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宗派信仰所想到的--理性认识与感性经历的两面性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d=0#wechat_redirect
从宗派信仰所想到的--理性认识与感性经历的两面性
2016-07-20 回归圣经
本文作者:浙江桐乡教会陈建华牧师
宣教士约翰.甘乃迪说,教会有四个特点均与大脑无关,而是和心灵有关,他们就是公义、信德、仁爱、和平;这四方面都一直有增长的空间,而增长便带出知识。
一个人必须先在心灵里与基督建立关系,然后再用他的大脑来追求属灵的成熟。然而每个基督徒内在灵命增长的空间并不一致,追求成熟所带出的知识也不尽相同。一千九百多年来不同形态的基督教纠缠在不同的神学、教会体制、教义和组织里,形成了不同形式的许多宗派。
一直以来,基督教的宗派及神学分歧的问题让许多教内外的人士感到困惑。他们的疑问在于基督教既然根据同一本圣经,信仰的是同一位耶稣,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的宗派?如何面对宗派问题,影响着当今教会的合一与复兴。因此为了教会的健全发展,有必要去正确认识关于宗派的问题!。
一、宗派本身反应的必然性
俄利根说:“任何一门学问,如果对人类很重要、很有贡献,那么一定会产生派别,比如医学、哲学------。宗派是健康正常的现象”。而蔡丽贞博士也这样认为,并指出:“宗派的差异是反映了圣经真理丰富而多元的特质。多元性加上一致性是圣经真理的优美特质。掌握了这两种特质,更能帮助我们解经,事奉也能既中肯有宽广。”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因为基督真理的广阔而丰富,救恩真理对普世人类不同族群的重要性,教会对真理的重点有不同的诠释、对信仰和礼仪有不同的强调,或对实际的需要有不同的感动,而产生不同的宗派,是正常、有益,也是必然的。宗派的产生,都有其特殊的背景——每个人对圣经的理解不同程度地受到天然思维影响,每个人也有特殊的生活背景及自身的软弱,然而神也允许“和而不同”的差异存在,是让基督的身体为信仰的纯正性互相影响、彼此制约、发挥不同的果效,当神儿女的理性认识与感性经历平衡的时候,教会便达成合一多样、不同又相同的搭配。
其实,就神的角度而言宗派应该被彻底消除,但宗派显明了人的软弱,也制约人的软弱,因着人的不完全之故,宗派的产生成为教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所以十九世纪虽被称为基督教伟大的世纪,因为基督教扩展到了世界各地,但同时也被称为基督教组合的时代,因为不同的派别,组合成可界定和辨认的群体。因着基督真理的丰富与重要及人性的软弱,宗派的产生成为历史的必然性。
二、宗派主义带出的危害性
然而,当宗派发展为宗派主义时,就会带出危害性。因为宗派主义者往往会以其信仰的侧重点来描述自己,并否定他人信仰的侧重点。认为唯独自己所宣布的信仰之侧重点是应该被普及而被人接受。任何宗派有其客观的认识、也有其主观性,然而宗派主义实际是一种把自己的主观客观化的自义之举,同时也犯了瞎子摸象的错误,在狭窄的主观里不能包容他人的客观——因所谓真理的严谨而定罪一个宗派时,自己却成了另一个宗派的奴隶。
回顾以往的教会历史,会让人惊讶地发现,当宗派发展为宗派主义而缺乏包容性时所产生的可怕后果。甚至像路德这样曾因神的恩典而产生奇妙大改变的人,对那些不同意他看法的人也是如此苦毒。在改革期间许多热心于神的基督徒也都如此苦毒地彼此伤害。虽然圣经鼓励神的儿女要“为真道竭力争辩” ,但当宗派成为主义时,争辩所带出的是血气与肉体,落到了不属灵、缺乏爱的思想和行为中。路德所提倡的信心——当与行为分开,基督教便蜕化为一种简单的形式。当初他们曾强烈反对罗马教的礼仪,强调单靠信心获取救恩,但他们因为没有活出属灵生命里包容的爱,重返了宗教仪式。他那重客观理性的信条(所为的信心)成了简单、冷漠、死的“教条”。
而重洗派的弟兄们在强调他们的宗派主义,陷入到了另一个极端里,他们不能以一个奉献给神的头脑殷勤地透过祷告来研究神的话,仅以被情感冲动的灵来追求一些表面的灵恩现象,就进入了各样的危险。他们追求没有圣经根基的神圣启示、及灵恩所带出的兴奋。他们的感性经历落到了所谓有预言恩赐的假先知的欺骗里。
他们虽然极度地火热、对属灵的事工非常热忱,但是因着他们的极端,依然不能带出美好的见证,因为他们在客观理性上有所欠缺。虽然他们不一定要像俄利根、加尔文、丁道尔那样有超强的理性,但是历史上未受过正规教育的人,也能在圣灵大能的手中被神重用,而这些人是忠贞于圣经,心思被神的话所充满、所管理的人。所以在宗教改革的初期,让人可以看到三个伟大运动的兴起与衰败过程。因着强烈的宗派主义,重洗派最后在地上消声匿迹;而路德派与慈运理派维持了规模、却顿消了属灵能力。
