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32个人次参与评价】

[数学] 也谈小机灵的黑幕

也谈小机灵的黑幕

连续几天看了许多家长在谈论小机灵的“黑幕”,总觉得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我觉得杯赛的组委会搞猫腻,故意拉下一些孩子的分数而让另一些孩子上位的可能性并不大,而是出题水平不高,造成部分考题多解,而标准答案只有一解,使一些孩子吃亏或者统计分数出现差错,登录分数出现差错的可能性更大。
我也碰到孩子的预估分数和公布分数相差很大的情况,我找了组委会复核考卷,在复核过程中,我明显感到标准答案的缺陷,没有意识到有些题目的多解,造成错判;卷面分数统计同样存在差错,因为在我纠正了多解的错判后,我依然加不到正常的分数。但组委会还是能够闻过则喜的,勇于纠正了失误。但不够大气的是痛斥了部分机构公布考卷,给大家有自己核对的机会,给组委会增加了麻烦。这可能是这次大家都看不到考卷的原因。
我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可能出错。记忆的答案和考卷的答案未必一致;标准答案也可能有误;考卷批改也可能有误。如果家长真的觉得有很大的疑问,尽可坦坦荡荡地要求查卷,而不要先入为主,以黑幕定之。
一得之见,欢迎拍砖。.

TOP

顶。。。
我没有和孩子设法对过答案,因此不会感觉有什么“差异”;
我也没有真凭实据,因此也不会跟着所谓的“黑幕”贴乱吼。

只是觉得楼主特淡定,也有为了追求真理而动手动脑的举措。
我做不到,所以佩服一下。.

TOP

电话打不通.今天去总部看看是否能复核.
只想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出入.
如果批改无误,也会来这里给小机灵恢复名誉.
如果小机灵有问题,也要求小机灵还孩子们公正..

TOP

我们虽然得奖了,也感觉分数出入很大的。.

TOP

回复 1#Cherry樱桃妈妈 的帖子

楼主精神可佳,心态极好.向你学习!.

TOP

回复 1#Cherry樱桃妈妈 的帖子


可能会做手脚的只是极少极少部分的人。
因为自己的孩子没有上榜,就怀疑否定所有得奖的孩子  
如果所有的杯赛,对了答案都做得还行,而孩子都没有得奖,你首先要质疑的是自己孩子的能力和记性,而不是比赛的公正性
别砸我!.

TOP

我们估分一向很准的
春蕾杯下来就说不行,果然不行
小机灵/中环杯初赛下来都说可以,果然可以,小机灵的分数都猜得89不离10
小机灵决赛下来,说没问题,80几分,分数下来倒了一下38分,呵呵.

TOP

顶LZ。如果主委会真的有黑幕,根本就用不着拉人下马,既然考卷查不到,人数也不清楚,还不如直接把那些人加进得奖名单就可以了,何苦会给大家以把柄。再说了,有这大本事,考卷试题早能拿到,也不用这么做的。我也觉得应该先去怀疑孩子自身的能力及有没有正常发挥,或许还有孩子记忆出错.

TOP

在决赛人数不明确的情况下,所谓得奖比例是弹性的,主办方大可以把一些不能得奖的关系户弄成得奖,而没有必要把原本得奖的孩子弄成不得奖,完全可以皆大欢喜嘛,何必给自己找麻烦?
有些家长动不动就黑幕黑幕的,也是自己的心态没放好,要看到孩子的差距,即使人家有插外快的孩子,你的孩子技不如人也是事实。与其临渊“骂”鱼,不如退而结网!.

TOP

我相信没有黑幕。我刚查到孩子的分数时也很诧异,但上网看到很多家长都很诧异时,也就不很诧异了。小学奥数要有好成绩,首先是要有好的数学基础,其次是训练的路数要对得上,也就是考的题型平时应大多训练过,小机灵杯考试时间1个小时15道题,学生只有可能根据第一反应来解题,没有时间深入思考,平时训练的路数就尤其重要。

小机灵出现这么大的争议,有楼主说的出题水平问题,也有出题路数的问题,由于小升初的关系,奥数培训的竞争也愈演愈烈,这次事件我认为也是奥数培训机构竞争的一个后果。

题目的多解和含义不清,加上孩子的自以为是和马马虎虎,多错个四五道题非常正常。

这里恭喜获得好成绩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好的成绩必须以艰苦的努力为基础,只有水平高才可能考得好。

考的不好的孩子和家长,也不要怀疑一切,否定自己或否定某个奥数比赛,奥数是比赛,不是一般的考试,发挥非常重要,高的水平加好的发挥才能取得好成绩,当然还有运气,刘翔也不是每次跑第一的。

小机灵的组委会,要引以为戒,商业化的奥数竞赛也需要良好的品牌运营,小机灵经过这几年的组织,品牌已经很有价值,在上海已经是首屈一指的奥数比赛,不要因为今年的失误砸了牌子,赚钱也要赚得长久。好的比赛应该是“公平,公正,公开”,我相信小机灵是公平,公正的,也希望它能够尽早公开,越捂着,越容易受非议,品牌声誉也越贬值。.

