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个人次参与评价】

[求助] 这样的偷懒学习,该批评还是听之任之?

这样的偷懒学习,该批评还是听之任之?

女儿才小一,就无师自通学习偷起懒来,还对此颇为得意。
比如,“谈”和“说”两个字组词,她组成“谈话”、“说话”,然后洋洋得意地告诉我:“本来我可以组交谈、小说的,可是我偷懒了,一个‘话’字两个都解决了。”
再如,学习部首查字法。老师给了几个字,要求1:写出部首。2:除部首后有几画。3:该字在字典上的页数。女儿告诉我,她做完前两项后,从来不用部首查字法,而是直接用拼音查,用她的话说:“我几个都查好了,他们才查完一个,我喜欢偷懒。”
听了这话,我觉得有些担心,我觉得小一的学生应该是培养学习习惯最重要,我希望她能踏实、勤恳。而老公有不同看法,他觉得女儿并不是不懂、不会,题目也没有做错,她用些省时省力的方法,不用去管她。而且就查字典这件事说,她这样不仅做得快,而且还顺带复习了拼音,他反而觉得是一举两得的事。我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想听听各位的意见。谢谢了.

TOP

顶你女儿的。说实话,现在中国教育不能完全跟着步骤走的,否则出来的好学生都是执行能力强,但出主意能力却很差。
你女儿这种有创造性的思维要保持哦。.

TOP

LZ的担忧是对的,懂得偷懒的孩子大都聪明, 但是,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 这种聪明将成为成长的绊脚石。.

TOP

回复 1#阳阳萱萱 的帖子

个人觉得你的还子没有错!
为何要用愚蠢的方法来完成呀,有更好的方法为何不用呀?
孩子只有超越她的老师才有进步呀。.

TOP

这种情况应该指出

如果我的孩子这样做的话,我要跟她谈谈。跟她谈明每一项训练的目的。比如部首检字法,我会拿一堆她不认识的字,读不出的字让她用部首法查出读音。让她明白每一项训练有它的目的,如果训练的时候寻找替代法,会失去训练这项技能的机会。这样她在面对不认识的字就不能够借助字典认识字。

不要严厉批评孩子,毕竟这不是大错。但是应当以温和的方式持之以恒地纠正。.

TOP

回复 3#混凝土 的帖子

是的,我就是担心这个,现在数学老师已经讲她喜欢耍小聪明了。可我不知道该如何引导,我怕一味的说教发而引起她的反感,到时候什么都不和我说了。所以再请教一下啊.

TOP

比我女儿好多了,最起码萱萱还是在用正当方式解决问题。
女儿现在幼儿园幼小衔接,每周老师让他们用一个词仿照着说一句话,然后让家长记录,比如:惊喜,老师的例句是“我过生日的时候,爸爸送我礼物,我很惊喜。”女儿仿编“我过生日的时候,妈妈送我礼物,我很惊喜。”被我批评以后,女儿又说“惊喜有很多种。”(万能句式,啥都好套,以后的每周说一句话都这么套)
再如女儿很喜欢找不同,我给她买了一本找不同的书,其中有一些是两幅图只有一处不同,女儿找了半天没找到,居然直接在其中一幅图上仔仔细细的画了朵小花,然后告诉我找到了,当时我心里特纳闷这也太简单了吧,后来看到后面都是如此一目了然就能找到区别(有些在脸上添个黑点,有些在衣服上添点花纹),起了疑心,才发现。.

TOP

回复 5#水之形 的帖子

谢谢水老师,我也像你所说的这么做了,可她说:“老师给的字都是认识的,不认识的我会用部首查的,我又不是不会查咯。”女儿大了,发现现在经常会在她面前无语。失败啊.

TOP

赞成你老公的看法,确切地说这不是偷懒,而是悟性高,没必要抑制.

TOP

嘻嘻,你女儿也可爱的!.

TOP

回复 2#cinkyfeng 的帖子

谢谢,说实话,女儿的能力是不差,可是却不是小学老师喜欢的类型。在中国的教育制度下,老师的关注度,对孩子的成长还是起到很大的作用的。.

