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个人次参与评价】

[其他] 差同学

差同学

昨天开学以来第一次测验,成绩不去谈了,但与小子的交谈却...

先问了一些关于测验的内容,然后我随口问句
"小朋友们都做的怎么样啊?"
"还可以,就是A同学没考好"(A同学和我们很熟悉,一贯成绩不错)
"那你知道为什么吗,没复习好还是没发挥好?"
"她现在和B同学同桌,被影响了呗."
"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对他竟然有这样的回答,我有些吃惊.
"B同学是差同学,语数外都不行,当然会影响了."
...

听了他的话,不免吃惊不小.原来在他的心里已经有了差同学的定义标准.只不知道在他心中这个差是单纯成绩上的差,还是会拓延为各方面的差.

一直以来,我都要他要在学校要多团结同学,平时也看着他和大家都蛮打成一片的,却没想到在他心里却已经形成了一些看法和标准,但显然以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是不正确的.而且与成绩差的同学在一起会被影响,这种想法固然不对,但坦率讲也不能不说有一点道理.

老早古人就说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话不无道理.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么多家长千方百计要送孩子到好学校到好班,教育资源固然是一方面,其生源素质也是有一点影响吧.就好象是有的班级一直成绩很好,大概有点马太效应的味道吧.

但从德育或者其他方面来说,我们也不能或者不应该教育孩子告诉他离那些成绩稍差的孩子远点
,一方面会给孩子不好的影响,最后发展为自私的心理,另一方面对于这些同学也是不公正的,有些孩子并不是不努力,可能是早教比较晚或者其他原因.如果收到同学们不公正的对待对他们的心理发展非常不利.

有点难办.


想到了就随意发表一点,话题有点敏感,本来想加阅读权限的,但好象现在没有这功能了,觉得不好的话回头删了它..

TOP

不是你儿子的问题,现在很多老师都这么讲,耳濡目染(有些个别老师的言行有待拯救).

TOP

这个现象可能还不是个别情况,我也经常听到我家孩子有类似的言论(我们是别的学校的),我想这应该和老师的引导有关。我也对此挺担心,但纠正孩子的看法还挺难的,孩子觉得“老师说的不会错的”。.

TOP

环境肯定影响一个人的成长,但人也可以改变环境.
我很纳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本来是相辅相成的
为什么这个A同学和B同学坐一起,只有近墨者黑,没有近朱者赤呢
老师的出发点肯定是希望B同学在A同学的带动下,成绩越来越好
注:这个"朱"和"墨"在这里特指学生的成绩,没有其它的引申义

[ 本帖最后由 YUEYUE妈 于 2008-2-29 12:10 编辑 ].

TOP

这种现象不奇怪,古代就有孟母三迁了.

TOP

我每天用自行车接孩子,车上的对话就是了解一天的在校情况,包括她的同学情况。
早在幼儿园时期,我就会问孩子班级里谁是“皮大王”?谁吃饭最快?和你要好的男孩女孩是不是乖孩子?所以他们班的情况我很了解。比如说吃饭最快的居然是皮大王,那么正好可以讲解一下“一分为二”的道理。
上学后,我会问今天有什么高兴的事?有什么难过的事?现在和谁比较要好?你喜欢的男生女生成绩好吗?如果不好,你去帮助他们吗?怎么帮呢?如果很好,怎样向好同学学习呢?班级里谁受批评比较多呢?他犯的错误你会犯吗?他的优点又是什么?
我这么罗嗦,一是为了了解情况,二是能让宝宝感觉到我在关心她,还有就是引导她思考问题,建立自己的是非标准。.

TOP

有老师、家长和社会整个氛围的影响,孩子当然也会。想想自己读书时,干部们成绩好的很自然混在一起,其实很多时候所谓的差生自身会有自卑感,会故意疏离成绩好的。我看看闺女现在也是这样,那一圈人都是小干部,而且自发形成你追我赶的样子,互相铆劲。不要小看孩子们,他们从生下来开始,就会用眼睛观察世界了。.

