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3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新生家长备忘录

新生家长备忘录

让孩子快乐的升入小学



    孩子上小学了,这是他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重大事件和转折点。除了在物质上做好一切准备外,家长和教师还要特别注意为孩子营造一个积极良好的情绪氛围。让孩子对小学生活产生向往、渴望学习、渴望与他人交往,要让孩子感到上学是一件好事,是光荣的、值得骄傲的事。平时家长可以在与孩子交流中传递出这样的信息“你长大了,就要上小学了,爸爸妈妈真高兴”““我们家的小学生,做起事情来就是不一样了”,让孩子体会到父母为自己的成长而高兴,为自己即将的小学生活感到自豪。家长和幼儿园应该带孩子参观小学,看看

    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是什么样的,绝大多数孩子在参观后都会产生强烈的上学冲动,他们会因为小学生的红领巾、铅笔盒、自己过课间十分钟而兴奋不已。这些认识虽然表浅,但是还是可以起到激发上学动机的积极作用。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准备上学用的各种物品,可以带孩子走走上学的马路,在家长给孩子讲故事时,可以告诉他:“这些好听的故事都写在书里,等你上学认识了字,就能自己看了,还能从书里知道很多爸爸妈妈不知道的更好听的故事呢!”,这些方法可以有效保持和延迟孩子的有益学习动机。

  与快快乐乐准备上学相对应的,我们也看到有些家长的入学教育是非常错误的,应与纠正。

  比如,学业成绩是父母最重视的核心问题,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家长将这种渴望过多过早的转嫁给孩子,动辄就唠叨要好好学习,一定要拿第一名……这样做会令孩子感到压力骤增,与幼儿园的“玩”的反差太大了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情绪,对今后漫长的学业之路影响甚大。

  另外,有个别家长用学校和老师来吓唬自己顽皮的孩子。比如说:“等你上学了,看老师怎么管你”。还有教师片面强化学业的沉重和艰辛。比如说:“玩不了几天了你,上学了你就没时间玩了”。学龄初期的儿童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这些话会引发孩子的恐慌和厌恶心理,恐惧老师、恐惧学习。有些孩子甚至还会引发生理上的不适症状:比如腹泻、胃疼、发烧、过敏、失眠等,这样会更加影响孩子的学业,形成恶性循环,家长应该引起高度重视,避免这样的不当言行。 


打好身体基础是入学的关键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身体素质的好坏从某种角度决定着孩子学业的发展和成绩,所以应该充分在幼儿园阶段锻炼好孩子的身体,为入小学做好准备。

  小学学习和生活节奏比幼儿园要紧凑,强度也大很多,要求孩子的精力能够足够应对。孩子在上小学后会普遍感到疲劳困倦,这是因为他们的脑力活动大幅增加,脑内的耗氧

量随之加大所致。所以,初上小学的儿童有易生病的现象,因此,健康强壮的身体、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对孩子来说很重要。

  为此,在孩子入学前家长要帮他做的的身体准备有:

  1.保证孩子有充足的营养。饮食要多样化,包括面包、谷类食品、水果、蔬菜、肉、禽、鱼、豆制品、牛奶等等。家长要引导养成孩子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习惯,保证营养的均衡,注意食物的能量高低,避免给孩子吃过多的脂肪和糖,以免肥胖。

  2.鼓励和引导孩子积极、持久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各种体育活动都可以有效锻炼孩子的体魄。特别是游泳这项运动,不仅锻炼的全身肌肉,而且冷热水的刺激可以有效提高孩子对温度的适应力,水中呼吸的方式可以提高孩子的肺活量,家长不要认为锻炼不重要,而轻易减少和剥夺孩子体育活动的时间。在身体锻炼中,还要注意对手部小肌肉群的锻炼。因为孩子在上学后用手的时间和强度大大增加了,家长要注意纠正孩子的用笔姿势,如果孩子对绘画和制作活动很感兴趣,那么以画画和做小制作的方式来锻炼小肌肉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3.由于上学后,休息和游戏时间都缩短了,学业任务逐步增多,还有各种作息时间、规则和纪律要遵守,这些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紧张度。家长要在培养孩子能力的同时,适时减轻孩子的精神负担,保证孩子有足够的睡眠时间,改掉不按时睡觉和起床的坏习惯,平时注意不采用体罚、批评、唠叨的方法教育孩子。

