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悠优
(读书、生活、新知)
发表于 2016-4-10 14:05
只看此人
写给十五六岁的你
哲学家罗素曾说过:「一个人若从未动过哲学的念头,则终其一生他都像被关在监狱里一样:被理智的偏见所『禁闭』,被他所处的时代、习以为常的意见所『禁闭』」。十六岁,这年纪虽有监狱的苦闷,但却又不失自由,如同一个准备好要航向大海的水手,却又背负着长官的权威与命令,以尼采的话来说,是一个想当一头狮子,但却仍必须像骆驼般地背覆着行囊的年纪(关于精神的三种变形,可参阅本书第十章)。本书作者,很敏锐地观察到十六岁年轻人的处境,所以他说:「现在的高中生乍看之下很自由,但事实上是活得很不自由。」
这个充满能量,却又生活在禁令当中的十六岁,我认为是培养哲学思考最适合的年纪。因为被称为「爱智之学」的哲学,不只要理智的思考,更要感性的爱慕,十六岁正是具备思考的能力,同时潜伏着敢爱敢恨的冲动,在保守的学校体制中,这叫「叛逆期」,在开明的高中老师眼中,这叫「创造力」。至于你十六岁的高中生活,受的是军训教育,还是哲学教育;教的是道德命令,还是老师的启蒙,就只能看前世是否有烧好香了!很庆幸的,作者写了这一本《十六岁的哲学课》,站在读者的角度,来启发生命中十六岁的天赋,相信这本书的出版,能让每个向往自由的灵魂,对「什么是好学生?」这个问题,不再依附在「本质」上的思考,而能用「行动」来诠释自己,正如本书第九章引沙特的话:「人是无法定义的,因为人类一开始的时候什么也不是……人除了自己所塑造出来的自己之外,什么都不是。」
亚里士多德曾说:「哲学的开端,始于好奇。」十六岁应是好奇心最旺盛的时期,会去想「人从何而来?死又要从何而去?」、「在这个宇宙中,有没有其他生命,或是另一个世界?」、「动物为什么是动物?动物天生下来就是要让人吃的吗?」、「命运是否是被决定的?历史有没有重来的可能?」、「最原初的宇宙,时间与空间,是怎么开始的?」,甚至有人要问「为什么我要在学校里,上我所不喜欢的课程?」、「为什么性行为总是与道德有关?」或者有人在想着「我要不要向他(她)告白?勇敢地出柜?」……。
当高中生在开始思考这些问题时,对一个哲学老师来说,会如同挖到石油一样地兴奋,可惜的是,在体制内的大人们,总会根据教育部的教科书,为学生提供一套标准答案,若此时学生愿意进一步地追问,「为什么是这样?」、「课本这样写有什么合理性?」有些会得到白眼:「你就好好念书就对了,课本不会骗你的!考试会这样考!」学生的好奇心没进一步被处理,哲学思考就冷却了;若学生要再不断地追问,可能就要被视为行为偏差,送到辅导室去关怀了。……不可避免的作为一个学生,就会去问一些问题,对一个哲学老师来说,会问这些问题的头脑是金矿,同时也是国力旺盛的泉源,台湾若要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国家,怎么能忽视这股能量、忽视哲学?却用中国文化基本教材来处理哲学问题呢?
