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珍惜生命,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珍惜生命,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开学刚2天就发生4起学生跳楼事件,昨天的新闻大家看了吗?我是一边看电视一边问女儿,你认为他们这样做对吗?“当然不对,我们要珍惜生命,因为生命只有一次。”孩子她爹连忙说:“宝贝说的好,但我们也要做到。”唉!现在的孩子怎么啦?动不动就跳楼,每次听到这样的消息,,心理很堵,揪心的痛。。。教育好孩子真是门大学问。


每个孩子都渴望自己的成绩好,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龙成凤,每位老师都期盼自己教出的学生能取得喜人的成绩,但孩子的成长过程还包括很多很多。。。。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TOP

恩,很可惜!.

TOP

从小教会孩子生存和死亡的真正概念、保持家庭的幸福状况、经常接触美好的事物、培养孩子各种兴趣(让他忙得连轴转,没功夫去胡思乱想)。。。.

TOP

喜欢玩打火机就让他给我点烟,一直到他失去兴趣,现在叫他点他都懒得理我;
对插座有兴趣就手把手教他怎样插插头,现在好像对这件事也没什么兴趣了;
对电熨斗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就让他去,不提醒他,手碰到了,好烫,从此见到电熨斗就绕开远远地过;
饮水机的开关曾经是他的最爱,自从被红色开关中流出的水烫了一下后就老实多了;
在路上听到车喇叭响,就会象个兔子一样窜到墙角站着。。。

不看到危险的状况,怎会真正体会安全的宝贵,一点心得。。。.

TOP

那些天真烂漫去哪里学习坚强的理由(ZT)
2008-9-4 2:47:33


  
  早报特约评论员 冰启

  开学了,“小呀么小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的欢快歌声,传递出孩子上学时内心的快乐。但是,这种读书的快乐,有几位同学却再也无法体会。据沪上媒体报道,开学两天来,在全国范围大力开展生命教育之际,本市却连发四起初中生坠楼事件。

  是什么让花季少年感受不到生命的快乐,做出这样令人悲痛的决定?不妨看看媒体对其中一名坠楼学生的报道——所有邻居对孩子的印象是乖巧内向,很受父母宠爱;在老师眼里,他也是个乖巧的学生,不管是学习还是平时交代他的工作都能积极完成,成绩在学校算中上水平,在预备班的两个学期里,他的品德测评全是优,班主任在预备班第二学期给他的评语是,“你心地善良、脾气温柔、活泼可爱、为人坦诚……”

  所有这一切均表明,在老师、家人、邻居心目中,这是一个好孩子。这个好孩子,正在按大人们所设计的成长模式“健康地”成长着。

  可是,也许所有的问题,恰恰出在这里:今天的学生,为了成长为父母、老师、周围人眼中的好孩子,他们正承受着大人们所不知道也不想知道的压力。

  从上幼儿园(也许更早),孩子们就开始背负沉重的学习负担。在“不要输在起点”的叫嚣中,家长们个个攀比着对孩子实行“早期教育”。有的孩子四五岁时,就上了三四个甚至更多的培训班,学英语、学舞蹈、学画画。家长不但认为送孩子上的培训班越多,心里越踏实,而且也时常向周围的人展示孩子的教育成果。孩子越是配合,越被认为乖巧,越有反抗,便威逼利诱。哭哭啼啼被家长牵着参加各种培训班的孩子,带着疲惫不堪神情奔波学习的孩子,并不少见。而这个时候,家长们、老师们总会夸孩子懂事了,全然不知道孩子的内心是怎样的色彩。而当家长们尝到这种“早期教育”在小学入学时所具有的“优势”时,更加坚信了自己的教育方法无比正确。

  等到上了小学,在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编织的应试教育网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从此陷入了长达十二年的题海泥潭。表面上,所有学校都宣称自己在进行素质教育、快乐教育,不再关注升学率,不再用学生的分数来考核、评价老师。而实际上,在小学的第一堂课上,老师就告诉同学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努力争做第一名;在教室的黑板上,天天推出红花榜或星星榜,排第一,奖第一,校园里处处充满着竞争的氛围。在学校的要求下,所有家庭都发动起来,晚上陪读、批改学生的作业,家长俨然成了作业辅导员和批改员。

  这样的教育,完全以知识教育为核心,以升学教育为导向,把教育异化为竞技教育。其他的教育,包括公民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心理教育,等等,都极为次要,而且即便开展,也为知识教育服务。老师、家长与学生的关系,附加着分数关系,成绩关系;孩子与同学之间,不是单纯的同学关系,而成了竞争对手,升学的名额竞争中有你就没有我;孩子的生活方式,就是上学学习、回家学习、双休日也学习。在这样的教育中,即便公认的“好孩子”,他们也不但内心苦闷,而且其他方面的素质发展成为大家关注的盲点。

  就整体情况而言,今天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身体素质极不乐观。2004年的一项资料显示,近十年来,学生心理问题呈加重趋势。北京市中小学生心理咨询热线对18000个咨询电话记录进行分析,发现中小学生的心理疑难问题主要集中在14个方面,其中交往问题、学习问题、情感问题所占比重最大。2008年,深圳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明,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3.2%。

  不可否认,过去几年来,教育部门为扭转风气,已经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是,由于严重的教育发展不均衡、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紧缺、整个社会的教育观、人才观没有根本变化,以分数为录取标准的高考制度依旧坚挺,问题反而还在进一步强化。为此,我们期望能从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改变教育观、改变社会用人制度,加快推进高考制度改革,在知识教育之外,更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让他们的个性在健康的师生关系(因材施教)、家庭关系(愉快而平等的家庭氛围)、同学关系(团队互助)中得到发展,快乐成长,而不是在大人们的约束下,成为人格畸形的“好孩子”。

  救救孩子!.

TOP

加一句:首先家长不能流露出学习很苦很累的情绪,要用精神疗法(也算自欺欺人),学习是一种快乐的过程,从不懂到懂,再到熟练,多愉快啊。。。

有一个日语单词很有趣:

いちにんまえ(一人前)

意思是:够格的人,象样的人,能胜任(独立)的人
大家可以琢磨琢磨.

TOP

回复6#我的牛的 帖子

是啊!学习是一种快乐的过程,成长也是种快乐的过程
能理解你说的:"一人前".

TOP

回复 4#我的牛 的帖子

你家的是男孩吧?
我的教育方式恰恰和你相反,我是努力做到每件事提醒孩子在前,像打火机、插头、熨斗之类从小就开始教育,让她知道受伤是件很痛苦的事,而且,爸妈要担心。

打小时候起我就一直灌输女儿:让妈妈多担心生气,妈妈会容易老、会生病,妈妈生病就没人来照顾她了
事实上也确实这样!.

TOP

我平时就会告诉她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遇到事情及时与她沟通。
不过,有些问题我觉得可以让小家伙自己去发现,就像牛爸说的自己吃过亏,才会记得比较深刻,当然这亏也是要在家长监督下才可以让她吃的,尺度也要以安全为主。.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