  4.学业任务的增多,使孩子用眼的机会和时间大大延长,要注意保护好孩子视力。


怎样给孩子准备好小书包



  小书包是一种象征。当家长给孩子准备孩子上学最主要的用品——书包时,就象征着孩子的成长。

  小书包是礼物。当孩子收到家长给他买的小书包时,喜悦之情肯定溢于言表。孩子在得到这个礼物时,肯定会增强其对要上小学的向往与渴望。



  小书包还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道具。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入学准备能力中讲到要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任务意识。这个小书包就可以起到这样的教育作用。小书包里会装上文具盒、尺子、铅笔、橡皮、剪刀,还有书、本、水壶等等。家长不要包办代替,应培养孩子自己来整理小书包,把各种用品按一定的顺序和位置有条不紊摆放,养成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孩子的秩序感。家长要帮助孩子学会按照课表来决定自己小书包里应该放什么东西,家长可以先让孩子自己来准备,然后由家长来检查,及时给与肯定和指导。经过一个阶段的锻炼,就应该过渡到由孩子自己放,自己检查,完全脱离对家长的依赖,让孩子自己做小书包的主人。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家长替孩子背书包。孩子其实都是会珍惜自己的物品的,也愿意自己来保管自己的物品,但是家长以怕孩子累为由,替孩子背书包,拎书包,这其实是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权。清闲这一时往往培养出的是一个懒惰和不负责任的人。

  另外,家长在为孩子选购小书包以及书包里的用具时还要注意:

  1、购买的学习用具不要太高档,要以实用简单为主,不要追求太新奇、复杂和不好操作。高档的教具可能会误导孩子盲目攀比,而如果教学用品太花哨,比如橡皮太香、尺子和铅笔盒图案复杂,这些会分散孩子上课的注意力,而复杂的操作会耽误孩子的有效学习时间。

  2、在选购书包时,要考虑重量、大小、便捷、安全几个要素。最好为孩子准备双肩背式书包,这样可以使孩子的两肩受力均匀,避免出现形体问题。书包的宽度最好和孩子肩宽差不多;书包上的口袋和网眼不要太多,否则容易被尖锐物钩住,造成危险;书包最好是拉链式,翻盖式的书包不适合低年纪孩子使用。

  铅笔最好准备HB的,六角型的最好,因为六个棱面可让孩子更容易地找到握笔的感觉,也不易滚到地面上摔断笔芯。


怎样带孩子参观学校



  临上小学前的时候,许多家长都会带孩子参观一下他即将要上的小学校园。这是一种很好的幼小衔接的教育形式,可以使孩子通过看和听,真实的感受到小学生活是一个什么样子。对即将开始的小学生活有一个感性认识,激发爱上学,想上学的动机。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经常会发现有些家长在带孩子参观的时候方式方法不妥,甚至还起到了消极的作用。

  比如有的家长带孩子只注意看教室在哪里,教室里是什么样,而忽视了帮助孩子对学校全面进行了解。象厕所在什么位置?楼梯怎么走?操场在哪里?安全通道在哪里?这些都要给孩子讲清楚,便于孩子在最快的时间内适应环境的变化,化解孩子因为环境变化而造成的心理压力。

  还有些家长一边带孩子参观教学活动,一边跟孩子唠叨学习有多么多么重要,一定要得第一名,将来上大学考博士……这些话对还没有真正上学的孩子来说只能是无益的压力。有些孩子当时就表现出反感和恐惧,这其实违背了我们倡导的让孩子参观学校的初衷,孩子还没上学就厌学了,这一点是家长一定要注意的,要尽量克制自己,少出现这种的言行。

  带孩子参观学校时如果能遇见将来的班主任老师和同班同学时,家长要及时抓住这个教育契机,引导孩子主动与老师认识,和未来的同学认识,聊一聊,一方面减少了开学第一天孩子看到陌生老师和同伴的紧张感和陌生感,另一方面也会激发孩子想上学的动机,初步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有些孩子在幼儿园就是一个比较内向,胆小的孩子,家长就更要主动帮助孩子顺利渡过这个陌生关。


