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爱中修行“锋菲恋”?

爱中修行“锋菲恋”?

爱中修行“锋菲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bf83d6430102v975.html

《境界》独立出品#医治爱的河流#

一篇对锋菲恋的评论见解相当不俗:为什么你所看见的王菲总是孤傲冷寂?因为她的灵性一直在受苦,谁来为她补充能量,引领她的智慧呢?婚姻不再是传宗接代的契约,而是心灵的交流,爱的流动,在爱中修行是提升生命层次的最好方法。此文好像给婚姻画了一个更美丽的图景,设立了更高标准,其实这种婚姻观里没有“婚姻”,在婚姻中提倡个性解放是可怕的谎言。

爱中修行“锋菲恋”?
       文/严行
奇文:婚姻不再是传宗接代的契约

当网络惊爆谢霆锋与王菲再度牵手的消息后,舆论沸腾,网议纷纭,许多演艺界名人也参与其中,一篇名为《伴侣无一能在灵性层面满足她》评论王菲婚姻的网文广为流传,被赞“深刻而精辟”,此文道“婚姻不再是传宗接代的契约!”据传作者为“陈道明”,但陈道明本人之后接受采访否认此文是他写的,但这篇以灵性修佛视角评论锋菲恋的文章,仍值得从不同角度加以深入探讨——

该文如下——

  如果一个人决定要离开你了,只有一个简单的原因,你不能再给予她能量了。 王菲,她的生命早早就走到了灵性需求的层面,可惜,她的伴侣无一能在这个层面满足她,更别说在更高的层面引领她,教练她,她的能量一直无法得到回补。

任何一个艺术家,如果她心中的爱不能被激活,艺术生命即面临凋零,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当年,张国荣与唐唐也是在这个层面卡住了,张国荣一直在灵性层面受苦,而唐唐给不了更多了,便只能走到这里了。 王菲,堪称女版张国荣,对艺术的极致追求如出一辙,高处不胜寒,谁又来为她补充能量,引领智慧呢?为什么你所看见的王菲始终都是孤寂冷傲? 那只是因为,她的灵性一直在受苦,那是内心深处的孤独。

  有人说:拥有一个真正懂你的人远比有一个爱你的人幸运。 其实,如果你不懂一个人,你根本就没有资格谈爱,你爱不起,给不了。你越爱她,对方就越痛苦,你便越无奈。太多夫妻都是这样分手的,没有第三者,也都说对方是好人,还会是永远的亲人,可是,就是必须分手了。 当然,王菲比张国荣幸运多了,她有缘接触佛法修行,这就是她的大福报,开始修行便是从内在而不是外在解决心灵问题,这个信息也早早就流露在她那些超凡脱俗,空灵无比的玄妙音乐里,你是否听见那天籁般的婉转声声仿佛寂静净土传来的深情召唤。 其实,她自己早就觉知到了,早就在寻觅心灵的家园。早些年的那一曲“心经”便是最好的注脚。

  夫妻,此生结缘的最大意义不是吃饭穿衣,不是生儿育女,而是心灵的交流,爱的流动,彼此慰藉,彼此滋养,彼此成就,在爱中修行提升生命层次的最好方法,共修是夫妻关系的最高境界,能共修的夫妻代表他们有着极深的缘分和福报。 纵观天下的夫妻,能走进共修的有几人? 于是,你气我,我怨你,吵吵闹闹一辈子,愚痴执着一辈子,多数人走到坟墓那一天里也开不了悟。 更多的夫妻,如同送客送到火车站,无法陪你去下一站,总是要下车的,接受吧,生命之路,只能自己继续。

没有婚姻的婚姻观

这番议论,颇有新潮先锋姿态。听上去见解相当不俗,“如果一个人决定要离开……只有一个简单的原因,你不能再给予她能量了”,“夫妻,此生结缘的最大意义不是吃饭穿衣,不是生儿育女,而是心灵的交流,爱的流动,彼此慰藉,彼此滋养,彼此成就,在爱中修行提升生命层次的最好方法,共修是夫妻关系的最高境界,能共修的夫妻代表他们有着极深的缘分和福报……

把这段婉转曲折的话提炼一下,直白说就是:人心需要交流和滋养,婚姻就是拿来填补这个需求的东东。

表面上看,该文好象给婚姻画了一个更美丽的图景,设立了更高更幸福的标准,但通览其文,可知他虽然口口声声讲“夫妻”,实质上只考虑夫妻某一方的感受——即个体的自我感受,更遑论家庭、子女了,换言之,该文作者的婚姻观里没有婚姻。真想问他一句:他谈的到底是婚姻,还是男女之间的私情?

