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个人次参与评价】

[其他] 转:亚健康症状。。。。。

转:亚健康症状。。。。。

我们通常说患了疾病,但在古代“疾”与“病”含义不同。“疾”是指不易觉察的小病(疾),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就会发展到可见的程度,便称为“病”。这种患疾的状态,现代科学叫“亚健康”或“第三状态”,在中医学中称“未病”。

“未病”不是无病,也不是可见的大病,按中医观点而论是身体已经出现了阴阳、气血、脏腑营卫的不平衡状态。我们的祖先早就意识到,有了疾病除积极寻找除疾之法外,还积累了许多预防疾患的措施。《黄帝内经》有日:“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由此可鲜明地看出我们的祖先已认识到对疾病应“未雨绸缨、防患未然”的重要。


现代医学中的亚健康
亚健康即指非病非健康状态,这是一类次等健康状态(亚即次等之意),是界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故又有“次健康”、“第三状态”、“中间状态”、“游离(移)状态”、“灰色状态”等的称谓。是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生理机能低下的状态,亚健康状态也是很多疾病的前期症兆,如肝炎、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等等。亚健康人群普遍存在六高一低,即高负荷(心理和体力)、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体重、免疫功能低。

细究之,亚健康是个大概念,包含着前后衔接的几个阶段:其中,与健康紧紧相邻的可称作“轻度心身失调”,它常以疲劳、失眠、胃口差、情绪不稳定等为主症,但是这些失调容易恢复,恢复了则与健康人并无不同。它约占人群的25%~28%。

这种失调若持续发展,可进入“潜临床”状态,此时,已呈现出发展成某些疾病的高危倾向,潜伏着向某病发展的高度可能。在人群中,处于这类状态的超过1/3,且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比例陡增。他们的表现比较错综,可为慢性疲劳或持续的心身失调,包括前述的各种症状持续2个月以上,且常伴有慢性咽痛、反复感冒、精力不支等。也有专家将其错综的表现归纳为3种减退活力减退、反应能力减退和适应能力减退。从临床检测来看,城市里的这类群体比较集中地表现为三高一低倾向,即存在着接近临界水平的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度和免疫功能偏低。

另有至少超过10%的人介于潜临床和疾病之间的,可称作“前临床”状态,指已经有了病变,但症状还不明显或还没引起足够重视,或未求诊断,或即便医生作了检查,一时尚未查出。严格地说,最后一类已不属于亚健康,而是有病的不健康状态,只是有待于明确诊断而已。因此,扣除这部分人群,也有不少研究者认为亚健康者约占人口的60%。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现代社会符合健康标准者也不过占人群总数的15%左右。有趣的是,人群中已被确诊为患病,属于不健康状态的也占15%左右。如果把健康和疾病看作是生命过程的两端的话,那么它就像一个两头尖的橄榄,中间凸出的一大块,正是处于健康与有病两者之间的过渡状态---亚健康。

【亚健康的后果】

亚健康是一种临界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但却出现精神活力和适应能力的下降,如果这种状态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非常容易引起心身疾病。包括:心理障碍、胃肠道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癌症、性功能下降,倦怠、注意力不集中、心情烦躁、失眠、消化功能不好、食欲不振、腹胀、心慌、胸闷、便秘、腹泻、感觉很疲惫,甚至有欲死的感觉。然而体格检查并无器官上的问题,所以主要是功能性的问题。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除了疲劳和不适,不会有生命危险。但如果碰到高度刺激,如熬夜、发脾气等应激状态下,很容易出现猝死,就是“过劳死”。

“过劳死”——是一种综合性疾病,是指在非生理状态下的劳动过程中,人的正常工作规律和生活规律遭到破坏,体内疲劳淤积并向过劳状态转移,使血压升高、动脉硬化加剧,进而出现致命的状态。

