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爱生命,即要爱其柔弱”——一个养老院护工眼中的爱

“爱生命,即要爱其柔弱”——一个养老院护工眼中的爱

“爱生命,即要爱其柔弱”——一个养老院护工眼中的爱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d=0#wechat_redirect

“爱生命,即要爱其柔弱”——一个养老院护工眼中的爱
原创 2016-02-05 郭为 ijingjie

点击图片上方「ijingjie」可快速关注我们

《境界》独立出品【医治爱的河流】

一个摔伤后来疗养的80多岁老人,入院前常无理取闹换了好几个保姆。家人无奈送养老院来,这老人无缘无故咒骂王春玲,整夜折腾不让她睡觉,故意在床上小便,她不得不一天几次给老人换洗被单,她在委屈中仰望上帝,想着耶稣曾经也是受尽羞辱,才得了安慰和力量。

文/郭为

当今天社会在谴责老人跌倒都没人扶时,却有一群人每天都在殷勤地服侍本来素昧平生的老人们,这些老人成了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因为老人们可爱,我们才显得可爱”。这是一位有15年护理经验的基督徒姊妹的肺腑之言。姊妹的名字叫王春玲,目前在徐州一家由基督徒群体建立的养老院服侍。

这里的老人和其他社会上的养老机构确实不一样,老人们的精神气色都很好,而且非常喜乐。问起这些老人为何如此喜乐时,老人们说:是因为这里的护工改变了他们。王春玲姊妹便是他们口中提到最多的护工之一。每当听到别人的夸赞时,王姊妹谦卑地说:全是上帝的恩典,我们只是尽了一点点本分而已。

“一人一被窝屎尿,我也不能逃”
        
王春玲姊妹于1990年信主,如今已25年了。王姊妹的信主经历,与她曾患过的一场病有关。结婚后不久,王春玲得了一种怪病,医学上叫狂躁抑郁症,这种病常常使她感到无助,情绪时而低落,时而高涨,也无心顾及家庭和工作。

王春玲常常因小事被激怒而与丈夫争吵。她的丈夫听说信耶稣好,无奈之下就找到所在村庄的教会,教会弟兄姐妹很热心,向夫妻俩传福音。因着上帝的恩典,夫妻俩开始聚会,她的疾病也渐渐好转,随后她所在的教会因建造徐州观音机场,而重新在另外一个地方拓荒了一间教会,因为传道人很缺乏,王春玲就很有负担去读当地的义工培训班。

1995年王春玲开始在教会讲道,2000年在一次培训学习中,认识了徐州爱德老年公寓的王院长,因养老院护工不够,需要更多愿意委身服侍老年人的同工。

王院长看到王春玲非常热心,于是邀请她来养老院服侍。如今,她已在这里服侍15年了,而她的疾病也在服侍中得到完全医治。虽然在养老院服事,但王春玲不忘家乡的弟兄姊妹,只要有休息,她就会去原来的教会聚会。

刚来养老院时,因为没有人手把手地教她如何护理老人,加之自己也没有护理方面的经验,只能慢慢摸索。她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到养老院的情形,一个同工直接把她领进一间住着三个老人的房间,当她掀开老人的被子时,她被眼前所见的一切愣住了:一人一被窝屎尿。她为难的不知所措。

她仿佛看到自己往后的日子里,将要面对的就是无数个这样的环境。王春玲曾有过动摇的念头,但当她想起上帝对她不离不弃的爱时,她坚持了下来,并在服侍这些老人时,越来越感觉到内心的平安。

王春玲说:“上帝赐给我的禾场不在幼儿园,而是在养老院。老年人就像老小孩一样,他们年纪大了,更多的是无助无力。我们能让他们生活得无忧无虑,这才能荣耀上帝的名。养老院就是我的禾场。如果我逃避和埋怨,我将尝不到服侍带来的甘甜。”

她深知自己手中所做的工就是上帝的呼召,因而能带着坚韧不拔的毅力与极大的热心去践行自己的使命。对她来说,这些看来最细琐、零碎的服侍,就是表达对基督委身的机会,她求上帝让她的心成为一块好土地,让她一生专心服事老年人。
  
养老院院长在照顾病人
 
“因老人们可爱,我们才显得可爱”

在很多人眼里,老年人是弱势群体,他们并非是可爱的,他们年老多病,邋遢多事,成了社会的累赘,儿女们的负担,然而在王春玲的眼里,老人是社会最宝贵的财富,是家庭的祝福。

