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4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重建外语教学——一份有关中国外语教学制度的设计方案

重建外语教学——一份有关中国外语教学制度的设计方案

重建外语教学——一份有关中国外语教学制度的设计方案
作者:朱妙宽  来源:教育参考  2009-09-29
    几十年来,我国学习过外语的人已占总人口一半以上,不下6亿多人,而且多数人都在外语学习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真正使用外语的人却很少,绝大多数人一辈子也没有使用外语,完全是“陪太子读书”,浪费时间和精力。据统计,2007年我国高校教师116.8万人,科技活动人员454.4万人,减去其中重复计算的高校科技活动人员54.2万人*,再加上中小学外语教师和其他必须使用外语的人员,充其量只有600多万人,只占学习外语人数的1%,占全国总人口的0.5%。这就是说,在我国学过外语的人员中,只有2%的人能学以致用(其中只有少数人能运用自如,大部分人都不够熟练),其余98%的人都是学而不用,半途而废。由此可见,过去直至现在的外语教学存在着双重弊病:一方面是2%的人学而不够用,这是人们已经注意、许多人已经大声疾呼的问题;另一方面还有一个人们尚未注意、但失误更大的问题和弊病,这就是过去98%以上的人花在外语学习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白白浪费,同时,几十万中学外语教师的98%以上的劳动都毫无社会经济效益,这是一项无形的而又实实在在的巨大浪费。特别是1亿多仅仅学过三年外语的初中毕业生基本上都将会半途而废。

  回顾历史,面对现实,展望未来(至少是最近十年),从初中起开设外语课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是必须改革、也能够改革的。这种改革,可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

  一个方向是从小学起学习外语,力求到初中毕业能实际应用,到高中毕业能运用自如;但看起来至少在近一阶段内似无此必要,也无此可能。

  另一个方向是中小学都不学外语,从而把中小学学制由十二年缩短为十年;让考取大学的新生先突击学习两年外语,并根据不同大学、不同系科专业有的放矢地学习不同语种,及时地学习专业外语;初高中毕业生当中的一部分人,可以根据自愿、需要和可能,专门学习或结合职业培训学习几年外语;其余人员干脆不学外语。但这一办法是否能适应未来三四十年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要高瞻远瞩、权衡利弊、慎重研究的,既不能“近视”,也不能“远视”。

  从目前来看,根据不同情况,同时从两个方向上进行改革,似乎是比较稳妥可靠、也切实可行的。

  其一,城市一般从小学起就学习外语,并逐步做到有计划、按比例地分别学习各种语言。这样,城市初中毕业生就基本上能掌握一门外语。为此,城市中小学学制似不宜少于十二年。

  其二,农村中小学一般不学外语。这样有几个好处。

  第一、在学生方面,每年上千万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可比城市学生少花两年左右的学习外语的时间。其中,可以由学校拿出一年时间来加强其他学科的教学,保证其他各科的教学质量不再低于城市;此外,还可以腾出时间和精力多学一点必须要用的东西,如农业生产知识、医药卫生知识、日常生活知识等等。还有一年时间就比城市中小学缩短一年学制。这样,就能使农村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合理,知识质量更高,并能在不增加国家和个人开支的情况下,每年给农村增加一千多万青年劳动力。

  第二、在教师方面,可以腾出四十万农村中学外语教师,一部分用来加强城市中小学的外语教学,一部分用来加强农村中小学其他各科的教学,一部分转做其他适当的工作。这样,就能把四十万知识分子在今后十年中的无效劳动(他们花在外语教学上的劳动将有90%以上是无效劳动)转化为富有社会经济效益的有效劳动。

  这一办法会带来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考取大学的农村学生缺外语怎么办?这里可分三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进入可以不学外语的院校而且农村学生可以早一年进大学。

  另一种情况是,进入用特定外语教学的院校,如进入用德语教学的同济大学,反正是几乎所有学生都要从头学起,这也不成问题。

  再一种情况是,进入需要英语的院校,一部分城市学生外语已过关,而农村学生和另一部分原来所学语种不对路的城市学生跟不上班。这可以让他们在进大学之后先突击学习两年外语。这实际上等于是把中小学阶段的外语学习时间前后对调一下(至于农村学生多花了一年时间,那也没有白费,而是多学了知识,提高了质量,特别是免除了大批未能进大学的农村学生在外语上“陪太子读书”的现象)。这在学习效果上也不会有多大影响,因为能考取大学的新生,一般智力不会太差,年龄也不会太大,而且学习语种对路,学习目的明确,语言环境适宜,学习条件优越(相比他们在农村中学学习外语而言),所以两年攻下外语关是完全可以办到的。许多人学习外语的实践可以证明这一点。如果我国大部分大学生和城市高中生,再加上一部分城市初中生,都分别掌握了各种外语,又何愁中外交往中的语言障碍呢?

