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 12
发新话题
打印【有4个人次参与评价】

[介绍] “优化人生路线”主人公 郭晏均在MIT读MBA,10月26日离世

(接)大学的意义除了以上两点之外还有更多的层次。在A&M大学之前,我在哈佛大学读暑期班,毕业的时候,以班里总成绩第二结业的我还是选择在 A&M大学读本科。其实,综合排名当年勉强进入前50的A&M大学每年都有非常优秀的毕业生进入华尔街、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各大石油公司、科技性公司;被长春藤的研究院、医学院和法学院录取,也有学生荣获美国最高学者荣誉奖。这所大学好的毕业生跟长春藤学校的本科毕业生丝毫无差。学术修为固然重要,可是本科四年,更是学生给自己定位的四年,是打基础的四年,是培养素质,建立人生观和增加人生经验的四年。A&M大学工程系排名全美只有前15名,可是这所综合性公立大学给学生个人素质培养的空间却是无限的。

  现代社会里,有许多高收入的工作并不需要本科学历,而有许多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本科毕业根本干不了。本科究竟学了什么,而本科毕业究竟是什么概念呢?我想,投资银行招人的理念可以阐述这一点。分明是金融方面的职业,这些公司却在专业上不设局限,东方艺术系的,政治历史系的,工程系经济系的通通都招。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只在寻找拥有强的学习研究能力,性格好,吃苦耐劳,成熟稳重,心思缜密,有独立思考能力,很强的逻辑分析能力的毕业生。他们认为只要了有以上素质,这些毕业生经过合理训练就能成为优秀的银行家。作为事业起点的铺垫,A&M大学提供的培训和机会有过之而无不足。

  拿我的经历为例子,除了学术外,为了有意识地了解美国社会和培养自己的性格,我在大一的时候参加了大学独特的军乐队(Aggie Band),接受了一年的Corps of Cadets ROTC美国军事化管理。结业的时候,除了拿到军校最高奖学金之外和获得唯一的乐队新生学习优异奖之外,我2分钟可以做88个俯卧撑,13分钟能跑2英里,还学会了许多实用的军事技能。记得父母常感叹上山下乡对他们能力和个性上的锻炼对他们现在事业上深远的影响,教育我年轻人该多吃点苦才能有所作为。我常跟朋友说,军校虽然很辛苦,可是要是到了A&M没有领教过军校我一定会很后悔。

  军校以后,因为高中和大一的学业底子打得好,大二大三的时候,我的主要时间是做学生活动和各种工作和实习。这些经验对未来找工作或者升学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一定要有选择有意识地决定自己要如何打造这些背景。我的一些经验包括担任代表3500人的亚裔学生总会的会长,因为作为Academy成员为海啸赈灾召集全校二十几个学生会募集了上万美金而被老布什接见,在全国第三大物理超导磁铁实验室做实验助理,也在三个国际性大公司做过实习。除此以外,学校还提供了许多机会让学生领袖参与学校的政策决策,培养学生大局着眼小处着手的能力。我在过去的两年里定期参与三名副校长的不同建议班子,通过自己的知识影响学校方针,同时也受到了学校高层氛围的熏陶。对于今后目标是从商的我,学校的这些机会更是让作为国际学生的我有机会接触美国社会,了解了决策层的一部分运作模式。

    大学四年多的培训带来了我事业上一个满意的起点。总结起来,思路明确,仔细打造背景,和刻苦努力应该是我顺利完成学业并顺利过渡到人生下一个阶段的重要因素。多跟过来人讨教经验,谦虚谨慎,以诚待人,尊重师长,办事踏实也是年轻人应有的重要素质。衷心希望以上文章能给学弟学妹们有所启示,祝学业事业一帆风顺。.

TOP

郭晏均把高当作自己的Mentor人生导师,后者却把郭做为摇钱树,招牌,真为这样的教育工作者汗颜。.

TOP

回复 51楼子玖妈妈 的帖子

分明是金融方面的职业,这些公司却在专业上不设局限,东方艺术系的,政治历史系的,工程系经济系的通通都招。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只在寻找拥有强的学习研究能力,性格好,吃苦耐劳,成熟稳重,心思缜密,有独立思考能力,很强的逻辑分析能力的毕业生。他们认为只要了有以上素质,这些毕业生经过合理训练就能成为优秀的银行家。
---------------------------------------------------------------
怎么合理训练呢?按照我们理解,金融行业应该数学非常好吧,东方艺术系\政治历史系,好像不沾边哦.