TOP

回复 8#阳阳萱萱 的帖子

那么你就要跟她说如果不经常训练的话,这项能力就会不稳定。就像我们打字打多了,有些多音字就会混淆。部首查字是一项常用的能力,需要经常性训练。如果是我的孩子,我会不断地给出难度高的文章,让她找出不认识的字并查出来。其实老师也可以这么做,只要偏旁部首是认识的字,就可以给孩子查。这样能给孩子明显地感到能力的拓展。查认识的字的确会削弱这种心理满足感。.

TOP

其实楼主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但是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总结的那样:学习的惰性首先是体现在聪明的孩子身上。

对于孩子出现抄小道的现象,父母要重视。孩子这么做,确切地说她没有从老师那里得到最好的适合她学习的内容。但是这也不能怪老师,因为老师面对的是一群学生,不是一个学生。家长不要苛求老师,而是自己要针对自己孩子的特点、结合老师的教学进度和教学目的补充适宜的训练内容。这种内容,应当是孩子跳一跳能够得着的东西。这样的学习内容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心理满足感和新鲜感,从而保持他们旺盛求知欲和主动思考、自主训练的心理欲求。.

TOP

水老师说得专业,混混说得有高度.

TOP

聪明的孩子都有这个通病,有自己的想法是好事,不过我也常和儿子说,聪明是好事,不过更重要的是踏踏实实。不知道他听进去了伐.

TOP

回复 7#小宝悠悠 的帖子

你说的让我想到我爸爸和我谈过的儿童教育指导的问题了,可以供你参考。
按照我爸的说法,孩子在才开始接触新知识的时候,大人一定要循序渐进的指导。很多成人认为很简单的内容,小孩子因为知识面窄、经验不足,会觉得难度特别大。通过阶梯形的递增难度,提升兴趣,养成孩子主动学习的习惯。
我外甥女的学习起步阶段就是我爸爸指导的。对于造句,他一开始就是让孩子仿造自己造句的句式,修改一两个词,接着更换其中更多的内容,这样形成阶梯形的难度递增,引导孩子。同时尽量不要批评孩子,多以鼓励为主,培养他的兴趣。随着孩子兴趣增加了,他就会越做越好。
另外,像找不同,我按照我爸爸的理念,一开始都是陪我家女儿一起找,她找一个我找一个,当然有时候我明明都看到了也假装找不到,让她多参与,也是培养兴趣为主。
反面的例子是我家女儿的汉字学习。纯粹是认字背字,虽然现在她认识了不少字,可以读些故事,但是她对此没有兴趣,不太喜欢看书。而且因为跳过了拼音基础,她无法自己学习积累新的词汇,现在让我很头痛。.

TOP

回复 16#好奇猫 的帖子

对于女儿不懂、不会和因此而做错的事,我从来不批评(马上要上小学了,拼音和加减法还仅仅只是幼儿园教的水平,拼音可以说基本不会。我也从不着急,更不会逼迫或批评她)。
应该是我没说清楚,女儿这样做纯粹就是浆糊。比如以前“四面八方”,女儿说的是“小明迷路了,他看着四面八方,不知道该往哪走。”,还有她仿编的诗歌也不错(出于隐私考虑在此就不写了,因为我写出来以后,旺旺上的女儿同班家长就该知道我女儿是谁了),我批评的只是她的态度。
至于找不同,找不到很正常,可是你不能自己在图上添加东西呀。.

TOP

回复 15#sandyshang 的帖子

,看来共同点还是挺多的,期待啊!
我觉得我说的,女儿是没听进去的。.

