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dlc
(......)
发表于 2006-6-6 11:29
只看此人
关于" 礼" 不吐不快的几句话 ( rose, 为何删帖?)
刚写好, 却发现发不了了,rose 删帖了。 为什么啊? 难得看到和我观念相同的人,我说话的兴致被勾上来了,可地方却没了 。。。
不吐不快, 我就自个儿发吧!
关于这个" 礼" , 想起了曾和人争论过的上海人的行车礼貌远不如西方人的问题...
我一直是把这个归结于人口与人均获得资源的问题的, 我不认为国人已经丧失了骨子里的那个"礼"。 试想如果上海有着如德国一样的较少人口和相对较多的资源,如果我们的车相对于我们的路也是那么少, 那谁也不愿意在车河中左冲右突--毕竟这是不安全的。
长期存在于好的环境中便容易养成好的习惯,而好习惯又能进一步改善这一环境--是为良性循环(比如一个人在所谓的上流的社交场合自然会注重礼节,这有一个公共约束力的问题)。 反之,当然就是恶性的。
上海这几年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再加之注重环境整治,市民总体的公共行为已与前些年不可同日而语了。这便是进步,资源的匮乏总是在牵扯阻碍它,但始终没有挡住这一脚步,我觉得这才是高素质的表现。举个例子:新西兰从无闯红灯的行人,但悉尼随处可见,只要路上没车,就必有人对红灯视而不见。为什么?因为赶时间,赶时间的原因是工作/失业的压力、是竞争的压力,再深究其原因,是资源的不够分配。
桔生淮南为桔,生淮北为枳,不是桔不好,是环境不好。但一株狗尾巴草,无论在哪儿都变不成玫瑰,这才是品质的问题,就好像同是在欧洲,意大利的秩序与德国的无法相比一样。
我一直认为, 中国人几千年的儒家"温良恭俭让"的教育不会使我们轻易就变成狗尾巴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