问一个好问题,比答案还重要,大部份的哲学问题,哲学家都问过自己,本书很精准地挑选了几个重要的哲学家,从欧洲系统的苏格拉底到沙特,亚洲系统的佛陀、基督宗教与耶稣、与伊斯兰教与穆罕默德,从哲学家的出身、内心世界、以及所关心的问题着手,如此的笔法,非常能与高中生的好奇心共鸣,这份好奇心如恒河流过历史,珍惜学生的好奇心,并乐于和同学思辨,正是为师者传道的工作。芝加哥大学哲学系教授马莎.纽斯琫(Martha C. Nussbaum)曾说:
哲学并不是甚么抽象、玄远的学问,而是与他们的日常生活交织在一起的、与他们对生死的讨论、对堕胎与报复的讨论、对制度正义和宗教的讨论交织在一起的:就像苏格拉底的论辩一样。只要人们被鼓励自己思考、用苏格拉底的方式质问,那么哲学就会冒将出来。
换言之,哲学是一种思考活动,对事物进行思考的能力。对苏格拉底来说,真理事关重大,所以他说:「记住:这不是我们随便找个题目来斗嘴闲聊,而是我们该如何活的大事。」换言之,对一个具有灵魂的人而言,不只是生物性地活着,更令人渴望的是精神的自由。
看这本书,会重拾小时候看世界地图的那种兴奋感,整个辽阔的大海与山河,都尽收眼底,虽还不曾游走各国,却已掌握了世界的相貌,燃起壮游的企图心。苏格拉底不会在此向你说教,因为他也不确定他已知道了些什么,但却会向你提问,挑战你所认为的「真与善」,确定站得住脚吗?不可否认,对年轻人而言,苏格拉底比起孔子,多了一点亲切感,至少他不是居庙堂之高的君子或圣人,而是与雅典城巿对话的游民。Phedo(台湾全国高中哲学教育推广学会)的教师,近年来在全台各地,星火燎原般地办起了各种坛论,哲学星期五、Phedo 夏令哲学营……,无不是期待台湾的社会也能启动苏格拉底式的对话,让台湾这匹骏马,在哲学这根马刺的鞭策下,奋力地向前冲。苏格拉底曾如此斥责雅典公民:「最优秀的人啊!你是雅典人,来自于这个最伟大的城巿。你不会为了营求财富、名誉而感到羞耻,但对于真理、以及正义的灵魂,难道你都不关心吗?」这句话,用来斥责台湾社会那些沉睡中的人,同样有效。
康德曾说:「道德的终点,就是信仰的起点」,若衍生成「知识的终点,就是信仰的起点」也不为过,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哲学思考总会追问更深邃的问题,科学若跟不上,宗教就出现了。这本书,很负责地为读者带出基督宗教、佛陀,与台湾较陌生的伊斯兰教。在基督教的篇章中,《旧约圣经》响应了「宇宙如何生成?」、「人类从何而来?」这两个重量级的哲学问题,《创世纪》游走在想象与譬喻之间,科学无法证真,亦无从证伪,伊甸园至今仍是世界起源不可背弃的故事。
关于「现代」与「后现代」,则是哲学史很重要的一组概念,笛卡儿被称为「现代哲学之父」,开启了现代哲学的启蒙运动,短短的一句话,为何石破天惊?本书用了很具亲和力的例子,来反问读者现代化的生活,是人类历史的必然还是偶然?用以反思什么是现代?什么是后现代?并且言简意赅地区分出「现代」在历史时代、经济、思想史、科学史……等涵意下所各自代表的意思,进一步来说,掌握了「现代性」的义涵,就可以把「后现代」这个抽象的理念,理解为对「现代性」的颠覆与批判,对高中生而言,就不会那么困难了!
本书除了可以用哲学家的生平,让读者了解哲学家思想形成的背景外,大致上都能撷取一些最重要的话,来让读者把握哲学家的思想。如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用以和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互别苗头,在「经验主义」所主张的归纳法之外,别忘了理解「理性主义」所提倡的演绎法,也是建构现代知识的重要方法。接着第七章,用契约的概念,把三个重要的哲学家串连起来,霍布斯主张自然状态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洛克主张这是「没有一个人享有多于别人的权力」的平等状态;终于催生出鲁索这句「人应该是生而自由的,但却到处被人为的锁链所捆绑」,「社会契约」这个现代政治哲学的重要概念,在简洁的篇幅中,生动表现出来。
廿一世纪,被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支配,重新审视马克思是有必要的,在哲学上我们能不思考「工作的意义?」、「人为什么要工作?」……这类的问题吗?在马克思身上,我们看到工作不是出卖劳动力,反而是人恢复人性尊严的一种行动,这对资本社会,是一记当头棒喝!作者也很敏锐地将沙特与马克思置于对照组来讨论,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主张「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话立即在下一章被沙特反驳了,马克思把「人」当成一个整体类型,每个人的个别化便被忽略了,而沙特让「存在主义」变成有别于马克思的「人道主义」,因为沙特反对一切形式的决定论,提出「存在先于本质」,作者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很能刺激每一个人的哲学思考,小小的挑战,阅读起来却能够给读者大大的自信。
最后,作者不忘介绍人类思想史上最有生命力的哲学家--尼采,尼采对基督教道德、理性主义、启蒙主义的文化有严厉的批判,这些让人误以为只要靠着普遍的理性法则运作,就可以享受幸福生活的论点,让人丧失了自己的权力意志。所以,他要批判一切旧价值,找回自己原始的生命力,重建新价值。尼采说「你必须准备好沐浴在你自身的烈焰之中:你怎么可能重生呢,如果你不先化为灰烬?」在他的著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部著作中,每字每句,都是那样的刻骨铭心,也让读者理解到「虚无主义」的迷人之处,不是颓废与破坏性,而是积极与创造力。尼采推崇超人的「主人道德」,赞颂生命永劫回归的单纯,作者用最简洁的文字,把这个当代最有魅力的哲学家介绍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