TOP

真可惜啊!这样优秀的孩子。那个什么高,设计人生?还是太过功利了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kelly_y_chen 于 2012-11-7 21:31 发表
郭晏均把高当作自己的Mentor人生导师,后者却把郭做为摇钱树,招牌,真为这样的教育工作者汗颜。
因为这个事件跑去看了高的书,貌似女儿那部分还是蛮有谱的,感觉教育什么的,一旦跟名啊利啊沾边,就开始变形了

总体感觉,高对自己女儿做的是素质设计,对郭做的是应试设计,没办法,后者更适应短期见效的盈利性咨询

[ 本帖最后由 Moonfollower 于 2012-11-7 23:37 编辑 ].

TOP

回复 53楼子玖妈妈 的帖子

怎么合理训练呢?按照我们理解,金融行业应该数学非常好吧,东方艺术系\政治历史系,好像不沾边哦
=================
我觉得金融与艺术有关系的,看懂图形的漂亮,政治历史与逻辑思维有关,人家很有思路的。.

TOP

回复 56楼心欣 的帖子

这两种图形能一样吗?.

TOP

回复 57楼子玖妈妈 的帖子

在我们眼里是不一样的,在有些人眼里能找到共通之处。
有些人眼里K线就是一幅幅或美或丑的山水画,我的最新体会。.

TOP

回复 51楼子玖妈妈 的帖子

我看了这长篇大论,很为这女孩感到悲苦。她天生是聪明又热情的,但被父母和所谓的教育家挟持了人生,通篇都是貌似理性的分析,成果辉煌却没有自信,没有试错的空间、不允许失败是她一生的负担。她是过得太累了,才会那样结束人生。.

TOP

回复 59楼胡豆妈 的帖子

我看了50楼、51楼她的文章,觉得这女孩确实太早熟了,一些见解真的够成熟。也许是太早熟带来的问题吧。或者她早就有了忧郁症,自己、家人都没发觉。.

TOP

回复 60楼子玖妈妈 的帖子

她的那些想法,不是真正自己的想法,是别人灌到她脑子里,用她的嘴说出来而已。她其实是晚熟。.

TOP

规划师给她绘制的蓝图

细画路线图:大学毕业,千万别读研,大公司的工作经历远远强过研究生的招牌,最好去投资银行、顾问公司。优秀学生个个可以读研究生,华尔街却只在优秀学生中百里挑一。找份好工作,先干两年,再读MBA,这是通向顶尖商学院的最佳“捷径”。
确实到达了,但是,最后一步,不在规划中,太可惜了。.

TOP

成功学害人不浅,目标太宏大,没有回旋余地。.

TOP

处心积虑不如顺其自然!过渡消费自己的精力和才华,凡事应该悠着一点,才能长久。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

TOP

总感觉这孩子过小住读对她影响很大,在关键时刻缺失了父母真正的关爱。.

TOP

今天我们怎样做父亲——读余光中《失帽记》有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d538bb30100s7hy.html.

TOP

可怜的孩子。今天窗外的阳光如此明媚,江水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生活本可以如此平和、明亮。愿她在天堂得到她一直渴望的安宁。

而我,回家后要继续去爱我的孩子和家人。.

TOP

引用:
原帖由 胡豆妈 于 2012-11-11 22:03 发表
她的那些想法,不是真正自己的想法,是别人灌到她脑子里,用她的嘴说出来而已。她其实是晚熟。
我觉得这句话说到点子上了。孩子毕竟是孩子,还是单纯,给人利用。.

TOP

可惜啊!
看那少女期的照片,多么阳光自信!.

TOP

回复 24楼kelly_y_chen 的帖子

我不赞同那么小的孩子就全托 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应该是父母 尤其是妈妈.

TOP

妈妈应该是可亲可爱的而不是严厉的家长 这样教育孩子 真心疼啊.

TOP

以前看过高的<人生设计在童年>,在书里的很多观点还是很赞同的, 尤其他对自己女儿的教育我觉得还是素质教育为主, 伴有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这个女孩的悲剧未必有多少是高的引导造成, 我觉得导师可以指引道路, 但是怎么走要看这个人的底蕴的. 她心理的强大程度. 她对自我的认识和定义.
这个女孩子在成长经历上有所缺乏, 想到这里,我觉得回去要给女儿更多的关爱. 女孩子童年得到的关爱越多, 长大了才会更自信, 不是表面上的自信,是真正内心的强大..

