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今日香港某報
國際學校成為本地家長寵兒後,學額長期不足,政府昨公佈批出三所空置校舍,供三間國際學校發展,其中位於赤柱及筲箕灣的校舍,由本港兩間國際學校奪得,較細的地皮吸引到英國貴族學校Nord Anglia來港開辦國際學校,進駐藍田前聖言中學校舍,明年9月啟用,每年學費或逾22萬元。
記者:歐陽子瑩 彭美芳
三校將於2016/17學年起合共提供約1,700個中、小學額。有立法會議員認為,政府若不檢討國際學校的收生政策,又或學校只為富豪子弟服務,即使增批更多學校仍不足夠,影響海外專才來港工作的意欲。
教育局早前接受國際學校申請四所空置校舍,共收到34個團體申請,昨公佈三所分別位於赤柱、筲箕灣及藍田的校舍分配結果,至於餘下位於觀塘坪石邨的校舍,仍在物色辦學團體。
將招收660中小學生
獲分配的國際學校中,包括來自英國的貴族學校Nord Anglia在港成立的辦學團體NAE Hong Kong Limited,該辦學團體於北京的分校,一年級生一年學費達18萬元人民幣(約22.5萬港元)。NAE獲分配藍田安田街、前聖言中學校舍,教授英國課程,明年9月啟用,將招收660個中小學生。
位於港島天后廟道的蒙特梭利國際學校,向政府爭取永久校址多年,去年因青協欲在選址天后廟道興建青年宿舍,險被迫遷。學校現獲批遷往赤柱馬坑邨一千禧校舍,可增加750個小學學額。該校原為鄭氏宗親總會鄭則耀學校,05年因收生不足被殺校,三年後停辦。創辦人安白麗稱,現時有800人輪候入學,擴充後可服務更多學生。此外,香港猶太國際學校(Carmel School)獲分配現於筲箕灣道460號的 臨時校舍作永久校舍。
立法會議員葉建源稱,國際學校的主要角色,應是為海外來港工作人士的子女提供教育,但若新校學費太高,或海外生比例太低,也會影響他們來港意欲,促政府檢討政策,「如果唔係批多幾多間都唔夠」。立法會議員陳家洛指,蒙特梭利國際學校經多年爭取,近年成為全球第六所該會認可的蒙特梭利學校,獲分配新校舍合理。他估計NAE來港是針對內地人子女收生。
學額錯配 英語校不夠位
【特稿】教育局表示,全港有多達4,300個國際學校剩餘學額,驟眼看以為本地國際學校學額已足夠。不過,有立法會議員批評,學額其實只是嚴重錯配,因剩餘學額多來自需求不高的非英語學校,而英語學校尤其是小學的學額仍嚴重不足,當局須改善。
剩餘學額4,300個
教育局昨宣佈,撥出三幅土地予三間國際學校建新校舍,共提供逾千個學額。但該局向立法會財委會提交的文件也顯示,全港現時的國際學校學額有38,700個,但學生人數只有34,300人,剩餘學額有4,300個,小學及中學各約佔一半。
立法會議員陳家洛說,剩餘的學額大部份都是來自日語、德語等非英語學校,相反,英語學校尤其小學部,學額卻嚴重不足;學額不足也會影響香港吸引英語國家或地區外資機構到港,「佢嘅員工仔女嚟到香港,都搵唔到學校讀書。」(他們的員工子女到了香港,都找不到學校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