【要摆脱亚健康的困扰,人们应当】

§保证合理的膳食和均衡的营养。其中,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维生素A能促进糖蛋白的合成,细胞膜表面的蛋白主要是糖蛋白,免疫球蛋白也是糖蛋白。现今都市人不愿意吃猪肝,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维生素A摄入不足,呼吸道上皮细胞缺乏抵抗力,常常容易患病。

§人体不能合成维生素和矿物质,而维生素 C、 B族和铁等对人体尤为重要,因此每天应适当地补充多维元素片;除此之外,微量元素锌、硒、维生素B1、B2等多种元素都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关。

§调整心理状态并保持积极、乐观; 广泛的兴趣爱好,会使人受益无穷,不仅可以修身养性,而且能够辅助治疗一些心理疾病。善待压力,把压力看作是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学会适度减压,以保证健康、良好的心境。

§及时调整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适度劳逸是健康之母,人体生物钟正常运转是健康保证,而生物钟“错点”便是亚健康的开始。

§增加户外体育锻炼活动,每天保证一定运动量;现代人热衷于都市生活忙于事业,身体锻炼的时间越来越少。加强自我运动可以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戒烟限酒:医学证明,吸烟时人体血管容易发生痉挛,局部器官血液供应减少,营养素和氧气供给减少,尤其是呼吸道黏膜得不到氧气和养料供给,抗病能力也就随之下降。少酒有益健康,嗜酒、醉酒、酗酒会削减人体免疫功能,必须严格限制。

【亚健康的状态】

1、“将军肚”早现。30~50岁的人,大腹便便,是成熟的标志,也是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的伴侣。

2、脱发、斑秃、早秃。每次洗发都有一大堆头发脱落,这是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所致。

3、频频去洗手间。如果你的年龄在30~40岁之间,排泄次数超过正常人,说明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开始衰退。

4、性能力下降。中年人过早地出现腰酸腿痛,性欲减退或男子阳痿、女子过早闭经,都是身体整体衰退的第一信号。

5、记忆力减退,开始忘记熟人的名字。

6、心算能力越来越差。

7、做事经常后悔、易怒、烦躁、悲观,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8、注意力不集中,集中精力的能力越来越差。

9、睡觉时间越来越短,醒来也不解乏。

10、想做事时,不明原因地走神,脑子里想东想西,精神难以集中。

11、看什么都不顺眼,烦躁,动辄发火。

12、处于敏感紧张状态,惧怕并回避某人、某地、某物或某事。

13、为自己的生命常规被扰乱而不高兴,总想恢复原状。对已做完的事,已想明白的问题,反复思考和检查,而自己又为这种反复而苦恼。

14、身上有某种不适或疼痛,但医生查不出问题,而仍不放心,总想着这件事。

15、很恼烦,但不一定知道为何烦恼;做其他事常常不能分散对烦恼的注意,也就是说烦恼好像摆脱不了。

16、情绪低落、心情沉重,整天不快乐,工作、学习、娱乐、生活都提不起精神和兴趣。

17、易于疲乏,或无明显原因感到精力不足,体力不支。

18、怕与人交往,厌恶人多,在他人面前无自信心,感到紧张或不自在。

19、心情不好时就晕倒,控制不住情绪和行为,甚至突然说不出话、看不见东西、憋气、肌肉抽搐等。

20、觉得别人都不好,别人都不理解你,都在嘲笑你或和你作对。事过之后能有所察觉,似乎自己太多事了,钻了牛角尖。

我们可以对照以上“信号”自我检查,具有上述两项或两项以下者,则为“黄灯”警告期,目前尚无需担心,具有上述3~5项者,则为一次“红灯”预报期,说明已经具备“过劳死”的征兆;6项以上者,为二次“红灯”危险期,可定为“疲劳综合征”———“过劳死”的“预备军”。另有三种人易“过劳死”:一是有钱(有势)的人,特别是只知道消费不知道保养的人;二是有事业心的人,特别是称得上“工作狂”的人;三是有遗传早亡血统又自以为身体健康的人。