别急于让孩子早上学



  “早上学”指的就是未按照国家《义务教育法》要求的“年满六周岁方可上小学”的规定而提前上学。其实这样做对于孩子的学习和发展都是不妥的。

  为什么家长要想尽办法,找路子、批条子的让自己未满六岁的孩子上学呢?家长会以“生日是下半年的,六岁半再上学太亏了”为理由,有的家长认为“我的孩子只差三四个月,应该不会差多少,上学没问题”,有的家长认为“提前入学=智力开发”,还有的家长望

子成龙,认为能早进入学校,就能早让孩子成材。殊不知,家长的这些想法和行为实际上不仅给学校的正常教育带来一定困难,还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与发展,有害无益。从医学角度来说,5岁和6岁孩子相比,大脑发育和智力水平的差别确实不算很大,但是从心智发育上看差距还是很大的,男孩的差异似乎更大。教育专家普遍认为,虽然不能否认有部分早期教育较好的孩子,即使提前入学也能够赶上小学的学习进度。但总体来看,提前入学对于孩子的发展弊大于利。因为:

  1.学校的教学活动是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的,既然是按年龄分的班,自然有年龄作为主要标志的依据。据长期的追踪研究,整体上讲绝大多数孩子还是符合年龄发展特征的,年龄差几个月,孩子的表现都差距很大。比如五岁半的孩子和六岁的孩子在注意力,自制力,坚持性,人际交往能力,抗挫折能力,甚至手部肌肉发育(直接会影响到孩子用笔写字的水平和能力)上都有较明显的差距。在当前学校教学压力和任务较重的现实下,许多孩子不能跟上学习的进度,或是跟的很辛苦。

  2.如果孩子跟的很辛苦,学习的难度超出孩子的能力范畴,会使孩子在无法理解的情况下强行记忆,这往往会导致孩子的精神长期紧张,会诱发一些神经衰弱等疾病。

  3.由于孩子跟的很辛苦,长期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孩子必然会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甚至把学习当成惩罚,最终导致厌学的恶果。

  4.由于孩子跟的很辛苦,导致孩子成绩长期处于后位,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极大的压力,孩子的自信心会遭受不必要的打击,一些脆弱的孩子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觉得自己永远不如别人,这势必会影响孩子个性的发展。

  所以,如果孩子的综合能力尚未达到相应入学要求而强行而为,不仅作用不大,而且稍有疏忽,就会带来负作用,影响孩子身心的正常发展。因此,家长最好遵照科学规律,让孩子按照法定入学年龄入学,而不是拔苗助长,留下后患。


做小学生的家长,你准备好了吗


  家长们把孩子送进小学,很容易走进三个误区。

  误区一:家长不够尽责。

  有的家长认为给孩子找一所好学校、一个好班级或一个好老师,就万事大吉了。尤其是一些事业型的父母,两人工作都很忙,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认为由老师全权代劳就行

了,平时也不与老师沟通。一旦孩子出了问题就急了,再打骂孩子,如此教育往往适得其反。

  提示:孩子刚刚升入小学,势必出现多种不适应的情况,作为家长一定要在第一年细致观察孩子的情绪和行为方面的变化,帮助孩子顺利渡过这段适应期。

  误区二:父母对学校教育、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

  许多家长给孩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这样做其实是拔苗助长,孩子会感到压力很大,学习起来反而有负担,所以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一定要适度。 

  提示:不要在孩子刚刚起步的时候就让他跟别人比成绩,这段时间,孩子需要的是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信任。对孩子来说,学习兴趣是第一重要的,如果压力过大,过度关注成绩的话,孩?span class=yqlink>邮票鼗岢鱿盅嵫情绪,这将影响到孩子今后漫长的学习生涯?/p>

  误区三:忽视孩子在家里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养成。

  孩子的差异在本质上是由于家长对孩子习惯的培养方式不同而造成的。如有的家长极度关注孩子的数学、语文和英语的成绩,常常把别的孩子的好分数挂在嘴边,以此来“激励”孩子,但却不注重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养成。