TOP

我来围观:
“闻过则喜”,but  “不够大气的是痛斥”
“勇于纠正了失误”,but  “依然加不到正常的分数”.

TOP

我觉得一个竞赛的组办方不愿意让一个培训机构来公布自己的试卷和答案,是很正常的。
试题什么的也有知识产权在里面的。
不过,小机灵的题路真的是很难把握的,上它自己办的培训班都觉得题不对路的感觉,所以,我有时候觉得它考的就是一种综合能力,那我只好抓基础,以不变应万变了。

[ 本帖最后由 千零 于 2010-3-10 11:25 编辑 ].

TOP

天道酬勤

学到的知识,不会浪费的。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是金子总会闪光的。东边不亮西边亮。
如果纯粹为了杯赛而学习,那心态,值得商榷.

TOP

小机灵杯考试时间1个小时15道题,平均到每道题只有4分钟的解题时间。看来平时题海战术对付小机灵杯考试有优势哦。(刚刚才觉悟到).

TOP

听说这次闸北实验的孩子五年级拿了十几个特等,一等奖,他们就是好几年如一日地每天四五个小时的奥数练习.

TOP

回复 15#冰人 的帖子

那不是我们的价值取向,所以输给他们也坦然。.

TOP

引用:
原帖由 冰人 于 2010-3-10 12:55 发表
听说这次闸北实验的孩子五年级拿了十几个特等,一等奖,他们就是好几年如一日地每天四五个小时的奥数练习
有付出有得到,这很正常.
人家每天四五个小时的奥数学习是人家的选择,就跟有人选择不学奥数一样,都很正常,各自的人生各自过..

TOP

奥数也在学,考试也报名,考后就不把它当回事,更不会去对答案。有收获当然高兴,没收获就算见见世面。咱没本事制造黑幕,也没能力揭开黑幕,那么就权当是次锻炼。家长端正心态,孩子没啥压力。相信自己是金子总会发光。.

TOP

回帖中有家长对我的说法不以为然,其实我说的是自己的亲身经历,组委会也得服从真理。我对小机灵的组委会知错就改的态度表示敬意,同时也觉得他们阻止相关机构公布试卷表示鄙视,但这毕竟是人家的权利,人家对此拥有最终解释权嘛。.

TOP

请赐教查分电话地址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毕竟不是所有的BM都有很好的奥数素养,能让组委会“折腰”,谢谢!.

TOP

个人感觉组委会还是“应多珍惜自己的羽毛”为好.

TOP

多练习 多操练 只能这样了........

TOP

我们的分数也非常差,但是我觉得还是比较正常的。因为寒假里女儿没怎么做过题目,平时虽然也上奥数课,但是上的比较简单,竞赛类的题目接触较少,能进决赛已经不错了,这个分数和她本身的水平还是相符的.

TOP

感觉:反正进这个贴的都还算是理性的。。。
反之。。。


都说让孩子戒骄戒躁,难道我们家长不需要戒骄戒躁吗?.

TOP

急功近利的,请另立门户,此处不欢迎您。。。.

TOP

引用:
原帖由 冰人 于 2010-3-10 12:55 发表
听说这次闸北实验的孩子五年级拿了十几个特等,一等奖,他们就是好几年如一日地每天四五个小时的奥数练习
不会吧?每天4、5个小时?学校里一天也就8小时,放学回来到睡觉也就4、5个小时,难道他们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将近一半的时间都在做奥数??还是都到凌晨才睡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lily70 于 2010-3-10 17:09 发表
奥数也在学,考试也报名,考后就不把它当回事,更不会去对答案。有收获当然高兴,没收获就算见见世面。咱没本事制造黑幕,也没能力揭开黑幕,那么就权当是次锻炼。家长端正心态,孩子没啥压力。相信自己是金子总会发 ...
这个心态赞.

TOP

回复 26#m宝贝 的帖子

在校也奥数的。.

TOP

人家付出就有收获,正常的。.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其实一直不喜欢这种每天4,5个小时的培训模式,类似于职业化的训练。等到读到大学,除了少数天才选手外,大多数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已经荡然无存了。.

TOP

回复 31#ssaw01 的帖子

培养奥数选手和培养运动员都是一个模式的,为了什么?成绩?荣誉?前途?······.

TOP

回复 31#ssaw01 的帖子

同意。学习到底是应该为了什么?99%的中国孩子不知道。我国的教育制度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让孩子的一切学习都变得功利,毁灭一切兴趣的火种。记得以前高考完了收拾行李回家,在学校宿舍的楼道里看到的是满地的教科书、辅导书和试卷的碎纸片,触目惊心。.

TOP

引用:
原帖由 千零 于 2010-3-12 13:12 发表
人家付出就有收获,正常的。
同感!几年奥下来,就是这个感觉。.

TOP

回复 34#haomaomao1998 的帖子

基本上付出和收获成正比。.

TOP

天赋加努力。.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