按该文的定义,王菲的结了离,离了结,三婚四恋,当然是有道理的——她在追求嘛!岂止有理,简直可以视为楷模了!她的几番婚姻,都是她不同灵性发展时期的产物,真是一步一个脚印呢。

这种婚姻观,看似前卫,掰开看就知道了无新意,不过是个人“任意而行”的愿望在婚姻里的投射。这愿望自古已然,于今为烈罢了。此文以一口标准的文青调调解读王菲:“为什么你所看见的王菲始终都是孤寂冷傲? 那只是因为,她的灵性一直在受苦,那是内心深处的孤独。”她在婚姻中受苦,于是弃掉婚姻。

王菲这样的天后,自认为他们的心灵需要更大的空间,他们的追求需要更高的境界,更深的慰藉,就是呆傻愚笨如阿Q者,也同样无师自通地这样要求。在《阿Q正传》第七章,阿Q酒酣耳热之际,“更加高兴的走而且喊道:‘好,……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真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阿Q的宣言“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倒是比此文的一大套道理要简练许多。这些说法更像陀斯妥耶夫斯基一句名言的现实版,陀氏说“如果上帝不存在,那么任何事都可能发生”;在无视上帝者那里,同样看到这样随心所欲的情形,他/她可以喝令婚姻闪开,让个人的感情和欲望肆意而行。



                      恋爱可以自由,但婚姻必有法度

该文把婚姻定义为个人的灵性追求,完全忽略了婚姻的社会性,这是其婚姻观的严重错误。婚姻制度是社会制度的基础,一切的社会关系由此推展而出。人类由婚姻而建立家庭,由家庭构成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对维持一个社会的稳定至关重要。所以,恋爱可以自由,但婚姻必有法度。任何国家都有一部《婚姻法》,来规范婚姻,其内容不光包括夫妻双方的权利,还包括财产和子女等多方面内容。婚姻大于恋爱,无论在其性质上、内容上和社会意义上,都是。

与此文所说“婚姻不是……契约”相反,婚姻就是一个约,而且是人生最重要的约。在人生中没有任何别的关系比婚姻关系更为重要。《圣经创世记》清楚表明是上帝为人设立了婚姻制度。《易·序卦》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这段话可见,中国古人视婚姻天经地义,与人的社会同在。在中国传统中,婚姻被称为人生“大事”,除了生死,唯有婚姻才被称为“大事”。 既是“大事”,必然要郑重对待,不能草率。   

该文抛开婚姻所涉及的各层面,只取个人的喜好,抽离婚姻的社会性,以自我感受和激情为唯一目的,无视婚姻的解体对夫妻彼此、对子女、对家庭的伤害,是极不负责任的,也是相当自私的。

谢霆锋王菲都曾离婚,谢霆锋离婚后,置两个儿子于单亲妈妈的家中,令孩子在成长中失去父爱;王菲两次离婚,两个不同父亲的女儿都在不完整的家庭中生活。作为成年人,这样的行为对子女一生所造成的严重影响岂可置之不顾?统计证明,离婚家庭的子女长大之后,他们婚姻的失败率远高于完整家庭的子女。

其实,这类失败的婚姻都有一个通病:就是自我。一个有受害者情结的人,或者一个极其自我、以与任何不合己意的人交流为折磨的人,通常都认为自己一直在受苦,任你怎么说,他/她都认为自己才是受害者,才是更值得同情的那一个,直到一个你自己生养的小孩出现。

成为一个幼儿的父亲或母亲就意味着,你要照顾这个幼小的生命,你弱她更弱,你苦她更苦。一个自认是受害者的人,只有当他伤害了一个明显更弱的人,他才第一次有机会面对真实的自己——就是那个自我中心、不惜伤害更弱小的人哪怕是自己小孩的人。

爱的定义不是什么“超凡脱俗,空灵无比的玄妙音乐”,爱的定义可以很直白朴素,就是在自己不舒服时仍然愿意为了对方的益处委屈自己。连自己的孩子都不能舍己去爱,谈什么“在爱中修行、提升生命层次”。这不仅是对王菲式行为、陈道明式观点的批评,也是对你我已在或将在婚姻中人的提醒。   

中国伦理学家何怀宏先生说:“确实,一个人作为社会的成员,不管在自己的一生中怀抱什么样的个人或社会的理想,追求什么样的价值目标,有一些基本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无论如何必须共同遵循的。否则,社会就可能崩溃。人们可以做许多各式各样相当歧异的事,追求各式各样相当歧异的目标,但无论如何,有些事情还是决不可以做的,任谁都不可以做,永远不可以做,而无论是出于看来多么高尚、充满魅力或多么通俗、人多势众的理由,都是如此……道德义务是无论是否给我们带来利害都必须遵循的,道德正当的标准应独立于个人或团体的喜好,不以他们各各不同的生活理想与价值目标为转移。”(《一种普遍主义的底线伦理学》)

