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孩子需要什么

rossana 2004-11-17 11:13

孩子需要什么

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都非常关注孩子的成长。如何教育、引导好自己的孩子,以及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这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观点,希望能和各位家长、老师做个交流。
一九六二年,美国的一群心理学家筹组了人问心理学协会,强调人可以从生活中储存并主宰自己的生活、与自身发展的能力,这个学派的心理学家一致认为,个体可经由价值判断、选择、创造,以及自我实现等特质,以健康、正面的方式完成生命使命。
被马斯洛称为自我实现的人具有几项特质:认清自己、认清现实、自动自发、自我导向、有创造力、积极价值观、能欣赏他人、人际关系良好等。如此的成人,需要具备一个艺术童年、音乐童年、健康童年、心理童年、戏剧童年、创意童年串联而成的“生活童年”;研究表明,什么样的童年会出什么样的成人,被虐待长大的孩子,未来不是被虐待狂,就是施虐者;在尊重、体贴、了解、关怀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将来较受欢迎。
作为家长,我们必须懂得:孩子是什么?孩子需要什么?你可以给孩子什么?孩子的生活缺少什么?
这些反思有助于认清孩子内在世界的需求。有的父母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在他们看来,父母给的就是孩子要的。其实我们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内心世界,只以私属的想法构筑孩子的心灵,压根儿没有理解过孩子的真正需要。
孩子与成人截然不同:思想不同,观念不同,文化不同,智力不同,品味不同,逻辑不同,幽默不同,所有的不同集合成完全不一样的生命脉络,不一样就是不一样,不能要求孩子吻合成人的规章,那是不合情理的。
每一个成人,即使是创造型的天才,也是从儿童开端,思考是逻辑的一面镜子,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慢慢积累的,孩子可不能一次长大。
正因为如此,儿童的思考哲学永远不同于成人,他们有自己一套复杂且独立的运作模式:
运动权
现在“好动儿”似乎有越来越多的倾向,几乎十个孩子之中有五个孩子被诊断为好动,它仿佛成了通俗的流行病。好动的孩子真的有病吗?病的到底是孩子还是成人?
有个研究指出,男孩及贫穷家庭的孩子,好动的比率比较高。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正常的两三岁的小孩子都喜欢探险,聪明的小孩、好奇心强的小孩、有创造力的小孩,活动也有偏高的倾向;六岁以前正常的小孩,百分之四十是好动儿-------
我认为这说明了一点,好动并不绝对是病,除非有小儿科及儿童心智科医师或者临床心理医师的心理测验做依据,而不是由一般成人妄下断论。
对比“好动”与传统的“乖”是一项有趣妙喻,人们往往把乖孩子当成了好孩子,乖孩子才有前途,乖的孩子才是最好的。忙于家事的父母不喜欢满街跑的孩子,这是因为他们忘了那是孩子的原性,以往的原性只是被压抑,并不代表孩子的木讷如佛。
传统的孩子往往把精力宣泄在父母看不见的乡野林间,回家之后的小朋友是一群疲惫不堪的乖乖孩子;乖,其实有时候只代表着累。传统的父母看不见孩子成长的实情。
现代的孩子则不然,他们生活在水泥柱里,行为有如笼中的白老鼠,被看得一清二楚,他们把全身的精力释放在忙碌的父母面前,激漾成一种迷乱。他们也许真的比以前的孩子活泼一些,但真正的原因则是,原始的动性从阴暗的角落里释出,展现原由的特质。
谁给孩子运动权?当我们发现,一个又一个的小朋友,被诊断为感觉知觉障碍,解决的方法为多运动时,又怎么忍心剥夺孩子的运动权?毕竟运动是一种宣泄、一种治疗,也是一种休闲,脑、感觉器官、肌肉、神经等都是靠运动完成建构,感觉知觉若失调会影响孩子的脑力学习,而运动正是可以补其不足的。
运动成了孩子心智的串联者。
最前卫的心理学家早就证实,“四肢发达,头脑不简单。”
如果你是教师,愿意接纳在教室里放肆活跃的学生吗?如果你是父母,能够接受跳上跳下的孩子吗?
爱运动的孩子,考验老师的智慧,挑战父母的耐性。
探索权

