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考证热:把孩子送进又一场角逐

考证热:把孩子送进又一场角逐

考证热:把孩子送进又一场角逐

日期:2008-11-09 作者:苏军 来源:文汇报
    家长们想让孩子上好学校的迫切心愿,正把众多儿童少年送进又一场激烈角逐。记者获悉,以小学和初中好学校为目标,儿童少年的“考证热”,已从学技艺、拓展能力、培养爱好,迅速转换成获取入学“敲门砖”的手段。考证,成了加重学生负担的一个新因素。
   
    或许正是为了改变教育的功利状态,正在广泛征求市民意见的《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修订草案)》,显眼地增加了一项条款: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学校不得举行或者变相举行与入学挂钩的选拔考试或者测试,不得将各种竞赛成绩和各类考级证书作为入学的依据。但问题是,即使有了法律规定,由择校热引发的考证热会降温吗?
   
证书撑起各类培训班
   
    “当初送女儿上艺校学钢琴,纯粹是为了培养爱好;可现在小外孙学钢琴,却是为了考级拿证书——听说‘凭证’去‘考’民办小学,就等于有了一个孩子学习好的证明。”蒋老太比较女儿和外孙学钢琴的经历,十分感慨:“因为要考证书,女儿和外孙弹琴的状况大不一样,女儿当初很轻松,而现在外孙一弹琴,家里气氛就紧张。”
   
    考证的功利性越来越强。而社会上各类培训班的举办者推波助澜,将“技艺教育”演变成了另一种“应试教育”。
   
    据了解,教育行政部门一再强调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不能搞考试和测试,甚至提出面试也不允许,基本关上了学校以考试选拔学生的门。不料,迂回方式应运而生,种种证书成了进入好学校的“敲门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圈内人说:“不少家长找上门来,要我开孩子学习程度的证明。我们培训班干脆‘趁势而上’,推出等级学习,发等级证书,这一来,报名的很快多起来了。”据管理社会力量办学的有关人士透露,现在针对儿童少年的各种培训班,几乎都有相应的证书作支撑。
   
“学技纪录”做“入学证明”
   
    一位姓张的家长,孩子马上要小学毕业。从去年年初开始,她就忙着做起了资料收集工作,说要为女儿编一本“推荐材料”。她说,现在升学竞争很激烈,要让女儿被民办中学录取,就要在材料上“高人一筹”,这样才可能脱颖而出。某校招生办老师介绍,现在学生的“推荐材料”几乎是一个模式:成长档案加各类证书加成绩。家长也无奈地说:“现在升小学、初中没有入学考试,只好拿证书做文章,‘学技纪录’就是‘入学证明’啊。”
   
减少竞赛加分渐让证书“退场”
   
    针对考证热,市教育行政部门明确提出,小学和初中入学既不能考试,也不能以证书作为入学的“敲门砖”。近年来,即使在高中和大学的招生录取工作中,竞赛获奖或艺术特长的加分范围也已一再“减肥”。据市教委基础教育处有关负责人透露,明年的中招加分政策和范围正在慎重考虑,要作进一步控制;将来,竞赛成绩和各种证书,要逐渐与升学脱钩。
   
    一些专家指出,有关部门既要明令禁止“以证取生”,也要防止个别有选择权的学校以“证”验“身”、“曲线选拔”。总之,要让“技艺教育”回归本义。本报记者  苏军.

TOP

附转2006年的帖子

考证考级=名牌学校敲门砖?
日期:2006-10-24 作者:王婧;潘隽;陈延;杜欣一 来源:新闻晨报

     升学备战提前启动钢琴、英语、跆拳道一个不能少
  
  眼下离小学、初中、高中升学大战还有半年时间,不少家长、学生纷纷提前启动了升学备战程序,忙着到处考级、考证,参加各类比赛。而钢琴、英语、书法证书已不再新鲜,家长们开始瞄准了跆拳道、潜水等另类、冷门证书。那么,这些比赛奖状、等级证书对于孩子的入学到底有没有用,学校招生时更看重什么?证书真能百发百中叩开名牌中小学大门吗?为此,记者采访了复旦附中校长谢应平、上外附中副校长邢三多、上师大附中副校长严一平、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校长盛裴等本市部分名牌中小学校长,他们均表示,“证书”并不是招生的主要录取因素,他们最关注的是学生做学问、做人的基本素质。

  【记者调查】

  家长眼中哪些考级考证有“含金量”?

