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音乐] 教养是孩子随身携带的护照

教养是孩子随身携带的护照

孩子健健康康、快快乐乐、聪明伶俐,是每个家长的心愿,如果在此基础之上,孩子彬彬有礼、人见人爱,做家长的就更加心花怒放了,因为孩子的教养是父母的一面镜子,难怪别人夸奖:“这孩子真有教养!”这时,孩子和家长一并体面、一并风光!
“养不教,父之过”。教养是为人处事的优良品行和修养,教养不是天生的,需要家长的教育,中国有句古话:“养不教,父之过”。这说明合格的家庭教育必须是“有教之养”。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认为,孩子要出落为有出息、有教养的人得按照这样的程序发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童子礼》把“修身”的微言大义化作操作性很强的生活自理行为:盥栉、整服、叉手、肃揖、拜起、跪、立、坐、行、出入、邂逅、朔望、晨昏等二十三目,几乎涵盖了日常生活的所有大事小情。朱熹在《蒙童须知》中进一步说:“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当所知”。可见,孩子只有从小在家庭中做到“于洒扫进退之间,持守坚定,涵养纯熟”,长大以后,才能通达事务、有所作为。
教养纯属后天栽培。聪明才智可以遗传,家庭财富可以继承,惟独教养不能自然过户,教养纯属后天栽培,它需要家长有意地教,孩子有意地学。如果家长养而不教,孩子学而不行,即使才高八斗也难以形成文明的素养和高雅的品位。所以良好的教育环境才能使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有教养的孩子能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周围环境。
教养为孩子孕育发展机会。亨利·福特大学毕业后,去一家汽车公司应聘。他发现同时应聘的其他三四个人都比他学历高,便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希望了。但既来之,则安之。他敲门走进董事长办公室,发现门口地上有一张废纸,弯腰捡了起来,并顺手把它扔进了废纸篓里。然后才到办公桌前说:“我是来应聘的福特。” 董事长说:“很好,很好!福特先生,你已被我们录用了。”福特非常惊讶,董事长说:“前面三位的确学历比你高,且仪表堂堂,但是他们眼睛只能‘看见’大事,而看不见小事。你的眼睛能看见小事,我认为能看见小事的人,将来自然看到大事,一个只能‘看见’大事的人,他会忽略很多小事。他是不会成功的。所以,我才录用你。”福特就这样被公司录用了,他后来创建了扬名天下的“福特公司”,成为美国汽车行业的巨头。教养就体现在随手拾起地上的废纸这样的“小节”上,却让与他相处的人享受到和谐、尊重、信任和体贴,并为自己的发展赢得机遇。
可见,教养是孩子随身携带的护照,这本护照有时比文凭还重要,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发展机会。教养需要家长的有意栽培,那就早早地给处在人生启蒙阶段的学龄前孩子定做6本终身受益的教养护照吧。


第一本护照:独立自理
                   “请让我自己来!”
——培养幼儿独立自立好习惯
   “哎呀,已经七点了,上班快要迟到了,可宝贝女儿却还在那边磨蹭磨蹭地穿她的小衣服。‘扬扬,来,妈妈给你穿,你穿得太慢了,妈妈上班都要迟到了’”
  孩子心理话:原来妈妈嫌我衣服穿得慢,穿得不好,那我以后都不自己穿了,反正妈妈会帮我穿,就让她来穿好了。
  专家告诉您:
有些家长常常抱怨,自己的孩子总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事都最好别人帮他做好。长此以往,孩子长大以后可怎么办呢?其实,没有生来就懒的孩子,孩子的许多惰性都是父母为他养成的。他们认为孩子的能力有限,让他自己做还不如自己代劳更方便,结果让孩子失去了锻炼的机会。所以,亲爱的家长,请不要责怪您的孩子,放手让孩子独立自理吧!
……


第二本护照:独立自理
“谢谢您,再见”
——培养幼儿文明礼貌好习惯
   “‘秦秦,我们快回去吧,天都快黑了。’‘可是,妈妈,我还没有跟老师说再见呢?’‘没关系,没关系,现在那么多小朋友跟老师说再见,我们先回去吧,少说一次没关系的。”
  孩子心理话:妈妈常常跟我说要讲礼貌,可是我想跟老师说再见,妈妈却拉我走了。如果有很重要的事要做就可以不讲礼貌了吗?
  专家告诉您:
一些父母认为,在孩子的健康成长过程中,有许多重要的事情都要认真对待,不得马虎,惟独礼貌待人是一桩小事,很容易被误解为属于“不拘小节”之列。其实,礼物待人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小事,而是事关孩子人际交往的大事。因此要形成礼貌待人的教养习惯,进而形成文明礼貌的美德,父母和孩子要把礼貌待人当作一件“大事”来看待,而且要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
……