王春玲说:“因为老人们可爱,我们才显得可爱”。老人们的存在告诉我们,生命是一份不断走向成熟的礼物,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变老的那一天。同时也在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并非我们的家。我们在世上的身份会终结,会被改变,但基督徒唯一不变的身份就是,我们是上帝的孩子,将有更美的居所为我们存留。

那些被世人所嫌弃的弱势群体,在这里却被看为宝贝。这使我想起曾经放弃名牌大学教职,而选择去服侍弱势群体的卢云,他说过:“生命之可贵,并非因为它像钻石一样坚固,而是因为它柔弱如一只小鸟。生命需要呵护、关注、引导和支持。爱生命,即是要爱其柔弱。生与死被柔弱连接起来,新生命的婴儿与垂死的老人都令我们想起生命的宝贵。我们在强壮、成功、受欢迎之际,切不可忘记生命的宝贵与柔弱。”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不堪一击的,都是脆弱的,而且会必死无疑。但由于上帝藉着耶稣分担了我们必朽坏的生命,死亡就不再威胁我们。保罗说:“这必朽坏的既变成不朽坏的。这必死的既变成不死的。那时经上所记,死被得胜吞灭的话就应验了。死啊,你得胜的权势在哪里?死啊,你的毒钩在哪里?”(林前15:54-55)主耶稣已除去我们死亡的咒诅,赋予了我们新的生命。

看到这些无助的老人,被这样一群上帝的儿女所呵护着,他们甘心乐意的服侍,没有怨言,不轻言后退。我忽然醒悟到,服侍不是拣我们容易做的事去做,真正的服侍是凡事顺服上帝恩手的引领,凡事相信,凡事忍耐。顺服就是无论何时都持守当前的岗位,在服侍中品尝上帝恩典的滋味,完全投入到服侍中去,并耐下心来深信,我们搜寻的宝贝并非在别处,而正是藏在我们脚下站立的那片地土上。

在养老院中最难面对的就是生死离别,但王春玲坚信这些老人都去了上帝为他们预备的地方。主耶稣离世时说:“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路23:46)王春玲说,与那些临终的老人一起重复这句话是何等美好,有这句话留在他们的唇边或心上,他们就可以像耶稣一样坦然踏上回家的路。

在王春玲眼中看来,当我们送走逝者后,还会沉浸在悲痛中,然而,当我们想到慈爱的天父正在永恒的彼岸热切等待,迎接我们所爱的人进入新家,我们就能破涕而笑。
 

最软弱时,跪地祷告

王春玲说自己是一个软弱的人,但祷告改变了她,使她成为一个依靠上帝而活的人。如果没有长久的忍耐,她无法持续在这里的服侍。曾经来这里访问的挪威教会惊讶地发现,在挪威没有24小时的全护理,而这里却做到了。姊妹说,不是我们靠我们一己之力做到的,而是靠着每日殷勤不懈的祷告才做到的,因上帝垂听了我们的祷告,在他手中没有难成的事情,上帝才是动工者。

由于养老院至今还租用当地中医院的康复楼来运行的,空间有限,但他们还有一间专门用来给弟兄姊妹专心祈祷的地方。

这间祷告室,对王春玲来说,是她征战得胜的地方,是支取上帝恩典的地方。15年如一日,养老院从没停止聚会,每天养老院早晨5点半到6点都有祷告会,在每天的祷告会中,同工们都要为全院的老人们祷告。

除此以外,每周一三五还有专门对护工的查经聚会。礼拜天7点到9点有主日崇拜聚会。由于王姊妹照顾十来个老人,为了不耽误五点半的祷告会,她和同工们几乎每次四点多就起床,为老人换洗尿布,擦洗身体。

王春玲是养老院当中的骨干力量,她护理的老人是最难伺候的老人,她说老人的服事是全天候的,老人随时有需要,无法抽出更多时间灵修的她,养成了时刻仰望主,随时随地祷告的习惯。问她累不累,她说,只要心里不累,干的活就不累。圣经说得好:“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4:23)王春玲深知如果心里没有上帝,她根本没法坚持下来。可见,上帝是供应服侍动力的源头。而动力的支取,全赖祷告。

