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caroo
(......)
发表于 2007-6-6 19:31
只看此人
独生子女的教育关键在家庭
20世纪70年代,我国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来控制人口快速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现在城市百分之九十,农村百分之六十以上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因此独生子女的成长引起了关注。首先父母就要了解到应该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即培养孩子有良好的个性,各方面能力很强,心理生理很健康的孩子。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谈得上方法。
老人们常说独生子女不好教育,根据国内外专家研究表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幼儿园、学校与社会环境中接受教育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而家庭的教育对幼儿的个性品德的培养与行为习惯的形成以及幼儿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往幼儿的健康多偏重于身体发育、身体疾病等方面,如今健康的含义已从单纯的身体健康扩展到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健康。一些独生子女表现出自私、任性、要求必须得到满足、好发脾气、生活自理能力差或社会适应不良。这些行为和特点也可以说是不健康的心理问题,主要在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不当所致。
婴幼儿阶段是心理和生理发生发展最快的阶段,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心理卫生,是由孩子所处的生活环境和家庭教育条件决定的。其中教育起着主导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成人的言谈举止,喜怒哀乐,生活方式及品德以及对孩子的态度和要求,这些对孩子的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决定发展方向的影响。和睦的家庭环境对培养孩子良好的情绪和性格有重要意义,在一个和睦的家庭里,人们互敬互爱讲文明好学上进,这种和谐而又温暖的家庭气氛对孩子的性格和道德情操的培养十分重要。相反有的家庭夫妻不和,经常吵架弄得孩子无所适从,恐惧不安,有许多有心理问题(吮指、尿床、注意力不集中、畏惧上幼儿园等)的孩子是属家庭不和睦造成的,如:父母离异、经常吵架。这说明不良的家庭环境对孩子不良的情绪和行为的产生有重要影响。因此我们要创设一个和谐而又温暖的家庭环境。
独生子女最大的特点就是“独”,独一无二就成为家庭的轴心,家长事事围着子女转,这样会使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扭曲性格,从而形成任性、骄横、自私的心理。爱,给孩子带来温暖与安全感,使之情绪愉快,易于开发智力,促进全面发展。但娇宠溺爱、迁就放纵,包办代替、放弃教育、剥夺独立。就会导致孩子经不起挫折,缺乏责任感,难以适应社会。脆弱的性格更加脆弱,而原来倔强的性格则激发更加强烈的反抗。父母之间,父母与长辈之间教育方法不一致也会造成孩子是非不分,无所适从,养成看人行事的不良品行。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也难以树立威信。孩子在家与在幼儿园、学校表现不一致,形成既自尊又自卑的个性特点。如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的普遍心态,盲目的开发智力,不顾子女的个体差异和兴趣,致使孩子对学习产生恐惧,反而伤害了孩子,过高期待是一种巨大的心理压力,日久会导致孩子发升反社会行为。
为了独生子女在身心两方面健康成长,父母必须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特点,维护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要摆正子女在家庭中的位置。既爱又不溺爱,培养孩子自理能力,从自我为中心中解脱出来。批评、表扬讲究方式方法,这样有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及良好的个性、品德与行为习惯。父母、长辈、教师要互相沟通统一口径,达成一致,方可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让孩子从小多与邻里小朋友玩,分享玩具、图书、食物,弥补家庭中无兄弟姐妹之不足,在游戏中建立友谊,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培养同情心和尊重他人的良好品性家庭在进行早期教育,开发智力时,切忌期望过高或强行灌输,甚至拔苗助长,违背规律,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顺应发展规律进行教育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前提,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