【健康状况应有的状态 】
1.体重基本稳定:一个月内体重增减不超过4kg,超过者为不正常。

2.体温基本在37℃左右:每日的体温变化不超过1摄氏度,超过1摄氏度者为不正常。

3.脉搏每分钟在75次左右:一般不少于60次,不多于100次,否则为不正常。

4.正常成年人每分钟呼吸16~20次:呼吸次数与心脉跳动的比例为1:4,每分钟呼吸少于10次或多于24次为不正常。

5.大便基本定时:每日1~2次,若连续3天以上不大便或一天4次以上为不正常。

6.每日进食量保持在1~1.5kg左右:连续一周每日进食超过正常进食量的3倍或少于正常进食量的1/3为不正常。

7.一昼夜的尿量在1500ml左右:连续3天24小时内尿量多于2500ml,或一天内尿量少于500ml为不正常。

8.成年女性月经周期在28天左右:超前或推后15天以上为不正常,常有痛经伴随。

9.正常成年男女结婚后能生育:夫妻生活在一起未避孕,3年内不育为不正常。

10.每日能按时起居:睡眠6~8小时,若不足4小时或每日超过15小时为不正常。
【中医对亚健康的治疗】
细究之,亚健康是个大概念,包含着前后衔接的几个阶段:其中,与健康紧紧相邻的可称作“轻度心身失调”,它常以疲劳、失眠、胃口差、情绪不稳定等为主症,但是这些失调容易恢复,恢复了则与健康人并无不同。它约占人群的25%~28%。
近年来国际医学界提出“亚健康”状态新概念,这是指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确呈现生活力降低,适应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由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功能低下所导,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国外也称“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目前认定,亚健康状态的范围很广,躯体上、心理上的不适应感觉,在相当长时期内难以确诊是哪种疾病,均可概括其中。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尤其是精神及心理医学的临床实际工作中发现,处于这种状态的人群数量是相当多的。衰老、疲劳综合症、精神衰弱、更年期综合症及重病、慢性病的恢复期,均属于“亚健康”状态范畴。“亚健康”状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体脏器功能下降,主觉身体和精神上的不适,如疲乏无力、情绪不宁、头疼失眠、胸闷等,但各种仪器和生化检查很难确诊,“亚健康”状态极有可能发展成多种疾病。因为亚健康状态本身就是一种整体功能失调的表现,所以中医治疗有独到之处。

【测试您是否处于亚健康状态】
对照下面的这些症状,测一测自己是不是处于亚健康状态。如果你的累积总分超过50分,就需要坐下来,好好地反思你的生活状态,加强锻炼和营养搭配等;如果累积总分超过80分,赶紧去医院找医生,调整自己的心理,或是申请休假,好好地休息一段时间。