  提示:多数家长比较重视孩子的学习,尤其是数学、语文和英语的学习,但事实上,学习习惯的养成才是真正影响孩子获得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好习惯会终生受用,坏习惯会让孩子与之奋斗终生。知识的学习跟习惯的养成相比,容易很多。因此,在孩子刚刚进入小学、刚刚开始自己的学习生涯的时候,请您务必重视良好习惯的养成。


让孩子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



  正确的坐姿应该是:身子上半部坐直、头部端正,目视前方,两手随意放在身体两侧,两腿平放,胸膛挺起。告诉孩子,不要趴在桌上,或者翘脚、架腿。因为良好的坐姿有利于骨骼生长,有利于身体健康。

  正确的写字姿势包括三方面:(1)坐姿正确,做到“一直一正二平”,即身体直,头正,肩平,腿平。(2)执笔姿势正确,大拇指和食指夹住笔杆,其余三指托住,笔杆向后稍

斜,靠在虎口处。(3)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如果孩子有的时候出现趴着写字、或者歪着头写字的情况,说明孩子有些疲劳,可以让他休息一会儿再接着写。因此,孩子的连续写作业时间一定要逐渐增加,不要一下子让他写谢太多东西,以免因为疲劳而出现憎恶学习的情绪。

  家长还要懂得正确的执笔姿势:(1)右手拇指在笔杆的左侧,比食指稍靠后些;食指在前偏右,这两指紧紧夹住笔杆,中指在食指下面,用第一个关节托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在中指之后自然地弯向掌心。(2)笔杆向右后方倾斜,紧贴在食指第三关节与虎口之间。(3)食指与大拇指捏笔时中间呈椭圆形。(4)手掌与手臂呈一直线。(5)捏笔手指与笔尖的距离为2.5厘米左右。(6)写字时手的支撑点在腕侧部位。

  当孩子一开始拿笔时,家长就要对他们进行执笔姿势的顺序训练,教会他们怎样握笔,怎样坐正,怎样写、画,写与画时,执笔姿势有什么不一样等等。在顺序训练一段时间后,孩子基本上习惯于正确的坐姿与执笔姿势了,还要时时提醒,经常观察、示范,直到孩子养成正确的执笔、书写习惯。每次书写,还要有一定时间的握笔练习。

  要寓教于玩,不使孩子在完成定量的书写任务时,感到负担重、怕学、厌学。当孩子频繁出现执笔姿势错误时,一定要耐心纠正,不能训斥或打骂,以免孩子一握笔就产生恐惧心理。


孩子总写不好字怎么办



  有些孩子字总写不好,这里的原因有许多,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幼儿在准备入学的这个年龄段还不具备完善的写字条件和技能。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手部小肌肉发育还不完善,而书写汉字对于手指力度、书写姿势、手指控制力、空间感觉的要求都很高。这样的反差使幼儿书写汉字时往往握不好笔,控制不好线条的起止和方向,运笔吃力不灵活,对于汉字的组合概念缺乏,写出的字歪歪扭扭,比例失调,多一笔少一笔

,该出头时不出头,不该出头时又出头。

  2.写汉字时要求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要很好。因为幼儿是边看边写,眼睛要监督和控制手书写的方向、形式和距离。如果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差,自然写起字来很费劲了。

  3.幼儿空间方位知觉能力发展不足。汉字是具有上下左右结构的“图画”,如果幼儿的空间方位知觉能力差,会出现颠三倒四的情况。比如“7”字倒着写,“丁”字竖钩的朝向向右反了。一些更复杂的汉字,幼儿一般是很难看出间架结构的,写起来更困难。

  所以,对于孩子的字写不好的现象,家长要逐一分析原因,要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生理发育水平,不要一味强求孩子书写汉字,特别是不要一开始就写很复杂的汉字,也不要要求孩子在一个很小的田字格里书写汉字。因为孩子写不好字就打骂和呵斥就更是错上加错了。

  有助于书写准备的练习有哪些呢?