  此外,一方面,加强对语言翻译工具的研制和推广工作,并培养足够数量和质量的外语专业人才。另一方面,我国高中及高中以下学校,有条件的可继续开设外语,但除将来必须使用外语的专业外,不必作为升学考试科目;或者只作为考查科目(只进行开卷考试和口试,一般不搞闭卷考试),而不再作为考试科目,更不必作为升学考试科目;或者只作为选修课,而不再作为必修课。大学只在一些必须使用外语的专业开设外语,而且要学就必须真正学会,能够运用自如。高考是中学教学的指挥棒。应该改革创新高考制度,要侧重于看与报考专业相关度较高的一两门学科的成绩,淡化总分,除了将来必须使用外语、而且不便通过翻译工具和翻译人员翻译的专业需要考外语外,一般专业都可以不考外语。

  对外语教学究竟怎样改革?究竟孰利孰弊,何去何从?尚待作进一步的调查、研究、测算和试点。但不管怎样,对这个问题,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要从全局上、战略上、宏观上、实效上作一番通盘的考虑,要从哲学、经济学、特别是从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上作一番彻底的研究。毫无疑问,外语教学一定要注重应用,讲究实效,讲究社会经济效益,讲究费用与效用的对比,要做到有的放矢,学以致用,学用一致,不用就干脆不学,要用就认真学好。“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过去那种人人学外语、多数无实效、中文学不好、外文用不上的状况应该及早扭转。决不能只顾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教、去学,而不管到底用与不用;决不能只从升大学的角度安排中学教学,而不顾90%以上的中学生升不了大学这个重要事实。马克思说得好:“由于某种判断的盲目,甚至最杰出的人物也会根本看不到眼前的事物。后来,到了一定的时候,人们就惊奇地发现,从前没有看到的东西现在到处都露出自己的痕迹。”多少年外语教学上的种种弊端难道不是“到处都露出自己的痕迹”了吗?外语教学难道不可以改革一下吗?.

TOP

.

TOP

引用:
原帖由 H爸 于 2009-11-5 12:39 发表 \"\"
H爸,这个图片表示啥意思啊?没用过这个。.

TOP

回复 3#香茗一杯倚清风 的帖子

留爪, 表示看过帖子,暂时不发表意见。.

TOP

引用:
原帖由 H爸 于 2009-11-9 13:09 发表 \"\"
留爪, 表示看过帖子,暂时不发表意见。
哦 。学习了.

TOP



learn from H father.  .

TOP

很长,没看完。最简单的,让每个英语老师交换到外国学校半年以上就会来个英语教学大改变。最好是跟踪0基础ESL学生课程一年以上,看看是什么促成了一年后英语的进步。谈什么都是假的,实践才能出真知。英语绝对要放眼世界来看,不能自己琢磨一套办法。

[ 本帖最后由 不二周助 于 2009-11-9 22:1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不二周助 于 2009-11-9 21:52 发表 \"\"
很长,没看完。最简单的,让每个英语老师交换到外国学校半年以上就会来个英语教学大改变。最好是跟踪0基础ESL学生课程一年以上,看看是什么促成了一年后英语的进步。谈什么都是假的,实践才能出真知。英语绝对要放眼 ...
真知灼见,不过这是需要钱的。
就像前两天看了一遍报道,因为Teachers get academic preparation,but they don't get much practical help in helping kids understand science, or themselves understanding the discipline of science. 国外研究让高中老师暑假去大学跟教授搞几个星期研究,然后回来教书,测试下来教学结果大不一样。那些接受科研培训的老师说 "when I go back to my school, I'm going to stop saying 'that's right' and 'that's wrong' to students and say 'why do you think that?' Because that's what you scientists do to me all the time when I'm in the lab. You're much more interested in why I think something than whether I know the right or the wrong answer." 不过这个项目也是要花费钱的。(题外话,讲叉了).