TOP

回复 66楼小羊羔妈妈 的帖子

“孩子,我在乎你的快乐”
——吴建国谈教育
吴建国 口述 赵晓军 整理

吴建国,祖籍江苏苏州,1950年出生于台湾,197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数学系,1974年赴美国留学,1978年获柏克莱加州大学材料工程学博士,1980年参与台湾高雄中山大学的筹建工作,1984年被任命为高雄应用科技大学校长兼台湾教育主管部门的科技顾问,负责台湾高新科技人才的培养工作。

2001年,吴建国偕妻子成树芬和小儿子吴承瀚举家移居上海。2003年,担任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

有原则 讲规矩

家风森严培育六博士

吴建国成长于书香门第,其父吴逢祥与其母李才杰一生辛劳,养育了6子1女。良好的家教培养出杰出的子女,7个孩子共获得6个博士学位,8个硕士学位,吴逢祥被誉为“博士之父”,吴家也被称为“天才家庭”。

吴老先生遵循中国传统礼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训,教育子女循序渐进、循循善诱,并佐之以符合时代要求的具体作为。由于吴逢祥自身的成长经历,他深深体会到良好的行为规范是一生受用不尽的本钱,于是他严格要求子女生活得有原则、有规范。

每日凌晨5点半,当邻家孩子还熟睡于梦乡时,吴家孩子们就已准时起床,将棉被叠成“豆腐干”,前夜整理好、依次叠放的衣服一一上身,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盥洗,6点准时开始晨读,半小时后全家共进早餐,7点出门上学。

星期天上午,吴家大小都要参加劳动服务,每人分管责任区域进行家庭大扫除,只要有一个人没有完成分内的工作或者工作不彻底,下午全家都会失去看电影或上馆子的福。这样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自立精神,也潜移默化地帮助孩子们树立顾全大局的理念。

吴家的每个孩子从小学3年级开始,必须写日记,并且在每天临睡前放到父亲吴逢祥书桌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吴逢祥还在台湾政府供职,每天公务繁忙,回到家孩子们都已经入睡。于是他要求每个孩子准备2本日记本轮流使用,前一天晚上他收集孩子们的日记白天带到办公室修改,这一天孩子们在另一本本子上继续写日记,晚上放到父亲书桌上。吴建国说:“日记本发回到手中的时候,经常被修改得面目全非,除了改正错别字,父亲还会在日记中和我们交流,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父亲以身作则的典范,至今我们都无法企及。虽然我是个理科生,但是仍然能够写一些社会文化方面的文章,这得益于父亲的指导。”

体制内 体制外

学习是为了体验快乐

吴建国与妻子成树芬女士都毕业于台湾大学,又同时留学于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1980年夫妇俩回台湾从事教育工作。吴建国说,他的家庭并不是财富型,而是书香门第,家庭的价值观决定了他们对待孩子的态度——尊重与宽容。

大儿子吴承澔是一个不愿意受到体制限制的聪明孩子。他一贯对自己有兴趣的知识,会主动学习,但对自己没有兴趣的科目,考零分他也无所谓。于是,学校老师经常找吴建国、成树芬谈话,希望承澔参加课外补习,然而身为大学企管教授的成树芬往往会告诉老师:“我的孩子在学校的成绩不好,没有关系,我只希望给他一个快乐成长的环境,他只要养成求知的习惯,喜欢上学就好了。”

由于家长扛起了承受学校压力的责任,所以承澔有了快乐成长的环境,他在高中时就通读了《资治通鉴》,在美国上大学时也经常挑战教授的观点。他原本想大学毕业后攻读法律,但他对高科技产生了兴趣,通过自学,他进入艰深的高科技领域。2009年5月,他破釜沉舟地辞去在通讯公司的稳定职务,集资了15万美金,找到四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开始了创业的艰辛道路。

不到一年的时间,这家不起眼的小公司,开发出的云计算操作软件,竟然成为市场上最有效率的产品。立刻吸引了许多大公司的注意,纷纷提出购并的要求。承澔在2010年6月,决定与世界知名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商英特尔旗下的Joyent公司完成购并。这是世界上第一家被大企业收购的云计算公司,承澔也因而成为这家公司的加拿大地区总经理与大中华地区总裁。

比承澔小8岁的弟弟吴承瀚,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成长经历。

承瀚从小就是资优生,在校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在台湾与美国完成高中教育后,承瀚接受父亲的建议,回到祖国,在北京大学医学部读完临床医学。之后,再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攻读硕士学位。2010年10月,前往比利时鲁汶大学攻读医学博士。

在到达鲁汶大学后不久,承瀚决定向比利时政府提出研究计划,申请奖学金。这个以新开发IC芯片植入人脑,从事功能性障碍“强迫症”脑神经研究的尖端开创性技术,得到比利时政府的青睐,破例给了承瀚总额高达40万欧元的奖学金,是得到这个荣誉的第一位非欧盟国籍的学生。

无论在北大,还是交大,承瀚的成绩一直是学校一等奖的得主,甚至是全校的第一名。他的兴趣广泛,每年要写十几万字的小说,爱好音乐,喜欢弹钢琴自娱,更酷爱运动,网球,高尔夫,滑雪板等运动都是他生活里很重要的一部分。虽然,他与哥哥“成长于体制外”的经历不同,但是两兄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快乐地成长起来”。“作为家长,我们在乎的就是孩子的快乐。”吴建国说道。