在婚姻中提倡个性解放是一个谎言

该文的全部观点,建立在个体幸福至上的前提上。他说:“心中的爱不能被激活,艺术生命即面临凋零,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在他看来,要摆脱这样的现实,就该另寻所爱。

如果该文作者是对的,那么世界上可能没有几桩婚姻可以保全。任何一个人,在他几十年的婚姻里,怎么可能随时都能成为另一方的精神与爱的激活力量?当他在不能满足对方被激活的需要时,对方就有权以“灵性痛苦”为由说再见了,如此而言,每个婚姻都存在着随时坍塌的危机。

在婚姻中夫妇互相促进、同被建造是没错的;只是绝大多数的婚姻,如人生的成长一样,是漫长的过程,要经历“成长的烦恼”而逐步完善。婚姻是一所学校,上帝以婚姻建立人与人之间最亲密的关系,让两个完全不同的个体,因婚姻,可以学习爱、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可以在这样一种最深厚的关系之中,生命得到磨砺,进而达到更完全的地步。

不完美的婚姻诚然是痛苦的,但基督教婚姻辅导的经验告诉人,无论多么糟糕的婚姻,多么失败的夫妻,只要他们肯聆听圣经的教导,有改善关系的意愿,都完全可以让他们的婚姻重新焕发生机,甚至可以建造成为人人羡慕的幸福家庭。

这样的例子,实在不胜枚举。我认识一对台湾夫妇,女方是出身大都市的富家小姐,男方则是台湾偏远乡下山村飞出的“凤凰男”,有很强的大男子主义等传统思 想,两人背景完全不同,结婚后矛盾冲突极大,以至家人都对他们的婚姻不报希望,劝其离婚算了。女方信主后,遵行圣经的教导,忍耐顺服丈夫,最终赢回了她的婚姻,不信的丈夫因妻子成为圣洁,后来悔改信主,并忠心在教会服事,现在成为教会的长老,夫妇二人一同见证了信仰令他们的婚姻重生,见证了神的大能。

婚姻是个“约”,人要对“约”保持诚信的态度。离婚不是解决问题的真实途径,如果个体生命中的真问题不能解决,再结多少次婚,都难寻觅到所期望的幸福。

因为作为有弱点、有局限性的个体,自身就是不完全的,当与另一位不完全的个体组成家庭后,必然产生许多问题矛盾。离婚可以暂时摆脱由双方冲突所形成痛苦,但构成这些痛苦的因素依然存在,并没有消失,它只会带入下一段婚姻中去。每个人在不断寻找完美配偶时,都只是在期待对方是完美的,对方能完全拉纳不完美的自己,若彼此都是这样预期,则下一段婚姻在未开始之前,就已经隐藏着不小的危机。

《非诚勿扰》节目中的男女嘉宾都在寻找一个“对的人”,试问茫茫人海,哪个人会是属于你的“对的人”?事实上,美满婚姻是多样性的,既有钱钟书杨绛这样学术上比翼齐飞的夫妻,也有杨小凯吴小娟这样文化差异巨大的夫妻,无论出身、教育程度、种族、文化背景、原生家庭……各方面如何不同,都完全可以彼此相爱幸福生活。婚姻即复杂又简单,只看人是否有诚意是否愿意地不断付出努力。

正如一个人进入某个领域工作后,他需要努力学习该领域的知识,以胜任工作,同样,人进入婚姻,也要持续学习、追求。

此文作者还在文中表达了对王菲学佛的羡慕,并且把佛教的“寂静净土”写得高深神秘,这些唬人的语言,充其量是一个不懂宗教的人对某种神秘宗教的想象。“空灵玄妙”、“超凡脱俗”能拯救人吗?谢霆锋拜四面佛,王菲长期学佛,何曾令他们的个人生命变得更完全?

自我中心主义是人类走上罪的道路的缘起,也是后来人类罪的程度不断恶性发展的原因,今天我们看到人在这条路上已经走得很远了,婚姻日渐解体,家庭开始崩溃, 无数孩子沦为单亲儿童,而那些离异的成人,在付出亲情的巨大代价后,常常并无所得。

统计表明,由离婚男女所组建的家庭,离婚率更高。这就是人可悲的情形, 为了追求幸福,而更加远离幸福。每个生来是孤独的人,若只想在自己的罪性中自私地捕捞一己的幸福,将只能得到孤独与虚空。耶稣说:“荆棘上岂能摘葡萄呢? 蒺藜里岂能摘无花果呢?”.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