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劝诫 如何饶恕?
http://pan.baidu.com/s/1o8sJUmY
王怡牧师
2017-5-28
马太福音18:15-35:
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著只有他和你在一处的时候,指出他的错来。他若听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他若不听,你就另外带一两个人同去,要凭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句句都可定准。若是不听他们,就告诉教会;若是不听教会,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税吏一样。我实在告诉你们:凡你们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们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我又告诉你们:若是你们中间有两个人在地上同心合意地求甚么事,我在天上的父必为他们成全。因为无论在哪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那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那时,彼得进前来,对耶稣说:“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吗?”耶稣说:“我对你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天国好像一个王要和他仆人算账。才算的时候,有人带了一个欠一千万银子的来。因为他没有甚么偿还之物,主人吩咐把他和他妻子儿女,并一切所有的都卖了偿还。那仆人就俯伏拜他,说:‘主啊,宽容我!将来我都要还清。’那仆人的主人就动了慈心,把他释放了,并且免了他的债。那仆人出来,遇见他的一个同伴欠他十两银子,便揪著他,掐住他的喉咙,说:‘你把所欠的还我!’他的同伴就俯伏央求他说:‘宽容我吧!将来我必还清。’他不肯,竟去把他下在监里,等他还了所欠的债。众同伴看见他所做的事,就甚忧愁,去把这事都告诉了主人。于是,主人叫了他来,对他说:‘你这恶奴才!你央求我,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你不应当怜恤你的同伴,像我怜恤你吗?’主人就大怒,把他交给掌刑的,等他还清了所欠的债。你们各人若不从心里饶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这样待你们了。”
在中国的文化里面,夫妻之间闹了矛盾,有一句话来讲他们之间的关系,叫做冤家。在中国文化里面,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如果发生矛盾冲突到一个地步,也会说孽障。更不用说外人了。你看中国的外交,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关系,直到今天来讲,基本的思想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在某个意义上,这几个称谓表达了亚当堕落以后的世界的真相,在一切的人际关系里面爱都失败了。所有美好的人际关系到最后怎么都变得不可爱了呢?怎么都会走向它的反面?