  目前,在语数外三门学科中,英语可能是考级、考证以及比赛种类最多的学科。主要有中小学英语等级考试、上海市通用英语口语考试(金、银、铜章,加上最近新推的四星)、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PETS)、上海市英语现场作文比赛、市科技英语比赛等。其中,中小学英语等级考试和上海市通用英语口语考试的证书,是家长和学校普遍比较认可、含金量较高的两张证书,英语等级考试证书如果是优秀证书,则含金量更高。而上海市中学生作文比赛、上海市现场作文比赛则是家长心目中比较有分量的语文学科类比赛。同时,随着小学奥数的取消,数学学科的比赛也逐渐淡出。目前,只有“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这一项比赛等级较高。

  此外,在艺术、科技方面,包括了钢琴、舞蹈等艺术考级,以及各类“三模”比赛、机器人制作比赛、无线电比赛、摄影比赛等竞赛。此类证书的含金量如何还要看考级单位或主办单位的等级,以及比赛的规模。其中,以上海音乐家协会钢琴考级、头脑奥林匹克、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级最高。

  幼升小阶段的考级、考证虽然种类繁多,但真正含金量高的并不多。

  【幼升小篇】

  学校有自己评价标准,考级、考证几乎无用

  根据有关规定,幼儿园升入小学是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但由于各个小学的教育质量不同,为了让名校能“看上”自家孩子,家长也早早地开始培养孩子,并带孩子去考了不少证书,作为入学时的“资本”。

  对此,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校长盛裴认为,此举完全没有必要。“小学提倡就近入学,只要是地段内的学生,学校都会录取,证书、考级起不了什么作用。”盛裴指出,幼儿园的孩子还没有正式、系统地学习过,小学招生也不设置考试的环节,学校招生时,唯一看重的两个要素就是孩子的年龄、地段,只要这两个要素符合要求即可。家长对孩子在学科或者文艺方面的培养,最多只能作为学校的一种参考,让学校了解这个学生学过什么乐器、有何种专长,以便学生日后的兴趣发展,但和入学没有直接关系。此外,对于那些少数的地段外学生而言,学校在招生时有自己的一套评价标准,这也是应校而异的,考级、考证的作用并不是很大。

  【小升初篇】

  证书只作为兴趣发展参考

  和幼升小一样,目前本市小学毕业生升入初级中学,也是按地区对口入学。而小学生的各类比赛、考级、考证也更为繁多。然而,记者在采访上外附中副校长邢三多时了解到:各种证书、等级在初中招生时,所起的作用仍然十分有限。

  “作为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参加一些考级、考证能开阔视野,对学生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作用。”但邢三多也指出,学生升学的关键,是完成其基础学业,切忌因考级、考证冲击了基础教育。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目前初中招生没有考试,对学校了解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各类证书其实只是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学生的特长,校长特别是名校长一般不会被家长随手拿出的一厚叠证书所左右,更不会简单地把证书的多少作为评判学生是否优秀的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本市不少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因此学校往往会根据自身特色来关注学生的特长。以上外附中为例,学校的目标是培养专业的外语人才。为此,学校在招生面谈时,会偏重考查学生的复述力、感悟力、理解力、模仿力等外语学习能力。同时,学校对外语方面的考证、考级证书也会投以较多的目光。而其他方面的证书,仅仅只会作为一种参考,起不了实际作用。