TOP

回复 8#hxwcwctt 的帖子

和洋人打交道,学习洋人文化和语言,不花钱不行。不花钱闭门造车,自成体系是弄不好的。

[ 本帖最后由 不二周助 于 2009-11-10 07:51 编辑 ].

TOP

这种讨论没有多大意思。别说外语很多人用不到。就是高中数理化很多文科学生工作中也没有用过。比如三角函数的大量公式除了考试有几个人会用。还不是为高考都在学。花费了大量数学老师的精力。社会经济效益何在?还有,农村学生不读外语。从大学开始读。且不说学习外语是有关键期的。大学主要学专业课。到那时才开始从字母学。这门课又会占据大量时间。专业课怎么有精力学?

[ 本帖最后由 ostrichbaby 于 2009-11-10 09:11 编辑 ].

TOP

写文章的人,有点瞎掰,没说道点子上。
我的调整方案很简单——大量培养专业所需的“哑巴英语”。.

TOP

大部分农村孩子的英语学习方向很明确:
1、英语基础。
2、科技英语的阅读。
3、科技英语的英译汉。
少部分有天赋和培养潜力的,再增加口语学习。.

TOP

义务教育本身就必然滋生浪费。
全民教育是以牺牲效率为代价的。
如果要效率,就势必牺牲公平。
农村停止英语教育,不一定带来外语学习的效率提高,但立刻就会出现教育机会不平等。教育问题变成政治问题。心是好心,想法太单纯了。
中国这样的大国,当然公平为先。
就这样效率低下,外语人才也已经很够用了。
将来机器翻译技术再提升一些,实用根本不是问题。
外语早晚变成素养的一部分,而不是实用技能。.

TOP

什么时候把英语弄成选修课就好了。
咱们花了那么多年学的最后成了哑巴英语,真浪费啊.

TOP

不知某些小国怎么做到多语通用的,应该学习一下他们的教育程序。.

TOP

回复 15#redsun 的帖子

他们的语言体系比较接近。.

TOP

引用:
原帖由 家有考王 于 2009-11-10 19:41 发表 \"\"
他们的语言体系比较接近。
新加坡。

汉语、英语、马来语。.

TOP

回复 17#老猫 的帖子

个案。
不知15楼是不是指这个国家。
新加坡国立大学是个名校。.

TOP

引用:
原帖由 H爸 于 2009-11-10 09:48 发表 \"\"
写文章的人,有点瞎掰,没说道点子上。
我的调整方案很简单——大量培养专业所需的“哑巴英语”。
您的意思是培养哑巴英语?为什么?

我倒是建议大家把英语当作乐趣来学习,特别是小学、中学,何必讲那么多语法来,大家就学习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简单的需求,再就是听听小故事,互相表演表演,小品也可,绕口令也可,朗诵也可,做做小游戏等等,把学习英语当作一种文艺活动,考试么,就来一段自己拿手的东西,多好,即陶冶了情操,又学习了英语,身心愉快,就不觉得是浪费了。.

TOP

回复 19#hxwcwctt 的帖子

一楼转载的帖子是要农村孩子不要学英语,我觉得农村孩子从小应该同步学习英语,以听力、书面阅读和将来资料的英译汉为主,更为实用一些。
城市孩子,尤其是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应该是听说领先、读写跟进、口笔互译的全面发展。.

TOP

引用:
原帖由 家有考王 于 2009-11-10 21:40 发表 \"\"
个案。
考爸没去过非洲吧。
有人讲,学外语不是能力问题,是需要问题。.

TOP

回复 21#ljj 的帖子

我听说的是:外语无关智商。.

TOP

回复 21#ljj 的帖子

有何种需要,就投入何等资源(时间、金钱)。.

TOP

引用:
原帖由 家有考王 于 2009-11-10 21:40 发表 \"\"
个案。
不知15楼是不是指这个国家。
新加坡国立大学是个名校。
新国是其中一个,还有大马。偶碰到过大马人问起语言,他们说当地很多人会说马语,汉语和英语。当然他们的英语口音较重,不过那时另一回事了。这些国家官方有用汉语和英语。也许曾经是殖民地的缘故。比如香港英语就比较流行。.

