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你的中考作文分数是怎样PK出来的

你的中考作文分数是怎样PK出来的

你的中考作文分数
      是怎样PK出来的                     
                                    ⊙ 天津市石化一中  张振起

2007年6月29日  星期五  晴
    今天上午8点,我准时赶到中考作文阅卷点参加阅卷。评卷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语文学科评卷教师动员大会,几位负责人分别发表了讲话。其中市质检组组长说:“在评卷场上,一千个人读莎士比亚,只能有一个哈姆雷特,这个哈姆雷特,就是评分标准。”经典!
    会后,工作人员给每个老师下发了一张作文评分标准,标准上明确规定了抄袭、字数不够等问题的处理办法。例如,在处理抄袭问题的过程中,要认真谨慎,必须拿出确切的根据,如某报某一期的某文章,否则不能予以认定;字数不够的每少50个字扣1分,不足达到100个字时才能扣2分,不能搞四舍五入,如少80个字仍只扣1分;另外,对于标点错误的扣分比较宽松,一般可句可逗的,不视为用错标点,不扣分,对于标点是否用错,不要过多纠缠,扣分必须慎重。
    明确评分标准以后,根据标准我们开始进行试评。试评的速度很慢,几乎是逐字逐句阅读,字迹潦草的也要仔细辨认所写为何字,然后还要逐条对照“评分标准”和“说明”,才小心翼翼地打上分数。这样进行到12点的时候,也才评阅30多份试卷。这时,评卷组发出命令:所有试评打分无效,下午开始进入正式评卷。
    下午开始正式评卷。评阅到几篇标点运用“一点到底”的作文,只得执行较宽松的评分标准,分别扣了2分。真为这些考生感到惋惜,这都是平时养成的坏毛病啊,其实在书写时稍稍注意一下,这样的失分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2007年6月30日  星期六  小雨
    今天继续阅卷。昨天晚上下了点儿雨,天气很凉爽,一大早来到评卷室,质检组的领导就很慎重地提醒我们,凡是阅卷中觉得好得让人吃惊的作文,打分时一定要小心,最好先到网上查查,看看是不是抄袭。昨天的一篇优秀作文,今天已经在网上查到了相似的版本!昨天,好几个老师建议给那篇作文打满分,写得实在好。还是领导有远见,说先别急,考场里要写出这样的作文,不是天才,就是蠢材,先查查看。结果证实那个考生是个蠢材,一字不落地抄了过来。也是他命苦啊,要是他不写得那么好,也就没人会怀疑他了。中国有两句话:聪明反被聪明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说的就是这样的人。只因为他,今天受株连、受怀疑的作文更多了,很不幸,我给杀了两篇。
    下午,我读到一段话感到不知所云,照抄如下:“黑天的夜晚是多么的美丽,多么的豪华!我站在12层楼的顶端,遥望四周是海的大山,山下只有如此广阔的平原和海。我越来越兴奋,越来越控制不住自己了。最终,我在高楼上方对着夜色淡淡地高歌一曲,歌名叫《祖国,我为你自豪》。歌声几乎吵醒了居民,四周群山也回味着动听的歌声。” 我觉得这是典型的无病呻吟。

2007年7月1日  星期日  晴转多云
    评卷工作的时间要求是极其严格的,上午7:50—11:50,下午2:50—6:30,中间各休息20分钟,除了休息时间,教师们都坐在座位前一丝不苟地评卷子,无人走动,无人外出。几百号人的一支队伍,愣是没有一个迟到、早退的。这支蔚为壮观的队伍,每天上班时鱼贯而入,下班时又鱼贯而出,像钟表的指针一样,准确地运行着。
    当然,长时间伏案工作,眼睛是极易疲劳的。为缓解强烈的视觉疲劳,评卷老师不断使用“润洁”滴眼液,不断变换自己的坐姿……还有颈部那种难受的感觉,几乎难以忍受,只好每隔一段时间就做一做“扭脖子运动”,虽然得不到大的缓解,但是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下午,我又看到不少有意思的文章题目,如《其实蓝天没有迟到》、《要留心事满人间》、《拔掉心中的木桩》。但是,也有一些不伦不类的话,一考生这样形容为家庭操劳的妈妈:“妈妈的皮肤风吹日晒,就犹如一个猩猩的毛皮一样黑。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在批阅中,有的文章争议比较大,但都在平等的商讨中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保障了考生的切身利益。作为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教师,能够为每一个学生负责,我感到十分欣慰。
    今天,重新更改了工作时间,早晨7点上班,下午6点半下班。老师们只有叹气的份儿。

2007年7月2日  星期一  阴
    今天早晨7点,老师们都准时到达了阅卷地点,有不少早饭还没来得及吃呢。上午的阅卷速度有点快,为了保证质量,领导要求慢下来,再仔细一些。
    小组的组长也出来发布命令了:满分作文不能有“硬伤”,如标点、错别字,判满分要慎重;
    负责作文的副组长也出面说话,通报了作文评卷情况:本组有一半低于平均分,要求在实事求是的前提下,放宽尺度,同时要适当加快进度。
    从学生考场作文中的确可以看出学校、家庭、社会的不少问题。有的学生在文章中这样描述他们的生活:春天,我们没有权利享受阳光;夏天,我们不能与同伴嬉戏池塘;秋天,我们感受不到收获的喜悦;冬天,我们无法在雪中散步。更有甚者把学校生活描写得很恐怖:上有刀山火海,下有初三高三。有的考生无奈地叹息:中考、高考是张网,我只不过是条小鱼儿。