改革宗信仰没有重蹈路德宗信仰的覆辙,对信仰生活进行了改革归正,成为影响世界、国际性的改教信仰。然而当他发展为加尔文主义时,不但让其信仰告白与要理问答变成知识教条、成为仁教心学的律法,而且其极端双预定论与阿米念的意志自由论发生了冲突。加尔文与阿米念本同是改革宗的人,当他们的客观理性的认识束缚在各自的主义里、高举实际理性主义而忽略灵恩时,他们的观念不再有相容的机会,一个只强调神的主权,一个只强调人的责任,最后阿米念被驱出改革宗,成立卫斯理主义的循道派教会。卫斯理循道派是灵恩派教会的前身。而极端的灵恩主义,高举方言,追求主观经验及外在的现象,不重客观的理性思考,给神的教会造成许多混乱,就落入了另一个可怕的错误里。
因此,宗派主义进入极端时,教会就陷入危险的陷阱,让人灵魂枯萎、教会荒凉!事实证明当基督徒理性的认识与属灵生命感性的经历失去平衡的时候教会就分裂,产生极端宗派主义的危害。
三、宗派应当注意的平衡性
虽然,神因着人的软弱许可宗派存在,但神因着他的主权超越宗派之上,又能贯乎宗派之中,但绝不止于宗派之内,所以神在各纯正的宗派中都留下自己工作的记号!因此,在神的工作下,各宗派的神学都体现各自独特的主题:希腊东正教的主题是正统和圣礼、罗马天主教是围绕教会的大公性而展开、循道宗的主题是成圣、五旬宗的主题是圣灵、浸信会的主题是重生、路德宗的主题是信心,改革宗的主题是因信称义、以神为中心的生活。这样神允许宗派的产生,使得基督真理丰富的多面性得以彰显,同时又为信仰真理,可以互相平衡。圣经表明了神的心意——禁止结党、恨恶互相攻击,宗派之间若能逃避肉体的批评与论断,以积极的心态在基督里彼此欣赏、互相补足的话,将有大益于神国度的事工。
改革宗与五旬宗是在基督教界极具影响力,且是两个侧重相反的宗派。继路德宗之后的改革宗信仰重理性思考与生命的实践,高举圣经的权威、信条与恩典并举;他的五大要义为基督教清晰、坚稳的信仰,提供了扎实的圣经基础。而在自由派神学的背景下,所产生的二十世纪五旬宗的信仰重感性的经历与神迹奇事,他所注重的圣灵充满(圣灵的洗),给神的教会注入活泼的动力,他对神大能作为的体验与经历影响并震撼了这个时代。
然而,为了基督教会的复兴、避免极端宗派主义的危害,这两宗派在以下的两个方面有必要达成平衡:
1、对思想主义的平衡
改革宗持的是加尔文主义,而五旬宗持亚米念的观念。加尔文所主张“神无条件地拣选一部分人得救”与亚米念所主张“神真诚地愿望所有的人得救”这两个反向而似乎矛盾的真理,都是出于圣经,这是两个必须被平衡的真理。
而人不愿意尊神为大,要骄傲地高举自己的实际理性主义,试图用他的逻辑理论来解释,将永远无法使之连贯地协调起来。当人无法以理性来调和、却仍专注于自己的逻辑而将这两个真理彼此拆开,各执一边时,就违背神的旨意,而陷入错误。因为这是属于神的奥秘,他的意念永远高过人的意念,人只能在圣灵所赐基督的爱与恩典里,凭信心来顺服、接受。
人的理性思想无法调和这两个看似矛盾的真理,但在神借着圣灵大能的作为里,并不是问题,会得到自然、完全的协调。人当尊重神的话过于自己的理性,将问题的最终答案谦卑地留给神。司布真说:“信心就是理性在神里面休息”,而信心就是对神的尊重,所以理性需要爱与恩典来协调。神的教会需要平衡这两个主义的思想——既要坚持加尔文的观念“基督只为特定的选民死”,也要坚持亚米念主张将“钉十字架的救主介绍给所有的人”。
2、关于圣灵论的平衡
加尔文是近世纪初,神所兴的伟大的神学家,他在神的话语里经历神特别恩典的人,以致认识神至高的权威。这与圣灵在他生命中的运行分不开。所以他创建的改革宗信仰,也自然珍重赐恩典的圣灵。只是改革宗所领受的圣灵观与五旬宗所领受的圣灵观不同。
根据加尔文的信仰,改革宗所领受的,与马丁路德、奥古斯丁一样,同是保罗的圣灵观,而五旬宗所领受的则是路加的圣灵观。以当代圣经学者所认同释经进路(分开圣经作者或著作,整理其独特的神学观)来分析,保罗的圣灵观比较宽广,是有关于信徒获得的救恩,是信徒一生需要不断经历的圣灵,是信徒洁净、公义、连结肢体、认识神的根源;而路加的圣灵观受两约犹太人著作的影响,呈现的是先知灵感的圣灵观,于救恩无直接关系,乃是像旧约先知事奉神那样,是领受圣灵的加力、受感来见证基督,是直接有关于属天事奉。
作者圣灵所呈现的圣灵观是多元的,虽然保罗与路加圣灵观的不同,但并非阶段性,而是圣灵两种不同目的的工作。改革宗若是以路加的圣灵观来平衡他的信仰,他的教义和信条将不再被极端为死的教条与律法,而是能与基督十字架为中心,展现生命与事奉的活力。
在十八世纪的中叶,神借着圣灵的浇灌使极端的加尔文主义回转,是为着宣教运动的复兴与发展。而五旬宗若是以保罗的圣灵观来平衡他的信仰,他的主观经历将建造在神话语的权威与内在扎实的属灵生命的根基上不再被外在的假象所欺骗、迷惑、混乱。其实保罗与路加的圣灵观需要被互补在每一个宗派中,特别是改革宗与五旬宗更需要达成平衡。
客观理性思考与主观灵恩经历被平衡的时候,神的教会不但有内在扎实属灵根基的建造,而且能彼此连结起来发挥生命活力去实行外在的基督大使命。
作者简介:
陈建华弟兄,浙江桐乡家庭教会牧师。道学硕士,喜欢圣经研究、喜欢运动。一个女儿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