实。再说你对蒙氏理论如此感兴趣你就自说自话吧!我没必要为你这样的人在这里费口舌一一解释。可是我不说话,不是代表你可以为不同的意见和个己的利 ...
第一个问题是什么?

我搞不清楚。.

TOP

引用:
原帖由 一只红烛 于 2008-6-26 17:34 发表
我不在教育机构里做,你放心好了!和你没有竞争关系。我前面说过,我虽然一直很关注,对教育这个行业也很感兴趣,但我认为教育是个长久的事业,要用事实说话,才是一个教育者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所以我不会轻易涉足。 ...
什么叫竞争?
这个话听来也不舒服?

在教育孩子上面,少提“竞争”二字。尽管我们经常会碰到!.

TOP

引用:
原帖由 胡豆妈 于 2008-6-26 18:53 发表
朱MM,我想善意的提醒你一下。在网络上交流,不是说别人说的每一句话都要去回(当然这是你的自由,但别人发言也是别人的自由)。

其实你的能量太巨大了啊,你所到之处,就带来一阵台风,用你的超长贴,横扫一切言 ...
接受批评!


.

TOP

还是继续讨论晴晴妈的创业计划吧!

首先向一只红烛道歉!
真的不好意思 。你是代人受过了。

不过,我倒是真的建议妈妈们都读一读蒙台梭利的原著,用心得读一读,一定会有收益非浅的。

不必要去什么蒙氏的机构!

我认为,我们最需要做的是一个蒙氏妈妈!

晴晴妈事实上是最蒙氏的妈妈,在这个贴子中。只是,她怎么不来发声呢?

我尽管努力想做一个蒙氏妈妈,但是做不好,唉.

TOP

不能强迫别人接受你的观点,就象不能强迫别人接受你的爱。

有容,乃大。

爱是什么来着?爱是恒久忍耐。你有没有忍耐啊?呵呵。

还有,以后请尽量少发太长的贴了,过及不及啊(可以贴链接,不要原文直引)。学习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蒙氏教室里,老师都不多话的,对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胡豆妈 于 2008-6-26 19:14 发表
不能强迫别人接受你的观点,就象不能强迫别人接受你的爱。

有容,乃大。

爱是什么来着?爱是恒久忍耐。你有没有忍耐啊?呵呵。

还有,以后请尽量少发太长的贴了,过及不及啊(可以贴链接,不要原文直引)。 ...


是,接受批评,再次向一只红烛道歉!



另外那个贴,去修正一下。搞一个链接。.

TOP

回复 246#zhujinhua 的帖子

你看,晴晴的妈不读蒙氏,做了一个“最蒙氏的妈妈”(你的原话),你读那么多蒙氏,还没做好蒙氏妈妈。

所以不读蒙氏的书,也没有关系的,对吗?你先要给人选择权,别人才敢来你的机构。要是晓得进来就不能对蒙氏说一个不字,还有多少人想来呢?

我是衷心的希望你的圆桌机构能办好。但你做为一个机构领导人,一定要有比常人更宽广的胸怀喽。我觉得有意创办爱心社的妈妈,也可以从此贴中看到一些将来可能发生的矛盾,毕竟不是有着良好的愿望,就能一切顺利。会遇到各种观点的碰撞,别人的质疑。

晴晴的妈,我建议你把最新版本的项目策划方案,直接在第一楼进行编辑,这样感兴趣的人就可以在打开贴子的第一时间看到最新方案,而不要翻到不知第几页的185楼。呵。.

TOP

引用:
原帖由 胡豆妈 于 2008-6-26 18:53 发表
朱MM,我想善意的提醒你一下。在网络上交流,不是说别人说的每一句话都要去回(当然这是你的自由,但别人发言也是别人的自由)。

其实你的能量太巨大了啊,你所到之处,就带来一阵台风,用你的超长贴,横扫一切言 ...
呵呵, 太多的文字把留白的空间变的更狭隘了............
在本草民看来, 中国太多的教育家就是这样的............
言传不如身教, 身教不如环境氛围的力量, 难得有这样的一个如此高的判断能力的旺旺论坛环境氛围..........

中国有的是高学历者, 但学历中没有丝毫的有关情商指数的评估报告, 中国基础教育最缺情商训练!

我们可以看见太多场合的有关"中国人民空前的团结'的口号了, 我们真的很团结吗? 没有普世的价值观标准如何能团结在一起?

我17岁就开始航海游走江湖, 没读过书, 很想咨询朱妈妈一个很幼稚的问题, 在你的心中, 判断对方对错的标准是什么?  即"什么是错? 什么是对? 能给我一个清晰的文字描述吗?.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