TOP

回复 16#好奇猫 的帖子

不知道您的女儿多大了,对于识字我可以谈谈自己的经历,仅供参考。
我在女儿小班的时候,看到别的小朋友能识字,很是羡慕,同时也觉得识字很重要,就买了一些识字卡片,另外自己也做了一些识字卡片。然后开始教女儿了,一个星期之后,认识了五六个字,当时我就算了算,按照这速度,一年就能认识360个字,大班毕业可以认识上千个字了,心里那开心啊。可是等到第二个星期过去,我就没那么乐观了,先不说每天教宝宝识字时宝宝的抵触情绪,就看结果吧,宝宝还是只认识了五六个字,因为对前景的不乐观,以及为了不影响母女关系,我停止了教宝宝识字的宏伟工程。
后来,我这个懒妈妈早就把识字忘到脑后了。小班结束时,突然发现孩子能识几十个字了(当然和牛蛙不能比,不过对我们来说已经是个惊喜了),她首先认识了幼儿园小朋友的名字,其次是在老师讲故事的时候不知不觉又认识了一些字。中班的时候,孩子识字量一下子有了飞跃,这次她首先认识的是路名和商铺的名字,其次还是幼儿园里接触到的事物。在这一阶段,孩子走在路上对遇到的字充满兴趣,逢字必读,逢字必问。大班,孩子的识字量仍在积累,速度放缓,幼儿园的作业也不用我读题(这学期,孩子的作业除了需要我帮她写字的,我都不知道有哪些)。
回头想想,一、如果当时小班,我硬逼着孩子每天认字,估计她到中班的时候早已对识字失去兴趣,那样也许到现在认识的字依然不多。二、中班的时候,孩子走在马路上经常问字,我从不刻意将那些她不认识的字拎出来回家温习,而是在以后碰到的时候,再一遍遍地回答她。避免孩子将识字看出是一个任务,而是当做游戏。
至于拼音,我女儿到现在也不会,可没有影响她识字量的积累。拼音和识字没有必然联系。

[ 本帖最后由 小宝悠悠 于 2010-5-7 12:15 编辑 ].

TOP

回复 18#阳阳萱萱 的帖子

唉,哪有那么容易听进去的,只有,经常地,不经意地,说法说法就潜移默化了,那我就没白辛苦了.

TOP

回复 17#小宝悠悠 的帖子

会不会是因为孩子觉得就是在游戏,没觉得这是学习?我家女儿也常常会玩了后收不住,学习的时候和你捣浆糊。
如果单次的,就只有严肃的板脸,她一般就懂了不瞎闹了。
如果屡次就得谈心了,告诉她你不赞同她的这种做法,这样做有什么不好。然后听听她怎么想,对处理方法达成共识。
不过我们学习上这类问题还是比较少的,曾为她乱发脾气谈过次。
每个孩子都不同,具体的还是要看你家孩子的情况了。教育真的是复杂啊~~~.

TOP

回复 1#阳阳萱萱 的帖子

我觉得组词不能偷懒,部首查字典选两三个难点的,不常用的就行了,小朋友都很辛苦的,允许适当的偷懒~~~.

TOP

当然要批评啦!去年暑假,也就是中班升大班,我女儿和我姐姐的女儿都放在外婆家,两个小孩子同岁。外婆布置做数学题共50道,做完看电视。结果两个小家伙商量后,分工各做25道,然后互抄答案,被我妈发现,罚她们多做题还没电视看

[ 本帖最后由 XGBB 于 2010-5-7 11:52 编辑 ].

TOP

让我想起了我女儿。

碰到数学题目,比如23-()=()+15这样的题目,她首先在一边填上0,变成直接做加减法,还很高兴得告诉我她的小聪明。.

TOP

回复 24#echoshu 的帖子

哈哈,我女儿也一样,只要填这种空格,就是0,还说这样保险不会错。.

TOP

引用:
原帖由 水之形 于 2010-5-7 10:43 发表
其实楼主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但是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总结的那样:学习的惰性首先是体现在聪明的孩子身上。

对于孩子出现抄小道的现象,父母要重视。孩子这么做,确切地说她没有从老师那里得到最好的适合 ...
水老师说的这个很有道理。能推荐些引导学有余力的孩子们的兴趣方面的书和资料么?.

TOP

引用:
原帖由 阳阳萱萱 于 2010-5-7 09:17 发表
女儿才小一,就无师自通学习偷起懒来,还对此颇为得意。
比如,“谈”和“说”两个字组词,她组成“谈话”、“说话”,然后洋洋得意地告诉我:“本来我可以组交谈、小说的,可是我偷懒了,一个‘话’字两个都解决了。”
再如,学习部首查字法。老师给了几个字,要求1:写出部首。2:除部首后有几画。3:该字在字典上的页数。女儿告诉我,她做完前两项后,从来不用部首查字法,而是直接用拼音查,用她的话说:“我几个都查好了,他们才查完一个,我喜欢偷懒。”
听了这话,我觉得有些担心,我觉得小一的学生应该是培养学习习惯最重要,我希望她能踏实、勤恳。而老公有不同看法,他觉得女儿并不是不懂、不会,题目也没有做错,她用些省时省力的方法,不用去管她。而且就查字典这件事说,她这样不仅做得快,而且还顺带复习了拼音,他反而觉得是一举两得的事。我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想听听各位的意见。谢谢了
学习嘛第一态度,第二方法,第三效果。
你女儿是可造之材。自己另辟蹊径,不跟着老师亦步亦趋,一定特别聪明。
不能说态度一定有问题,属于吃不饱的类型,
只能每一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比如,“谈”和“说”两个字组词,她组成“谈话”、“说话”,这个我觉得没有大问题。
2)学习部首查字法。那几个生僻一点的字让她查?.