创世纪中亚当夏娃堕落以后,该隐杀了亚伯,兄弟相残后,神流放该隐,该隐对神说:你给我的刑罚太重了。神说:凡杀该隐的,必遭报七倍。耶和华就给该隐立一个记号,免得人遇见他就杀他。该隐杀了人,他岂不是该死的吗?但是杀该隐的要遭报七倍,公平么?不公平。该隐有那么重要吗?该隐诉苦自己刑罚太重了是他太看重自己了。难道人家的儿子不是儿子吗?而且你们还是同一个妈。
接下来在该隐的后代里面有个拉麦,拉麦也杀了人,他对他的两个妻子说:壮年人伤我,我把他杀了;少年人损我,我把他害了。若杀该隐,遭报七倍;杀拉麦,必遭报七十七倍。有这样的自大狂吗?他的命就是真的比别人重要77倍吗?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人堕落之后的一个自我的中心。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是这样的,我觉得我比其他人重要。别人可以破产,我不能破产;别人可以掉工作,我不能掉工作;别人可以得癌症,我不能得癌症。凭什么是我呢?为什么就不能是你呢?你比别人更重要吗?在拉麦的世界观里,他杀了别人,别人要报仇,在该隐的时候,报仇的都是亲兄弟,整个大家族就成了冤家。你会看到每个人把自己当作是这个世界的中心,别人要害我,我要让他遭77倍。每个人都将自己当作宇宙的中心。你会发现仇恨,或者一个报复的,不饶恕的世界,它的原则就是7倍,或者再到77倍。
自从该隐,拉麦之后,我们每个人的自我都放大了77倍,当彼得问“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吗?”他是按照和该隐相反的标准来问。耶稣说:你要饶恕他七十个七次。原文中就是一个70,再加一个7。所以有两种解经,一个是加法,就是77,若是乘法,就是70乘以7。耶稣在这里显然是对照拉麦的标准,因为他是在颠倒拉麦以来的这个世界。拉麦将7倍扩大到了77倍,所以有解经家说耶稣在这里说的是77。就是把拉麦的那个世界改过来。也有人说,拉麦是在该隐的基础上提一个当量级,所以耶稣在这里再提一个当量,变成70个7。
无论原文是70加7还是70乘7,耶稣表达的意思都是一样的:彼得,你如果还在数次数,你就还没有饶恕。因为这不关乎次数。你只要还是在数次数,你就是在推迟你的报复。你没有饶恕,你只是在推迟。“张弟兄,我判你7年有期徒刑,缓期20年。”在你那里一直都有个刑期。耶稣的意思是说:只要你还是在那里数次数,你就还没有饶恕。这是70个7要表达的意思。
15节到35节,后面讲到的是饶恕,前面讲到是劝诫。什么时候饶恕呢?很多人,包括基督徒会认为饶恕是以对方认错为前提的。他要是认了错,我就饶恕他。所以劝勉在前,饶恕在后,我劝了,他听了,大家就皆大欢喜了。是这样的吗?
首先,我想分享两点。这段经文非常重要,因为它讲到了教会。16章讲到赐给教会的天国的钥匙,是一个福音宣讲的钥匙。在哪里宣讲了耶稣基督福音,在哪里天国的大门就打开或关闭。在哪里宣告了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教会对主的认信,天国的大门就在哪里打开或关闭。到18章的时候,是主赐给教会的第二把天国的钥匙,就是教会的纪律跟劝惩。
什么意思呢?我分享两点:第一,福音带来神对我们的饶恕。福音扭转了该隐和拉麦以来那一个仇恨要得胜的,自我被放大了77倍的世界,那个世界要在福音当中彻底被扭转,带来神对我们的饶恕。第二,福音创造了一个饶恕的社群,就是教会。第一,福音意味着神对我们的饶恕。我跟神个人生命上的关系。第二,福音创造了一个饶恕的社群,就是教会,就是耶稣基督所宣告的天国,在登山宝训里面所宣告的天国现在落实为地上的,看得见的,真实的社群,就是教会。主赐给教会两把钥匙,当你宣讲福音的时候,以及当你按着福音在我们当中有一个纪律的劝惩。