  【初升高篇】

  证书也需“专业对口”,官方证书较权威

  英语等级考证书、托福和雅思成绩证明、钢琴或古筝考级证书、书法或绘画等级证书、舞蹈级别证书、演讲或作文比赛获奖证书等等都是现在中学生持有较普遍的证书,不少学生手中会同时拥有几种不同的证书。上师大附中副校长严一平表示,学校录取时看证书很多是因为学校自己的特色,比如在音乐方面是学校的特色,或是拥有管弦乐团,那么学生所持有的相关乐器类的证书就会被优先考虑,类似于特长生招收;同样在语言、体育等方面属特色的学校,就会需要相应的证书。“我们学校比较重视含金量高的官方证书”,复旦附中校长谢应平表示,若要使证书成为有力参考,那含金量较高的官方证书会有所帮助,比如:物理、化学等学科类竞赛证书、头脑奥林匹克证书、市或区三好学生、十佳优秀学生等证书,才是中学升学招生中被重视的证书。而那些钢琴、绘画、书法等其他的证书体现的是学生们的多才多艺,对学校入学招生帮助甚微,仅仅作为最后综合素质评分的参考。

  【声音】

  学生、家长齐举YES牌

  学生:考20张证书为进好学校

  “我已经有钢琴七级、英语、舞蹈、航模、以及其他学科类等方面的证书20多张了。”谈到自己拥有的一大叠证书,某名牌学校五年级学生汇汇并没有露出骄傲的表情,而是不停喊累。汇汇说,她参加考试拿证书都是父母强迫的,总觉得考证很累很烦;要不是因为证书可以帮助自己将来进入更好的学校学习,她就不需要花费那么多时间、那么努力地学习各项特长和技能了。五年级学生婷婷告诉记者,虽然学习古筝是自愿的,参加考级是为了测试和证明自己的水平;但看到身边有很多同学学习了各项才艺且都持有考级证书,这样她也绝对不能示弱,“开始学习是兴趣,后来考级纯属是为了拿证书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原先的爱好变成了一种负担。

  荩荩家长:陷入“证书=证明实力”怪圈

  “为了孩子将来有更多的收益,现在只能牺牲她的童年了。”五年级学生家长沈先生表示,现在优秀学校门槛高,学生间竞争也激烈,多拿些“证书”是为了证明和提高孩子的竞争实力;有时做父母的也挺心疼,可为了孩子有美好的将来,也只能狠狠心让孩子从小就那么辛苦。五年级学生家长陶先生说,多学点东西就是为了充实孩子的“简历”,为她能够升入好的学校做准备。“多学些知识,有助于培养孩子将来在社会上的实际能力。”初一家长周先生告诉记者,趁孩子年龄小、接受能力还比较强的时候,让他多学点知识,最好将各方面的技能都掌握些,这对孩子成长应该是种锻炼。现在多参加考试多拿些证书,也能让他提前适应几年后的高中升学。.

TOP

非常反对考证,啥玩艺啊,童年就这样没了.

TOP

这是很符合中国国情的,坐地铁就能强烈地感受到。.

TOP

引用:
原帖由 祝你幸福 于 2008-11-11 07:57 发表
这是很符合中国国情的,坐地铁就能强烈地感受到。
比较愚笨,请教国情和地铁有什么关系?.

TOP

回复 5#happyone 的帖子

估计是说,中国的人太多了,竞争自然激烈了.

TOP

坚决反对考证。但大家有没有发现各类考证、竞赛越来越多,甚至有考证、竞赛日撞车的。
我认为只要考证、竞赛不取消,因现阶段升小学、初中没有入学考试,学校招生还是将“以证取生”。.

TOP

回复 5#happyone 的帖子

估计是说:在地铁上经常能够看到扛着各种器械赶场子的孩子和家长.

TOP

引用:
原帖由 zjh954 于 2008-11-11 09:54 发表
估计是说:在地铁上经常能够看到扛着各种器械赶场子的孩子和家长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