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小倩倩妈妈
(感恩各位妈妈,哈哈!当然还有爸爸!)
发表于 2010-12-3 12:54
只看此人
转帖 建议在幼儿园试行汉字字源知识教育作者:老兔子
建议在幼儿园试行汉字字源知识教育作者:老兔子
汉字的产生,完全来自生活,来自自然。
创字之始,在一定范围内是不用教的。它的象形与会意,人们一看就知道所表达的意思。如古字的“手、足”,“草、木”,“鹿、羊”,“日、月”等。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实行的汉字简化。对普及和推动大众文化教育,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也减掉了某些流传数千年的文化元素。甚至可以说是中国汉字文化的一次严重失血。如“爱”的中间原有个“心”。表达爱由心生。缺失了,且不成了无心之爱。谓之“假爱”。
现在,别说年轻人认不得繁体字,中、老年人也认识得不多了。再这样下去,某些优秀文化精髓有失传的危险。
其实,古汉字的认识并不难。每个字就是一幅图画、一个故事。好在简体字中,还保留着某些源头字的含义。如今天常用的“保”字中那个“口”,就是孩子大头大脑。方头方脑的元素。因为古汉字的“保”,就是母亲背着孩子的象形与会意。
孩子最喜欢看图画,听故事,做游戏的。如在游戏中,大一点的孩子扮作一棵树,小一点的孩子靠上去,并作休息状,告诉孩子,这就是“休”字的本义。
根据孩子成长和心理特点,充分利用现在的卡通,漫画,游戏,故事会等多种形式,在不知不觉中快乐地认识汉字,而且是从古到今的汉字,了解了汉字的演化过程。这种教学方式还可以用在外国人学汉语上,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学习中文并不困难。由此触类旁通,由认识一个字,而学会字形或字义相近的字。
另如“共”字的古字,就是四只手在一起:会意出大家共同在完成一件事。又如私心的“私”。古字是没有“禾”旁的。它的会意是:胳膊肘往里拐。胳膊肘往里拐就是“私”。人是社会性的,私心又不能太重,所以用刀将“私”从中分开。这就是“公”。认字的过程,也成了团结友爱精神的德育教育。
不要低估了孩子认知和接受能力。余秋雨先生四岁时,在家没人带,跟着任乡村小学教师的母亲,混进了一年级。这一混,就混出个当代颇受华人界欢迎的文学大家。
早起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太重要了。老一代教育家方毅先生曾说过:六岁上学,误人子弟。此话出自大教育家之口,肯定有其道理。秋雨先生不可能是唯一的例外。
假如能把三千来个常用汉字,按其特点,编成许多小故、图片图画,大大缩短了语文教学的时间段。很多文章,孩子可以自己去读、去写。也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去锻炼、去游玩,去搞研究、搞科学、搞发明创造等。
此乃百年千年大计矣。要有这样的教学法,必须先要有会教的人。当前可在幼教学院中开展培训。
培训还要有教材。我看用唐汉先生的<汉字密码>作教材就是不错的选择。也可组织有志于此的教育工作者,编写出好教材。此功德无量的事,希望有更多的杰出的人才来参加,唐汉先生就是先驱者之一。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教育的改革也必须从娃娃教育方式改起。
此文乃抛砖引玉之作,希望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前来参加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