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大势] 李志林:唯有出“重拳”、“组合拳”才能奏效

李志林:唯有出“重拳”、“组合拳”才能奏效

上证指数5个月跌去近半,次新大盘蓝筹股出现破发,市场陷于恐慌性杀跌,如此局面是沪深股市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股市持续跌到如今这个份上,人们早已不相信所谓的因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的解释,市场把这场大跌的根源锁定在三个方面:

  一是这一两年扩容速度过快。在2006年股市市值扩容150%的基础上,2007年又扩容300%,证券化率冲破了150%的国际警戒线,大大超过了
美国、日本、欧洲的水准。工行、中石油一上市,就追求市值世界第一,过度开发,竭泽而渔,严重脱离了新兴的发展中国家股市的实际和资金供应量,终于遭到市场的报复。

  二是股改时,对成本极低的“小非”过于优惠,最终摧毁了市场的估值体系。如果说国有股因几十年来对企业的创立和发展有功且不会轻易放弃控股权,向流通股股东支付10送3对价尚可接受的话,股份制改革时以1元价格买入的法人股即“小非”,完全应该按流通股股东的高溢价按比例缩股,才能换取流通权。但它们同样只支付10送3对价就可换取流通权,以至于1元成本的中信证券“小非”从100多元一路往下抛,1.45元成本的平安“小非”从70元一路往下抛,获取几十倍、上百倍的暴利,哪怕股指再低,它们也毫无顾忌地抛售。

  此外,按股改规定,非流通股一年流通5%,第二年流通10%,第三年全流通。按理,“小非”也应遵守这个规定,但事实上,由于多数“小非”持股不足5%,就钻了空子,一次性抛完,众多不足5%的“小非”一起抛,冲击力大得惊人,不仅摧毁了流通股的估值体系,也危害了尚未流通的“大非”即国有股的利益,更扰乱了投资者对股市发展的预期。

  三是新股高发行价和高增发价成为二级市场的泡沫源。这些年来,为了让一大批超大盘股多圈钱,放弃了原先新股发行价市盈率不得超过20倍市盈率的规定,改为市场化定价,并按市场价打九折来定增发价,以至于出现平安和中信银行以75倍市盈率发行、中国人寿和中国远洋以97.6倍和98.7倍市盈率发行的怪事,至于新股以三四十倍市盈率发行更是比比皆是,遂使二级市场五六十倍市盈率成为常态。

  有鉴于此,正如重症急症病人靠自身机理难以调节、康复,需要医生抢救一样,目前的股市靠市场已经难以自救,唯有管理层出重拳、组合拳才能奏效。

  一、可以推出股指期货,但这只能减少振幅,暂时稳定股市,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股市的供求失衡和下跌趋势。

  二、暂时让股市休养生息,消化扩容速度过快的后果,消化大小非流通,除创业板之外,暂停新股扩容,暂停再融资,对确实急需资金的公司,批准其发企业债券。

  三、对尚未流通的“小非”,严格遵循股改的规定,不论持股是否超过5%,均像“大非”一样,第一年只能抛5%,第二年只能抛10%,第三年才可全流通,以消除市场对“小非”的恐惧。

  四、将印花税改为单边征收。

  五、组建不以营利为目的平准基金入市,以稳定股市。

  (本文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企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博士)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