TOP

回复 27#seawind 的帖子

一并谢谢上面的几位。关于是否吃不饱,还有吃不饱怎么办,也是让我头疼的问题。女儿所在的学校,也算是一所名校了,在这样一所学校里还说吃不饱,估计会有人砸我的,而且我们的考试成绩也不是出类拔萃的,至多中上而已。如果真算吃不饱,是不是该如水老师所说要另外补充些课外的、有些难度的内容呢?这我也有些犹豫,因为从进小学起她就被投诉上课爱讲话(今天又因为讲话被“罚坐”了 )老师说是她学得太多,自我感觉太好(其实女儿没上过什么补习班,只不过听的故事、看的书多一些罢了。)现在真要另外喂她些东西,小姑娘上课不知道还会干些什么出来
那些学习专注、认真、仔细、踏实的孩子是家长怎么培养出来的啊???

[ 本帖最后由 阳阳萱萱 于 2010-5-7 16:44 编辑 ].

TOP

回复 1#阳阳萱萱 的帖子

我儿子造句重来没超过5个字.

TOP

回复 1#阳阳萱萱 的帖子

lz的女儿是不是识字很多,全能用拼音来查吗?如果你觉得需要可以在家里给她一些不认识的字,“逼”她用一下部首查字法,在学校里没法操练,回家操练也一样;基本的方法还是要学会的,这些是基础,基础牢固了,才能建大厦

至于说到“偷懒”,个人觉得倒是鼓励为主,同时让她一件事情想出不同的“偷懒”方法,并给与更大的鼓励,这样孩子也许会慢慢地应该能更加积极主动的。.

TOP

回复 29#静夜思 的帖子

自从老师在家校互动上贴出帖子:“如何造句”,我跟儿子交流了一下:造句、写文章就是讲废话,现在儿子句子越造越长,他爷爷看了他的造句作业,说太长了,我觉得倒是挺好,让孩子多观察多说多练,对二年级的作文应该会有好处.

TOP

回复 29#静夜思 的帖子

造句和写话,她是不会偷懒的,每次都要超出老师的要求很多字,逼得老师不得不规定她:卷子上的写话不可以超过格子,要写用自己的本子另外写。.

TOP

回复 30#angel_chen 的帖子

我们的识字量并不多,只是老师出的题目大多是课文里出现过的字。对于查字典这件事,我尝试给她了些生僻的字,她用部首查完全没有问题,只是速度肯定要慢一些。我之所以提这件事,只不过是举个例子,想和大家探讨一下这和学习态度有没有关系。看到上面有妈妈说到做数学题,我们也有这样的现象,比如15+(    )>28,她就会说:“这种题我看也不要看,填个100肯定不会错的。”不过现在回头想想,为什么她对写话从来不会偷懒,反而越写越开心,应该还是一个兴趣的问题。.

TOP

回复 33#阳阳萱萱 的帖子

可以先不要上升到学习态度的高度,从细节上去引导孩子的兴趣(如果你希望她有兴趣的话).

TOP

回复 28#阳阳萱萱 的帖子

你家的和偶家的还真是像。。。。。。。。。。。。.

TOP

回复 35#sandyshang 的帖子

,今天看看比比啊!.

TOP

回复 36#阳阳萱萱 的帖子

.

TOP

题目积累好词三个 :表示时间的词:例如清晨
我家的答案: 上午、中午、下午
一生气叫他重新来过.

