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其他] 学书笔记

学书笔记

开始学习书法,有幸得到美院陈师的指点。第一次上课获益良多,这些天不时思量、揣摩,初学略有心得,故作此笔记。
  先说“破而后立”。这是我的第一个收获。什么意思呢?早先,虽然对中国书法与绘画的关系稍有了解,但囿于对文字字义先入为主的印象,观书时文字本身的含义总是先一步跃入心灵,颠倒了欣赏书法的主次关系。比如窗外有青山,观赏时“青山”二字徘徊不去,而青山本身的线条、造型、色泽等等总是姗姗来迟甚至视而不见。所谓“破而后立”即是说观书先要破除文字所代表的含义,把握汉字的象形特征,将字形中的构图成分放入主画面,而字义可以作为触发联想的媒介之一加以运用。此法让我茅塞顿开,立刻对书画一体有了直观的认识和理解。
  再说“眼到”。这是陈师对我的第一个要求。写书先要观书,比如“随”字,“走”字底对整个字形的承载作用如何在书写中体现。再如“以”字,左右两部分如何表现左顾右盼的神情等等,不一而足。汉字的象形特征使其每个字体本身就具有绘画特性,每个字在相应空间中的构图是因人而异的,优秀的书家自有其独到的眼光和手法让自己的性情跃然纸上,这有待日后欣赏更多作品进一步体会。而“眼到”应分整体和细部两方面。整体讲究对字形的把握和理解,讲的是构图。细部就是“笔触”和“笔意”了。一个“主”字,其中三横各不相同的笔法,“一捺”的万种风情,“一撇”和“一捺”间的收放自如呼吸吐纳……这种对细部的欣赏是自己从未体会过的,多亏陈师的指点,内心很是激动了一番。`陈师所说越简单的字写好越难。我想是因为字形复杂笔画多,也就是材料多,只要抓住重点,合理布局,文字本身的美感就容易发生。而在相同的空间中要将寥寥几笔的字写好,对书家心、手、意的要求应该高得多,稍有不慎就会出现败笔。据说书圣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的二十八个“之”字各个不同,二十八个简单至极的字要整体和谐又体现出细部的差异,所谓“和而不同”就是如此吧!当这二十八个代表着古典美的“之”字汇聚在一起时,那种美该有多么壮阔啊!王羲之!
  最后说说说书写过程中的“意”。“意”当指“心意”,一种精神状态,我想也可以从两方面理解。浅层的“意”指的是具体每一笔的走势,属技术层面。深层的“意”当指书写者的心灵状态。运笔的轨迹有些在字里行间就有直接的体现,而另一些一定是在“画外”,犹如陈师所说:在空中。提笔、转折、迂回,一切都在空中完成,鸟过不留痕。纸上留下的是一系列动作的残影,那凌空虚蹈的美妙时刻是留待我们每一个观者去想象的。而那一系列动作也不过是书家意念运行留在肢体上的残影罢了。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作品对艺术家而言是一种终结和完成,而对观者则是再创造的材料。伯牙废琴,知音难寻。世间激动艺术家的意念之电,千百年来,这种点亮艺术家心胸的光明也会照亮那些心有灵犀的人们的内心。有时这种光明将会伴随人们走到世界的尽头。
  如今,我象又一次回到新知让人激动的童蒙时代,感谢陈师!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