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chem000
(好麻烦啊,要一个个改)
发表于 2011-8-18 10:19
只看此人
“救救孩子!”大陆语文老师的呼喊
“救救孩子!”大陆语文老师的呼喊
日前《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一书在大陆发行,引起广泛关注。图为大陆的小学生在上语文课。(Getty Images)
日前,一本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一书在大陆发行,引起广泛关注。“我们的孩子还在吃毒药!”这是老师们对当今语文教材最核心的评论。教科书作为国民教育的基础,不但是社会自我认知的投射,也是社会文化主张的表征。怎样才能救救孩子呢?
新书的作者是多位在浙江中小学教语文的一线老师,他们组成了“第一线教育研究小组”,希望能走在教育改革的第一线。该书详尽列举出了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三套使用最广的小学语文教材的种种“毒素”,这三个版本在大陆市场上占据了约80%的份额。
2010年9月1日出版的新书:救救孩子。(网络图片)
书中具体分析了大陆小学语文课本存在“四大缺失”:一、经典的缺失。卡尔维诺曾说:“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本身以难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像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世界上有很多儿童文学名著,为何大陆语文课本的编撰者们偏偏挑选那些远远不够经典的作品呢?
二、 儿童视角的缺失。作者发现大陆语文教材大部份都重在说教,极少有真正符合童心,富有童趣的。如《汉语拼音儿歌》里的:“大喇叭里正广播,爱护大佛不要摸”,“弟弟河边捉蝌蚪,哥哥走来劝阻他”。《流动的画》:“哦,妈妈,我知道啦!窗外是祖国的画,千万不能弄脏它!”这些既非童谣,也非诗歌的打油之作,成人读来都觉得干瘪乏味,岂能奢望孩子们喜欢?
三、快乐的缺失。比如在《小狮子》一课中,“小狮子听了妈妈的话,开始刻苦学习。他终于学会了奔跑、扑食、撕咬的本领。”这群新生代的语文老师们这样点评这一段:狮妈妈的基本理念是:学习就是吃苦,所谓: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的确需要付出努力,但努力就一定是吃苦吗?小狮子的捕食练习,难道就不能是它们最具乐趣的童年游戏?为什么我们不告诉孩子,学习也是可以非常快乐呢?
对吃苦精神的推崇正是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悬梁锥股”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激励人苦学的典故,并非偶然。然而,“锥”和“悬”这两种最典型的自虐自杀动作,恰恰成为这种“苦学”精神背后“毁人”本质的形象表露。毁人就是不把人当人。我们的教育传统不是教孩子成人,而是教他成器。学生学得不好,就骂他“不成器”。器,就是工具。”
四、事实的缺失。老师们发现语文课文很多都是虚假的名人故事。比如《爱迪生救妈妈》一课,讲的是爱迪生利用镜子的反光原理,让医生给妈妈做了急性阑尾炎手术。不过医学史上对于阑尾炎手术的最早论述是在1886年,而爱迪生生于1847年。也就是说,爱迪生7岁时不会有阑尾炎手术的说法。还有陈毅给母亲洗衣服,根本就没有这回事。“云雀妈妈擦去头上的汗水”,鸟类没有汗腺,哪有什么汗水?
语,指语言和说话;文,指文采和风华。古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文教育应该培养人的情操、塑造人的品格,所谓“才如江海文始壮,腹有诗书气自华。”不过遗憾的是,很多人发现当今中国语文教育,最最缺乏的就是人的真实、自由的精神。
《蘑菇该奖给谁》说的是兔妈妈嘱咐两个孩子要好好练习跑步,并把最大的蘑菇奖给最好的孩子。小黑兔和乌龟比赛得了第一名,而小白兔和骏马比赛得了最后一名。结果兔妈妈把蘑菇奖给了小白兔,“因为他敢和高手比呀!”老师们批判说:这个兔妈妈的母亲形象、亲子关系、育儿理念,其实就是当今教育生态的真实投影。假如小黑兔和小白兔只是偶然碰到了乌龟或骏马,并不存在什么敢不敢的说法。没有细致询问,没有坦诚交流,没有确凿依据,没有慎重省察,而这不正是一位母亲与孩子交往中所需要的吗?
难怪在很多孩子的眼里,逼迫他们读书的妈妈形象,跟狼外婆差不多。中国人总喜欢跟人比,其实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成为你自己。任何事情只要尽力而为了就行了。并且别忘了说一句:“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在小鸭子学游泳那课里,“鸭妈妈说:“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过了几天,小鸭学会了游泳。”老师们评论说,课文“用成人化的视角,抹杀了小鸭的努力过程,告诉孩子只要‘过了几天’,什么都能学会。哪有这样的事!”现实中这一过程里面充满了艰辛,“不要化妆。要告诉孩子们世界的真相。”
《潇湘晨报》在介绍这本书时评论说,当成人化的社会因为功利失去真实时,常识的回归往往是最为艰难的,课文仅是一个缩影。如何重新认识国家、民族、意识形态、直至个人等相互的构成与位置,仍然是有待修订的课本,且永远没有最后一课。的确,饱受这种教科书灌输的我们,如何才能修订自己的人生呢?
[ 本帖最后由 chem000 于 2011-8-23 06:24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