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4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想带女儿看看贫困的地区的儿童,送些书籍文具给他们

想带女儿看看贫困的地区的儿童,送些书籍文具给他们

为了让女儿真正懂得自己能有书读是多么幸福,多么值得珍惜,昨天在网上下载了很多贫困地区孩子的照片,那些照片里,有的孩子没有书读,有的孩子背煤背砖挣钱交学费。女儿看了,很受触动。我也想带女儿去那里真正看看,让女儿懂得社会责任心,带些文具书籍送给那里的孩子。
    所以想问问看各位BBMM,江浙附近有没有这样的穷困村庄可以去的?有谁知道这方面的咨讯吗?谢谢.

TOP

我也有这样的想法.

TOP

有地点可以推荐吗?.

TOP

苏北应该就有,但具体不知道。LZ有了方向,也叫上我吧。.

TOP

很高兴这么多孩子的父母关注,我正在找目的地,想带孩子真正去看一下,让她理解为什么那里的孩子这么爱读书,何为责任心。.

TOP

如果差不多大的孩子,我们组个小团吧,有兴趣.

TOP

算上我吧.

TOP

建议能不去的话就不要去吧
女儿幼稚园的时候,带她去过一所教会开办的育幼院,同行的还有一车中学生
在那里居住的孩子中有孤儿及有社会问题家庭的儿童等....
我在出发前也是和以上妈妈们一样的心情
一方面送爱心,另一方面借机让孩子感恩现在的生活,培养她爱自及人的生活态度...

到了那里
大家送上自己的准备的小礼物
中学生们开始带动气氛准备联谊活动
但我发现,那群孩子始终怯生生的站成一群
与我们这些快乐的城里人是那么格格不入
我找了一个和我女儿差不多大的女孩子一起拍照
镜头里 两个小孩是那么鲜明的对比
女儿落落大方 开心自然的微笑
她早就习惯了镜头 熟悉的摆出自以为美丽的姿势
而那个女孩
她看镜头的眼神是惊恐、抗拒的
两个小家伙除了身高一样之外没有任何一点点有交集的地方
突然间我很后悔
这些孩子
他们真的愿意见到我们吗
院里的安排让他们必须听着口哨集合
就像动物园里的不得不被展示的动物们
无论我们再怎么摆出和善的微笑
他们与我们始终是两个世界的人

我们来到这里献上自己为是的爱心然后挥手说再见
他们的生活依旧
留下来的除了刺激之外我想不到还有什么

那天
我只拍了那一张照片
然后就收起相机
也没有参与什么联谊活动
就是和两个孩子蹲在院子里拔草玩
离开的时候抱了一下那个小女孩
她明显的不习惯拥抱
不过身体不像刚看到我们时那么僵硬了
我想这是我能做到的将伤害减到最低的做法了

以上心情
说出来供各位妈妈参考
意见不同的
请别砸我

[ 本帖最后由 say 于 2010-1-10 10:16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say 于 2010-1-10 09:51 发表
建议能不去的话就不要去吧
孩子幼稚园的时候,带孩子去过一所教会开办的育幼院,同行的还有一车中学生
在那里居住的孩子中有孤儿及有社会问题家庭的儿童等....
我在出发前也是和以上妈妈们一样的心情
一方面送爱 ...
如果能坚持长期的关心,关爱,可以,如果只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知道自己的幸福,只是难得的蜻蜓点水般的去一次,真的挺伤害那些孩子的。其实,做善事真的不易呢,真的需要很伟大的爱心和毅力的,否则很可能完全与自己的本意背道而驰的。.

TOP

转帖一则某报组织的去浙江西部山区送温暖的孩子写的文章。
   《优越感可能会伤害那些我们本来想帮助的人》

    早在出发前,便做好了准备,募到了40多本笔记本,准备拿去送给浙江磐安县胡宅乡中心小学的孩子们。
    车上,偶然间把一本题有同学祝福的漂亮本子拿出来一翻,赫然看到扉页上一句话:“希望你能像我们一样,有一个光辉灿烂的未来!”不禁感到有些怪怪的,却又说不上来怪在哪儿。
     路上嘻嘻哈哈的也就过去了,中午,到了胡宅乡。因为路不太熟,我们先被告知车开不进去,要走一小段儿。于是听见了来自各校的同学零零落落的抱怨声,大多是说,这里怎么路这么窄,连车都开不进去。下了车,踏在沙土飞扬的土路上,立刻听到一个女生的小小尖叫:“天哪,这里的路好脏!我的鞋子都被弄成这样了!”可正当整队准备出发时,又接到指令,说是车可以开进去。这下炸了锅,那些四五年级年龄较小的同学们怨声载道,而中学生虽然没说什么,但神情也有些不耐。
     终于到了胡宅乡中心小学。长途旅行后,大家向着校园后的卫生间走去。可一瞬间,又看到了许多学生在传出强烈异味的简易卫生间门口徘徊良久,有的似乎下了重大决定,深吸一口气走进去,有的皱皱鼻子一脸厌恶地打量着周围,毫不犹豫地转身就走。
     回来的路上,看到胡宅乡即将与我们手拉手结对子的同学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游戏。他们注意到我们,好奇地上来怯怯地看着,小脸脏脏的,身材矮小,衣服也有些破旧,都是暗淡的颜色,有的穿着拖鞋,有的穿着破洞的布鞋,有的穿着鞋帮裂了的运动鞋。相比较,上海小记者一行的同学们,牛仔裤、夹克衫,颜色亮丽,不乏一些名牌。脚上的要么是耐克的登山鞋,要么是阿迪达斯的网球鞋,或者是匡威的帆布鞋,都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甚至,脸上的表情,也完全不同——从上海来的孩子们,多是好奇带有些事不关己权当参观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拿着相机左拍右拍;而胡宅的孩子,胆怯却同样睁着眼睛,探求地看着我们,但都缩在树后,脸上或是漠然,或是惊讶,或是奇怪。
     走进食堂,看到了我们今天的午饭——梅干菜,烧腊肉,蘑菇,炒野菜,土鸡等五个菜。每人一碗饭,搭配着菜,还有热开水,很是丰盛。但周围的同学们,讨论的基本都是一个话题:
    “唉,这么肥的肉,怎么吃啊?”
    “是啊是啊,你尝尝这个野菜,太难吃了!”
     还有的,看着这盘菜,不屑地说:“我看,他们给我们吃的东西,应该是平时他们老师吃的吧,还好一点呢!没想到,也是这副样子,受不了,原来他们所谓的好东西,就是这样的,切!”
     更多的是面对着眼前的饭碗发愁:“怎么办?吃不掉,又是我们不尊重他们了;可是,实在太难吃了啊!看着都咽不下去!”
     事实上,这里的烧腊肉虽然是半肥半瘦的肉,也放了不少油,却丝毫不腻,非常好吃。而且,那些蘑菇、土鸡,都别有一番风味。无论如何,如果真的尝了,绝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手拉手结对子的活动开始后,我们坐在板凳上,与身边的小朋友们聊天。他们都胆子很小,不敢跟我们说什么,问三句答一句。身边,一个同学和蔼地问磐安一个五年级的小姑娘,喜欢吃软糖还是巧克力。她右边另一个同学撇撇嘴,悄悄告诉她:“她都没吃过,你不是白问么!”
    而磐安的小姑娘明显听到了,神色黯淡下来。旁边的我,正递出那本同学写了祝福的漂亮本子,一时竟僵住了,不知该说些什么…….