人其实就是在探索中长大的。
人总是在各式各样的摸索中找出自己的定位。学龄前的小朋友,许多人称为“动物人”,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动物性超过了人性。成人千万别寄望这时的孩子能体谅别人,他们总是以哭、闹、叫、对抗来面对生命的挑战——这是个让父母伤神的时期。
学龄前的孩子习惯把眼见的东西往嘴里送,用口的知觉享受其中的况味,可以吃的食物,他尝,不可以吃的玩具,他也尝;可以吃的水果,他尝,不可以吃的灰尘,他也尝,对于电器,他有难以控制的探索欲,录音机,他爱拆;电视机,他爱动;影碟机,他会开;收音机,他会摔。记得有个被妈妈称为“破坏狂”的学生对我说,他怀疑机器里有七个小矮人,或者白雪公主。
“动物人”最喜欢玩火,玩火当然不是用来自焚,而是一种求知的满足,为什么火可以烤食、可以伤人、可以烧树叶---------所有的迷惑成了他潜在的冲动。
“动物人”甚至会把种的好好的树连根拔起,问他为什么?竟是一脸的茫然。偶尔还玩玩与盘子碰触的实验,结果当然是盘子碎成一地,父母的脸皱成一团——实际上这就是我们所见到的成长中的探索宝宝。
接着是“人动物”的阶段,孩子的人性慢慢发展出来,取代原由的动物性,开始出现体贴、谅解、同理、思考、关心等特质,从手、口、脚的探索,进入闹的探索,生活变成了发现之旅,如同到了“大魔域”一样有趣,孩子此时大约七到十二岁。
这个时期的孩子比较象思想家,用脑子来探索地球的事,有趣的事可以让他们茶饭不思地看着、想着、玩着。
他们的探索从莽撞到成熟,从动手到动脑,这个时候,最大的阻碍是不当的限制,如不能看漫画,不能读课外书,不能看电视,不能胡思乱想-----“不能”严重地剥夺了他们的探索权。
十三岁以后的孩子才慢慢具有人性,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从物的喜欢抽离,渐渐开始重视人的互动,父母的重要性逐日消失,取而代之而起的是团体,他们会集中心力探索两性的差异与关系,之后,开始对身体器官产生好奇,人生的探索也会在这一刻突然萌芽,开始明白人和自然的关系。
探索,在人的一生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在成为真正的人之前,必须探索出生命世界里的秘籍。探索是孩子与升俱来的本能,他们会被喜欢的事物引动,离开成人的规定自由探索,父母的最大规范——担忧,叫“危险”,老师的最大规范——禁忌,叫“捣蛋”,这些却是防碍孩子探索权的最大元凶,孩子的探索因此象鳟鱼溯溪回返。
探索是危险的,成人应给予安全;探索是顽皮的,成人应给予容忍。限制只会毁灭孩子的智慧
分享权