1、早上起床时,常有较多的头发掉落。5分

2、感到情绪有些抑郁,会对着窗外发呆。3分

3、昨天想好的事,今天怎么也记不起来了,而且近些天来,经常出现这种情况。10分

4、害怕走进办公室,觉得工作令人厌倦。5分

5、不想面对同事和上司,有自闭症趋势。5分

6、工作效率下降,上司已对你不满。5分

7、工作一小时后,身体倦怠,胸闷气短。10分

8、工作情绪始终无法高涨。最令人不解的是 无名的火气很大,但又没有精力发作。5分

9、一日三餐,进餐甚少,排除天气因素,即使口味非常适合自己的菜,近来也经常味同嚼蜡。5分

10、盼望早早地逃离办公室,为的是能够回家,躺在床上休息片刻。5分

11、对城市的污染、噪声非常敏感,比常人更渴望清幽、宁静的山水,休息身心。5分

12、不再像以前那样热衷于朋友的聚会,有种强打精神、勉强应酬的感觉。2分

13、晚上经常睡不着觉,即使睡着了,又老是在做梦的状态中,睡眠质量很糟糕。10分

14、体重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早上起来,发现眼眶深陷,下巴突出。10分

15、感觉免疫力在下降,春、秋季流感一来,自己首当其冲,难逃“流”运。5分

16、性能力明显下降。10分

营养
(nutrition)具有生物从外界摄取养料以维持其生命的作用。营养学即是研究食物对生物的作用的科学。营养学家对营养所作的解释是:食物中的营养素和其他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与平衡对健康和疾病的关系,以及机体摄食、消化、吸收、转运、利用和排泄物质的过程。营养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包括食物进入机体内的变化,如参与生化反应和结合到组织细胞中;还包括指导人们如何选择食物以保障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与繁殖。所以营养学除了有其生物学意义外,还有其社会经济意义。

生物从低级到高级,从单细胞生物到高等动植物,从水中生活到陆地生活,所处的环境不同,生态各异。因之,所需要的养料和摄取养料的方式也不相同。生物所需的养料,其元素组成,大量的有氢、氧、氮和碳。这些是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和储存能量的主要元素。此外,还有少量的硫、磷、钙、镁、钾、钠、氯和多种微量元素。有些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仅有痕量。

含有叶绿素和紫色素的植物和微生物能够经过根、叶或细胞膜直接从外界吸取这些无机化合物,并利用日光的能量来合成自身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物质,如蛋白质、脂质和碳水化合物(糖类)等。具有这样营养方式的生物称为自养型或无机营养型生物。另一些生物(如动物)不能直接利用外界的无机物合成自身生命所需的有机物,必须从自养型生物或其它同类生物获取养料。通过代谢过程将摄取的物质转变成自身所需的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等有机物。具有这样营养方式的生物则称为异养型生物。

营养素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摄入生物体的食物成分。现代营养学对于营养素的研究,主要是针对人类和禽畜的营养素需要。营养素分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5大类。

蛋白质
机体组织细胞成分主要为蛋白质,体液也含蛋白质。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在于它的各种氨基酸。组成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余种,其中有数种不能在人体与动物体内合成,而必须获自食物,这些氨基酸被称为“必需氨基酸”,即蛋氨酸、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此外,幼儿生长尚需组氨酸,禽类如鸡还需精氨酸和甘氨酸。除这些必需氨基酸以外的其他氨基酸,因为都能在机体内合成,故被称为“非必需氨基酸”。

各种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与含量是不相同的。有的蛋白质缺少某种必需氨基酸,如明胶蛋白不含色氨酸,玉米胶蛋白不含赖氨酸。因此,评价一种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主要应视其所含的各种必需氨基酸量是否能满足机体的需要。不足时,机体就不能有效地合成体蛋白质,其他种氨基酸只能经脱氨代谢,生成糖(糖原异生)和作为燃料供给热能。由此可知,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是决定其质的优或劣的关键。现在国际上以全鸡蛋的必需氨基酸模式,或人乳中必需氨基酸模式,或根据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量提出的假设模式,作为评价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标准。这就是所谓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化学分评价法。另外,还有生物评价法,是根据食物蛋白质在机体内的利用率作出营养评价。常用的有“蛋白质生理价值”(简写为BV,为体内存留氮量与吸收氮量的百分比)、“净蛋白质利用率”(简写为NPu,为体内存留氮量与摄入氮量的百分比,即 BV×蛋白质的消化率)、或“蛋白质效能比值”(简写为PER,为摄入每克蛋白质的体重增加量)。

