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中医] 中医调理小儿5个易发病症

中医调理小儿5个易发病症

  对于小儿的某些病症,除了采取西医防治方法外,一些中医调理也有着很好的效果,或有助于疾病尽快转归。

  病症1:反复感冒

  引发原因:

[被屏蔽广告]
[被屏蔽广告]
  小儿的免疫防御系统发育还不完善,不能很好地抵御外界入侵的致病菌。加之鼻腔相对狭小,鼻腔黏膜柔弱,黏液的分泌功能差,容易使病菌侵入。另外,体内缺乏维生素A、锌、铁。也容易反复引发呼吸道感染。

  病症表现:

  小儿表现为弱不禁风,动不动就伤风感冒,流鼻涕,打喷嚏,甚至1个月就患一次感冒或气管炎,特别是天气较冷或气温骤变时。

  中医调理法:

  1.首先要查清原因,如是否缺乏维生素A、锌、铁,然后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对于免疫力较差的小儿,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增强免疫力的药物。如果症状较重,带到医院进行治疗。

  2.进行耐寒锻炼,如在小儿身体状况好的情况下进行三浴锻炼,这是提高抵抗力非常有效的方法。另外,不要总是把小儿捂得太严,天气稍有凉意就立即加衣加被。

  3.不要让小儿经常过食,以免脾胃积食,导致呼吸道抵抗力下降。

  4.经常给小儿吃一些帮助增强抵抗力的药膳,如取糯米200克、山药50克、莲子50克、大枣10枚一同煮成粥;用生黄芪10克、红枣30克,煎汤代茶水服用1-3个月。

  病症2:疳积

  引发原因:

  疳积多见于5岁以下城市的小儿,尤其在夏季发病较多。小儿本身脏腑娇嫩、脾胃消化功能尚未健全。如果未按时添加辅食,或断奶后饮食失调、喂养不当;或小儿经常饥饱无度,无限量吃零食;或大人盲目给吃营养食品,就会造成脾胃损伤,导致消化功能下降,特别是先天不足,如母亲在孕期营养摄取不足、早产儿等,更容易发生疳积。

  病症表现:

  小儿好像总不饿,又黄又瘦,头大颈细,和同龄小儿相比生长指标落后。头发稀疏枯黄,爱哭、易烦燥,夜里入睡不稳,嘴里有酸臭味。体内缺乏锌、铁、钙等微量元素,血色素偏低。

  中医调理法:

  1.在中医指导下服用健脾消积药物,如服用健脾丸调理。补充缺乏的微量元素,尽快纠正贫血、佝偻病及缺锌症。

  2.如果小儿服用药物效果不明显,或是服药困难,可采用捏脊方法治疗,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年龄越小疗效越佳,但正在发热患病的小儿不宜使用此法。

  3.尽量母乳喂养,按时添加辅食。烹调食物时,注意软、烂、细,以利小儿消化吸收。少给小儿吃豆类、花生、玉米等坚硬难以消化的食物,忌食煎炸熏烤、肥腻过甜食物,不宜吃芝麻、葱、姜等气味浓郁的调味料。

  4.给小儿食用增强脾胃的药膳,取红枣7颗、粳米50-100克,一同熬煮成粥,每天早晚喂服小儿;取炒熟的稻谷芽、生山楂各10克,用水煎后取汁,每天喂服3次;取锅巴、莲子、薏苡仁各50克,加适量白糖一同煨粥,每天分几次喂服小儿。

  病症3:暑热症

  引发原因:

  暑热症是一种小儿特有的疾病,在我国东南及中南地区多见。小儿表现为入夏后长久发热,以口渴、多饮、多尿、无汗为特征。但并不是病菌感染引起,只是因天气过热造成环境温度过高。小儿在3岁前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成熟,身体出汗少,不容易散热,导致体温上升。因此,暑热症在发病年龄上很有特点,大多是6个月到3岁的小儿。随着体温调节系统逐渐成熟,3岁后很少发病。

  病症表现:

  小儿的身上总是热乎乎的,或是额头从早上就开始发热。但小儿不流鼻涕,不咳嗽,精神也好,身体没什么异常。体温一般在38℃-40℃之间,气温越高体温越高,通常持续1-3个月。待天气逐渐凉爽就会自然好转。

  中医调理法:

  1.进入夏天后,要注意观察小儿的体温变化。天热时不要给小儿穿着太多,被褥不宜太厚,以免影响身体散热。切不要一见小儿发热,就急于喂退热药和抗生素,必须先查清发热是否由病菌所引起。

  2.小儿发热时,安排在22℃-24℃左右的房间里,促使体温尽快下降。但空调房间要注意风力柔和适度,并定时开窗换气,以免小儿受凉感冒。

  3.给小儿洗温水浴,特别是亚热带地区。适宜水温要比体温低3℃-4℃,每次20-30分钟,每天2-3次,以帮助身体降温。

  4.本症无特效药,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清暑益气、驱除暑热的清热中成药,如小儿回春丸、生脉饮口服液、新雪颗粒等,剂量遵医嘱。

  5.饮食上加以调理,给小儿提供清热解暑的食物,如西瓜、黄瓜、丝瓜、萝卜、冬瓜、豆腐、绿豆、荸荠、新鲜绿叶蔬菜等。

  6.饮食注意清淡,不吃油腻食物。水分要充足,多给小儿喝一些菜汤,但宜少盐。也可喝一些清暑粥饮,如西瓜汁、绿豆粥、菊花茶等。

  病症4:烧疹子

  引发原因:

  烧疹子的医学名称为幼儿急疹,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也是一种小儿常见发疹性疾病。大多发生在6个月至1岁左右的婴儿,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但大多发生在干燥寒冷的冬春,主要是由呼吸道飞沫传播。小儿患病痊愈后即可获得持久免疫力,很少第二次发病。

  病症表现:

  烧疹子的特点是“热退疹出”,即小儿没什么明显症状却突然发起高烧,来势很快,几个小时就上升到39℃,热度持续不退,常在三四天时体温突然下降,在皮肤上却出现玫瑰色的皮疹,以躯干为多,仅1天就出齐,并在1-2天消退。小儿全身表现不明显,食欲、玩耍及睡眠没太大变化。

  中医调理法:

  1.由于是病毒感染尚无有效药物,适宜采取对症和支持性疗法。高烧时遵医嘱及时服用小儿退热药,如美林、泰诺、百服咛等。多给小儿喝温开水,吃一些新鲜水果或果汁。不可用皂剂擦洗皮疹。

  2.如果小儿已经断奶,可给予流质、半流质或清淡易消化饮食,避免食用酸、甜、咸、腻食物,也可遵医嘱适量服用维生素C片。

  3.食用药膳辅助治疗。取西瓜翠衣(去掉绿色硬皮的西瓜皮)100克,煎水喂服小儿;取100-150克小白菜清洗干净后煎成菜水,频频喂给小儿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4.在容易发病的季节,不带小儿去空气污浊的场所,避免让小儿与烧疹子患儿接触。

  病症5:水花

  引发原因:

  水花是民间俗称,医学上称为水痘,是由水痘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传染性很强的出疹性疾病。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以冬春两季发病最多。一般在起病前2-3周,小儿有与水痘患儿接触史。水痘感染后,大多可获得终生免疫。

  病症表现:

  水痘多发于6个月至5岁的宝宝,一般发热不明显,即使发热体温也在38℃左右。发热同时或第2天皮肤发痒,并出现红疹或疱疹。疱疹呈椭圆形,大小不一,内含透明水液,周围绕以红晕。疱疹结痂后只要皮肤不感染,就不会留疤痕,预后大多良好。

  中医调理法:

  1.对于水痘病毒尚无特效药物,以支持疗法和护理为主,如给患儿剪短指甲,防止抓破疱疹引起皮肤感染;注意勤换内衣,保持皮肤清洁,让小儿多饮水。

  2.在中医指导下,服用一些清热利湿的中药,帮助水痘皮疹消退。皮肤瘙痒时,可以涂炉甘石洗剂止痒。

  3.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如米粥、蛋汤、豆浆等。忌食海鲜、鸡鸭、牛羊肉、油腻及刺激性食物,以免热毒郁结不利于水痘结痂痊愈。

  4.可以食用药膳辅助治疗,取薏米、绿豆各150克、大米少许,加水一同煮粥喂给小儿,有助于水痘消退。

  爱心小叮咛:

  无论是哪种病症,发病时最好先带小儿去看医生,在明确诊断后采取相应处理方法,以免延误病情。

  编辑:赵京文

    来源于《妈咪宝贝》.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