  求创新 重关怀

  另类校训获学生好评

当吴建国到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上任时,院长钱东东与他商量,请他为学校拟定一则与一般学校“不一样”的校训,使学生看了会感动,而又能充分表达学校办学的理念。吴建国想了很久,想到了一句老话:“我在乎你”。

吴建国说:“我觉得,今天不但我们教育工作,乃至我们整个社会,可能最缺乏、最需要的,就是一个“在乎”的精神。什么都不在乎,就什么也做不好。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在乎别人,做老师的能够在乎学生,做学生的也能够在乎老师对他的一种期望、父母对他的爱,如果大家都是在乎,那就是一个负责任的态度,我们的社会就会进步。”

“我在乎你”的四字校训,似乎与传统的校训不同,能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刚开始吴建国并没有把握。没想到,征求老师与学生的意见后得到的反馈非常好。有学生直截了当地说,这个校训很“酷”、很“拽”。

在吴建国看来,“我在乎你”的核心内涵是对人性的充分肯定,强调一切的教育都要重视和尊重人的完善和发展,关注对方的情感和价值。

吴建国的教育心得

为什么我们的家长与老师都没有看到孩子对有兴趣的学科,是那么的专注,那么的兴致盎然;为何我们不加以引导,或称赞,却总是看到孩子们成绩不好的缺点,严厉责备。试问在这样的情形下,孩子们学习没有成就感,视学校为畏途,对受教育充满恐惧,这难道就是我们要给孩子们的教育吗?  

对大多数父母来说,爱自己的子女,希望给他们一个快乐的成长机会,是人同此心的事;只是受限于客观教育环境,大多数父母只能选择向现实低头,不能也不敢坚持给孩子这份快乐,最后父母与孩子都只能随波逐流,迷失在重重框架中,使得许多孩子只能在体制内“痛苦地长大”,不知受教育的目的何在,更如何能冀望成才呢?

犹有甚者,现在相当多的父母亲,从小就拼命地给孩子各种补习,迷失在“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点”的口号里;这种放弃“人生的快乐”只看成绩单的“虎妈现象”,近来成为全世界华人社会热议的话题。“唯成绩是问”是当前教育最严重的偏差,是值得所有父母与教育工作者共同思考的严肃问题。
  
人生最重要的是不要输在终点,而非在起跑点上。我们中国早有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说法。小的时候就算成绩不好,日后还有许多可以补救的机会,做父母的实在不必太紧张。应该给孩子一个快乐成长的童年,首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积极的人生观,有意愿经营自己的人生,才是未来拥有幸福的保证。  
  
坦白讲,希望自己的孩子都去念大学,取得硕士、博士学位,这是很多家长的第一选择。而念职业学校,大多被误认为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的“选择”。实际上,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家长,都应该改变这种观念。现在的就业环境,正在经历从“身份社会”到“能力社会”的转变,用人单位过于注重员工学历,而忽视员工能力,有违国际化的潮流。为什么德国、日本的工业产品质量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这与他们重视对技能人才的培养,从而拥有大批熟练技术人才有密切关系。.

TOP

回复 57楼子玖妈妈 的帖子

投资是一门艺术,是战胜人性弱点的考验,也是对趋势的审时度势,这是投资家的敏锐本性.一个真正的投资家,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有机结合,想象和预测各种形态趋势起伏,把握时间周期的一种智慧性过程..

TOP

引用:
原帖由 胡豆妈 于 2012-11-11 22:03 发表
她的那些想法,不是真正自己的想法,是别人灌到她脑子里,用她的嘴说出来而已。她其实是晚熟。
深刻!.

TOP

按照精英的生活方式,认真做事情,并且方法到位,久而久之人的努力(功力)出了成效。按照这样的方式开开心心生活了20年,问题是,之后呢?成功之后怎么办?一时之间找不到别的挑战,且习惯了高居云端,生活又失去了方向,退休还太早。人生的挑战太多,人的欲望太大,不要说20多岁的小姑娘没看透,40多岁的人还在摸着石头过呢。对于孩子,希望她慢慢成长,开心生活。生活离不开目标,切勿太快达到目标。.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羊羔妈妈 于 2012-11-6 21:52 发表

这个人怎么连表示哀悼和痛惜的心胸都没有的。把人家纯粹当工具使。

[ 本帖最后由 小羊羔妈妈 于 2012-11-6 21:55 编辑 ].
不管拉着什么规划、设计、顾问的大旗,说白了就是个留学中介,还能指望一个搞留学中介的有什么良心,有多少孩子毁在这帮人手里,优秀的孩子在这帮人眼里就是颗摇钱树。

TOP

不晓得为啥,每次打开都有google power的这个贴,都过去那么多年了

TOP

 78 12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