TOP

鼓励她超小道,自己去发现不同类型的问题的捷径。

有不同看法。
我觉得,孩子是满足了自己的欲望就止步的, 所以LZ的孩子是已经自我满足了,而不是"将就地差不多”地解决了问题,这不能说是态度有问题。
另外我觉得,查字典真的就是一定要非常熟练的技能吗?我不这样看,我以后还鼓励我家孩子用电子词典的,多快啊。  !人的一生不可能学会所有有用的技能,从小就自己挑些有用的很好。我倒是觉得,从小清楚自己要什么很重要。我崇尚学习不为别人,只为自己高兴。我坚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爱学习。当然,我会根据我的喜好诱引我家丫头学一些暂时她不太喜欢的,但我绝不强求,鼓励她超小道,自己去发现不同类型的问题的捷径。欢迎.

TOP

回复 31#angel_chen 的帖子

我儿子不爱写字,能偷懒就偷懒,所以造句能少就少。你家的孩子不错,她能写得多,至少能说明她在思考了,需要鼓励哈.

TOP

回复 32#阳阳萱萱 的帖子

说明她的偷懒还是有的放矢的,因此没啥大问题.

TOP

先多阅读,读多了,写的就会多起来,试试看吧.

TOP

回复 1#阳阳萱萱 的帖子

你家孩子的这种小聪明是很正常的。
孩子有时候通过自己的动脑发现了捷径是好事情,先不要打击积极性,但也要告诉他现在是练习阶段,要的是熟练。其实查字典让老师多加一项在检字表中的页码就杜绝通过音序来查了。技能是要练的,过了这个阶段就没有锻炼的机会,不能跨越。
组词的问题偷懒也很多,不过告诉孩子通过组词是为了积累词汇,为以后造句和写作打基础,因此尽量用新词和不同的词。
我想孩子都喜欢肯定,你先肯定孩子是动了脑筋的,然后再指出怎样做更好(注意不要说怎么做不好,而要说怎么做更好)。相信有上进心的孩子会领悟的。
孩子的有些小聪明是因为没有碰到难题,家长可以增加难度,比如数学那个不等式填空,你可以根据题目让她填最大或最小值呀,我们作业练习中都是这样要求的。
家长同时也要容忍一些偷懒,毕竟这也是孩子动脑筋的动力之一。.

TOP

引用:
原帖由 阳阳萱萱 于 2010-5-7 09:17 发表
女儿才小一,就无师自通学习偷起懒来,还对此颇为得意。
比如,“谈”和“说”两个字组词,她组成“谈话”、“说话”,然后洋洋得意地告诉我:“本来我可以组交谈、小说的,可是我偷懒了,一个‘话’字两个都解决了 ...
要大大鼓励,引导,绝不要循规蹈矩. 要把小'聪明'逐渐变成'大聪明'.

TOP

多聪明的孩子啊!
组词无可非议,本来答案就是正确的
至于查字典嘛,怪老师题目出得不好,要是给她出一些不认识的字来查,她就没办法走捷径了。.

TOP

回复 6#阳阳萱萱 的帖子

说教是没有用的,而且更让孩子为自己的“聪明”洋洋得意。
我也不会正面打击孩子, 而是经常举例, 让孩子明白聪明与智慧的区别, 告诉她小聪明耍多了就成了狡猾, 影响个人形象。.

TOP

聪明是展示自己的才华能力,智慧是分享和顾及到他人的感受和想法。当孩子从个体走入群体的时候,他就会慢慢理解智慧的必要和重要。我也困惑早年我自己是如何走出这一步的。.

TOP

“聪明是展示自己的才华能力,智慧是分享和顾及到他人的感受和想法。”
,和女儿共同努力中。.

TOP

呵呵,怕就怕聪明人过分关注别人的感受,就变成精明了,似乎也不是智慧的状态。孩子往往都是我们的镜子,也许我们做父母的就是过分关注老师和别的同学的感受,孩子发其道而行之呢。

孩子炫耀聪明,可能是为了引起关注,或者得到“肯定”,有时候她正是通过这种方式让家长和老师责备批评以获得她对自己能力的认可。如果是这样,我们充分肯定她的聪明,她也许就不需要再炫耀聪明了。孩子小的时候,总是在不断摸索尝试,特别是小学生,思维极其活跃,要肯定他们。.

TOP

夸奖孩子时,针对她的行为给予肯定就行,切忌用“聪明”“乖”“真听话”等, 容易让孩子学会投大人所好, 反尔忽略了行为本身带来的正面效应。.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