TOP

回复 24#redsun 的帖子

殖民史形成了一批双语国家。.

TOP

建议中小学外语以实用为主,不要太难,有想提高外语的,自己去上课外班..

TOP

我正在新加坡出差。
同事里面有本地人,还有马来华人。他们的英语和印度人一样,英式英语,带着些许口音。

和这个马来华人无事聊天。他们以前的教学主要是英文,所以英文当然好。他们也要学习马来文和一些华文。但是他不喜欢马来文化。英语的文化当然也学不到什么。华文的文化他也是学不到什么的。但是他本人还会说一些印度文。

所以对他们来说,因为身处的地方的原因,学习了好多语言,但未必真的很深入。

但是是否对每种语言后面的文化底蕴有多深入,我想不会很深。毕竟文盲其实也会听说。

我们中文的底蕴都很深,但是现在基本都用不上,有的时候我会感觉文化的深浅并不重要一样。

而我们英语却听说读写一塌糊涂。所以有些时候总是羡慕那些会多门语言听说很强的人,哪怕其实学的很肤浅。

我个人倒是觉得,反正中国人中文和英文都要学习的。小朋友还不如趁着年轻多读些经典书籍,多积累些文化底蕴,中文的经典就读中文的,英文的经典就读英文的。不要做肤浅的人。大量的做题,只会使人肤浅,我想对任何语言都是这样。

我以前看过一个帖子,把新加坡一个小学的课外需要读的书列了出来:
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167063
如果这些书都读过的话,我想英语的层次应该是很深的。所以新加坡多元文化中,英文应该是深入的。即使在中国,有多少老师会列出这么多中文的数目,让孩子去读。

我逛了这边的书店,英文书的确非常全,但是我买不起。了解下来,本地人买书有卡可以打折,再说他们赚的比我们多很多,书的价格在他们看来也许就是合理的。而且他们的图书馆也很发达,有钱没钱想学都可以。上海的图书馆也不差,可惜中文书居多,但是一般中文书当当上都会促销限时抢,大家还是都买的起的。



看过不二周助以前的一些文章,佩服的五体投地。但是像不二周助那样花很多钱去买原版书我是没有没有经济能力的。我也觉得如果我们的政府如果希望中国人真的要学好英语的话,可以国家花钱多批发些原版的书,放在图书馆里让大家自由的根据兴趣去借阅学习。而不是任由英文补习班泛滥,也砍掉那些纲领性很强的语言类的竞赛,恢复语言的阅读本性。

[ 本帖最后由 snazkf 于 2009-11-12 00:25 编辑 ].

TOP

新加坡的科学课程的教学以英语进行。语言教学分英语和母语(各民族的语言:华文、马来文、印度文)。

语言是用来交流的。上帝造了人,又担心人类过于强大,不能控制,而不让人类使用同一种语言。以至于我们现在要互相学习他人的语言,达到互相交流、互相理解的目的。.

TOP

回复 27#snazkf 的帖子

提到我了,那我就根据我了解的国外书籍的情况来说说。

诚如您所言,国外的资源都是很丰富的,图书馆里的书很全,所以基本上孩子买书就像买玩具一样,不是想买就能随便买的。因为书对他们来说也是贵的。和我们这里买中文书给孩子不同。

为什么这里没有国家或者私人建立原版书的图书馆?那是因为原版书的版权保护得很好,畅销书基本上没有“批发”一说,也就是说买一百本和买一本是差不多的价格。那就是为啥“哈里波特”的作者会比女王还富。建立一个原版书图书馆的成本是惊人的。如果能在上海借到所有我需要的资料,那我也不会去花钱买书的。买很多原版书是“奢侈”的。

如果一个小型的原版书馆有7000册书,每本的平均成本算80元人民币,就需要56万元。这样一个图书馆只能满足300个左右的阅读者的需要。

反过来想,请到再好的老师,没有好的原版资料也是不行的。同时,我看到的,真正想要学好英语成本都蛮高的。在中国,学白人的文化就是很贵的,因为我们不能到享受他们对教育的投资。所以有人去国际班,有人去国外学。如果想自学成材,没有大量的原版书几乎做不到。从这个角度来看,买点贵的书还是能接受的,还算省钱的,只要是孩子真的很喜欢看。

[ 本帖最后由 不二周助 于 2009-11-12 09:23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