我们看15节,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著只有他和你在一处的时候,指出他的错来。这节经文对应着前面讲到的比喻,100只羊有1只迷羊,牧人岂不放下99只,去找那只迷羊吗?要得着那只迷羊。为什么要趁著只有他一个人的时候找他呢?目的是为了得回他。再前面,耶稣基督讲: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得到他的意思是使他回转,回转的意思是悔改。所以它和前面连在一起的。
你会说前面是讲的主耶稣,他是牧人,所以有一只迷羊跑了,牧人他要去得回这只羊。现在变成了张弟兄和李弟兄的关系了。张弟兄,要是李弟兄得罪了你,你就去,趁着他一个人的时候找他得回他。这是是指每一个基督徒,要求每个基督徒都去做类似的事情,都要去做得回迷羊的事情。
主耶稣基督的福音来到我们当中,饶恕我们的时候,是不是以我们的悔改为前提的?是不是以我们的悔改为前提主来赦免我们?是不是主先来劝诫我们,如果我们听了,他就饶恕我们?是这样吗?如果是这个逻辑的话,我们当中有谁能够得救呢?什么是福音呢?福音就是耶稣基督的赦免和饶恕远在我们的悔改之先。我们的悔改是他饶恕我们的一个结果。这个就是福音。我们的悔改带来他的饶恕,那个是道德主义。
你说如果张弟兄悔改了,我就饶恕他。张弟兄如果悔改了,你的饶恕就是欠他的。你不能不饶恕,你再不饶恕你就太坏了。如果人家悔改了,你对他的饶恕是一种恩典吗?是你的责任,是你必须要做的事情,是他在你这里所赢得的一件事,你应该把饶恕归给他不然你就欠他了。所以那不叫饶恕。
耶稣基督对我们的饶恕是在我们没有悔改之先,他就来到我们当中。十诫被颁下来也是如此。当以色列人在埃及呼求的时候,耶和华有没有说:我先颁下十诫给你们,看你们悔不悔改,如果你们遵守十诫,我就如鹰将你们背在背上飞来归我。如果是这样,就没有福音了。耶和华说:我是你们的神,我如鹰将你们背在翅膀上,带来归我。这个是拯救,是出埃及。出埃及和颁布律法哪个在先哪个在后呢?拯救在先,律法在后。旧约中那一位神,他的拯救是先于他的律法的。如果他先颁下律法,后面就没有拯救了。他先拯救他们,然后颁下律法来训练他们。教会中第二把钥匙其实是父亲和儿女之间的关系。这个是一个训练,一个管教。太客气了就不是亲儿子。有的时候弟兄姐妹也是一样,关系铁了就可以互相骂一下,骂了后面也还能和好。关系没那个份上就不敢骂,一骂的话东离西有多远,你就离他有多远了,回不去了。
神是赐下恩典,神是先饶恕,然后他将饶恕,恩典作为他改变你,训练你,管教你,甚至得回你,使你有机会悔改的一个方法。这就是福音。福音是用恩典来改变人,不是用对方的悔改来赢得我的饶恕,而是用你的饶恕来赢得他的悔改。所以这里你会看到与我们相反的逻辑,我们的逻辑是道德主义的。
倘若有人得罪了我,如果张弟兄得罪了李弟兄,应该谁去找谁呢?按照我们的逻辑,张弟兄得罪了李弟兄,应该张弟兄找李弟兄,谁做错了谁主动,主动认错。但是神说谁得罪了你,你就去找他,这不是倒过来了。如果你不在耶稣基督先饶恕了我们,然后福音带来了一个饶恕的社群,你很难去体会这一点。你会觉得不服气。
所以在弟兄姐妹间产生矛盾,如果你觉得是你对,那么就该你找他。因为人家都已经错了,错的人肯定不会找你,他要来找你他就不错了,他现在陷在罪里面,需要恩典才能把他拉出来。单单用责备是不能把人拉出来的,那个只是律法主义的威慑。用恩典才能把人拉出来。这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很难。
