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风特攻队真的狂热吗?
https://mp.weixin.qq.com/s/YOHko ... w?from=groupmessage
神风特攻队真的狂热吗?
原创 2018-05-06 刘愚说书 明白APP
这是「刘愚说书」的第 027 篇书评
全文约 3900 字,认真阅读需要 6 分钟
「你与我是同时盛开的樱花,我们在同一军队绽放,既然是樱花就要从容地散落,为了国家美丽地散落,未来的我们会在花的都城——靖国神社再会!」
——日本军队军歌《同期之樱》
「神风特攻队」这个名字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它给人的印象大概是:神风特攻队由一群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组成,在太平洋战场上,他们利用飞机执行自杀式袭击任务。它是日本军国主义的垂死挣扎,行为荒诞可笑。
可如果有人对你说,神风特攻队的队员根本不是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甚至其中还有士兵在思想上反对极权主义,你一定会觉得不可思议。
而在《神风特攻队、樱花与民族主义》一书中,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教授、人类学家大贯惠美子认为,上述观点虽令人惊诧,实则更接近真相历史。她写作这本书的目的,就是想要探索,为什么那些年轻的知识分子,会参与到这样一场惨烈的战争之中?
《神风特攻队、樱花与民族主义:
日本历史上美学的军国主义化》
作者:大贯惠美子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6
01 那些「自愿」的知识精英
大贯美惠子认为,外界对神风特攻队队员的刻板印象,都停留在他们是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上。可事实上,一开始没有任何职业军人自愿加入其中,创立神风特攻队的大西泷治郎只好命令军校军官加入。
神风特工队大部分由学生兵和海军实习飞行员组成,他们「自愿」加入神风特攻队。但这个「自愿」是十分复杂的,有些人受到强制征募,拒绝的话,不光自己会有被宪兵队杀死的危险,家人还会受到威胁。有资料称,军方甚至强征了11个朝鲜人加入神风特攻队。此外,有些人则确实幻想着为了天皇和国家而死(书中展现出的这类人很少)。
比如飞行员关行男。他新婚仅六个月的时候,收到了采取自杀式攻击的命令。他向皇家海军记者小野田政说:「如果这是命令,我必须去。但我不是为天皇或日本帝国而死。而是为我的爱妻。如果日本失守,她就有可能被美军强奸。我是为爱人而死。目的是保护她。」
六名出战前的神风特攻队队员合影
大贯惠美子在书中引用的资料,只是通过日记等文本,详细展现几个人的思想状态,并没有在书中给出具体的统计数字,所以无法判断特工队员中真正自愿与非真正自愿的比例究竟有多少。
但据她的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兵「自愿」加入神风特攻队只是表面现象,在利用他们留下的书信的研究中,她更多地看到的是一群理想主义者。他们思想上充满自由,阅读了大量西方名著,清楚地认识到极权主义的危害。
例如,佐佐木八郎是神风特攻队的一员。他是东京大学的学生,大关惠美子认为,他同时也是一个反战者和反军国主义者。佐佐木在日记中曾说过,要揭露「大和魂」和「皇御国」的虚伪本质。
他同时又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一方面,他熟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的著作。马克思主义影响了他对资本主义的看法,使得他认为日本正被腐朽的资本主义所侵蚀。另一方面,施韦泽的人道主义使他形成了乌托邦思想,使得他认为应该为了建立一个新日本而牺牲自己。
在美学上,佐佐木八郎十分喜欢樱花这一意象。对于他而言,樱花代表了正直、纯洁的理想,对立于丑陋的社会。他写的诗中很多地方都提到了樱花,希望自己能「像樱花一样飘落」。这样的樱花象征在神风特攻队中非常多,行动队用各种「樱花」命名,滑翔机叫「樱机」,炸弹叫「樱弹」。
樱花既象征生死、再生,又象征阵亡军人之魂,这让佐佐木八郎对樱花美学产生了误识,最终走向歧途。正如一名曾经的学生兵、历史学家色川大吉所说:
「我们有能力打败军国主义和军政府,但我们无力打败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
军装上插着樱花的特攻队员
大贯惠美子指出,一种错误的、被军国主义利用的个体爱国主义情绪,最终促使大量像佐佐木八郎一样的学生兵加入神风特攻队。这些学生兵没有狂热地拥抱「为国王和国家捐躯」的意识形态,只是错误地想用牺牲保护国家(实际上滑入了军国主义)。
直到最后,学生兵们都有很强的求生欲望,他们没有考虑为天皇牺牲,更没有考虑拥抱军国主义。所以,到最后呈现出的状态就是,大部分神风特攻队队员在思想上拒绝了军国主义,但在行动上支持了军国主义。
汉娜·阿伦特创造了「平庸之恶」这一概念,即「意识形态下无自我思考的服从」,用来解释纳粹参与者的反人类行为。而大贯惠美子则更进了一步,想要说明,在极权意识形态下,个人虽然有思考,但仍会因为意识形态的压迫而错失自身,「自愿」误入歧途。导致种种悲剧发生。
因而,作者强调,这本书绝并不是在为日本犯下的反人类罪行辩解,而是因为放逐一段历史,并用错误的事实填补其中,这样做十分危险。只有认清历史,大众才更能意识到军国主义、帝国主义等极权意识形态的邪恶之处。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悲剧不再重演。