TOP

不知该说什么,原以为江浙一带应该不会有这样的情况,还想该是好远如江西等地的呢。真是无语了,不过我们该怎么献爱心呢?孩子脚上的鞋只穿了几次,衣服基本全新甚至因为穿校服好多根本没穿就穿不下了,送点新本子、新书也是应该的呀。.

TOP

引用:
原帖由 去远方 于 2010-1-10 10:08 发表
如果能坚持长期的关心,关爱,可以,如果只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知道自己的幸福,只是难得的蜻蜓点水般的去一次,真的挺伤害那些孩子的。其实,做善事真的不易呢,真的需要很伟大的爱心和毅力的,否则很可能完全与自己的本意背道而驰的。
严重顶!蜻蜓点水的去一次,对贫困的孩子是伤害,对自己孩子也没多大益处。
你能有这种体会,是不是在做类似的事情?我断断续续的在做类似的事情,但现在想带着孩子长期做。你有什么可推荐的事情或地方吗?

[ 本帖最后由 baby100 于 2010-1-10 18:02 编辑 ].

TOP

回复 10#语儿妈 的帖子

很多大人还没翩翩体会的深刻和正面呢。.

TOP

妈妈先去体验吧。
我去年全职了,年底的时候无意中找了一家NGO组织,是扶贫环保的。和他们取得了联系。
我觉得我以前的从业经历可以给他们一些帮助。所以如果可以的话,先这么做起来。
等成熟了,我想带女儿去,到那时他们不会认为我是外人了我想。
我觉得我也有必要去体验一下不一样的人生,趁我还不太老
不过有点远,黔东南。.

TOP

一直以来也有这样的想法和纠结,就是不清楚这样的帮助是不是真的最好,对那些孩子是不是有伤害,曾经在单位里也开展过帮困结对助学的活动,由于工作的需要,还拍了照片,但是坦白说感觉很不好,难忘那些孩子眼里的勉强和难堪,其实他们也有自尊心啊,所以以后再做这些活动饿时候,我强烈建议不要搞拍照的形式了,改为悄悄的赞助。所以虽然有想法让女儿一起加入,但又担心孩子的优越感会刺激到那些孩子,毕竟贫穷并不是他们或我们的一点努力就能改变的,所以我觉得能否先和他们交个朋友,然后建立熟悉感后,再给予针对性的帮助,是否会好些?真的不想再增加孩子们的心理压力,又不知该怎样去做。纠结。.

TOP

回复 15#云云他爸爸 的帖子

你这个建议不错,先建立熟悉感,交个朋友后再给予针对性的帮助,但有具体操作的方向吗?.

TOP

就是有这个想法,或者可以让孩子先交个笔友之类的,或者刚开始熟悉的时候,让孩子们平等的去沟通,不要一开始就带什么很多东西去,可以是孩子喜欢的书啊、文具啊什么小东西,让他们平等的交往,也发挥那些孩子的特长,就他们了解的东西也可以教给我们的孩子,让孩子看到彼此的亮点,但是就是找不到好的切入点,所以纠结啊,也想听听大家有什么看法。.

TOP

建议去比较近的上海郊区,近一点的地方,方便建立长期的关系。以前幼儿园的时候,我们经崇明教育局牵线去了当地一个条件比较差的幼儿园结对子,带去一些物品,家长先去打头阵,做好心理建设后把情况带回来又举办了一些募捐活动,效果也不错的。.

TOP

我们是通过民工子弟学校的老师以奖品的方式发放给孩子的,所以我们帮助的孩子比较阳光,而这些孩子来自不同地方,他们有相当部分会回到老家,相信他们会影响到老家的孩子,即使就留在上海,他们也会影响到身边的孩子。

[ 本帖最后由 lifangliu 于 2010-1-12 09:01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