耶稣基督讲到小儿子浪子的故事,小儿子在外面花天酒地,浪费家产,耗尽家产回来。我常常在想如果我是那个父亲我会怎么样,我心里想,他如果认个错,我就饶恕他,我怎么会像那个父亲一样,老远的就跑出去?我是爸,他是儿子,而且我是对的,他是错的。我披件衣服就跑出去,很没有体统。如果是我的话,我就坐在家里不动,如果他呆会过来的话,只要给我服个软,认个错,我什么都饶恕他,我已经想好了他怎么进来,我怎么拥抱他。我等着他进来,他只要流露出一点点,我就立刻饶恕他。我这已经很不错了,不是所有父母都做得到这点的。但是就算你做到这一点,按照耶稣基督所讲的,你仍然是错的。你只不过是在福音之外你的修养还不错,你的涵养还不错,你的道德还可以,但是跟福音没有关系,因为在福音中是颠倒过来的。如果有弟兄得罪了你,你就主动去找他,所以那个父亲跑出来,不是那个儿子跑进去。是父亲抱着他连连的亲嘴,然后那个孩子说出悔改的话来。
在这里并不是先劝诫,然后再饶恕。而是在福音当中,你若不首先饶恕,你就没有办法劝诫。意思是如果是错的人去找对的人,这是我们熟悉的逻辑,如果是对的人去找错的人,他去找的时候,心中已经饶恕了。如果他的心中没有饶恕,他根本没有办法做这一个颠倒过来的行为。所以福音当中的劝诫是以饶恕为先的劝诫,已经饶恕了他,带着这个怜悯,这个饶恕,这个恩典去劝诫。在辅导中我们常常讲一句话,在爱心当中对质。
饶恕不是和稀泥。明明有关系,他说没关系;明明发生了一些事情,他当作没发生;明明有一些罪在那里,他当作没有罪。这个是神所憎恶的状态。加尔文在讲这段经文时讲到教会劝诫的三个不同目的时,第二个目的是说,哥林多前书5章,罪就要如酵在全团当中发起。所以教会劝诫中,只要在我们当中有一个罪没有被处理,那么所有的人都会受这个罪的污染的影响,人们天然的倾向是受罪的影响,而不是受义的影响。近朱者不一定赤,近墨者一定黑。
所以如果在这个教会中,张弟兄说一句谩骂的话,亵渎,或者抱怨的话,大家都装着没听见,没有去制止的话,那么亵渎,谩骂,抱怨就会像癌细胞一样的在这个社群扩展。如果有一句谎言在我们当中没有被指明出来,谎言就会像癌细胞一样的在这个人群当中扩展。人们太容易受恶的影响,只要恶在我们当中存在,它被显露了出来,却没有被处理,整个这个全团就要被污染。人都是这样的,街上想去砸大使馆都不敢砸,只要有一个人砸了,其他人全都砸了起来。群众不敢骂,一个人骂起来了,其他人全都骂起来了。我们都是这样的,罪人在本质上来讲都是乌合之众。但是福音要在本质上创造一个跟乌合之众相反的群体,就是在福音当中饶恕和劝勉的群体。
这个饶恕和劝勉的群体是和拉麦的原则完全相反的,所以他需要除掉我们当中的酵。若有一个人在你的面前说了不应该说的话,大多数的弟兄姐妹最多做到的一点就是嘴不传,但是耳朵却没有受割礼。就是听可以随便听,但是不传,其实到最后所有的人都听到了,不需要你说。所以不要容许人在你的面前说那得罪神的话。但是人很软弱,一个氛围形成了,我们几个人在一起的时候,有人说不对的话,没有人敢出声,大家装着这件事情没有发生,装着这个罪不存在。但是为什么不说呢?耶稣基督说是因为没有爱。
为什么在基督徒里面不能带来我们之间美好的彼此劝勉的关系?这段经文说每个信徒之间都要有这样的关系。除非饶恕,赦免在你的心中,你带着恩典去建立你跟他人的关系,否则你没有办法劝诫。所以劝诫其实是恩典的一个结果。没有带着爱去劝诫,那就不是劝诫,那是论断,会伤害别人。
有时候一些弟兄姐妹也会有这样的经历,我听到弟兄姐妹跑来跟我说你什么地方做的不对,我心里就会很受伤害,因为我没有感觉到他爱我,我觉得他在论断我,我好受伤害。有的时候我们试了一两次,我相信在教会时间久了你们都试过那么一两次,我们都失败了那么一两次,然后我们就将自己封闭起来。如果别人来到我面前的时候,我感受不到他里面已经有一个恩典的话,我把它当作是一个论断和对我的审判和定罪。当我去到别人那里的时候,我里面没有一个已经饶恕别人的心,大多数人没有饶恕的心的时候根本就不去说,但是他不去说并不代表他独善其身,而是他已经在全团当中已经被这个酵所污染了。有一些人要去说,但是他去说的时候,的确带着论断跟定罪的心,因为他里面没有预先的赦免和饶恕。很难。