  1.在图画中让孩子找不同,培养孩子的细节观察力。

  2.从临摹,绘画中培养孩子对笔的控制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3.多让孩子做做手工和家务劳动,让孩子在动手中提高手部肌肉能力。


备战一年级之家庭作业篇



  妈妈一直坚信,派派是肩负重要使命来到这个世界的。这个使命就是用他的顽淘不逊,把他妈折磨成教育家。因此她英雄老妈的每一天,都可以说是战斗的一天。

  他刚生下来皱眉皱眼在襁褓里打哈欠好像是昨天的事,可再过两个月,他就会成为六岁的小学生了。这种过法,简直风刀霜剑催人老啊。而派派这位小同学,天性顽皮,还在学前班就因不听话,已经被老师送到过校长办公室。那么等他进了小学,会是什么光景呢?

  他怎么样我不能完全控制,但自己是万万不能坐以待毙的,所以还没上小学,妈妈就开始动起脑筋来。教育家最强调就是要做到积极主动的预防性教育(proactive),而不是被动反应(reactive)。所以妈妈决定在他上学前好好洗洗小脑袋,头一件事就是养成回家马上做作业的好习惯。

  有时候,派派顺利入圈套,有时候则需要一番斗智斗勇。昨天就发生一场经典战例。

  昨天提前一个小时去接儿子,本来打算带他去社区游泳池游泳,但不巧游泳池因维修关闭了。派派非常失望,这事若发生在四岁,他一定要开始哭闹,现在五岁多了,他明显进步,知道必须接受不能改变的事实。小同学开始动脑筋,向我恳求:“妈妈,我们去楼下的游泳池吧,好吗?”“楼下的水太冷,你会生病的。”我有些担心。“不会的,现在夏天到了,我们去试一试,如果太冷就不游,好不好?”说得有道理,我就同意了。心里几分欣慰,儿子虽然淘气,但却是很有主意的一个小人。我曾教他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他现在已经用得游刃有余,而且不折不挠呢,当然目前只表现在玩上。

  不料,楼下游泳池也关闭了,这个再次失望的人,开始嚷嚷要去外面玩。我建议他回家吃完晚饭再出去,而且:“你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做,什么事呢?”他说:“我玩完了,会回来做作业吃饭的。”对这个频道完全定在玩上的人,讲道理完全无效,他的倔脾气发作了。

  我不再理他,进了电梯,回到家里。他又哭又叫,还在床上跳:“你这个臭妈妈,我不喜欢你!为什么总是听你不听我?”我变成稻草人,开始做饭。你想让我生气,早点老啊,门都没有,他的情绪那么坏,不发泄出来,再说也是火上加油。等我把排骨放进高压锅,一边切白萝卜,派派的哭叫声小了下来。把红薯粉丝拿出来泡上,开始摘青菜,派派已经转移到沙发上,恶声恶气叫:“妈妈!妈妈!”还有怒气,但已发出和解信号。我平静地说:“你这样叫,我的耳朵听不到的,好好说,我才听得见。”果然在几番恶狠狠之后,转来一声正常的:“妈妈。”我立刻放下正切着的小葱,作慈爱状坐到儿子身边,“你这样好好说话,我很高兴,你想告诉我什么?”“为什么你总是不听我的?”我摸摸他的脑袋,看着他的眼睛:“你说到楼下游泳池游泳,我听你的了吗?”他点点头,“你说得有道理,我都会听的,不是吗?”怒气全消的他再点头。“而且,我不喜欢你发脾气,骂人。你好好说,我才会听,好吗?”儿子亮晶晶的眼睛流露出歉意。

  我心中一喜,趁胜追击。“你如果像昨天一样,认真完成作业,吃完饭妈妈就带你出去玩,好不好?”“好。”小绵羊乖乖拿出作业本和笔,开始写中文字:三个字;做英文书:一句话。

  我回到厨房,把粉丝、萝卜、青菜丢进香喷喷的排骨汤里,深吸一口气。今天这一仗,什么都没耽误,打得真漂亮。

  忙妈宝典:

  对付频频滋事,不讲道理的小顽淘,可以采取忽略的招数。等他暴跳如雷,气喘吁吁,像一个泄气小皮球一样,你就可以优雅出招了。鼓励好的行为,忽略坏的行为,对于总是滋事的小东西很有用。这可是从专家那里学来的哦!