2007年7月3日  星期二  阴转晴
    作文阅卷差不多到了尾声。主管教育的市长来阅卷点视察,看望大家,并再三叮嘱老师批改作文时要认真负责。
    今天,遇到两个比较能“调侃”的考生,在作文上写一些与作文无关,又引人发笑的文字。如一位考生在作文结尾处写道:“时间不够了,写得比较潦草,请评卷老师原谅一下,高抬贵手吧!”另一位则表现得更“大度”,写道:“写得比较潦草,老师您要是真看不清,打零分算了。”作文中写这些乱七八糟的文字,太不可取了,评卷老师都表示反感,哂笑之余,只会把分压得更低。注意吧!
    下午进入登统复核阶段,老师们都很认真,唯恐出错。估计到明天上午就能结束了。现在真的似乎有点儿累了。

2007年7月4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是阅卷的最后一天,主要任务是登分复核。完成了最后的登分复核工作后,一些关于作文的想法,清晰地浮现于脑际。
    中考作文想拿到高分,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关键要落实好以下几个得分点:
    1. 准确审题,吃透题意,把握好命题意图,不偏离行车轨道,更不要南辕北辙;
    2. 恰当立意,而且旗帜鲜明,让人一目了然,不玩深沉游戏;
    3. 拟一个好的题目,而且题目能显示出立意来(当然,这并不影响题目的文采);
    4. 写好开头和结尾,最好用排比手法,写得文采斐然,而且开头、结尾都能扣题旨,显题意;
    5. 有一手漂亮的书写,谨记:漂亮字是高分作文的通行证,难看字是低分作文的墓志铭。



    2007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作文题
    任选一题作文
    (1)以“孝敬父母”为话题作文;
    (2)半命题作文:做人从_________开始
    要求:请从两题中任选一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自选角度作文。既可以叙事,也可以议论,也可以编写故事等等。要求写出自己真切的体验与独特的感受,不少于600字。

                            礼物
                                    ⊙ 一考生
    从学校赶到家时,父亲正伏地织草席。见了我,立刻停住手中的活儿,定定地打量着我,深陷的眼里分明地闪出久别重逢的惊喜。
    我赶紧上前扶他坐下,迫不及待地报告起带回来的好消息:“爹,期中考试,我得了全年级第一!”父亲激动地点着头,一脸振奋与欢乐:“……呃!行!”“爹!明儿是你43岁的生日,我用奖学金给您买了条烟。”我满怀激情地去包里翻出给他的生日礼物,恭敬地呈上。
    抽烟,是父亲一生中最大的嗜好。烟对他,有着驱疲逐倦的奇特魔力。父亲每每在田间劳累了,便去怀里摸出一支极便宜的劣质烟来,悠悠燃起,在专注安逸的神情中,用烟伴随田间劳作后的片刻休憩,末了,体力似乎也全部恢复,便又操起农具,加劲干活……
    而此时,父亲却呆着没接。他慢慢站起身离开了木凳,脸上的表情一下子复杂了许多,嘴唇也开始剧烈地翕动,但没出声。
    “爹!三块多一包的好烟哪!”父亲这才呆缓地伸过手来,颤抖着接了烟。
    我一见他青筋暴跳的手,马上就要掉下泪来。母亲走得早,十余年来,他独自一人默默地操持着屋内屋外,还要供我念书,人老得很快。我看了实在不忍,三年前接到市重点中学的入学通知书时,我曾主动向父亲提出弃学帮他。可他断然不允,硬是东借西借凑足了1 200块钱,把我送到了车站:“去了,好好读。书读好了,就都好起来了。将来有了出息,逢年过节回家探亲,给爹带两包好烟抽抽,爹也就心满意足了。”车将行时,父亲又追上来,吃力地攀着车窗叮嘱道:“差钱,只管打邻居电话,爹有办法!”我流着泪使劲点头……
    此时,我多想让父亲立即拆开烟盒,取出一支,像往常劳累后一样,专注安逸地燃起。可,没能,父亲只是将烟捧在眼前动情地盯着,看着烟,又看着我,眼里盈着泪。良久,小心地搁下了烟,平静地说:“烟,我戒了。”
    “爹……”我扑在父亲温暖的怀里,失声痛哭。
    “争气的傻孩子,哭啥呢?你用奖学金买烟,是你给爹最好的礼物啊!”我听了,再也哭不出声来,任父亲粗糙的手深情地在我头上轻抚,轻抚……


    点评  这是一个伟大的父亲!这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读完之后不由这样赞叹。父亲以田间辛勤的劳作,东借西借供子读书,为了省钱也戒除了一生中最大的嗜好——能给他片刻享受的烟。而孩子懂得父亲的不易,以全年级第一的成绩报答父亲,并送上用奖学金买的礼物——香烟,紧扣“孝敬父母”这一话题,父子相爱之情令人感动。“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是以真情动人的典型范例。.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