我们从个人的层面去认识耶稣基督对我们赦免的恩典好像很容易,我早就明白了,我是相信耶稣基督的,我是相信福音的,相信赦免在律法之先的。但是当进入到第二点,福音要创造这样一个社群,这样一个在爱心当中,在饶恕当中彼此劝诫的社群。
我们讲到门训的时候,门训就是这样一个关系,一个劝诫的关系,而这个劝诫关系是发生在饶恕,恩典当中的。特别是个人之间的这种门徒训练关系,门训者跟他的门徒之间是有一个互相的欣赏的。这没有办法安排的。教会安排张弟兄带李弟兄,张弟兄要喜欢李弟兄才行,李弟兄要被他带,李弟兄要喜欢张弟兄才行。这个喜欢当中有尊敬,有欣赏,你很希望他成长起来,你希望有一天神比你更加地使用他,他也能感受你欣赏他,他愿意被你带,他也欣赏你。只有在这样一个爱的关系中,才会有个人生命当中的劝诫的关系。
如果都局限在这种一对一的门训关系中问题不是很大,就算他对我发了脾气,我还是觉得他是爱我的,我不会觉得他真的对我不好。但是这里说“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这个弟兄可是教会中什么地方都可以冒出来的。说不定以前关系不熟的,因为他得罪了我,才关系熟起来。耶稣说你要主动去找他,他以前没得罪我的时候我都没找过他,这个挑战可大了!你会发现教会的弟兄姐妹怎么会被连接成为福音所创造的一个新的社群呢?有的时候,就是通过我们之间彼此伤害来完成这个过程的。
在一个教会中,我们来建立一个在基督里的弟兄姐妹的关系,我们同心地事奉,很多的弟兄姐妹一进入事奉岗位的时候,就经历这一点。原来不服侍的时候蛮好的,一服侍的时候,就发现在服侍团队里面就开始受伤害了,互相之间就开始碰了。所以有些弟兄姐妹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就是听完道赶紧就走。
耶稣在这里讲到的饶恕和劝诫,或者他赐给教会的钥匙,他为了不让你们藐视这一切,他甚至加了很重的话“你们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地上释放的,天上也要释放”。跟前面的那把钥匙一样,他为教会背书。他说这一切是看作他亲自在你们当中,亲自在你们当中治理你们,亲自在你们当中彼此劝诫,亲自在你们当中施行教会的纪律,亲自在你们当中带来这样一个饶恕和赦免的恩典。而且他前面还加了一句话,再次提醒你要认真,“我实在告诉你们”。
有个牧师这样讲:整个这一段经文现实的不得了,怎么做,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说的非常清楚。第一步,自己去找他;第二步,他若不听,你就另外带一两个人同去;第三步,就告诉教会,告诉教会的牧师长老,他们去处理。最后一步,他还是不听,教会将他除名,或是停他的圣餐,拒绝看他是一个基督徒,拒绝看他是和我们在一个福音里面的。拒绝看他的意思不是不爱他,不是丢弃他,而是重新看他如税吏和外邦人,意思是看他如不信的人一样,为他祷告,向他传福音。
张弟兄他如果犯了罪而不悔改,他不能假装在我们当中是一个基督徒,跟我们一起敬拜。我们要重新跟他传福音。这个他被劝诫的过程表明他并不像他表面上所宣称的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福音。我们当他是一个没有信福音的人一样去爱他,重新向他传福音。不把他当会友看。不是不爱他,但是拒绝在他悔改之前,当他是一个和我们一起同行天路被神所统治的儿女。但是是为了得回他。这段经文现实的非常严厉和具体,怎么做都一步步讲得非常清楚了,但是这段经文又理想的不可企及。这段经文同时表达了教会的一个理想的状态,就是用福音来塑造我们成为一个彼此饶恕和劝诫的群体的一个高不可攀的状态。