第三本护照:尊敬长辈
“奶奶,早上好!”
——培养幼儿尊敬长辈好习惯

   “‘老徐,快快快,快把我的饭盛来,我肚子饿死了’五岁的蒙蒙这么‘差遣’着他的爷爷。每当这时,我总是会呵斥蒙蒙‘蒙蒙,你怎么可以这样,要尊重爷爷,知道吗?’爷爷却总是忙不迭地来为蒙蒙‘保驾护航’‘没关系,没关系,孩子饿了么,孩子这么叫我,是跟我亲热’”。
  孩子心理话:每次我想做什么,只要一叫爷爷,爷爷就都给我做好了,这样,我就不用自己辛苦了啊,反正爷爷说的,我想要什么只要跟他说就可以了。
    您听说过这个故事吗?
禅师听三位母亲聚在一起聊天。
第一位母亲说:“我的儿子比其他孩子身手灵巧。”
第二位母亲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无人能及。”
第三位母亲腼腆地说:“我的儿子很平凡,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天赋。”
随后,三位母亲各自提着一个沉重的水桶返回村子,准备做饭招待禅师。三个儿子都跑出来迎接母亲。
第一个儿子连翻好几个筋斗,赢得大家的喝彩。
第二个儿子唱出了美妙的歌声,确实非常动听。
只见第三个儿子默默地跑到母亲跟前,替她把水桶提回家。
三位母亲问禅师:“你觉得我们的儿子怎么样?”
禅师回答:“你们的儿子?我只看到一个儿子而已。”
禅师的回答道出了为人之子的基本要义,即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容貌、才华、智慧、技能固然都是很可贵的,但美德是最可贵的,尊敬长辈则是作为孩子应该具备的基本教养。父母要教育孩子从小就有为人处世需要遵守一定规范的意识和常识,而家庭就是第一个实验田。如果家庭教育不注意这一点,放纵孩子为所欲为,孩子的行为习惯往往先是“没大没小”,接着是“没老没少”,最后很可能“无法无天”,这就发展到非常没教养的地步了。
……

第四本护照:同情友善
“妈妈,小猫不见了”
——培养幼儿同情友善好习惯
    一天,我正在炒菜的时候,儿子兴高采烈地说:“妈妈,小猫不见了!”我奇怪地看着儿子,并顺着他的视线往楼下一看,原来四只小猫都让儿子从阳台上扔下去摔死了!看着小猫惨兮兮地躺在地上,我心疼得要命,可看看儿子呢,他不但对自己的残忍行为无动于衷,而且还有几分得意。
  孩子心理话:我只是想和妈妈玩“藏猫”游戏,把小猫扔到地上去,妈妈就找不到了。
   专家告诉您:
孩子既非“性本善”,也非“性本恶”,在没有教育的情况下,孩子可能“性善”也可能“性恶”。但是如果其残忍、冷酷、无情的一面任意发展,将来他既不会善待稚嫩的生命,也不会尊老爱幼,至于对他人、社会甚至自己的亲人朋友产生尊重和爱这些高尚的情感,也不会自然形成。正如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同情行为在家庭里在社会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美德。若家庭里没有同情行为,那父不父,母不母,子不子,家庭就不成为家庭;若社会里没有同情行为,尔虞我诈,人人自利,社会也不成社会了。”
……
第5本护照:诚实不说谎
“我没有看电视”
           ——培养幼儿诚实好习惯

   
    米米特别喜欢看“天线宝宝”,可这孩子的视力不好,我们总是限制他看电视的时间。那天我们买菜回来,看这孩子急急忙忙地关了电视,慌慌张张地跑出来。我问他“米米,你是不是看了电视了?”米米红着小脸说“没有,没有,妈妈,我没有看电视,我刚刚在房间里玩呢。”
  孩子心理话:我也想跟妈妈说实话,可是怕说了实话妈妈会骂我,反正妈妈不知道,难得骗妈妈一次也没关系的吧!
  专家告诉您:
幼儿说谎常常是由于认识水平有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而不自觉地采用的心理自卫方式,所以,父母积极加强孩子实话实说的修养,实际上也是提高他认识与解决问题的过程。诚实能带来轻松愉快的好心境,说谎常常伴随紧张不安的情绪,所以诚实不说谎还有助于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
……

第6本护照:爱护公共环境和财物
“别把架子跺坏了”
——培养幼儿爱护公共财物好习惯

蓝蓝妈带着蓝蓝在停车场等爸爸开车来接,时间长了,蓝蓝有点着急,就开始动动这儿摸摸那儿,终于她发明了一个“玩法”:用脚使劲地跺停车场上锁车位的铁架子,妈妈还一个劲儿地鼓励孩子:“跺!跺!使劲跺!”旁边一个奶奶过来说:“别跺了,别把架子跺坏了!”妈妈却说:“没事儿,结实着呢,小孩子练练脚力就跺坏了,说明这架子也该加固了。”
  孩子心理话:妈妈不是鼓励我跺嘛,反正又不是我们家自己的,有什么关系呢?
专家告诉您:不少父母对培养孩子爱护公财物和环境缺乏敏感的教育意识。有的父母专门鼓励孩子爬幼儿园或公园等场所的小门,以“锻炼”孩子的胆量和攀爬能力。从父母的出发点来看,觉得孩子力气小、力量薄弱,不至于对公共财物和环境造成破坏,同时孩子也可以锻炼锻炼身体。父母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但是这一现象说明父母忽略了对孩子进行良好公德的培养和教育。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公德的形成特别依赖大人的点拨和提醒,否则他就局限在做事从个人需要出发的发展水平上,意识不到与别人、与自然和社会和谐相处的必要性与方式方法,等将来孩子上了小学、进入社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交往麻烦还未必意识到是缺乏公德习惯造成的,有可能归因于外在条件不符合自己的愿望,形成怨天尤人的思维方式,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是有不利影响的。所以,父母对培养孩子爱护公共财物和环境的公德要有明确、清晰、敏感的培养意识。.

附件

1.jpg (57.43 KB)

2006-11-14 14:19

1.jpg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