有此一说——中国父母最不懂与孩子分享,确实如此。
不懂与孩子分享的成年人甚至包括我们老师,我们总是以极成人式的思考量制孩子的心灵,仿佛只有只有受教训权,没有分享权。
分享,其实只是把传统的“我说你听”模式修改成“你说我听”而已,如同钱币的一体两面,翻转即得;但对成人而言,这样的翻转却是大不易。
孩子有权把所看见的一切报告成人,包括宇宙的变化、天地的迷惑、世界的困题、人生的窘境;成人有时候也应该把心中的秘密说给孩子听。
分享有时也是心灵交流,当你告诉孩子说:“妈妈生病了”也许会意想不到地发现,孩子竟然会告诉你:“别怕,乖乖,打一针就好了。”或者“我帮你看看,再吃我的五种药就不会痛了。”
孩子善于与他人分享,反而是成人把这项有趣的法宝早早地遗忘殆尽;学会与孩子体验人生的喜怒哀乐,孩子也可以成为你生命中免费的心理医生。最重要的是,孩子将因此多多地和你交流。
老师也可以与学生分享心事,说怪,那只是个人的想法,孩子可 从不这样认为,他们以能分享老师的心事为荣,只要你给孩子机会,孩子乐于聆听。曾有一位老师忘了带钥匙回家,在外闲逛,正好碰上学生,他告诉学生原委,学生自告奋勇陪他回学校取钥匙,事后学生很高兴地告诉同学,他“帮”过老师,仿佛分担老师的心事,是一件很重要的快乐事。而这样的事情相信各位老师也有体会。
心事,可以从简单的猫、狗、鱼生病了,很烦不知道怎么办?到家中变故,以至心神不宁等哀愁事,也可以从溪头之旅谈到罗马、埃及之行等快乐的事。心事,广义说,就叫“心里的事”,把心里的事释放出来,就叫分享。
分享,可以让孩子感觉平等,使孩子乐于和你交流。
你有心事吗?没有,那我猜你一定是超人。
平等权

儿童的世界没有国界,法国的小孩可以在顷刻之间与中国的小朋友打成一片。阶级、种族、宗教、职业、性别、偏见等,原先在孩子的世界里是不会发生的。
他们可以各自操着自己的母语,说着彼此不懂的话,但却津津有味。
孩子是和平的象征。
成人世界的不平等观很快就会感染孩子,象一个大染缸一样,把孩子由白染成黑,染成各式各样的颜色。只有成人会教孩子如何不平等,如何看轻他人,如何歧视别人。
老师应该传授孩子真正的平等权,一种不以成绩、不以长相、不以家中财富指标的平等。人生来本来就有兴趣和品味的不同,这些差异足以左右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但那不代表孩子的全部。考69分的孩子与考99分的孩子,同样有权做班长,因为班长的领导才能与学业无关;跑不快的孩子可以享受与人竞逐的快意;画画不好的孩子,依然可以彩绘出他心中的天地。
个别差异左右孩子此时此刻的表现,这一刻表现不佳的孩子并不代表他永远如此;但是老师的否定与拒绝会是一个重要的变项,当成人否决孩子尚未萌芽的潜能时,那份潜能可能因此消失;绘画天才绝不可能成长于每天拿着棍子打他,要他停下彩笔、好好读书的家庭中。惟有平等的待遇,孩子才不至于在挫折中流失掉学习乐趣,平等是一种有所能、有所不能的人生教育。平等看待每个孩子,孩子方能平等看待自己。
接纳权

接纳的含义应该是——接受孩子主观的知觉和感觉。
孩子说哪儿好玩,你说才不是,这不是接纳。我认为这个社会逐渐流行一种假民主,打个比方,远足是童年时代每个孩子的梦幻之行,但是很少有远足不是制式化的,学校统一、年级统一,孩子的意见根本被忽略。
即使号称民主合法程序选出的目的地,也有成人的影子,小孩子说想要去某某乐园,成人总是无趣地说,那个地方其实不好玩,美术馆比较有意思;有的家庭更扫兴,他们会通过民主表决方式,把孩子的提案否决,改用自己的提议。
孩子的是有意义的,那是亲子互动的良机,顺着孩子的话题可以激发出潜能,尊重孩子的想法,孩子会认为他的想法受到肯定,成就出一方才能;喜欢天文的孩子,如果受到成人的接纳,更能深入而有劲地研究宇宙诸事,然后成为天文的爱好者。兴趣的启发,有时只要一句好话、一个好评语。
接纳,还包括接纳孩子的缺点,长得不漂亮的孩子,没有人有权叫他“丑八怪”;腿不良于行的孩子,没有人有权叫他“瘸子”;所有人都有缺点,有的是外显的,有的是内化的,天赋的缺点,他们无力计较,也不必被计较。成人必须接纳孩子接纳孩子的所有事实,包括好的与不好的。承认只有引导的权力,而没有指责的权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孩子需要什么

Processed in 2 queries