似乎这不是我们的现实,不是我跟其他弟兄姐妹的真实的光景。但是这段经文如此的现实,它真的在讲我们之间的那个具体的关系和我们遇到的具体的问题。所以我鼓励弟兄姐妹,我鼓励你们,真的在神面前立志,就是委身一个在福音里面,被福音所创造的,一个彼此饶恕和劝诫的社群。委身于一个这样一个社群,委身于社群中彼此饶恕和劝诫的关系,甚至委身于这个过程。委身于这个过程的意思是委身于这个过程当中的彼此伤害,委身于这个过程当中的麻烦。这个过程可能让你很痛苦很挣扎,委身于这个流眼泪的过程,委身于这个经历恩典的,或长或短的过程。所以在神的面前立志,按照马太福音18章15到18节的原则,基督给我们的明确的次序来处理我们之间矛盾和冲突,以及他人对你的得罪,你看见的他人的罪。
如果你们是夫妇,无论他今天怎么得罪了你,无论你怎么不高兴,绝对不要在朋友圈里发一条消息让所有人都知道你丈夫不对。我看这是现在很多人爱干的。夫妻之间有任何的矛盾不要发朋友圈,不要把你的丈夫和妻子告在外邦人面前,把你们的破口露在所有人的眼前,因为那是对你们的伤害,那是一个拆毁性的行为,不是一个在福音中建造的行为。
同样,如果你对张弟兄有意见,你对教会有意见,不要发朋友圈,在主里解决。面对面解决,哪怕面对面要干起来。不要处于怯懦,害怕面对面干起来,就怯懦地去发朋友圈,就怯懦地在外人面前去控告你的弟兄和主的教会。那是怯懦的行为,不是勇敢的行为。
前不久有个姐妹跟我说有个弟兄怎么样,我说你是要控告他?我说你打住。你这个话已经是在控告他了,我不收。你去找过他吗?你没有找,你不要在我面前说。按照马太福音的原则,你告诉我是第三步,你没有做第一步,我绝对不允许任何人在我面前控告另一个人。我鼓励每一个弟兄姐妹在神面前都有这样的立志:你绝不允许你的弟兄在你的面前控告另一个弟兄。如果他开始控告了,告诉他,你去找他,如果他不敢找,我陪你去。我可以陪你一起去找他,但是我不能在他不在场的情况下,容许你在我面前控告他。如果我们每一个弟兄姐妹都能这么做,就能把每一个弟兄姐妹都逼到面对面去。他不行,我们就陪他去。
这就是福音在我们当中来创造一个彼此饶恕和彼此劝勉的关系,虽然很难,但是我看到在主的教会里面,我看到在今天,甚至我也看到在你们当中,我也常常能看到福音的这种大能的见证。并不是没有在我们当中发生,并不是没有充满主的教会。实际上在你们的生命当中,在你们彼此之间,甚至更广阔的主的教会,真的很多。
我昨天看到一个新闻,我非常的感恩,很多弟兄姐妹都有关注。就是在雅加达,有个华裔的基督徒,被选为省长。在一个穆斯林的国家,一个华人的基督徒被选为省长,叫做钟万学。但是去年的时候他的一个讲话提到穆斯林,被当地的穆斯林提到亵渎他们的真主,在穆斯林国家是很重的罪,他被撤职,他被判两年的有期徒刑。在5月26日,他因被控亵渎伊斯兰的罪名判有期徒刑2年,他的妻子林雪莉在26日的记者招待会上流着泪,宣读了他的丈夫在拘留所里面所写的一封信,宣布放弃他的律师团之前宣称的会向最高法院上诉。因为有很多人支持他,甚至在雅加达爆发了很多大型的游行支持他。钟万学在信中这样写到:我已经学会了原谅和接受这一切,为了这个国家和民主的和平,为了不让抗议的游行影响到首都居民的生活,为了不造成交通的堵塞,我愿意放弃上诉,接受这两年的有期徒刑。让我们继续来见证,我们相信上帝依然掌管着所有国民的主权,我们要见证我们相信上帝的存在,要像基督一样去爱与我们一样的同胞,要对我们的同胞坚守真理和正义。这真是一个很荣耀的见证,很美好的见证。