在祷告中,她和同工们见证了老人从病危到苏醒的时刻。在人看不能的,在神却做成了,在困难中,她依靠神的恩典前行。王春玲最喜爱的是圣经《诗篇》中的第91篇,其中说道:“住在至高者隐密处的,必住在全能者的荫下。我要论到耶和华说,他是我的避难所,是我的山寨,是我的上帝,是我所倚靠的。”(诗91:1-2)每当她软弱无力时,她会跪在上帝的面前,寻求在他里面的安慰。能将喋喋不休的埋怨变为甘心乐意的服事的,只有祷告。

王春玲说,当她甘愿在这里服侍时,上帝也大大祝福了她的家庭。她的一个孩子在当年建筑学院推荐的18位公费留学生中脱颖而出,是学校唯一一个能去日本留学的学生。她的孩子在日本留学六年,如今已学成归来,在一家外企工作。她平日最爱唱的诗歌是《数算主恩歌》,诗歌这样唱道:有时遇见苦难/如同大波浪/有时忧愁丧胆/似乎要绝望/若把主的恩典/从头数一数/必能叫你惊讶/立时乐欢呼。



最大的技能是爱

王春玲并非“科班”护工出身,只要有学习培训的机会,她都很珍惜。如今她的护理技能被广受肯定,但她说让人更好去服侍的技能,不是护理的知识,而是爱。如果没有爱,我们无法让一个不求盈利的养老院正常运转,养老院的运转是以爱支撑的,“人前人后都像给主做的一样。关于‘爱’的讲章,你可以在属灵书籍里找,但爱的行动,只有做起来,才能感受到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王春玲说。

曾有一位老人在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后,家人不得已把他送到养老院,老人因是糖尿病导致的并发症,在医院住院时,因护理不当,导致身上有严重的肉疮,皮肤一擦就破。养老院就把老人交给王春玲看护,因老人实在特殊,需要她24小时护理照顾,她累到筋疲力尽,然而她从上帝那里呼求帮助和力量。她说,在服事过程中,哪怕是再软弱的呼求,就那么一点信心,上帝都垂听了。她相信那位使枯骨都能复苏的主必定能医治老人的身体。在她精心的照顾下,两个月后这位老人竟奇迹般的好了。

由于王春玲对工作负责,对老人的护理体贴入微,所以院方常把那些90多岁的老人和病重的老人交给她看顾。王春玲说,孝敬父母不仅仅是物质上去满足他们,更要亲身投入去服侍他们。令她感到心酸的是,父母含辛茹苦把儿女养大,等父母年纪大了,儿女们却嫌弃父母不讲卫生,身上有异味,不愿意服侍他们。她说,爱里没有惧怕,是主爱了我们,我们才有力量去服侍,因主耶稣也是服侍那些无依无靠的软弱者。

其中,最让她难忘的经历是,她服侍过一个摔伤后来这里疗养的80多岁的老人,入院以前,常常是无理取闹,导致她换了好几个保姆。最后家人把老人送到养老院来,养老院把老人交给了王春玲服侍。这个老人无缘无故地咒骂她,整夜折腾不让她安心睡觉,故意在床上小便,她不得不一天几次给老人换洗被单,然而王春玲在委屈中仰望上帝,想着耶稣曾经也是受尽羞辱,这样才得了安慰和力量。然而上帝并没有忘记她的忠心服侍,在她的照料下,老人不断好转,最后被儿女接回家去了,她热情的服侍也最终感化了老人的心,老人还特意嘱咐,让儿女特别要感谢王春玲的服侍。

作为基督徒,最重要的不在于我们把圣经读了多少遍,而在于是否活出基督的生命。主耶稣在最后的筵席上洗门徒的脚,他教给了我们爱的意义。耶稣论到最后的大审判时,警告我们,那时会有很多人埋怨:“主啊,我们什么时候见你饿了,给你吃,渴了,给你喝?”(太25:37)耶稣的回答是:“这些事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太25:40)

真正的爱才能结出果实,其中一些老人入住养老院时,并非基督徒,然而在这群基督徒护工身上,他们看到了耶稣,其中大部分老人都在这里信了耶稣。

我们蒙受上帝的呼召,不是要去拯救全世界,抑或解决一切的问题,而是在一件件具体小事上的服侍。王春玲的无悔舍己,道出了上帝爱的真谛。在这里,爱仍在不停地绽放。这群基督徒护工,在艰难环境中活出了坚韧的生命。他们被祝福,被破碎,他们经过流泪谷,唱着赞美的诗歌,共享不断倍增的生命之饼。


版权声明:《境界》所有文章内容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来自《境界》,微信号newjingjie”,并且不得对原始内容做任何修改,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如有进一步合作需求,请给我们留言,谢谢。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