幼儿与小学生识字有重要区别





  有些人之所以不理解早期识字,除了因为不了解其意义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以为婴幼儿识字与小学生识字是一样的。在他们看来,小学生识字尚且那样难,负担那样重,又上课,又默写,还要学拼音,谁还忍心把这等苦事强加给婴幼儿吗?尤其是话还说不清的孩子就要“强迫”认字、读书,这岂非天大笑话!有的人根本不读我们的“早教方案”,只要一听说早期识字就头痛,说这是害人,实属不道德的行为……(笑)



  我非常欢迎并且感谢学术观点不同的同志参与研究和讨论,大家切磋商谈,取长补短,乃至于求同存异,这有利于事业的发展。不同的理论体系相互不够理解是常有的,必然的;交换思想才能使双方都有收获,并且增进友谊,还可能走到同一个事业上来。

  雨果曾经说过:“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以后,你还是一个苹果,我也仍然只有一个苹果。而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相互交换,那么你就有两种思想,我也有了两种思想。”说得多好啊!交换学术思想能使人丰富,使人睿智。我还认为,交换学术思想以后,往往不只获得两种思想,因为不同思想的“碰撞”,还会迸发火花,很容易产生第三种、第四种新的思想,那样理论不就更丰富了吗?更有选择、渗透、融合、提炼、完善的可能了吗?

  所以我主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并由衷地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广大家长、儿童工作者来信或面晤,商讨大业。

  下面我再说说,婴幼儿识字与小学生识字有哪些根本性的不同:

  1. 识字教学的性质和目标不同

  小学生识字是义务教育的一部分,是系统文化教学的一部分。它有识字的指标和进度要求,有严密的教学计划,前一部分教学任务不完成,就会影响后一部分的教学活动,所以对每一个学生都有统一的要求,毫不例外,这样就必然对孩子有一定的强制和压力。有识字教学的作业要求和听写、测验、考试等活动,这既是督促孩子复习、巩固识字的方法,也是任务和压力的体现。

  婴幼儿识字则是儿童基础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生活游戏的一部分。它没有识字的指标和进度,也不对同年龄的孩子统一要求,而是以培养孩子识字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为目的。我常常说:“这个3岁的孩子识字2000以上是好样的,那个3岁的孩子识字20也是好样的,决不能以识字多少衡量学习的优劣和成绩的高低。不要给孩子任何压力和任务,就像学认物、学说话、学走路、学听音乐一样,只要去引导,他就会高高兴兴地学和玩,他的素质就会得到提高。有谁教孩子说话、走路是定任务、定进度的呢?”

  2. 识字教材和识字深度要求不同

  小学生识字有统一的系统教材,考虑了识字进度、阅读发展、思想性、知识性等问题,对所教的每一个字都要求学生达到“四会”,即读准音、认清形、理解义、会书写或默写。

  但是婴幼儿识字一般无需统一教材,因为他是在生活环境中识字的,生活中遇到什么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就教表示这个事物的字。这种识字强调的是日积月累,水到渠成,根本不要求“四会同步”。所以只要方法得当,孩子是丝毫没有负担和压力的。

  3. 识字教学的场所和方法不同

  小学生识字是正规化的课堂教学,一般是先学拼音,用拼音作拐棍帮助识字,然后做各种练习,并在阅读教学中巩固识字。它有一套比较严密、固定的教学模式,这被认为是完成小学教学的目标任务所必需的。

  而婴幼儿识字无需课堂教学,不用拼音“拐棍”,不拘任何形式,即使在幼儿集体中教学也无统一要求。

  早期识字从婴幼儿“形成敏感”“印象记忆”“情境领悟”“本能模仿”等认识特点出发,采用“环境濡染”识字法、“生活渗透”识字法和游戏活动识字法教学,做到生活中教,游戏中学;教在有心,学在无意;玩中有学,学中有玩;耳濡目染,榜样诱导;激发兴趣,积极鼓励……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识字读书。1岁前开始识字的孩子,每天只要花10分钟,就完全能达到以上要求,到了4岁他便像学会说话一样,自己也不知道何时学会识字读书的。如果到了幼儿期才开始识字,难度就稍大一点,但只要坚持游戏教学、趣味阅读和积极鼓励,禁止强迫学习,五六岁进入广泛阅读也是能够办到的。