一个基督徒的华人在一个穆斯林的国家中,以他的公共的服务能够被选举为省长,然后又因着宗教的原因被投入监狱,他能够饶恕这个国家,他能够饶恕这个异教的,而且是不断激进主义在里面酝酿的族群对他的伤害,更何况我们不能够饶恕彼此呢?如果福音在我的里面,我知道我欠了主一千万银子,主都赦免我了。我为什么还看我自己这么重要,看别人欠我的那么重要呢?我欠主的比别人欠我的更多,而且我欠主的比别人欠我的对我来讲更重要。主在那一个更重要的,更大的,更多的,更性命攸关的,救恩上面,生命本身上面他赦免了我,饶恕了我,我岂能像这里的那个仆人一样,去揪住那欠我十两银子的呢?一千万两,耶稣在这里随口说了一个天文数字,有人算了一下,一个工人在成都假如平均每个月挣4000块钱的话,一千万两就是一万个他连得,大概相当于人民币96亿,所以这是一个普通人,每个月挣4000块的人绝对不可能还的。所以这个人说:你赦免我,你宽容我吧,他还没有明白他所欠的是什么?他以为这只是宽待,他只是要求推迟20年的到债期。不是的,这是你这一辈子都还不了的。主对你的恩典不是宽延,而是饶恕和赦免,这是你还不了的。
所以求主能够帮助我们。亲爱的弟兄姐妹,让我们在耶稣基督的饶恕当中,从拉麦的那种心态当中走出来,从该隐的那种惧怕中走出来,我们从他的七十个七里面走到耶稣基督的七十个七里面。因为耶稣基督为我们的缘故,他亲自的走进了拉麦的那七十个七里面。那一个该隐的记号是什么?只要看见那个记号就没有人会杀他。那个记号就是耶稣基督的宝血,那个记号就是耶稣基督为他所担当了七倍,七十个七倍的罪的刑罚。耶稣为我们走进了那七十个七,耶稣带我们从那七十个七的怨恨,七十个七的报复的心,七十个七的恐惧中出来,那七十个七的自我中心中出来,然后走进被福音塑造的饶恕的七十个七,那是多么美好的生命啊!我知道我们的生命没有这样的光景,但是我知道主已经应许了这样的生命,主已经赐了这样的生命给我们,我们有机会在这个地上同行,不一定所有的弟兄姐妹在这个教会是一生之久的,可能你在这个教会的时间是五年,有可能你在这个教会的时间是十年,可能是二十年,不一定在这个教会中所有的弟兄姐妹将来都会参加你的葬礼,让我们来珍惜我们在一起,可以一起在福音中被创造一个新的在福音中彼此饶恕劝诫的群体,阿们!
我们一起来祷告:
主,我们感谢你!我们在你面前承认,我们常常使信你的一个小子跌倒的,我们有祸了,我们常常是抓住那欠我们十两银子的,向他纠缠如毒蛇,而不愿意在心中放下的。有的时候,我们说我们不恨他,但是我们放不下的是我们里面所受的伤害,我们在这个伤害中自怜,我们放不下自怜当中被扩大了七十个七倍的自我。主啊,求你帮助我们,求你让我们看到如果我们受了别人的伤害,求你让我们看到耶稣基督是那一位受伤害的主;如果有人骂了我们,求你让我们看到耶稣基督是那一位被人辱骂的主;如果有人冤枉了我们,求你让我们看到主耶稣基督是被人冤枉的主;如果我们因此失去了利益,让我们看到十字架上主耶稣基督是失丧一切利益的主;如果我们因此而经历到孤单,让我们看到十字架上主耶稣基督是一位承受了孤单的主。主耶稣为我们承受了我们承受,甚至我们承受不了的一切。主啊,愿你赐给我们怜悯的心,让我们在你面前,像以弗所书4章32节说,并要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此饶恕,正如神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感谢赞美主,让一切的苦毒,怨恨,喧嚷,诽谤并一切的恶毒都从我们的中间除掉,听我们如此的祷告祈求,奉靠耶稣基督宝贵的圣名,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