于是,她进一步研究了樱花的美学意义,发现了军国主义利用樱花美化自己的一面。
02 军国主义化的樱花美学
樱花在日本传统的文化中包含的内涵十分复杂,主要的象征有农业生产力、生殖力、男女亲密关系、生死、再生、短暂的美等含义。可到了明治维新时期,樱花的美学内涵呈现出了军国主义化的趋势。
樱花美学扭曲的趋势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大贯惠美子认为,樱花意义的变迁过程大概有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明治早期的日本,这时人们对樱花的认知还有一些争论。一些知识分子认为,樱花是封建落后的象征,应该加以摒弃。另一些人,则积极支持樱花作为新日本的象征。
到了第二阶段,随着战争胜果的扩大,日本军国主义在20世纪20-30年代达到了顶峰。这时,樱花站稳了脚跟,同时具备了象征民族主义的三重含义:「象征大和魂的盛开的樱花」、「象征日本军人的盛开的樱花」、「象征阵亡军人的飘落的樱花」——这就是军国主义下再造传统的樱花。
鸟文斋荣之 《樱花树下的美人》 1810
在这一时期,教科书、歌曲、流行戏剧中,都可以看到樱花与军国主义意识形态的联系。歌曲中频频出现类似「山樱、山樱,甚至飘落时也是为了天皇」的歌词,充分表达了「为国王和国家捐躯」的意识形态,将「为天皇牺牲」美学化。
除此之外,靖国神社中所种植的象征军人再生于此的樱花、武士道中象征大和魂的樱花、军徽上的樱花等,都是军国主义在利用樱花美化自己,以便达到对内洗脑民众,对外扩张殖民的目的。
就这样,通过传统中象征「生死、短暂的美」向军国主义中象征「为天皇牺牲」的转换,民众在不知不觉中误识了樱花的美学内涵。军国主义成功地将「为国王和国家捐躯」的意识形态,灌输到日本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理解「神风特攻队」是「为国王与国家捐躯」意识形态下畸形的产物,也就理解了「神风特攻队」中,个人对樱花美学背后军国主义的误识。但问题是,日本为什么会走上军国主义的道路?
这就需要了解日本现代化的源头。
1870-1943年间日本带樱花图案的军队徽章
03 国家危机下的选择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政治家们的口号是「尊王攘夷」。虽然佩里将军叩关后,日本从闭关锁国的状态中走了出来,开始学习西方文明,但维新政府一直感受到西方殖民化的威胁。所以,「尊王」后,如果需完成「攘夷」,就要日本发展成一个现代国家,并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以及现代化的军队体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政治家伊藤博文等人考察了欧洲各国的宪法制度,发现只有普鲁士宪法模式能保证天皇/国王的权力,于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和德国类似的君主立宪制度,制定了日本首部近代宪法《大日本帝国宪法》(1889)。
「大日本帝国议会之图」
在该宪法中,天皇被摆在了全能的神的位置上,成为了全体日本人的父亲,名义上掌管了军事大权。但政治家们仅仅视天皇为「掌中玉珠」,可以任意操控。大贯惠美子认为,这是日本现代化的开端,也是日本滑入军国主义化的源头。
为了配合宪法中「神圣王权」的观念,日本政府早于1882年就颁布了《军人敕谕》,强调「军人最重要的义是忠于天皇……义重于泰山,死轻于鸿毛」。
在这个过程中,日本政府的确在强迫民众接受极权的意识形态,但在表面上往往会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将国家机器美学化。譬如,在日本传统中非常重要的美学符号——樱花,就被军国主义利用来强调为天皇牺牲的精神。
大贯惠美子认为,巴特、布迪厄、福柯提出过「自然化」一词,用来解释民众会自然而然接受文化改变的过程。而军国主义不断地改造樱花的美学内涵,将其渗透进民众意识的过程,正是类似的「历史化」过程。
葛饰北斋(1760-1849)
《富岳三十六景·东海道品川御殿山远眺》
描绘了江户市民在品川赏樱的场景
需要注意的是,日本不是从一开始就注定走向军国主义道路,许多自由主义者、日本的基督教领袖、共产主义者都发出了反对声音,他们拒绝神化天皇,也拒绝军国主义意识形态。
当时,对宪法中模糊的地方,日本政治家们的解读并不一致,一方认为主权在君,天皇拥有无限的权力,构成了「天皇主权说」;另一方认为主权在国,天皇只是国家的一个「机关」,构成了「天皇机关说」。
但是,甲午战争(1895)、日俄战争(1905)的胜利对军国主义起到了催化作用,使右翼分子膨胀起来,国内的反极权声音被掐灭了,「天皇主权说」逐渐站稳了脚跟。
所以,明治维新在短期内确实解决了日本的国家危机,带领国家走向了现代化。但从长远来看,日本效法德国建立绝对君主权威的作法,暗藏着不可避免的风险,这是「神风特攻队」得以诞生的起源。
在这个过程中,樱花起到了辅助作用,但是否有大贯惠美子强调的那么大,我们还需要打个问号。因为,即使没有樱花,也会有其他象征符号充当这一角色。按照日本对外扩张的意识形态,民众还是不得不受到军国主义的统摄。
无论如何,大贯惠美子的反思态度没有错。错误的现代化道路造成的国家悲剧和「神风特攻队」的个人悲剧,都值得和平时期的我们时刻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