脂质
包括中性脂肪和类脂。前者主要是供给能量,后者多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脂质的基本组成为脂肪酸,有必需脂肪酸和非必需脂肪酸之分。必需脂肪酸主要有3种,即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这3种必需脂肪酸的生物活性不相同,以花生四烯酸的为最大,亚油酸的为其次,亚麻酸的为最?S裳锹樗嵫苌?0碳与 22碳的长链脂肪酸,在脑与视网膜的发育与功能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动物缺乏必需脂肪酸时,生长迟缓,出现皮肤症状(脱毛、湿疹性皮炎、鳞皮等)。有人报道幼儿缺乏必需脂肪酸时也有同样症状。但成年动物和人很难产生缺乏症状,这是因为体内有较大量亚油酸储存之故。必需脂肪酸缺乏,可引起细胞膜磷脂的脂肪酸组成的改变,因而影响膜的功能;并可减低前列腺素的合成。前列腺素的前体为18碳和20碳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有人建议以测定血中三烯酸和四烯酸的比值,作为必需脂肪酸是否缺乏的指标。这是由于脂肪酸代谢过程中有酶系统的竞争作用。当亚油酸缺乏时,由亚油酸延长碳链并经脱饱和作用而生成花生四烯酸的量减少,另一族脂肪酸——油酸的代谢加强,大量生成二十碳三烯酸,因此血中三烯酸与四烯酸的比值乃有增高。人的必需脂肪酸需要量按其热量计约为每日热能需要量的1~2%。

碳水化合物
(糖类)供给生物热能的一种主要营养素。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是多糖(淀粉)和纤维素。多糖的降解产物单糖,可为绝大多数生物所利用,而纤维素则仅在具有纤维素酶的生物体内才能被降解和利用。在膳食热量摄入不足时,机体的脂肪组织和蛋白质将被分解以补充热量的不足。表现为生长停滞,体重下降。严重时可致死亡。人类的饮食习惯不同,膳食碳水化合物供给的热量一般占总热能消耗的45~80%。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可高达 90%以上,这是因为碳水化合物是最廉价的热能来源。若膳食碳水化合物的热量过低,脂肪热量过高将会发生酮症。减肥的人常过多的限制碳水化合物,以限制热量的摄入,并增强劳动以消耗体脂,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出现酮症。因此,来源于碳水化合物的热能不宜少于总热能的45%。

纤维不能为人和多数动物所消化利用。膳食纤维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藻多糖和木质素。早年在测定纤维时,用酸、碱消化植物组织,其残渣为粗纤维,其余的纤维组分大部分在测定过程中遭受损失。现在的新方法可分别测定纤维的各种组分。膳食纤维经胃肠道中细菌的纤维素酶发酵,可有大部分被酶解为短链脂肪酸。草食动物即以此为能量来源。

流行病学及实验室工作证明,膳食纤维可降低肿瘤的发生,如结肠癌。其原因在于它们的亲水性和形成凝胶的能力,增大粪便体积,利于排出,从而加速致肿瘤活性的固醇代谢物的排泄,减少了与结肠接触的时间。膳食纤维也有利于对其他疾病,如冠心?⒏哐脂症、糖尿病等的防治,此项研究尚在继续中?

蛋白质、脂质和碳水化合物都属于产生热能的营养素。在进行一切生物反应时必须要有足够的热能。膳食蛋白质、脂质和碳水化合物所供给的热能,在扣除未被消化吸收部分后的热能值,称为生理热能值。每克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生理热能值分别为4.0、9.0和4.0千卡。这就是通常用以计算膳食热量的数据。

热量的摄入与消耗,在正常情况下,应处于平衡状态,即摄入量与消耗量相等,是为能量平衡。生物在生长阶段,机体的物质在增加,尤其是蛋白质和脂质,因而有能量的储存。但摄入量超过需要时,即以脂质的形式存于体内。与此相反,在摄入量低于需要时,将消耗自身的物质导致消瘦。

矿物质
19世纪中叶就发现仅用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饲喂动物不能维持其生命,因而认为食物燃烧后的灰分必具有生理作用。但补充饲以灰分后动物仍死亡。直到20世纪初发现了维生素,并逐渐阐明了矿物质的重要作用,才对营养素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人体内有数十种矿物元素,广泛分布于全身。目前尚未能证明这些元素全部都具有生理功能。其中少部分元素具有生理功能的,被称为必需元素。按其在体内的含量又分为大量营养元素和微量营养元素。前者有钙、磷、镁、钾、钠、氯、硫。后者有铁、铜、锌、锰、钼、铬、钴、镍、钒、锡、碘、硒、硅、氟等。