  早期识字必须与培养良好的性格品质结合起来才会成功,如培养孩子快乐活泼、安静专注、上进自信、不怕困难、乐于交往等。假如不培养这些优良品质,识字阅读就必然会失败。甚至可以说,识字的成败是检验孩子性格品质优劣的尺度之一。


为孩子上小学做准备



  每年的4、5月份,为孩子上小学择校的工作就成为家长的重任,同时,帮孩子做上小学的思想和生活上的准备也应该及时开始。

  这种准备不仅仅是购买书包、文具,还有很多家长认为,为了孩子上小学能够顺利,就要提前学习语文、算数,以便孩子能够跟得上老师的讲课。事实上,根据小学老师的反馈,孩子们比较大的问题,除了抽象思维能力不能够适应要求外,就是心理不适应,生活习惯

不适应,以至于规则意识差,达不到老师的要求。

  让孩子热爱学校

  北京小学校长副李明新认为,首先应该多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文明的交往习惯以及乐于接受小学生活的心态。他说,有些家长对孩子有意无意将教育机构当作惩罚机构,动辄说“你不听话,送学校让老师管你。”“告诉你们老师,看他怎么收拾你。”一类的话。这样孩子先对学校对老师产生了逆反心理,或者已经感到恐惧,怎么会愿意上学呢。提前两三个月,李老师就对孩子说:“幼儿园你表现很好,所以你就可以上小学了。那里有很多大哥哥大姐姐,课堂上老师讲课很生动,学好多新东西……”不断给孩子正面的引导,孩子对上小学很期盼。

  新浪亲子的主编艾樱是这样做的,提前几个月,带女儿去学校看看教室、操场,告诉她:幼儿园是小孩子的地方,小学可以算得上是大人们学习的地方,你可以象大人一样学习了,多棒多有意思啊!你应该象大人一样,这样这样做……

  艾樱的诀窍也是先打心理战,孩子上学很顺利。

  还有的家长和孩子一起购买书包、文具,增加孩子的兴趣。

  培养适宜的生活习惯

  心理咨询师柳桂珍为了孩子顺利上小学,特意参加了北京市朝阳区的一个家庭教育培训学校,她特别讲述了生活上的几个细节,一是配合上学后的时间,开始准时一日三餐,中间不再让孩子吃零食。二是进行一定的排大便训练,尽量让孩子把牌匾时间放在早上和晚上,否则孩子坐不住上课四十五分钟的时间,课间休息可能学生又要排队上厕所,时间比较紧。三是对孩子进行“坐得住”的训练,让孩子学习在椅子上坐15分钟不离开,时间由少到多,帮孩子适应以后的课堂时间安排。四是从暑期开始,设计一些午间活动,锻炼孩子每天不再午睡,晚上早一些入睡,早上按照上学的时间起床。为了孩子能够配合,家长最好能以身作则,给孩子做个好榜样。有的家长觉得孩子要上学了,暑假就随便玩,到了9月份,每天下午孩子瞌睡得厉害,根本听不进老师的讲课。第五是提前做好保健,孩子常见的牙的问题、眼睛的问题尽量提前看医生,解决好。确实有的孩子上学后还要经常请假看牙齿,耽误了不少课,老师也很不满意。

  律师李英支招说,提前几个月,家长每天晚饭后不看电视,而是安安静静地看报,让孩子看自己喜欢的书,孩子上学后,很自然就习惯了晚上先不看电视,做家庭作业。李英也提前几个月让孩子上幼儿园使自己整理要带的东西,孩子忘了带东西,妈妈也不提醒,结果孩子就慢慢开始习惯对自己的一些小事情负责了。因为孩子比较内向,李英还专门拿出时间做了一些角色扮演的工作,自己装做老师的样子,提一些问题,鼓励孩子举手回答,训练孩子大大方方地站起来回答问题,这对于建立孩子上学后的自信心也是很有意义的。

资源来源于新浪网.

TOP

.

TOP

不错.

TOP

很有用,要开始帮助女儿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了..

TOP

赞一个.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