TOP

不管是小孩还是大人都会受环境影响的,现在儿子考完试会告诉我在他前面是什么什么人。我问他其他人,他就说,我没关心,有很多人的我关心不过来,而且说他比较关心比他前面的人。 我说为什么,他说这样才能以他们做为榜样啊。我有点吃惊他会这么说。因为我怕他有压力平时了解情况的居多,不大说这些对他有压力的话。后来想想,有可能老师啊什么的会说说这些的。.

TOP

回复 1#宏哥 的帖子

孩子跟我说班上谁谁谁不好了(包括分数差些,被老师批评,跟同学闹不愉快,等等),我就希望他多看看人家好的方面. 多看人家的好处,自己的心情会舒畅些.老想着同学的短处,不利于心理健康..

TOP

我觉得应该教育孩子看到别人的闪光点,比如XXX虽然学习成绩不好,但是他劳动很好,动手能力很强或者语言能力很强。引导孩子去看人家表现好的地方然后向他学习。经常把“取长补短”这些道理跟他讲讲,淡化“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想法。.

TOP

同感,现在的老师好象都带了“眼镜”,主观性和偏爱特别强,尤其是在一些非重点的公办学校.

TOP

引用:
原帖由 douknowme 于 2008-2-29 20:22 发表
同感,现在的老师好象都带了“眼镜”,主观性和偏爱特别强,尤其是在一些非重点的公办学校
老师也是普通人,也不能免俗.

TOP

一片地里的树苗都有高矮, 每个孩子肯定有各自的优缺点, 那些差学生在某些方面是很有发展潜能的, 而且有些孩子开巧比较晚,说不定到了高年级主观方面想成绩好了自然也会发愤图强,更何况现在学习成绩差的同学长大后有成就的也不少. 我觉得做家长是孩子最亲密的人,家长始终不渝的鼓励是很重要的,可以淡化外界的不良因素. 当然啦,这些自己说说是很轻松的,但轮到自己有时也是很难控制的. 只有时刻提醒自己的方式方法,多鼓励特别是差生..

TOP

这是个好贴,关键还是看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去思考。所以家长是责任重大,除了自身素质要过硬,做孩子的好榜样;另外还要考虑周全,做有心人。很累! 不过,再累再难也要做,尽力而为吧,因为这是父母必须肩负的责任。谢谢LZ!.

TOP

一个学生的好与差是不能用成绩来衡量的。无论学校、家长、社会甚至孩子本身都出现了这样的思维定式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误区。真希望“成功教育”能真正渗透到学校教育当中。.

TOP

引用:
原帖由 lsh419 于 2008-3-4 14:25 发表
一个学生的好与差是不能用成绩来衡量的。无论学校、家长、社会甚至孩子本身都出现了这样的思维定式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误区。真希望“成功教育”能真正渗透到学校教育当中。
.

TOP

引用:
原帖由 lsh419 于 2008-3-4 14:25 发表
一个学生的好与差是不能用成绩来衡量的。无论学校、家长、社会甚至孩子本身都出现了这样的思维定式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误区。真希望“成功教育”能真正渗透到学校教育当中。
说得好!.

TOP

引用:
原帖由 子牙 于 2008-2-29 14:13 发表
有老师、家长和社会整个氛围的影响,孩子当然也会。想想自己读书时,干部们成绩好的很自然混在一起,其实很多时候所谓的差生自身会有自卑感,会故意疏离成绩好的。我看看闺女现在也是这样,那一圈人都是小干部,而且 ...

其实很多时候很多事情不是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也需要自在舒服的感觉,如果他呆在让自己有自卑感的圈子里,那么他也会不自觉的去调整,直到他呆在那个圈子里觉得大家都是同类为止。
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孩子的调整,那么就会形成有着明显层次的圈子,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及兴趣爱好的凸显和分化,会形成各种特色的圈子。
我们家长能做的,只是让他做圈子里拔尖的,然后通过努力自然上升或转换到别的圈子而已。.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