钙、磷、镁是骨骼和齿的主要成分。镁又是植物叶绿素的重要成分。钙、磷、镁的生理功能为:钙与镁在肌纤维收缩、神经传导、激活生化反应中,以及钙在凝血作用中都起着极重要的作用。磷与能量代谢有关。三磷酸腺苷(ATP)是储存和释放能量的重要化合物。镁为产生三磷酸腺苷的激活物质。镁、钾、钠、氯都是维持体液酸碱平衡和适宜渗透压的重要电解质。硫为含硫必需氨基酸——蛋氨酸和胱氨酸,和几种维生素,如硫胺素、泛酸和生物素的组分。硫与氢组成的巯基在生物反应中有重要作用。

在微量营养元素中,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为携带氧的载体。铜与铁在血红蛋白合成中有协同作用。碘是甲状腺素的主要成分。铬是糖耐量因子的成分。钴是维生素B12的成分。已知锌是40余种酶的辅基,缺乏时将导致生长停滞和性发育不成熟。锰、钼、硒也都是酶的成分。氟由于具有防龋齿作用,因此,也是必需元素。其余的元素如镍、钒、锡、硅在动物实验中发现有缺乏表现,但其机制尚未阐明。必需元素摄入过量时,对机体也可产生不利影响。

维生素
为机体所必需的微量有机化合物。每种维生素都有各自的生理功能。缺乏时引起特殊的疾病,严重缺乏可致死亡。它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类。现在已知的脂溶性维生素有A、D、E、Ko水溶性维生素有抗坏血酸、硫胺素、核黄素、菸酸、维生素B6、叶酸、钴胺素、生物素、泛酸、胆碱、肌醇等。

健康饮食金字塔
五大原则:
六类俱全:
每日饮食都应涵盖五谷根茎类,蔬菜类,水果类,蛋豆鱼肉类,奶类及油脂类六类食物,以获得所有食物完整的营养.
聪明分配:
饮食要像金字塔,以五谷根茎类为主要基础,多吃蔬菜水果,适量摄食蛋豆鱼肉和奶类.
多样选择:
每一类食物都要多样选择来彼此搭配,尽情享受饮食变化,口味翻新的乐趣.
节制油,糖,盐:
少吃富含油,糖,盐的食物,可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及高血压等文明病的机率.
健康饮食金字塔
弹性调整:
均衡饮食是一日三餐弹性搭配的艺术!若午餐吃了便当里的大块排骨,晚餐记得多吃蔬菜水果,一样均衡健康.三餐之间如果吃了点心,也要一并考虑.
建议:
减少进食红肉,马铃薯和经精制的谷类食物如白面包.
每日只进食1至2个次奶及奶品类食物.
减少进食饱和脂肪,应由不饱和脂肪.例如:如植物油.
多进食全谷类食物,蔬菜和生果.
每日进食维他命补充剂.
适量饮用含酒精类饮品.
保持理想体重和每日作适量运动..

TOP

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出现的问题,觉得很有道理转过来一起共同学习。

[ 本帖最后由 米吉妈妈 于 2010-6-28 11:34 编辑 ].

TOP

谢谢 学习了.

TOP

回复 3#茶香栗子卷 的帖子

确实咱们现代人的饮食结构都倒过来了。肉蛋奶、油炸食品、成了我们主要的食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一般都不会缺乏,而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取过多会引起脂肪的堆积,影响健康。
最容易缺乏矿物、维生素和纤维素,营养严重失衡啊!这样容易造成人体的酸碱不平衡。也容易导致身体代谢功能降低,各种不舒服就找上来了。.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